隋末(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09

  “且军中诸将不比李节将军这等世家大族出身,自小熟读兵书,又有家族前辈教导。我破军营包括我在内,那大都是泥腿子出身啊,识字的都少,更不要说懂兵法了。过去还好,咱们只是陛下的禁卫,每次只要依陛下的军令就行。可如今我们孤军在外,一切却得靠自己了。现在破军营更是分守五地,不少将军们也得独自领军,坐镇一城。这不禁让我很是担忧啊,毕竟一没有经验,二又不懂兵法。”
  说到这里,他大笑了几声,对李节道:“刚才李世民向李节将军求教,却让我想到一个主意,现今我们征兵练军,练的不过是士卒。可是兵再强,如果将不强也是无用。所以我想来想去,不如我等白天练兵,晚上练将,现在破军营主力还在此,军中的众多沙场老将都在。又有李节将军带来的数位熟知军法的大将,此乃是大好机会啊。”
  李节听到陈克复的话,冷笑了几声,心中暗想,难道陈克复想让自己成为这些丘八们的教习?想他堂堂正四品的折冲郎将,难道要受此辱,不但领兵权要被全被剥夺,还要被打发去做一个教习?
  想到此不禁有些恼怒,这陈克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
  对着陈克复一拱手,李节冷冷地道:“大将军,这李世民乃我本家兄弟,我教好教坏也不是什么事。可是如今军中这么多的将领让我来教的话,不免过于儿戏了,更何况本将虽然如今不领兵,但是也是得了大将军的命令,负责训练事宜,又哪有这么多的空闲来做此教习?”
  对于李节的反应,陈克复倒也是无所谓,笑了几声后道:“李将军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想法是在军中成立一讲武堂,不单单是由李节将军来教习。军中自我起,所有将领都将要成为讲武堂的教习,而军中不管是破军营还是新军,所有团以上的军官都要参加讲武。而且所有的军官回去之后,也必须将所听到的传授给下一级的旅、队等军官。现在我们时间很紧啊,我们面临着的是整个高句丽,所以我们必须尽全力,才能在这辽东之地生存下来。”
  李节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道:“大将军,如今我等领军在外,现在让这些将领们来学习兵法战阵太晚了点吧,这未免有些临时抱佛脚之嫌啊。想本将自八岁起习武学文,自十岁起跟随家父学习兵法战阵,到如今也是学了二十余年,却也不敢说学会了多少,这兵法之事又岂是短时间能学成的?只怕大将军想法虽好,却没多少作用啊。更何况,据我所知,我破军营众将识字的都不多,更何况这些新军中新提拔出来的军官们,这些人可大都是农夫出身啊。”
  “李将军所言有理,不过我并不打算如李将军当初那样的来教。所谓兵法,也不过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要教的不是大将军,也不是一军大将,我们如今要教的不过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层军官。所以,识字与否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时间短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的是来一次突击,将这些将军从一个士兵转换成一个将军,哪怕不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但是只要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就行。”陈克复道。
  帐中的一众军官们一听大将军居然打算让他们去学兵法,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大将军,我等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识的,斗大的一字只当是倒下的扁担,可如何学习这兵法阵势啊?这可比上阵真刀真枪的对砍还要来的麻烦啊,大将军,要不,我等就算了吧,让李世民和罗林他们这样的去学就好了,我们就算了吧。”
  陈克复扫了众人一眼,“李节将军还记得那前日攻城之时否?我等列阵于旁观战,众将领不是对着当日的攻城讨论争辩吗?这就很好,所以我们的讲武堂就那样来。我们不要学习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什么黄石公,什么孙膑,我们不学那些。”
  李节等一众贵族出身的将领们都愣了一下,“这学兵法,孙子兵法那是入门的必学之书,这也不学,那也不学,那学什么?”
  陈克复笑了一下,“诸位刚才也说了,这军中将领大都是些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我们教孙武,教黄石公等人的著述。诸位说能有什么用呢?我们讲了半天,他们能听明白吗?”
  “那大人说这讲武堂怎么教?”
  “讲武堂嘛,当然是要讲的。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分设骑兵科和步兵科。所有的讲武堂教习不是别人,就由我们这些将领来担任,所有人都是教习,也都是学生。我们也不讲那些听不懂的兵书,我们就讲那些大家都能明白的。比如,我们的骑兵科的军官们,可以挑一些比较经典的,打的很好的战例,把所有的战例清清楚楚的讲出来。然后我们再来具体的讨论这些战例中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甚至哪些地方做的不是很好,也可以讲哪些地方能做得更好。总之,就是讨论。”
  李节有些疑惑地道:“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大家能学到东西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要让他们从头开始,那我们得从什么时候教起,又得教到什么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出一大群兵法家,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能马上将眼前军队中的将领们进行一次短期培训,以加强他们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的在辽东立足。”
  “可是,我们不是只需在辽东殿后半个月就行吗?这教的再快,也赶不上吧?”李节还是觉得陈克复的这想法有些不着边际。
  半个月,陈克复笑了笑,他是打算几年之内都不会离开的。不过,这样的想法他是不可能告诉李节的,培训军官,陈克复的目的最主要的不是眼前,而是将来,现在不过是提出这么一个借口罢了。
  陈克复不着声色的笑了笑,“反正现在大家每日训练之余也是没事,让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还会弄出点什么麻烦事来。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军官都弄起来学习了,他们也就没有时间瞎想了。更何况,学了总会有些用的。毕竟我们不但要学习讨论过往的战例,也是讨论眼前的局面,这多少总能让这些军官们有些清楚的认识。”
  李节虽然还想反驳,但是最后也还是算了,反正他觉得最多半个来月,到时就得回军了。只要回了朝,他就不相信还会没有办法制的了陈克复这位跋扈的将军。
  陈克复一声令下,辽东城下的所有领两百人以上的团级以上将领,每天训练之后的晚上全部到陈克复的大帐中学习兵法。这座大帐如今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破军讲武堂。原本陈克复还想来个步骑分科,但是想想,最后还是做罢。教习则由陈克复、李节等这些将军们来亲自教。
  原本众军官倒也觉得无所谓,反正就是听大将军们讲讲话罢了,听讲时也没几个真在意的。可是等晚上开讲了一会后,陈克复轻飘飘的道,所有军官们回去后写一篇听讲心得来,再根据目前的形势做一番分析,第二天来上课时交上来。不会写字的也没关系,各自的军中总会有识字的,不但如此,他们回去后,还得如今各自军中队副以上的军官传授今天听到的。他将会不时下去抽查,如果发现有违命不从的,到时就将军法从事。而交不上作业的,该将领不论官职大小,也将要被罚军棍。
  这一下子所有人愣眼了,哪个也没有想到还有着什么作业啊。不过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所有人还都是打起精神听起来,毕竟都是大大小小的军官,如果在自己的手下面前,当众扒了裤子打屁股,这可是让人没面子的事情。
第087章
吐血三升
  大雨已经连续下了两天,虽然有时偶尔也会变成细雨,但是这样的天气却也让陈克复心中安定了一些。
  眼前的这场大雨,虽然会让回军的杨广更加麻烦,但是对于陈克复来说,却是给了他不少的帮助。此时他还不知道辽东城的高建武已经知道了杨广要退兵,他心里还有些高兴眼前的大雨。
  大雨一直下,他就可以给辽东城以因大雨而无法攻城的假象,他就能多拖几日,做更多的准备工作。陈克复严令大营每日击鼓,雨点一小,就出营操练,虽然这些士卒大都是新军,但是陈克复除了发给他们武器,也没什么具体要求。唯有一点,每日操练列阵,他完全就把他穿越前所接受过军训的那点子简单的操练队列的方法拿了出来。
  大营中的人那些剩下没有编进新军的人,也全都按军队的管理方式重新编制过了,每天这些人除了工匠外,所有的人都得在营外操练,大声吼叫,反正得有声势,让辽人知道他们还没走就行。
  不过这样的事情,如果辽人一出城打探就能知道虚实,为了防止出意外,陈克复将辽东四城门全都围了起来,精锐列阵城前,后面虚张声势的民壮们,则全打着旗号在远处,而且是多打旗帜,反正就是要唬住这些辽东城守军,让他们摸不清虚实。最好就这样对峙着,等到半个月一过,到时是攻是守再说。
  哪怕到时陈克复不攻辽东城,他也可以带着人退守新城,那无疑会比呆在这空旷的辽东城下安全的多。
  辽东城的西城墙之上,荣留王高建武带着辽东城的一众守将,还有从大隋营中逃来的斛斯政站在城头。此时天空中还在下着细雨,西城门前不远处,隋军又派了一队骑兵前来挑战。
  这两天天降大雨,隋军终于不再攻城,可是却也完全没有如斛斯政所说的那般退兵。眼下辽东四城各4自围着一支大军,光看旗号就差不多有十余万人。而远处的隋军大营也依然是盘立在那,只要雨一小,那隋军就会有大军出营列阵操练。
  而围守西城的守军更是每日雨一小,就会有骑兵来城下挑战,各种侮辱的话语动作不断,气得城上的守军要死,可是却又没有人敢下城对战。
  荣留王高建武看着那支骑兵,这队骑兵人数不多,也就三千人左右,可是却全都披着黑色的战甲,连马匹也全都着马甲,看上去好不威风。这些骑士们往来如风,不断的城下肆意奔跑,完全把那当成了跑马场。
  高建武转头对着已经换上了一身高句丽装扮的斛斯政道:“你不是说隋人三天内必退吗?为何如今隋军却一点动静也无?城下这支骑兵你可认识?”
  被高建武瞪了一眼的斛斯政有些无奈地道:“这个,可能是因为这场突然的大雨吧,这大雨下了两天了,隋朝大军想退兵也不是易事啊。估计是想等到雨停了再走,毕竟大雨一下,这道路早已经泥泞,百万大军行军可不容易。至于城下的这支骑兵,我倒是知道,那是破军营,是隋帝杨广如今最亲近的大将,新城伯折冲郎将陈克复的骑兵。”
  高建武疑惑地道:“隋朝的大将军我都有所耳闻,为何我却不曾听过这个陈克复?”
  “哦,王爷没听说过也不奇怪,这陈克复本是南陈皇太子深的嫡长子,也就是陈后主之孙。不过他自生下来时就被皇太子命老臣偷偷地带出了城,一直在涿郡长大。这次隋帝征辽,他就参了军。那次辽水之战,他表现出众,杨广破格提升他为鹰扬郎将,又赐他表字破军。还特许他新建破军营,统三千骑兵。结果这人确实不凡,上次以三千骑兵出扶余道,结果半路却在新城与高齐王爷大战一番。”
  高建武惊讶地道:“你说什么,这陈破军曾进攻新城?为何我不曾听你说起?新城如今如何了?快说?”
  斛斯政一听这话傻眼了,隋军攻破了新城之后,就曾经射了许多布告进城,告知新城已经被他们拿下,想让辽东守军投降。没有想到,当时的高建武以为这不过是隋军的攻心计罢了,根本就没有相信。
  斛斯政有些结巴的道:“王爷,那陈克复攻新城,新城守将高齐王爷率兵一万余出城与之接战。不过却被陈克复一战而溃,不但一万余人大败被俘,就连高齐王爷也被生擒。”
  高建武大喝道:“那后来呢”此时高建武真是恼怒异常,他完全没有想到,之前隋军所说的新城被破是真的。
  “后来,后来那陈克复劝降了高齐王爷,然后在晚上乘夜诈开了新城,最后又用计将城中的所有将领骗到了他的营中。最后他让人假装劳军,让城中剩下的士卒都醉倒了,结果最后被他们全都俘虏了。”
  铿锵一声,高建武拨出腰中的长剑,一下子斩在城垛之上。眼中全是怒火,“高齐这个废物,我早就和王兄说过,这个人除了会享受,一点才能都没有,不能让他统新城。可王兄却因他的一些好话,就让他统了新城,没想到这废物居然降了隋朝,我发誓,一定要亲手斩杀此贼。”
  众将马上也跟着骂了高齐一番表忠心,就连斛斯政也忙跟着骂了几句。
  高建武双眼发红,瞪着斛斯政道:“那就说现在新城已经落了隋人之手?”
  虽然天空下着细雨,天气也早已不再炎热,可是斛斯政却感觉后背都给汗水湿透了。忙低着头道:“那陈克复拿下了新城后,杨广又马上派了十万人马乘机攻占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后来那陈破军尊杨广的旨意将新城中的所有百姓押送回辽东大营,结果咱们的乙支大将率骑兵八万北上……”
  高建武一把抓住斛斯政的肩膀紧紧地抓着,“你说什么?乙支大将?哪个乙支大将?”
  “当然是乙支文德大将,他带了八万骑兵,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却被那在半路上夜营的陈克复知道了。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率一千骑兵突袭了乙支大将的三千前锋,将他们全歼。乙支大将知道后,率兵把那宇文化及围在一处山谷之中,只是那山谷入口太小,一时难以攻下。天亮的前刻,陈克复就是带着城下的这支重装骑兵突袭了完全没有准备的乙支大将。据说这些重甲还是新城中武库中的库存的,被这陈克复拿去用了。”
  高建武此时一张脸已经黑了,他已经隐隐感觉发生了十分不好的事情,要不然如果乙支胜了,不可能会不派人来通知他。最大的可能是乙支大将吃了亏,退回了平壤。
  “乙支大将当时完全没有防备,被陈克复的这支千人的重骑冲击的大乱,一战折损将士近万人,连高句丽第一勇士金达莱也是那一战战死的,最后大将率兵后退二十里。早上,大将兵分两路,一路攻陈破军的大营,一路由乙支大将亲率攻陈克复和宇文化及的山谷。不等乙支将军拿下二处,杨广所派之宇文述和裴仁基自辽东大营和新城两面出击。乙支大将八万人尽没,乙支大将独领数十骑过了鸭绿水。”
  高建武一听这话,当时就一口鲜血吐了出来。他没有想到,不但他在辽东城被隋军打的快全军尽没。就是军神乙支大将也居然八万骑兵尽没。他十分明白,这八万骑兵的意义。如今高句丽多次和隋军大战,将士伤亡很多,国内如今不过是二十余万军,还分散在各处。
  如今辽东城十万军只剩下了一万,乙支又折了八万,那么现在全国加起来,就算加上那些贵族们的私兵加起来,也不一定有十万人。而且这十万人还有大约两万人在辽东城这里。而骑兵经此一役,估计更是连五万都不到。
  想他们高句丽以往纵横辽东,远东各部族大战,凭的就是他们不逊于突厥人的山地轻骑。可是如今居然折损成这样,一想到这里他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高明等将领连忙一把将高建武扶住,“王爷,你要保重啊,高句丽如今正是危急之时,更需要王爷您的支撑啊。”
  高建武好不容易缓过来,挣扎着站起,恨恨地道:“乙支误国啊,陛下当初早已定下策略,对付隋军只能是坚壁其外。然后引隋军深入,等其断粮之后,再设伏击之。这隋军百战精锐,我等怎能与其野战呢,更何况居然还败在千余人的手中。乙支误国啊!”
  高明扶着高建武,也有些焦急地道:“王爷,现在我们怎么办?王爷之前还派了人去新城,准备集结辽东城附近的兵马,准备在隋军退兵时追击。可是现在新城四城俱失,隋大军不退,我等该怎么办?现在隋军有了新城立足,万一他们不退兵,等到雨一停,隋军再来攻城,我等可如何是好?”
第088章
紧急军情
  高明的话一出,城头上的所有人都是面色一变。是啊,这新城四城已失,如果隋军再不退军,那么到时西有隋朝辽东大营,东有新城的隋军切断了他们的归路。再加上现在城中兵力伤亡殆尽,再留在这已经是危局了。
  “王爷,要不我们按照先前的计划突围吧?如今乙支大败,平壤的兵马还得应付隋朝水师,根本不可能再有兵马支援我等。看城下那骑兵的阵势,是在等雨退后攻城啊,估计是隋军已经猜出了我辽东城的虚实了。王爷,退兵吧,现在连乙支也败于隋军,如果王爷再没于此,我高句丽还有谁可倚靠啊!”
  高建武转头对着斛斯政冷冷地道:“你不是和我说隋军必会退兵吗?为何却还不走?”
  斛斯政也没有想到,高句丽居然已经如此危局了,全国兵马居然不到十万,辽东城更是只有万人。心中也不禁有些后悔来了这里,本来还想先逃到这里,然后再想机会回中原去奔杨玄感,现在看来,这高句丽都快要保不住了。
  “王爷,这隋军不退兵乃是因为天下大雨啊,这实在是意外啊。”
  高建武看着依然还在城下耀武扬威的破军营骑兵,心中发冷。
  “高明,你准备一下,今天晚上等三更之时,我等出城突围,绕过新城,直接去国内城。现在我们唯有想办法退守国内城,尽量维持面前的局面,如此,我们才能有时间征召士兵,全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兵力。”
  高明听到高建武终于愿意撤了,高兴地道:“好,末将马上就去准备,到时全军突围。好在这场雨,隋人攻不了城。王爷,这个汉人怎么办?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到现在才说,这人就是故意的,汉人都不可信,杀了他吧。”
  斛斯政一听小命居然都要不保,忙吓的跪下道:“王爷,我真的不是有意的,只是以为王爷已经知道了啊。求王爷饶我一命,我一定能帮为王爷提供隋朝的信息啊,这对王爷大有帮助的。”
  高建武看了斛斯政一会,抬手摇了摇,“虽然现在才告诉本王这个消息,但也总比没有好,要不然本王到时很有可能一头栽进隋军占据的新城都不自知。这事我就算了,以后但有什么紧要的消息,一定要马上告知本王。”
  “是,是,是,一定,小人一定。”这个时候斛斯政已经没有了半分汉人的骨气,只是一卑劣的奴才。
  高建武看着高明要离去,忙又道:“记住,所有带不走的东西,全都准备好柴草,到时一把火烧掉。一定不能留给隋人,一根马草也不能留。”
  高建武现在满脸的担忧,他派出去的传令兵已经一天多了,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再一想到新城等城都已经落在隋人手中,又不禁万分担心起来。万一这传令兵被隋人抓去了,那么辽东城的虚实可就完全暴露在了隋人眼中。
  如果隋军立即挥兵攻城,那到时他们就是想突围都不成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毫无办法,唯有心中祈祷这些人不要被隋军抓到,就是抓到了也能为高句丽尽忠,不要把这里的情报说出去。
  辽东隋军大营,陈克复一大早就又去大营转了一圈,然后又去了一趟工匠营的武器营地,这里现在所有的工匠都动了起来。按照陈克复的命令,他们将要在短时间内把现在的两千把斩马剑重新加工。
  加工改造后的斩马剑长度将增加一倍,从过去的五尺长剑,改成近一丈长的剑。对于这种加工后的长剑,已经不能用斩马剑来称呼了。大将军给起了一个新名字,陌刀。
  按陈克复的想法是,陌刀是一种两刃的长刀,重量约为二十斤,换成后世的重量,那就是二十多斤了。全长将达到三米左右,柄长近一米,刃长两米。这绝对会是重装步兵们的无双利器。
  不过眼下的两千把斩马剑一来没时间,二来他也不愿意再改了,先将就着用。不过是将原先的刀柄再加长了。原斩马剑五尺上下,剑柄不过尺长,陈克复命工匠将刀刃不变,但是刀柄加长四尺,如此一来,同样是丈余的武器。但是这样一来,重量也轻了不少,只是刃短了一尺左右,威力也要小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