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509

  单雄信紧皱着眉头,“何止难守。如今我们都已经按照魏王的调令,将兵马暗中集结于虎牢、金堤一带。金墉城与洛阳城外围城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之数。而百花谷这个要地,更不过区区五千人马。如果陈克复真的动手,我们根本来不及挡住他。要是王世充真的与他联兵,那么围攻洛阳的兵马不但对保,就是金墉城我看也很难守得住。”
  “金墉是孤的都城,绝不容有失,不然,岂不让天下英雄笑语。”李密咬牙切齿,右手握拳重重的锤在桌子的地图之上。
  沈落雁却突然笑了起来,刹那间仿佛银瓶乍破,百花绽开。
  “魏王,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第674章
黄雀在后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密有些疑惑的转头看着沈落雁。
  沈落雁将一缕翠落耳畔的秀发拢回耳上,那动作充满女人的妩媚。她笑了笑,浅浅的露出了几颗贝齿。“魏王是身在局中,关心则乱。其实福兮祸所至,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呢?这次房大人陷于陈克复之手,虽然惊险,可如今身还,对我们来说,却是件十分好的事情。”
  她顿了顿道:“如果不是房大人落于陈克复之手,我们又如何能知道陈克复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部署,又如何能知道陈克复现在的阴谋。现在,我们把这一切都知道了,那么,又究竟谁是猎物,谁是猎人呢?”
  “你的意思是”李密的眼前一亮,脸上也露出惊喜的笑容。
  那边的徐世绩也明白了沈落雁语语中的意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拍巴掌,“妙,妙,妙啊。沈军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刚才我等身处局中,反一心只顾金墉之危急,反忘记了,如今我们依然还是猎人。”
  单雄信与其它几员将领,依然还有些不太明白,单雄信搔了搔头,“茂公你说的是啥意思,怎么我没听明白呢。”
  徐世绩笑了笑,“事情很简单,陈克复探查到了我们先前的部署,所以他根据我们的部署,制定了一个突袭我们的计划,想要夺取金墉城,并解洛阳之围。可如今,他这计划却又被我们所知,你说,我们不是正好可以放弃之前的计划,按照如今陈克复的阴谋,制定一个针对他那计谋的新计划。螳螂捕蝉,之前我们是蝉,陈克复是螳螂。可现在,这么一变,陈克复依然是螳螂,我们却变成了黄雀。你说,这下谁能笑到最后呢。”
  被徐世绩这么一解释,帐中众人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一个个一扫之前的担忧,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如此一来,陈克复猎人反变成了猎物,那么笑到最后的,自然就是他们了。
  众人大笑过后,李密也恢复了微笑的面容,他转身沈落雁道:“只是如今时间不多,我们的兵马却大多已经部署在了虎牢、金堤一带,只怕时间太过匆忙,一时难以调动的及时啊。”
  沈落雁仔细的观看了之前双方的布署,又问了李密一些魏军的各处兵力。
  皱眉沉思了许久后道:“陈克复这个计划的关键点在于百花谷,百花谷是洛阳与东面荥阳的要道。若让他占据了此处,那么就等于从中切断了东都这边的兵马与荥阳这边的兵马。所以,我以为,魏王只要守住了百花谷,那么陈克复的计划必败。”
  徐世绩在一旁补充道:“陈克复的计划是率其水师自黄河从洛水入黄河口逆水而上,最后再袭取百花谷。自黄河朔洛水,那么有两个地方很重要。其一是洛口仓,这里存储着我们魏军六成的粮草,足足有两千万石粮食。再往上,则是东面通往洛阳城的最后一道门户,偃师城。陈克复既然是要攻百花谷,切断洛阳与荥阳之间的联系,那他肯定不会硬打我们驻有重兵的洛口仓,他定然会在洛口仓的下游处弃船登陆,然后直奔东面百花谷,以袭夺这一关键之处。”
  “那我等要如何应对?”单雄信看着地图问道。
  徐世绩沉吟了一下,“陈克复既然敢以五万人攻我魏国,那他必然会联络郑军。如今王世充虽死,可王世充之子接管郑军之后,反而不得不依附于陈克复。所以陈克复如果想一不会吃掉我们洛阳的兵马,必然会带上王玄应,而且必然是以江淮军的兵马为主。依我之见,陈克复兵马有限,他只能出兵攻打百花谷,然后是河阳郡的江淮军打金墉城,洛阳中的兵马打围城的我军。其兵马分为三路,兵马相加,可达二十四五万之数。而我们金墉城如今有十万人,洛阳城外却只有五万人,百花谷更是只有五千人,兵马处于弱势。”
  单雄信指着洛口仓道:“洛口仓还有五万精兵。”
  徐世绩摇了摇头,“洛口仓中存着我们大半的粮草,绝不容有失,这里的五万人马不但不能调出,还得增派一些兵马加强防守。”
  “金墉虽有邙山之险,可一旦陈克复占据了百花谷,那么洛阳城下的五万人马就有危险了。一旦陈克复与洛阳城中的段达、元文都等人合力吃掉了我们洛阳城处的五万人,那情况就会很不妙。到时金墉城在洛阳北面,洛口仓在洛阳东面,中间被洛阳阻隔。到时陈克复与段达、王玄应三军夹击,各个击破,我们这十五万人有可能要被他们全部吃掉。”李密担忧地看着地图。金墉是他的国都,洛口仓有他大半的存粮,这两个地方一处也不能有失。
  时间,没有时间啊。李密的兵号称天下最多,可现在刚刚撒出去了,急切间想再调回来,却是难上加难。
  想了一会,李密长叹一口气,语气坚定地道:“金墉有邙山之险,更兼有黄河之阻。北岸江淮军虽猛,可如今新丧主帅王世充,战力必然下降。孤决定,金墉城留五万人守城,其余五万人马上秘密赶往百花谷驻防,保证荥阳与洛阳之间的畅通,绝不能让陈克复将其占据。另外,洛阳城中虽有十余万兵马,可都是些兵无斗志,将无大才的兵马,不足为虑。因此,洛阳城外的五万兵马,全部往洛阳东面的偃师城集结。负责牵制洛阳城中之敌,并负责随时支持金墉城与洛口仓城。”
  “万一江淮军渡江攻金墉城,如果段达率东都军出城夹攻,只怕金墉城兵力不足啊。”王伯当有些担忧道。
  李密摇了摇头,“元文都与段达都是些鼠辈,咱们与他打交道时间很长了。如今王世充一死,只怕他们一心想的是如何夺取东都之权,至于让他们出城打金墉,只怕他们还没那个胆子。咱们金墉、偃师各有五万人马,这可都是我魏军精锐,只要他敢出城,正好我们可以借机取了洛阳城。”
  沈落雁看着李密的部署,并不太满意,“魏王,如此部署,稍显不足,防的住陈克复一时,只怕防不住长久。陈克复可是有足足五万人马,河北军之凶悍天下皆知。魏王只以五万人守百花谷,只怕守不住。更何况,如今河北汲郡可是集结了不少的兵马,李靖如今坐镇汲郡,如果他自汲郡逆黄河而上,只怕要不了多久。”
  “那依你之见呢?”李密虽自负,可也知道河北军的强悍之名。特别是对于那种传闻已久的辽东火器,更是忌惮万分。他曾经派了很多人设法弄到制造之法,可至今折扣的人手无数,却依然一无所获。
  “魏王,按陈克复的计划,他本来是今日启程,但考虑到他的作战计划,他很有可能是明日夜晚动身。所以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时间太短,兵马难以调动。现在我们有十万兵马集结在虎牢,有五万兵马集结在金堤,这是最近的兵马。虎牢的兵马半日可到百花谷,金堤的兵马也只须一日即可到达百花谷。我们先前在虎牢设伏的计策已经取消,那么我以为,我们要么在洛水入河口设伏,要么在百花谷设伏。”
  “最好是在百花谷设伏。”徐世绩出声道:“如果在洛水入河口设伏,并不合适。陈克复的战舰高大无比,且战舰上配备了许多重型器械,如各种投石车、弩床等物。如果在河边设伏,面对这些坚船,我们无异于一场攻城战。而且万一陈克复见势不妙,也能很快的率军退回黄河,顺河而下,返回河北,我们到时只能徒呼奈何。”
  “反之,百花谷距离黄河有数十里地,陈克复要想突袭,就得在洛水弃舟轻装前进,甚至连许多大型器械也无法携带太多。百花谷乃是一道数里之长的山谷,虽说不上万分险要。可只要我们早早的埋伏于此,只要等陈克复的兵马入谷,到时我们在山谷的东西两头一堵,这无异于关门打狗。到时我们以逸待劳,再关门打狗,必然能一举歼灭敌军。”
  “好,好一个以逸待劳,关门打狗。”李密拍着手掌称赞道。
  “就算是伏击,可要伏击陈克复的五万人马,百花谷的五万人是绝对不够的。而且这五万人还得从金墉城调往,而陈克复的兵马是坐船而来,疲惫的是我军而非陈军。魏王,想要伏击五万河北军,五万人是不够的,还请三思。”沈落雁提醒道。“最好是立刻传令荥阳、颍川、襄城三郡的将领,立即率兵前来增援。”
  李密闻言顿时愁眉不展。
  一旁的单雄信却突然道:“我听来听去,你们怎么就这么确定陈克复还会按那个计划出兵呢?毕竟就算那计划是真的,可沈军师刚刚闯了河北水师水寨,房左丞都已经逃回来了,安知陈克复就不会改变计划呢?”
第675章
志在必得
  单雄信话一出,帐内立时寂静起来,落针可闻。
  徐世绩与沈落雁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李密更是脸色灰暗,面沉如水。
  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沈落雁与徐世绩、李密那都是善于谋略之人,平时也是自负甚高。而单雄信虽是马上猛将,一手马槊使得出神入化,战场之上纵横难有敌手。可论到出谋划策,却是不行。
  可此时却偏偏就是这么个猛将说出的一句话,让他们这些人都愣住了。单雄信说的对啊,他们在这里一厢情愿的排兵布阵,又是调兵,又是设伏,好想陈克复真的就会奔着他们的天罗地网直钻过来一样。
  可不能忘了,之前陈克复打探到了他们的计划,才做出了后来的部署。可现在,他们也正是因为房玄藻逃回来了,才得知了陈克复的部署。既然房玄藻都被救出来了,那么陈克复这样号将名将之人,又怎么还会按先前的计划行事呢。
  弄了半天,他们所商议的对策全是无用功。这一下,不但徐世绩和沈落雁无比失落,就是李密,也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好半晌,李密才自嘲的笑了笑,“大将军说得没错,陈克复用兵,向来多变。玄藻既然回来了,陈克复又怎么可能再行那个计划呢。枉孤自诩联明,却连这么明白的事情也没看明白。”
  “现在怎么办?如果陈克复真的明日东归,那我们如何应对?”单雄信问道。
  李密沉默。
  好一会,一旁的李渊道:“魏王,不论陈克复会不会按那计划用兵,我们都不得不防。早做防范,有备无患啊。”
  李密点了点头,“唐公说的是,陈克复此人用兵凶狠,无逢不追。只要我们露出一丝的破绽来,都会被他抓住。虽然陈克复也许察觉到计划泄露,但我们却不得不防。不过我们也得做第二手准备,万一陈克复取消先前的计划,我们也得有防备。”
  “魏王,依我看,金墉城留五万兵马驻守,偃师驻兵五万,百花谷驻兵五万,洛口仓城驻兵五万,这几个安排都是合适的。不论他来不来,我们这样安排都是比较稳当的。现在关键的是,万一陈克复直接东归,我们如何才能留下他。”沈落雁转变的很快,马上就已经有了新的思路。
  陈克复的厉害谁都知道,而有了陈克复的河北朝廷之强大,也是举目公认。这一次陈克复盟津会盟,成功的拉拢了王世充。虽然王世充死了,可对陈克复来说,这反而是件大好事。要不是最后沈落雁出身救出了李渊,只怕李家也已经落入了陈克复的控制之中。
  如果不能掣肘陈克复,用不了一两年,李密相信,纵横南北的王家江淮军,及在河东占有重要地位的李家都将落在陈克复的手中,为他所用,渐渐被他吞并。眼下河北之战就要开打,如果这个时候再让陈克复得了江淮军与河东,那谁还能阻挡得住河北南下的铁蹄?
  李密早把这些事情看的很明白,如今的中原,他已经占据了主动位置。只要能挡住陈克复南下的脚步,那么中原必将归于他手。可河北太强势了,虽然李密果断的决定出兵河北,与魏刀儿联盟,可他依然没有多少信心打赢这场仗。
  李密知道自己的部下,魏国虽然号称拥兵天下最多,可除了以瓦岗为底子组建的十几万精锐外,其余的几十万兵马,都不过是那些在各地被打败了的农民军而已。这些山寨土匪,农民盗匪们,少的三五千,多的五六万,一个个都是在各地混不下去了投奔他而来。
  表面上他是天下义军盟主,号令天下。可实际上,说白了,不过是他统率了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如果一场大战失败,就很有可能全军崩溃,甚至转而整个势力都崩溃。这样的事情太多,哪怕他占据的郡县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李密一直以来,都把那些所谓的盟军们派往各郡,真正留在身边的大多是信的过的精锐兵马。
  而他深知,河北军与魏军完全不同,河北军就算真的败了,对陈克复来说也没有大事。那是一支真正的军队,哪怕一路兵马全珲覆没了,也只是略伤元气罢了。要想真正的击败河北军,唯有将河北军真正的首领陈克复杀了。这是河北军及河北朝廷如今唯一的破绽。
  要想杀陈克复何其之难?可如今就有一个机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密不想错过,也决不愿意错过。这是他击败陈克复,击败河北的最好办法。过了这个村,可就再没有下个店了。
  无论如何,李密也要把陈克复留下来。哪怕是付出大代价,只要能杀了陈克复,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惜一切代价,本王愿意以二十万大军换陈克复的命。”李密目光坚定,冷冷地从牙缝里吐出自己的意思。
  王伯当出声道:“魏王,依臣之见,也不要那么麻烦的去想了。无论如何,陈克复要东归,必然是乘舟而下。他要么是在洛水口逆水而上,袭击百花谷。要么是直接东归,经过虎牢、金堤关一带。那么,咱们也不用麻烦,直接在洛水河口设伏,就不相信,还灭不了他们。”
  “洛口设伏,从哪调兵?”
  金墉、偃师、百花谷、洛口仓,四个地方各布兵五万,已经动用了二十万兵马。魏国虽然兵多,可现在最近的兵马也只剩下了虎牢的十万、金堤关的五万了。再要调兵,那只能从荥阳东南部、颍川、襄城三个最近的郡调兵了。可现在时间紧急,如果从三郡调兵,又要隐秘不让陈克复发现,那却是很难来的及。
  “金堤关只有五万人,这是我们防备汲郡李靖的重要关口。如果从金堤关调兵,那金堤关空虚,很有可能被李靖攻打。到时李靖不论是从汲郡来攻,还是从山东来攻,都十分危险。金堤一失,那么荥阳与东都的大门可就打开了。”沈落雁揉着额头,“我看从虎牢关调兵吧,虎牢有十万人,完全可以抽调出一部份兵马。”
  众人又商议许久,最后徐世绩总结,金墉、偃师、百花谷、金堤关各布兵五万。然后从虎牢关抽调九万人、洛口仓抽调三万人,集结十二万人于洛口设伏。虎牢关留守一万人,洛口仓因大军就设伏在洛口,所以也只留下两万人防守。并急调襄城、颍川二郡兵马增兵洛阳、荥阳兵马增兵金堤关。务必要把陈克复的五万兵马全部留下,杀死陈克复。
  “既然决定在洛口伏击陈克复,那么河北水师战舰就不得就早做破解之法。这些战舰中有诸多战舰都是五层楼船,上面遍布各种器械,到时战场之上,这些战舰绝对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杀伤。”单雄信是统兵之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比较实际的一些事情。
  沈落雁与徐世绩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火攻。”
  陈克复的战舰中,有不少的三层、五层的楼船,这种船一般都是设计于长江及内湖中战斗的。后来改进之后,更是能适应于近海航行战斗,甚至大洋远航。虽然这次陈克复带来的大都是平底船,但这样的大战舰开到黄河,本就是件不可思议之事。
  虽然这次他们所前往的盟津渡口,也还是属于黄河的下游。黄河下游这些年多有疏通,河面宽阔、水流平缓,而且此时季节正是一年中水量最多的月份,正因如此,陈克复的水师才敢驶入黄河。而且水师停留一个月,也就急着回河北。如果等到洪汛期及旱期,他的水师可就想回都想不了了。
  大船有大船的好处,可以运送更多的兵员,甚至能装载更多的器械武器,能更多的保证水师的安全。这样的战舰,在如今天下,可谓是纵横无敌。水面上正面战斗,根本就没有哪家的战舰可以抵挡。而且如果陈克复登陆作战,那高大的战舰上的各种武器,还可以直接靠近岸边,从后面给予支援。
  可在黄河这样的河流上,陈克复的大战舰行船也比较麻烦,速度不敢太快。而且战舰太大,行动转弯等都不太方便自如。正面强攻打不过,但是如果是暗夜中,用小舟火攻的话,却是难以防范。
  “魏王,如今洛口仓城中还有不少的运粮船,另外虎牢关外的汜水中还停留了不少的大小船只,这些船只本来是我们准备用来攻河北时所用。我们如今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船上装满硫磺、干草等易燃之物,将他们都藏于洛水入黄河口的上游几里的岸边隐秘之处。待到陈克复的那水师舰队过去之后,立即点燃顺水而攻,必破其舰队。”徐世绩出谋道。
  沈落雁补充道:“另外我们还需在洛口下游处,及洛水的入河口将载有巨石等物的大船沉于河中,堵塞河道。防止其水师船只东逃,及逆水逃入洛水。如此上游有火船顺流而攻,下游及洛水支流皆有沉船巨石堵塞其去路,则其水师可破。为了百无一失,我们最好准备一批船只,精选善水将士万余,令其隐伏于洛口对面的黄河北岸边。以防止陈破军到时无路可逃时,往北岸溃逃。虽然北岸无路,可我们也绝不给他机会。”
  “河北水师一破,东面、西面、北面皆无路可走,陈克复唯有逃往南岸。”李密抚着颌下短须,目光明亮无比,“孤将亲率十万精兵伏于南岸,必将陈克复一网打尽,斩尽杀绝。”
第676章
战舰齐发
  四月初一,一整天,邙山上的金墉城魏军北大营的斥候在山顶上观望了对岸一整天。整整一天,魏军的斥候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一直死死地盯着盟津渡口的河北水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