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509

  “你们可以拿出多少粮食来?”
  “陈王能给我们多少火器?”冯婠一下子掌握了主动。
  陈克复心中暗自思量了一下,道:“我要一千万石粮食,对应的,我可以给你派遣三万援兵,并且挟带十船火药武器。不过,这些武器不会直接交给你们,火药武器复杂难以操作,如没有熟练人员操作,反而会极容易造成误伤已军。因此,这些火器会由我河北将士使用,支援你们。”
  河北军中如今已经大量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火药武器,火药包、毒气弹、猛火油柜、火箭、手雷、水雷、甚至抛射用开花铁壳炸弹等也都有。品种繁多,样式复杂。大多数火器除了军中专门的工兵营外,其它人也很难操作。陈克复既想要粮食,又不想让岭南把火药配方弄去。
  因此,他最后使了点伎俩,火药他给,但以岭南人不会操作为由,只给河北去的援军使用。本来嘛,河北军本来就配备火药,陈克复如此一来,却等于是把原先说好的援军中的武器给另外收了一层费。不过,陈克复总算还没那么无耻,最后看在粮食的面上,愿意加派两万人马。反正现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除了常备的府兵、郡兵、镇兵外,如今朝廷还有预备的乡兵、民团。如今春耕已过,调集两三万人当回雇佣军,就能赚回一千万石粮食,这样的算盘陈克复打的还是很精的。既赚了钱,又练了兵。
  冯婠听到如此苛刻的条件,立即皱了眉。天下共知,河北军中的火器威力巨大,在战场上,关键时候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这样犀利的武器,岭南当然也想趁机取得。不过见陈克复宁可增派两万人,也不愿意将火器卖给她们,她生里却是有些不甘。
  她抬头盯着陈克复,对方目光中却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好一会后,冯婠先败退下来,求人的是她,本来就已经先天弱了一阵。带着一丝不甘,“殿下再加给我一万把弩机,一百万支弩箭。”
  “三千把弩,三十万支弩箭,加上前面的,你们一共得付我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你另加五千套明光甲,一万支长矛。”
  “三千把弩、三十万支弩箭,三千套明光甲、三千支长矛,再加三万援兵、十船火药,换你一千五百万石粮食,就这么说定了。本王不是商贩,不愿再讨价还价。”陈克复直接说出了最后的底线。
第667章
王道诡道
  有人说,世界上最肮脏的三种人,分别是政客、商人、记女。人言戏子无义、婊子无情,但在很多人的眼中,商人和那些记女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嘴中永远也听不到真话,因为从他们的嘴里跑出来的全是些骗人的鬼话。
  不过在陈克复这个后世人看来,其实商人与记女虽然满是谎言,但也不过是为了追求利益罢了。与他们比起来,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上位者、枭雄、豪杰们,其实才是真正的最无耻和肮脏的人。因为这些人的肚子里装满了乌七八糟不可告人的烂货;同样,这些人也是世上不要脸的人,因为这些人的脸皮既厚颜无耻又见风使舵,比变色龙变得还快;而且他们和商人与记女一样,他们的嘴里你永远也听不到真话。
  婊子无情,商人重义,而政客则是充满了欺诈与背叛。
  无论是谁,只要进了这么一个大染缸,就无法独善其身。陈克复早已经不是当年的一个热血青年,这些年经历过的腥风血雨,刀山枪林,受过那一次次的背叛与欺骗,早让他已经锤打成了一个枭雄。
  枭雄者,心要狠,手要辣,腹要黑。
  冯婠前来相投,虽然一再提起昔年岭南冯冼两家与陈氏的渊源,甚至还故意往两家结亲的事情上靠。但是这些,对于如今早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成长为一个枭雄的陈克复来说,这些东西的筹码太低,根本没有什么保障。
  家族、亲情、友情,这些早曾经让陈克复受过背叛之苦,他不会再轻易的相信。如果冯婠只是想依靠那些事情,就与他结盟。那么他虽然表面会答应,但这盟也不过是一个口头之物而已。
  不过,一旦其中牵涉到了真正的利益,陈克复却是有了不同的态度。他如今对那些家族、亲情一类的抱有怀疑态度,但却相信利益的交换。唯有利益的交换才是最可靠的。
  如冯婠所想的一用,如果陈克复不问回报,而是有求必应,通通大方的答应了她的请求,那才是有鬼。商人还无利不起早,更何况是比商人还要上一位的权势者。
  一千五百万石粮食,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哪怕岭南的粮食产量比其它地方丰富,也一样是个大数字。岭南虽然气候合适,但是却人口稀少。隋最盛的大业初年之时,当时有户八百九十万户口,人口四千六百多万。而当时全国的粮食产量也达到了隋朝最高的数字,粮食总产量近四亿石粮。隋朝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一千多斤,比现代人还多。
  不过隋时,真正的发粮区在河南、河北、河东、关中几个地区。区域十分广大的江南,包括岭南一带,其人口稀少、生产也落后,粮食也出产的少些,整个江南包括岭南只占隋朝的十分二左右,这还是隋朝统一南方后,大力恢复生产所致。
  岭南十九郡,相当于整个江表地区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岭南的粮食产量,却因有交趾等南方一年三熟的原因,相当于江表地区的一半产量,一年粮食产量能达到四千万石左右。
  除去农民及地主们自留的粮食,交上去的粮食及出售的粮食约占到一半左右。
  这次交易,陈克复一次要求一千五百万石,已经等于岭南一年收获后所上缴、出售的所有粮食了。
  冯婠仔细的考虑了一会,最后点头同意了这个条件。一千五百万粮食确实不少,不过隋末以来,中原及北方动荡多年,甚至江南也多有动乱,反倒是岭南诸郡,因有冯、冼两族,再加上岭南的特殊地理,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冯冼两族世代为岭南首领,世代的土皇帝一般,早积累了大量的粮食。眼下拿出一千五百石来换陈克复的三万援兵及一批武器铠甲,虽然看上去亏了本。不过,能以此靠上陈克复这座大山,也算是避免了岭南被江汉或南陈吞灭的可能。
  冯婠对这次交易心中还算满意,而陈克复却是已经十分高兴了。
  如果只是用一千五百万石粮食来换走了他三万援兵,加上三千把弩机、三十万支弩箭、三千套明光甲、三千支长矛,而且还得送货上门。这生意看上去并没什么值的高兴之处。可是如果再加上,岭南从此公开脱离南陈,通告天下,归附河北,冯冼两家接受河北的官职任命,朝廷可以派遣地方官员,甚至能征收税赋,那这就已经不是划算,而是相当的划算了。
  陈克复来到隋朝也有数年,对于大隋的两代皇帝,心中也十分敬服。不过比起总喜欢依靠着老子留下的丰厚家产,动不动就明刀明枪的来硬的。陈克复更佩服杨坚的来软的,杨坚本是北周外戚,可却凭着他的政治手腕,终于篡周自立。而且杨坚在当于还处于分裂的天下中,最后灭亡北齐、吞并西梁,平灭南陈。甚至将强大的突厥帝国一分为二,把草原上最凶猛的野兽,打的称臣,这份丰功伟绩足以令所有后人称道。
  杨广比起他老子来,文采斐然,武功同样赫赫。灭伊吾、灭吐谷浑、侵略林邑、攻破流球、痛击契丹,东征高句丽。如果不是最后三征高句丽失败,以致最后内外交困,他也不会如此早早死掉。
  同样的平国灭族,杨坚每次总是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未战先谋,凡事取胜于决战之外。杨坚行事,谋为主,用兵不过是最后的打扫战场罢了。
  而杨广却完全相反,每次都是穷兵黩武,虽然也能取得一时之胜,可却胜在没有掌握好通盘大局。胜为小胜,败即大败。
  历史上,汉武帝也曾经大破匈奴,逼其远遁大漠,从此不敢再犯汉家威严。可与刘彻的数十年征战,破家者近半,最后灭了匈奴,却也把他老子所有的积累拼光。
  杨坚不同,他以一外戚篡国,统一北方,最后统一中原,再与草原对战,将强大突厥打的东西分裂,甚至自相内战。他凭借的更多的是谋略,天下事如此,朝堂之内同样如此。
  陈克复如今的兵马越来越强,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些事情。杨广曾经是多么的强大,可最后呢,却也是一朝败亡。东突厥始毕可汗也曾强大,可也一战而败。甚至往近点说,杨暕、李渊、王世充,这些人都曾经握有不输他多少的实力。可一个个却已经渐落于他之后。
  合纵连横,分强离弱,远交近攻。
  一个人再强,也架不住群狼。如今的天下,有实力的豪强仍然不少。陈克复虽早有荡平所有割据称雄者的志愿,可也不能与所有人为敌。不但不能与所有人为敌,他还得想尽办法,把所有人拉到自己这一边。哪怕真也好,假也罢,必须如此。
  拳头再强,击打出去之后,自己也必然会有空当,力量也一时难以收回。所以兵法有云,兵者,蓄而待势、引而未发之时,才是真正的最强之时。
  如今的陈克复就是如此,他的双拳早已经举起,可却一直没有打出去。而是利用他蓄起的这股势,威慑拉拢其它势力更弱者,让他们为其前驱,驱虎吞狼,他坐壁观斗。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收获。
  河东局势如此、当初的河北局势如此,如今的山东、淮北的局势还是如此。只有等那些对方一个个的打的力尽之时,他才会快速的出击,打扫战场,然后迅速的防御。
  借势、借力,既打击了别人,也削弱了对手的实力。
  谈妥了这笔交易,意外的也带来了岭南这个盟友。河北与岭南一个在最南,一个在最北,暂时不会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次的交易也等于是双方的结盟,岭南借助陈破军的势力与兵马武器,能加强自身的实力,以对抗西面的杨暕与东面的陈深,以达到岭南割据的图谋,进而做进一步的打算。
  而陈克复同样差不多,远交近攻,利用岭南来牵制掣肘杨暕与陈深,甚至还能利用河北如今出色的军工作坊生产的武器,来换取岭南丰富的粮食及布匹等物,双方各取所得,双赢之局。
  “有一件事情忘记与殿下说起,不知道殿下可知道沈落雁?”谈好交易,心情好了许多的冯婠此时也再无忧虑,浑身说不出的洒脱。心头一放松,也终于想起了今晚紧急求见陈克复的目的来。
  陈克复闻言一笑,“冯姑娘说的可是江南沈氏家主沈法兴之女?”
  “正是。”
  “想必姑娘也应当知道,沈法兴乃本王母舅,落雁是本王亲表妹。几年前,本王曾在瓦岗与她见过一面,不过那时并不知其身份。听说眼下她也正在盟津,而且好像还与四方豪雄们联络,仿佛正在图谋大事。”
  冯婠当然知道沈落雁在图谋什么,她刚来盟津的时候,就是与她在一起。想起一个传闻,她望着陈克复嫣然一笑,“妾身听闻沈家曾经请求南陈天子将沈姑娘指婚于殿下,却不知殿下为何要拒绝如此美人呢?”
  “你要说的就是此事吗?”陈克复有些冷淡地回道。
  “殿下恼了。”冯婠掩嘴一笑,“妾身本来是要来通知殿下,据妾身的消息,那位沈姑娘会在今日凌晨之时摸入水寨,至于是要来会情郎,还是要来救她的盟友,那妾身就不知道了。”
第668章
夜战水寨
  冯婠虽聪慧,可面对岭南的困局,也只得与陈克复合作。不过冯婠一向是认同姑母冯狄的观念,觉得岭南偏居一隅,根本无力争夺天下。是以,她与父亲的观念不同,她认为找到在群雄中找到一个真正的王者,及早的依附,才是岭南最好的未来。
  但冯盎却与天下其它的群雄一样,大丈夫逢此乱世,怎么能不奋臂一呼,抛头颅、洒热血,以求建一番青史留名的不世伟业,化家为国,南面为王。
  不过也有如沈落雁一样的奇女子,早看出了如今天下,陈克复的势力最强,如此下去,天下群雄将无法再制。所以她一面说明了沈家,与江南陈朝的各大世族之间进行了利益交换,以换取陈朝内部的整合。另一面又四下联络李密、王世充、杨暕等群雄,欲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以此来围堵、攻击陈克复,准备先将这最强的一方踢出局,然后再各种决出高下。
  可惜不和是连横还是合纵,有时虽然看的远,看的准,可各方豪强之间,谁又不是敌人。这种本来就充满着防备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联盟,更加艰难。
  沈落雁费尽了心思,才与陈朝各掌权世族及李密、魏刀儿、王世充、李世民、杨暕等人进行了初步的联络协商,可转眼间,这联盟的旗帜还没有打起来,李世民、王世充两人就已经死了。
  李世民一死,李渊父子又仍然在陈克复的掌握之中。沈落雁相信,经过此次李世民谋杀之事之后,陈克复绝不可能让李家有东山再起之机会。沈落雁与李家没什么交情,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渊父子只要不死,只有能逃出陈克复的手心,回到河东。那么她相信,以李家在河东的多年经营,再凭借着太原与上党两大坚城,再不济也是可以再坚持个一二年的。
  沈落雁也没有指望李家支撑太久,能支撑个一二年,就已经不错了。最起码,也能打乱陈克复谋夺河东的计划。也能为她的计划,增添一些时间。
  要想将如李渊、王世充、李密、杨暕等势力结成一个松散的利益同盟,共同对付陈克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她需要时间,而这时间,也极其宝贵。
  如今,李密与魏刀儿已经达成联盟,共同在河北南部阻击陈克复,阻挡河北铁蹄南下。但是只有李密、魏刀儿两家却是阻挡不住陈克复的。除了直接饮马黄河,南下中原。陈克复还可以翻越太行,西入河东,绕过李密与魏刀儿的势力,从西面攻入中原。
  南陈围攻江都两年多,死伤无数、劳师无功。岭南冯盎一直蠢蠢欲动,早有割据自立的图谋。而荆襄的杨暕,西进之时,却又派了舅率军东征,直击南陈,攻城略地,大败陈军。
  如今的南陈可谓是越来越困窘,复立许久却半点地盘也没增加。反而在陈克复、杨暕、冯盎三方的压迫下,越来越困难。不论是等杨暕西征成功,还是等陈克复荡平了河北,又或者是等冯盎羽翼丰满自立,到那时,本就是江南各世族松散组成的南陈,将再无能力阻挡。
  沈落雁本无意家族之事,可自李密那失意而离去之后,她数次收到父亲的书信。信中数次提起如今江南局面的困顿,语气失落,早没有了当初起事之时的那种豪气干云的气概。父亲也知道她这几年一直在襄助着李密,这时候信中也充满着后悔,早知道她如此有才,当初就当让她来参谋家族之事。
  正因沈法兴的那番话,让沈落雁不但回到了沈家,还开始全力的帮助沈家谋划起来。
  可沈家与南陈的势弱岂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好的,她需要时间。
  现在,为了取得时间,身在盟津的她,不得不召集了身边的人马,准备在陈克复离开之前,闯入水寨,劫走李渊父子等人。
  夜已经过三更,黄河水寨中一片寂静,月黑风高。
  波光微澜的水面下,沈落雁身着一件黑色的鲨鱼皮所制连身水靠。表面光滑的水靠紧紧地贴着身上的肌肤,不但将她那修长紧致的身躯完美的体现出来。而且这水靠还更加的保暖,能让她在这三月冰凉的河水中呆的更久,游的更快。
  天还未亮,只有水寨中的火把发出昏暗的光线,但是此时水面上茫茫的水雾,却如同一道绝好的伪装,很好地隐藏着深落雁等人。
  为了这次行动,沈落雁一共挑选了一百人,除了留在水寨外面等候接应的七十人外,她亲率了三十人,身着水靠,潜于水中,只靠一支细细的芦管呼吸,向着早已经打探好的凌波号小心潜去。
  安澜号战舰五层的甲板之上,陈克复等人全都隐身于漆黑的夜色之中。刚刚他本来打算请冯婠帮忙,让她扮作是沈落雁的部下,带领她的手下假装劫人。到时,他正好可以于混乱中,让冯婠把房玄藻救出去。
  却没想到,冯婠先告诉了他另一个惊人的消息。沈落雁今晚真的会来劫人,这消息听完让他有种错愕的感觉。幸好冯婠知道了此事,要不然,一会真假两批人去救人,到时肯定得出乱中,一看就会穿邦。
  不过如此一来,却反而让陈克复重新有了算计。假的毕竟是假的,就算演的再真,也总会有些破绽。但如果是沈落雁来救人,那就不一样了,以他的估计,沈落雁定然是来救李渊等人的,到时正好借他的手,把李渊等人都送去李密那里。
  有沈落雁、李渊、李建成,再加房玄藻,李密怎么也不会怀疑了吧。到时房玄藻只要把自己的这计策一告知李密,无论如何,李密也必然得对他之前的计划做出修改。虽说房玄藻逃了,河北军有可能会再改变做战计划,但回河北就这么一条路,不管陈克复是走运河,还是走黄河。他也必须得是过了汜水虎牢关之后,才能分开。在这之前,除非他走陆路,要不然,他就只有走黄河才能东归。
  陈克复早已经反复的推算过这个计划,只要房玄藻回去了,那么就能打乱李密的布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