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509

  哪料到,陈王殿下居然改了命令,让他二人留守汲郡。不但如此,殿下居然又增派了一万援兵,看着这一队队的士卒走下船来,还有这一架架崭新的器械,二人也立即感受到了久违的气息。看来此次,留守汲郡,不光光是留守,还有大仗可打。
  一艘艘青龙战舰已经满载着粮食开始离开码头,码头渐渐空了起来。
  鲁世深高兴地看着工兵将所有的器械都装运上车,“老郭,走,回去好好喝两杯,我做东。”
  “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喝多误事不敢,喝两杯不怕,走。”
  两人正要上马离开,却见远处的河上又有一艘大船进码头。这却是一艘比青龙战舰大上了几倍的大舰,郭孝恪眉头皱了皱,“居然是一艘五牙大战舰,这样的大家伙,整个海龙卫水师也好像才三十来艘啊,而且全都在海上,今天居然跑了一艘到这来了,难道说这一万援兵,朝廷还派了一个统兵主将过来?”
  鲁世深一听这新到的一万兵马,居然还有可能不归自己统领,立时有些不爽了。看着那巨大的战舰缓缓驶过来,故意大声道:“管他是哪个过来,反正这一万人马我已经接收了。我老鲁吃进去的东西,岂有吐出来的道理?”
  “哦,那你的意思,我也得归你管着了?”战舰上一个轻松又熟悉的声音传来。
  鲁世深与郭孝恪都马上听出了这声音的主人,心中都充满了惊讶,“您怎么来了?”
  陈克复自战舰上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在码头上,笑着上前在鲁世深与郭孝恪二将的胸前狠狠地敲打了几下。
  “吃进去就不吐出来,这话倒是有气势。不过,可得分清对象啊,对敌军可以如此,但对自己人,这样做法可是有些太霸道了啊。”
  鲁世深笑着上前,“末将不过是玩笑话罢了,哪敢真如此啊。”说着瞪了一眼刚刚下船过来的陈雷,意思是这小子也不提前通知一下,弄得自己丢了个脸。
  看着已经全部装载完毕,缓缓扬帆离开码头,向东驶离的舰队,陈克复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干得不错,一万人夺下汲郡,兵马居然只伤亡数百,就为朝廷夺下一个大郡,还夺下一百多万石粮食,这可是大功一件。”
  郭孝恪一直打量着码头的那艘五牙大战舰,见好半天上面也没有人再下来,而码头上,此时也不过聚集了千余御卫兵马。不由的有些奇怪,“殿下,您不是在恒山郡吗?怎么突然到了汲郡,还只带了这么点人过来?”
  陈克复笑了笑,“当然和你们一样,好久没打仗了,听说这次汲郡可能有仗要打,也就忍不住过来了。”
  郭孝恪若有所思,汲郡的位置比较突出。不但处于黄河边上,同时运河永济渠也流经汲郡。不但如此,如今的各方势所占据的地盘形势之中,河北朝廷所据的地盘现在河北的东南部与黄河南岸的山东部份。河北的西南部诸郡现在被这刚刚建立的燕国所据,而在对面的黄河南岸,则是李密的地盘。
  上次朝廷已经重新调整了战略计划,河北的南部诸郡的地位已经被提升了许多。这是河北的门户,朝廷已经准备迅速的收复各郡,将门户控制在朝廷手中。
  现在朝廷夺了汲郡,却又将这块飞地死守不撤。那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就是要在南岸的李密与北岸的王须拔燕国之中,插入一个楔子,将两股势力断开。防止他们绞合在一起,以使朝廷可以成功的先将王须拔的燕国除去,收复河北门户,以免南部陷入交缠之中。
  “殿下,末将等也明白汲郡之重要,定誓死守护汲郡,绝不让汲郡落入任何人手中。不过殿下乃是全军之统帅,乃是万金之躯,怎可轻涉此等险地?若是让李密或者王须拔得闻殿下行踪,只怕他们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到时万一他们大军来攻,只怕于殿下不利。请殿下返回北部为上。”郭孝恪有些担忧地道。
  “放心吧,我的大纛此时还在恒山,这次我也是秘密而来,只要我不打明旗号,他们又岂能知道我在此处?汲郡对朝廷十分重要,本王有些不太放心,所以才亲自前来看看。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张仲坚大将军的五万水师,用不了多久,就能赶来增援。到时,李靖将军也将从清河方向攻过来,有这么多兵马,就算李密或者张仲坚亲来,又能如何?”
  听到除了这刚赶到的一万步卒增援兵马,朝廷居然还将马上调五万水师赶来,还有卫郡公的兵马自陆路赶来。鲁世深与郭孝恪也感觉到了一些紧张气氛,这么多兵马赶来此处,这已经绝不只是隔断黄河南北这么简单了。只怕,一场大战,即将在汲郡展开。
第601章
所托非人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内部的火并,往往比外部的争夺来的更猛烈,更残酷。
  李密与翟让,一个是关陇世家出身,一个是草莽出身。李密身为八柱国家之后,少年时就已经和李渊一般,世袭蒲山郡公之位。虽然在短暂的宫廷侍卫的出仕经历后,李密一直没有再做过官。但李密身为大隋顶级的豪门之后,根本不需要如普通人一般去一步步的做官往上爬。他天生,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
  而翟让,却是一个地道的草莽江湖出身,虽然也曾经做过小吏,但那也不过是让李密这样的人看都不会看一眼的胥吏之职。从根本上,两人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如今声势震天的瓦岗军,最初却是由翟让一手建立的。就连如今瓦岗军中的不少有份量的文武,也都是当初翟让的把兄弟。李密当初入伙之时,才排在第十五把交椅。虽然之后他出谋划策,帮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后翟让也迫于他的威望,将寨主之位让给了他,可实际上,他依然无法摆脱一个尴尬的身份,那就是瓦岗的客人,而不是主人。
  在瓦岗军中,虽然翟让表面上退出了寨主的位置。而如今的瓦岗军也开朝建国为魏,朝中上下也没有了这么一个寨主、老大的职位。可是在私下里,那些瓦岗寨的老兄弟们,如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平时却依然还是称呼着翟让为大哥。甚至下面的兵士,也不时有人称呼翟让为寨主。
  而从另一方面讲,李密自掌权开始,就早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心腹势力,蒲山公营。他与翟让各统一军,初时,他的蒲山公营势力很小,人马不多。军中大部份的兵马,仍然是由翟让等人统领。可打来打去,李密威望越来越高,他的蒲山公营也成了精锐之营,人马也越来越多。甚至从蒲山公营,渐渐发展成了几万之数的内军。
  而翟让却依然只是心无大志,带着一群老兄弟,抢钱抢粮抢女人。军纪涣散,许久下来,兵马却还是那么点人,与李密的势力差距越来越大,新旧大当家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两人出身的不同,理念追求的不同,也让两人之间越走越远。李密虽然一度落草加入瓦岗,可他的心中,依然还是将自己当成一个贵族。他交往的,身边围绕的,用的全都是些文人,或者朝廷那边投奔过来的官吏,及世家子弟,如房玄藻,柴孝和,元宝藏这些人等。而且李密的目标是取隋而代之,是统一天下。
  而翟让不过是一个小吏出身,后来又当了多年的山寨强人,一心也只是想着大块吃酒吃肉,大称分金的快活日子。至于什么打天下,什么当皇帝,他还真的从没有想过。
  本来李密与翟让,一个忙着打天下,一个忙着抢劫快活,倒也是互不干涉,能维持当初的情义。
  不过正如沈落雁那句毫不留情的话所点破的一样,贪婪与猜忌,才是真正导致内讧的罪魁。
  翟让有自知自明,自己没本事,碰到更有本事的李密就将老大的位置让给了他,一心当自己的上柱国,司徒,东郡公,好不自在。
  不过翟让没野心,但他身边的人却有野心。眼看着瓦岗军越闹越大,渐有夺得东都,甚至夺天下的可能,这些人心动心痒了。老兄弟王儒信就劝说过翟让许多次,让他去夺回自己的权利。不过翟让没这个心,拒绝了。结果,他跟翟让的哥哥翟弘两人却一直不甘心。
  于是才之前,王儒信请封翟让为大冢宰的提议。
  虽然翟让又一次在殿上拒绝了,但李密却已经不安了。原先李密势力未稳,所以能容忍翟让的无知与贪婪却又胆小。可现在他已经势力稳固,当初与他并肩的翟让,如今不过是只剩下了一个名头。
  当猜忌一旦生出,那么就再不会停息。
  一件件的小事,开始变了味。原本都是寻常小事,可现在在李密看来,却是大有深意。
  就在他见过沈落雁,还在想着要怎样杀翟让,而不影响到自己时,他又听到了心腹的一个报告。心腹向他报告,翟让的大哥翟弘居然在一个公开的酒宴上对翟让说,皇帝得自己当,不能让给别人。哪怕是你不愿意当,那就让给我这个大哥来当。
  翟让当然是哈哈一笑,并不以为意,自己的草包哥哥什么德性,他哪会不知道。
  不过说者不管有心无心,但李密这个听者却绝对是有意了。
  听完这个消息之后,李密坐不住了。他现在总感觉如芒在背,饭吃不香,酒喝不醇,睡又不安。
  当下,李密亲自赶去见了沈落雁,请求那个能杀翟让,却又不会损害到自己名声的办法。
  沈落雁一身华丽的长裙,正在院中赏着梅花,听到李密的请求,她微微有些失望。在她看来,翟让终究不过是一个无能之硕果辈罢了。这样的人不管杀与不杀,是永远不可能影响的到李密的。
  只是李密心中太过急切,而现在瓦岗军中民有些人暗自在利用着翟让的名号,做一些不利李密的事情。所以才她才会说,可以杀。但李密现在这般的表现,因为一个区区翟让,就使得自己的智谋大大降低,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思虑,这却是让她始料未及的。
  当初她选择李密,一来是当时她负气离家出走,二来也是急切地想证明自己虽是女儿,却不会比男儿差。再来,也是正好巧合碰上了李密,李密的名声还是很大的。
  机缘巧合,才让她决定帮助李密争夺天下,向沈家人证明自己。李密如今的一切,也证明了当初她的眼光。可等到了如今,她却觉得李密对她并不再是那么的尊敬,甚至开始有了一些让她意外的东西。
  李密的变化,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不知如何应付。说完全没有感觉是假,可真让她答应李密,却又觉得根本没有到那一步。特别是李密如今在很多大事上,根本不再听她的意见,变得自负后,让她渐渐有一些失望。江南的父亲也不断地来信让她回家,她知道父亲的野望。
  沈家出了四个皇后,现在父亲想自己有朝一日当皇帝。可不知为何,对于父亲,她总是不太喜欢。而且,她从不看好父亲能当上皇帝,不提那个如今被父亲控制着的陈深,他还有一个统帅着数十万精锐兵马,占据着几十郡县的皇太子。虽然对于朝廷的册封,陈克复好像从来不以为意,还在汲郡同样拥立了一个隋朝杨家的傀儡天子,可不管什么时候,陈克复都将是南朝的最大敌人。
  当初江南一夜变幻,短短时间内夺得了隋朝四分之一的天下。可到现在,这么久过去了,江南朝中,只知道勾心斗角,到现在,势力不但没有增半分。反而在淮北的江都城相持对峙许久,也不得下。而在西边,朝廷更是接连败比例杨暕的江汉军,整个江汉地区,已经尽数丢掉。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江汉军就要顺着长江南下。
  自己父亲苦心谋划的,在她看来,只是一场镜中水月。而自己尽力辅佐的李密,到如今看来,也已经渐成困局。
  想到当初定下的策略,先图中原洛阳,再图关中,然后夺河东、河北,到时大军南下,一战可定江南,天下一统。如今看来,却是那么的好笑。李密打了这么久,一个小小的洛阳都打不下,甚至连内部的一点小问题都解决不了,瓦岗军又还有何前景。
  又想到当初父亲信中提起的事情,让自己嫁给陈破军。那又是一个怎样的男子?
  自己收集了那么多他的信息,那仿佛就是一个如谜一般的男子。这样的男人也许才符合自己心中英雄的条件吧,只可惜听说他对自己嫁给他的提议毫无感觉。
  也是,一个连江南五十余郡都可以毫不动心的男人,又怎么会在意自己这样的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子呢?
  “沈姑娘,沈姑娘!”
  几声呼唤让沈落雁回过神来,看着李密还在一脸期待的样子,她不禁心中有些无奈的轻笑。
  “魏公看来是当局者迷,要杀翟让而不损魏公的声望其实很简单。王儒信不是提议加封翟让为大冢宰吗?魏公同意便是。”
  李密惊讶地道:“这怎么行?加封翟让此官,那岂不是正好遂了他们的意?”
  “魏公何须怕一个死人来争权?”沈落雁轻笑几声,语气十分的平静,“魏公加封他便是,等加封后,魏公还可以请他领军出兵夺回汲郡,到时魏公可以多给他些兵。夺汲郡者是天下强军辽东军,以翟让之能去夺汲郡,只怕十个他去,也别想再回来了。到时等他一战死,魏公再厚加追赏封赐,给他风光大葬,岂不是一了百了,还能趁机收其部下之心?”
  李密略一思索,立即拍掌大笑,“妙,确实妙!”
第602章
恩将仇报
  当夜,李密睡在床上,辗转难眠。
  想起与翟让相识以来的这些日子,他心中明白,翟让对自己是有知遇之恩的,若没有他,自己哪里会有今天?说不定早就曝尸荒野了。
  可是权利的争夺之路,向来是充满着血腥与残酷的。从杨玄感起兵挫败后,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腥风血雨的战场生涯,早就渐渐将他锤炼成了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他知道,若想不被对手吞掉,只有先吞掉对手;若想保全自己,只有将对手彻底消灭掉!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想起了枭雄曹操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心中大感知音之意。虽然杀翟让,有些忘恩负义。但不杀翟让,那么瓦岗军内部,就将始终会有一股暗流隐伏。虽然这股暗流并不是翟让所导,但杀掉翟让却是解决这股暗流最简单最快捷最无后顾之忧的办法。
  第二天早上,李密带着满脸的憔悴与两个黑眼圈上了金殿。
  李密的心腹房玄藻出列道:“魏公,汲郡被河北陈破军所夺,此等挑衅行为,我朝廷必须回应。不但如此,还需强硬回应。如今天下各方义军会盟中原,如若我们不能强势回应,那么必然让四方英雄轻视,将来魏公还如何以号令群雄?”
  王伯当也出列道:“黎阳仓中有我军百万石粮食,黎阳一失,我军后勤粮草也将为之吃紧。因此,无论如何,汲郡与黎阳仓必须夺回。”
  李密头戴紫金冠,目光扫过站在右侧首位的司徒翟让。发现翟让一如既往的在朝会上打起了瞌睡,早已经神游天外去了。
  捋了捋胡须,李密缓缓道:“我念及当初陈破军当初曾入我瓦岗,还曾经是第十六位当家,一直念着那点江湖情义。所以虽然当初他不辞而别,还拐带走了投奔瓦岗的黄君廓与翟无双及他们的近万兵马。可我们也从没有追究过此事,他在辽东,我们在河南,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河北汲郡,那也是他入河北之前,我们就已经夺取。”
  “可是如今,我不犯人,他却来犯我。我们念及旧情,在他入河北,下山东,攻江淮之时,从没有阻拦过他。可现大倒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隔着数个郡,陈克复却一路穿郡过县,直接夺了我们的汲郡,抢了我们的粮仓,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陈破军太过份了,要给他一个颜色瞧瞧。”殿中立即有不少人回应道。
  李密顿了顿,从案上取出一封书信。
  “魏郡的王须拔前不久聚河北群雄,共建燕国,并且已经派人送来表书,愿意尊我大魏为盟主之国,奉我李密为盟主。并还许诺,只要我魏国去收复汲郡,那么他们愿意立即派兵相助。而且为表示两国友好,还将割让武阳郡三个县给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