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09

  “战后清点已经完成,据清点,今夜遭遇突袭,来敌约三千之数,打的是隋国左屯卫的旗号。夜战之中,敌军不但全都配有弩机,而且还有大量辽东雷。我军惊慌之下,伤亡惨重。今夜被敌军杀死,烧死,践踏而死者加起来多达八千多人。而且伤兵甚多,大多都是烧死,踏伤,还有大量的伤兵如今昏迷不醒,据萨满查看,全都是中了毒。那些敌军的辽东雷中含有大量铁钉等物,皆有剧毒。军中药草不足,大多难以医治。近五千人无法熬过今天。”
  始毕等人全都面色阴沉无比,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昨夜居然会有这么大的伤亡。战死者已经有八千多人,而今天还有将近五千人会毒发而死。除了这一万三千人,除了轻伤者不算,还有约两千人将彻底残疾,无法再战。一万五千,区区数千敌军夜袭,就让拥有六万多人的突厥大营折损了一万五千人马。
  “该死的陈克复,本可汗永记此仇,今生誓灭陈家小儿,他日必起草原大军,彻底踏平辽东。”始毕可汗已经无法再克制心中的怒火。虽然当初他的心中也并没有怎么将那个了盟约放在心中,但是此时被辽东军背后狠敲了一记,心中却无比的愤怒。
  “传本可汗命令,所有的战死者尸体全部就地焚毁,将他们的骨灰带回草原。今日午后,全军立即起程。”
  虽然心中愤怒,但始毕可汗已经有种十分不好的感觉。这是一种如同被狼盯上的感觉,辽东军有数十万人马,而陈克复更是被天下传唱为当世第一名将,这样的人不出手则已。既然出手了,又怎么可能会只派三千人马来战。很大的可能,就是这三千人不过是辽东军的先头部队,后面才是真正的主力。
  眼下突厥各部可战之兵只有五万人马,如果再被陈克复截住,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到草原。各部族首领这个时候也有些人心惶惶,虽然想带着各部族的族人尸首回草原,但是此时也无法坚持。
  当下,突厥人收拾了大营,重整了残部后,马上出发。幸好这次军中的粮草大都囤积于大利县城,并未被毁掉,也算是一个大幸,不如数万大军,过了大利城后,就是很长距离的茫茫无人荒野,他们就是想劫掠打草谷都不行。
  三日后,始毕并没有顺着来时的路,去碛口返回草原。为了防止辽东军已经到了东边。始毕率军往西,至白道,打算沿着西线到干都斤山,再折返突厥牙帐。
  不过突厥大军刚至白道,却听得两旁的山林之中,突然飞出无数的箭支,箭如雨下。被王仁恭早就安排在此处设伏的契丹王子阿保窟率一万契丹精骑四下杀出,突厥人与契丹人都是草原上民族,双方对于骑射都是十分精通,皆是马背民族。这一番厮杀,却是旗鼓相当,契丹人虽只有一万,却并没有落多少下风。
  反而契丹人凭借着从辽东军得到的手弩装备,加上以逸待劳,反将连日拼命赶路,早就身心疲惫的突厥部族兵马杀的叫苦连连。大战一整日,双方往来冲杀,血流成河。直到黄昏之时,始毕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金狼骑士营参战,契丹人在损失了三千多兵马之后,才渐感不支,如风一般的往西撤走了。
  看到往西而去的契丹骑兵,始毕可汗虽然仍然觉得应当继续往西,可是霫部首领洛克等人却是已经有些如惊弓之鸟。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往西,不但因为契丹人退往西边,有可能辽东军主力就在西边。而且此时军中兵马最多的霫部正在突厥的东部,就是仆骨、拨也吉两部,也同样都是在东北部。眼下草原上各部正被袭击,如果往西,就算回草原,也得绕上一大圈,没有个一两个月根本无法回到部族。所以,霫部与拨也吉、仆骨三部凭着手中掌握的半数以上的兵马,坚决不肯往西。
  始毕可汗无奈,只得率兵往东,东进屯铁山。打算暂时休整兵马后,穿越沙海,回到漠北。不过始毕刚到屯铁山,辽东的大贺氏少族长摩哥却已经再次率一万大贺氏骑兵杀至。
  此时兵马已经只剩下四万余人的突厥兵马,早已经疲惫不堪,甚至粮草都在之前的白道之战时,被契丹骑兵给烧毁。如果不是回家的信念支撑着,这几万人也已经崩溃了。即累又疲,还两天没有吃饭的突厥人这两天完全靠吃马肉充饥。甚至一路上为了赶路,连马路都是生吃。
  四万多突厥人对上一万多养精蓄锐的契丹草原出身的大贺氏骑兵,一场大战杀的昏天黑地。大贺氏的带兵者摩哥十分狡猾,他并不和突厥人正面死战,反而是一直纠缠不清,完全不给突厥人休息的机会。从白天到早上,从早上到晚上,双方连续交战一天一夜,突厥人的战马多疲惫倒毙。
  打到最后,突厥士兵大多已经崩溃,往日悍不畏死的突厥兵,不少在战马倒毙,摔落地上后,却干脆躺在那里不起。始毕可汗见此情况,也是又急又惊。最后无奈之下,丢弃了失去了战马的近万人马,只带着三万余骑仓惶而逃。
  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突厥人一路沿着阴山东逃,打算过碛口穿过沙海逃往漠北。
  阴山山脉不知名的山脚之下,始毕可汗的那条断腿因连日的仓惶逃窜,早已经再次移动了骨头,此时经过这么多天,那断骨已经生成,他的一条腿也彻底的成了一条瘸腿。不过此时的始毕可汗已经不关心自己的瘸腿了,站在山坡之上,看着山脚下那乱七八糟到处歪斜的突厥骑兵,他的心中充满着恐惧。
  自到了定襄后,这一路之上,仿佛他们的所有动向,早就被辽东军先一步得知了一般。他刚到大利城,当夜就被袭击。他往西到白山,却又遭到契丹骑兵的伏击,他逃往屯铁山,却同样被一支大军拦截。眼下正往前不远,就将是碛口,过了碛口,穿越沙海,就将是漠北草原。
  虽然离回中原只有一步,但是他的心中却越发的感觉不安。他已经觉得,在碛口,肯定还有一支更精锐的辽东军在等着他。在大利,辽东军只出动了三千骑兵。而在白道和屯铁山,虽然兵马加起来有两万之岁,但这些人马,却都是契丹兵马,而非辽东的兵马。
  虽然他早知道契丹和辽东早成了一家,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陈破军真正的精锐兵马并不是那些部族联军,而是由他亲手缔造出来的辽东军。大利一战,三千辽东军已经能大破他的大营,让他折损过万。眼下契丹人已经出动了两万,那依他心中的猜测,碛口肯定还会有不少于契丹人的辽东军在那里,张网以待。
  退,已经无路可退,他可不会忘记,契丹人先后两支人马,现在还有一万多人都是往西退的。他往西退,只能是羊入虎口。进,同样没有生机。碛口就如同一个死亡陷阱摆在那里,明明已经让人知道,可却无法绕过。
  长长叹息一声,始毕撑着手中做拐杖用的长矛,蹒跚几步,心中无限落寞的对身后满脸愁容的部族首领们道:“突利,你带一队使者却碛口,告知那的辽东军主将,就说本可汗愿意向辽东军归降。”
第六卷
中原乱
第450章
红色密令
  突利大惊失色,“父汗,只要到了碛口,穿越沙海,我们就能回到漠北草原。漠北草原之上,还有上百万的突厥部民,他日终可一血此恨,为何此时却要降辽?”
  始毕可汗连日来的奔逃,加上一条断腿的伤痛,让昔日草原上最勇武的汉子,也充满了沧桑。才四十出头的始毕,不知不觉两鬓角已经生出了如霜白发。看着渐已长成的儿子,始毕心中既是欣慰也满是担忧。虽然他对突利充满寄望,但终究还只是没经历过多少风雨的年轻人。如果这次自己挺不过去,以突利现在的能力是无法接掌整个突厥草原的。
  心中叹息了一声,始毕对看其它并不说话的首领们道:“草原上的雄鹰要想猎食,就得先飞的很高,然后凶猛地从天空扑下。最猛的勇士,也知道要想将拳头的力量发挥到最大,也需要先收回拳头,然后击出。”
  “突利,眼下我们已经陷入困境,难道你还看不出,我们如今的一举一动全都已经落在了那辽东陈破军的掌握之中吗?如果我们就这样闯到碛口,等着我们的只有全军覆没。我们没有一拼之力,如今草原叛军四起,我们不能全部折损在这里,我们必须得回到草原。所以,本可汗想了许久,我们向辽东归降,先回漠北扫平叛乱为最紧要之事。”
  “大汗,您乃是草原长生天下最尊贵之人,怎么能向辽东区区一隋朝叛将归降?大汗,我等原誓死护送大汗突围回到漠北!”一旁的金狼骑士统领阿史那。思摩悲愤的道。
  始毕伸手摇了摇,“不用再多说了,昔日我父亲启民可汗为了突厥之复兴,向隋国归降,忍受了十二年。如今,本可汗为了突厥今后的休养,又怎么会在意这点耻辱?突利,你要记住,我们都是草原上狼的后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汉人的那些礼仪名节,对我们最重要的是实力。就算本可汗归降了陈破军又如何,只要他放我等回到漠北,他日扫平叛军之后,我们到时再挥兵南下,击败陈破军即是。”
  阴山之下,风萧萧兮!突利眼中含泪,带着数十骑直奔东面的碛口而去!
  碛口,通往漠北的一个重要关隘。过了碛口往北,就是茫茫沙海,穿越了这片死亡沙海,就是茫茫漠北大草原。此时的碛口的一处山谷之中,却隐秘驻守着辽东军的一支兵马。副帅王仁恭亲率七千兵马隐伏在此,准备给早已经被连续攻击的如丧家之犬一样的突厥人最后致命一击。
  王仁恭边关名将,当年即是北疆八虎将之一,久与塞外诸部交战,深得对战之法。他受命在此伏击始毕。不过却并没有只是死等,而是在知道始毕只剩下了七万大军时,兵分四路,依靠着辽东军的飞鹰传信,在突厥北返的路上,连设四道伏兵,一路上不但丝毫不给突厥人休息时间,也彻底的断了他们的粮草,更兼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击,彻底将他们的军心士气弄的溃散。
  如果王仁恭只是集结三万人和突厥人的七万大军决死一战,王仁恭并没有多少胜算,就算是能胜,也只会是险胜,而且到时突厥人肯定会有很多人逃走。但是如此这般层层叠叠,分次进攻,虽然每次的兵少了,但是实际上的效果却更加的好。
  坐在营帐之中,看着刚送到不久的飞鹰传信,得知始毕大军只剩下了三万人马,而且早已经疲惫不堪时,王仁恭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意。最多一天,始毕就将赶到碛口。
  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多日,七千将士早已经养精蓄锐多时。对付三万和溃兵相似的突厥人,他并没有多少可担忧的。因为张合、阿保窟、摩哥三将已经汇合,率领着一万五千骑兵正向碛口而来。到时两面夹击,定能将这三万突厥人全军覆没。
  营帐被掀开,王仁恭的亲卫队正走了进来。
  “副帅,在外侦察的弟兄们发现了一队突厥人,他们自称是来找碛口辽东军主将,言突厥始毕可汗要向我们陈大帅请降!”
  王仁恭有些意外,不过只是一瞬间后,就心中了然,冷笑了两声后,“儒年,突厥始毕可汗请降,你觉得此事可信吗?”
  王儒年也是王仁恭的一个族人,多年来一直跟随于他,也算得上是心腹中的心腹。而且久在王仁恭身边,耳濡目染,却也见识不凡。只是微微一想既道:“突厥人叛服不常,向来最尊崇实力为尊,草原上的人只认实力,不认什么信义盟约。眼下突厥人穷途末路,所以才会请降,但是只要等他们一恢复实力,必然会露出他们獠牙的獠牙,他们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白眼狼?说的好,草原人确实都是白眼狼,那些年,我们帮着西突厥打东突厥,打完东突厥又帮着打西突厥,打来打去。可是哪一次不是在我们帮过他们后,用不了多久,实力一强大,就会对我们露出本性。狼终究是狼,我们辽东不需要这样的狼。”
  “副帅,您的意思是不接受?”
  王仁恭有些犹豫地站在那里,如果按他的本意,这样明显的毫无诚意的诈降当然不能接受。接受了就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可是想想自己到辽东也不过是半年时间,且当初入辽东还是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如今陈破军给他如此信任,委他为参谋本部幕僚次长,这次还为一军副帅,更是留他在此担任如此重要的职责。
  这样的情况,早已经让不少辽东军中的陈克复的老部下们,多有微词。如今始毕可汗请降这乃是大事,按例只有陈破军才有资格处理。虽然他相信陈破军来处理,也会和他自己的处理是相同的,但是只怕事后,这事会成为他人攻击自己的把柄。身在朝堂官场,有时不单单是要埋头做事,更多的时候还需要不时抬头望天。
  “去把那突厥使者带过来,本帅亲自会会他。”说完,王仁恭马上落座亲笔手书了一封密信,将眼下连日来的战报了,及突厥人的请降,以及自己的看法都写进去,然后加盖火漆封印,让特勤司的人火速送回辽东。
  信刚送回辽东,突厥的使者还没接到,特勤司的那位联络官却又请见。
  “副帅,大帅从辽东发来的急报,此信为红色特级密信,请阅兵即焚!”联络官呈上信后,却并没有离开,而是认真的站在一旁。
  无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紫色、红色,辽东密信分七种颜色,标志着七个等级。王仁恭心中一惊,红色特级密信,这可是辽东最高级别的密信。此类信件只能由接信者一类阅读,且必须在特勤司的联络军官的监视下阅读,阅后即焚,一般都是关系着辽东的最高机密。
  接过信,果然在信的右下角,有一个红色的火焰标志。
  “侍卫,传本帅帅令,所有人离营帐五十步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杀无赦!”
  “得令!”侍卫们马上后撤五十步,将营帐团团护住,严防任何一人靠近。
  又仔细的难看了一遍信封上的火漆印鉴完好之后,王仁恭才打开了密信。按照信中所提示,那位联络官取出了一套对应的密码本。
  王仁恭仔细的逐一译完之后,脸上已经是慎重无比。默默的在联络官的监视下,将这封信烧成灰之后,又将灰烬交给了联络官带走,并在联络官的一个文件上签名。
  等联络官离开后,王仁恭的心中还是无比激动。密信并不长,但是那条密令却让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感觉。一时间,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他原以为,也许自己永远不用面对这件事情的到来,也许就如这般,过了多年后,他终于老死他乡。可哪曾料到,这一天居然这么快的就到来了。他徘徊,他犹豫!
  良久之后,王仁恭长叹一声,提笔又快速的写了一道密令,慎而重之的交给了侍卫。
  “马上将这道命令飞鹰传给阿保窟副帅,让他接信后,立即按信中所令行事。此事决不容耽误,违令者大帅必究!”
  等信使出去了一会后,亲卫队正王儒年也接来了突利等突厥请降使者。一见到突利,王仁恭没有任何客套,立即开门见山道:“始毕可汗让你传达给本帅的要求,本帅皆已经得知。我辽东与草原本就是兄弟盟友,如今始毕大汗能来归降我辽东陈大帅,实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现在本帅正式代我家大帅答复于你家大帅,我辽东接受你们的请降,从今日起,草原突厥正式成为我辽东一部。”
  “本帅一会就会亲自前往,和你们大汗签订接受请降书。相信这些天你们也累了,盟约签订后,你我草原辽东可就是一家,一会本帅会带上酒肉,以祝盟约誓成!”
第451章
一网打尽
  帐中一时安静至极,突利和王儒年都没有想到,王仁恭居然会如此轻易地就将此事答应了下来。突利在那瞬间的惊讶过后,心中剩下的就全是激动。他已经十分清楚的知道,这次请降,对于草原来说意味着什么。辽东军答应,则他们还有机会休养生息,他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而如果辽东军不答应,非要在这劫杀他们,那么草原也将危急。
  王儒年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的将军,忍不住出声道:“副帅,此事是否请示大帅再作答复?”
  “将在外,君命有所有授!当初大帅留本将在此,已经让本帅全权处理草原之事,更何况,和草原结盟,此乃双赢之局面,何不应允?不用再说,此事就这么定了。你马上传令下去,让军中准备犒赏突厥盟军的酒肉,一会本帅亲自带去与草原兄弟。”
  王儒年有些不敢相信一般的看着王仁恭,心中充满了担忧,不过最后在帅副带突厥人出去时,却仿佛给他打了一个眼色,就那么一瞬间,他终于明白,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但不管是什么文章,这都表明一切尽在大帅掌握之中了。王儒年放下心中的担忧,忙跟着出去。
  阴山脚下,始毕可汗等突厥部族首领,一俱上都面色忧虑地看着远方,等待着突利的回来。
  一骑西来!
  “报,大汗,突利可汗让小的飞马来报,碛口辽东军主将王仁恭已经答应大汗之请降。一会将率部亲至我军大营,与大汗签定盟约。突利可汗还有言,那隋将态度可亲,一会还将带牛羊酒肉前来犒赏,庆祝盟约签定。”
  始毕等人面面相觑,犹是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以为这事情,哪怕辽东军会答应,最后也肯定会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甚至始毕可汗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辽东军非要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儿子突利入辽东为质,他也会咬牙答应。但是现在,辽东军突然如此轻易地就答应了下来,反而让他有些无法相信。
  就在众人还在疑惑不解之时,东方远处已经尘土阵阵,一支人马已经滚滚而来。远远看去,却正好看到那队伍前面打着的陈字大旗,后面还有一面小一点的王字将旗。一眼望去,那支队伍也就三千人左右,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但是看到这支队伍后,反而让突厥人放松了下来。
  如果来的是上万人的大军,他们可就要疑惑这是不是辽东军的诡计,打算趁机攻击了。而如果来的人太少,也有些让他们不敢相信。但是现在来的人只有三千,但是对方的主将却都已经亲来,这却是已经让他们大多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不少突厥首领放心之余,还不由在心中骂道,这些该死在辽东将领,真是蠢猪。居然还愿意接受请降,这岂不是放虎归山,等回去了,休养生息之后,定要卷土重来,给这些愚蠢的辽东军一个好看。
  始毕瘸着腿亲自带着众首领来到营帐前迎接,态度也放低了许多。王仁恭带着三千人马,挟带着众多的牛羊酒肉前来,远远的就能闻到那美酒飘出来的味道。立时让那些连日来都是东奔西逃,连口奶茶都喝不上的草原汉子们眼中冒光。
  王仁恭并没有直接下马,坐在马上一拱手道:“本帅为此处辽东军主将,辽东军参谋本部幕僚次长王仁恭。欣闻始毕大汗愿意归降我辽东,在下深感欣喜,一时也等不得,亲来大汗营帐签署盟约,不知大汗可否准备妥当?”
  看着王仁恭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始毕心中也是大定,忙高声道:“我草原与辽东之前就曾签署过盟约,不过那盟约却是有些不妥。故此今日本可汗率草原十八部,愿意归降辽东。愿依辽东之旧例,将我草原十八部划分为草原十余郡,从此皆归辽东陈大帅之统率。盟约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如果王大帅如有什么其它条件,可以修改。”
  王仁恭脸上带笑,跳下马接过始毕准备的盟约,假装仔细地看了一遍。抬头正要全部应允下来,但看到两边将领都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己,忙又打住。又故意盯着那盟约看了几遍后才道:“这盟约本帅认真看过,有几条本帅还有意见。其一,盟约签订之后,突利可汗作为始毕大可汗之嫡长子,须得入辽东为我大帅之侍卫官。而且其它十七部族的首领,也须得各派一名嫡子入辽东为大帅之侍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