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09

  但是昨天刚订婚,今天就退婚,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他那样做了,那么对李家来说,这就是莫大的侮辱,不说李渊以后很大的可能会当皇帝,就是不当皇帝,以李家如今的势力,他这个无根将军,也扛不住李家的报复啊。如今朝中四大权臣,他一人得罪了两个,这要是连隋朝的大门阀李阀也得罪了,那他估计,隋朝还没灭,他陈克复就得先被灭了。
  无奈之下,陈克复只得做了个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也许说不定他和那位三小姐真的能一见投缘呢。最后郁闷的陈克复只好把气发在了两位便宜小舅子们身上,他大手一挥,两位小舅子全被调入重装骑兵部队,让他们去接受最苦的训练。赶走了两位小舅子后,他也失眠了。
  陈克复赶到校场时,整个校场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除了几支围守辽东城的部队之外,所有辽东城下的军队今天全都汇聚在校场点兵。整个校场此时连辅兵、民夫加在一起人数有四五十万之巨,在那一片空旷的辽河的不远处,摆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方阵。
  都道是人过一万,无边无际,这四五十万人聚在一起,陈克复真有种和于人海之中的感觉。
  破军营作为此次的立下大功的部队,被安排在了离前方高高建起的御台不远处,为了显示破军营的军威,陈克复下令今天所有的破军营战士都穿戴上了最好的铠甲,骑上了最好的战马,执着最精锐的武器,崭新的破军大旗飘扬,五千重装骑兵一色的甲骑具装。所有的破军营士兵都身着黑色的明光甲,在破军营的一万人大方阵前,只能看到一片肃杀的黑色,黑色的战马,黑色的明光甲,黑色的披风。而在这无边的黑色中却又着几点点缀,那是每位精锐的骑士们头上的黑色头盔上血红色盔缨,以及每位骑士所装备的两个箭壶中的白色箭羽。
  这缕缕红色和点点洁白,更加衬托着眼前这一片黑色。无边无际的校场方阵士兵们,无不对这支精锐之军充满着佩服与羡慕,今天的点兵破军营又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而所有的破军营士兵们在享受着来自四面的艳羡目光时,也都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自己方阵前的那道身影。那是整个黑色方阵中唯一的白,白的是那么的耀眼,雪白的青骓战马,连佩的马甲也特意改成了白色马甲,白色的披风,白色的亮银麒麟明光宝甲,唯一红色的是头上的盔缨,连手中的武器也换成了一把精致的亮银长枪,配上那硬朗精致的脸庞,修长孔武的身材,看有看到的将士们都不由的在心里夸赞了一遍,真是一个好郎君。
  数十万人在这校场摆开,可却没有嘈杂之声,所有的部队都在各自的将领统率下,保持着良好的阵形,就连那些民夫脚力们也都同样如此。陈克复骑在马上,挺胸直背,目光凝视前方,等着皇帝陛下的到来。可是心里却在无限感叹,这就是大隋的军队,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之师,他们战胜北齐,统一北方,又打败南陈,天下一统,结束南北的纷争。
  而这支军队不但南征北战,统一中原,更是与突厥数次大战,将一个庞大的突厥王朝给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随后的数次大战,更是将这个当初随时威胁着中原的草原政权给打的四分五散。打败突厥后,这支军队还将鲜卑人建立起来的吐谷浑王国给一朝而灭,在其故地上建立起且末、青海、河源、鄯善四郡,并在哈吾设立伊吾郡,这也是自秦汉以后,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立行政区划。
  这支百战百姓的隋军还南侵林邑,灭其国,夺其珍宝,东面击败琉球,焚其宫室,夺其人口,大胜而回。如今,这支战无不胜的大军又来到了高句丽。
  可惜一个原本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高句丽,却未能一战而下,前前后后,两任皇帝陛下都对高句丽征伐,但是如今三次征高句丽,死亡将士已经多俞百万,可是却连一个辽东城也没能拿下。
  可以想像一下,这对于隋朝皇帝,对于这些百战之军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侮辱。高句丽人的狡猾与他们坚壁不出的战略成功地将这支无敌雄狮给拖入了这个战争泥潭,仗打到如今,早已经失去了战争最初的本质。
  战争最初的时候,隋朝的大臣们是觉得高句丽也是个农耕政权,是可以将他们同化的,是可以把他们转变成为大隋的土地的。而不是如草原民族一样,对草原民族战争只能掠夺他们的牛羊,削落他们的实力。但是高句丽不一样,征服高句丽就能使大隋的疆土变的更广大。
  只是如今打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成了隋朝上下洗刷耻辱,为了面子的意气战争了。所有的将士们都开始厌倦这场战争,大隋王朝也开始被这场战争向一个危险的地方拖去。
  现在好了,大隋上上下下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终于看到了这场结束的可能,他们终于要走出这个泥潭了。他们头一次,正面歼灭了高句丽的八万骑兵,加上之前新城四城所被歼灭俘虏的高句丽士兵,隋军这次战役就解决了高句丽十一万军队,而且其中有十万骑兵。
  高句丽和隋军打了这么多次,虽然每次他们最后都胜了,但是自身的损伤也十分的大。这个人口只有隋朝十一分之一的国家,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快要崩溃的边缘。他们的所有军队不过能动员三十万人,就算再全民皆兵,也不过能动员五十万人左右,而这些年损失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左右了。
  这场战争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高句丽再也派不出有生力量了,他们只能各自坚持各山城之中。而对于隋军来说,一个个的拨下这些山城,指日可待。
第052章
我为谁雄
  数十万人排成一个个的万人方阵,如同钉子一般的钉在地上,清晨的微风吹过,所有将士们头上的盔缨随风飘扬,肃静的平地上,各个方阵之中的一面面大旗随风卷起。
  “咚,咚,咚!”随着一阵阵的鼓声响起,隋军中的军乐队率先出场,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一百八十具,釭鼓、金钲各二十具,鼓乐齐鸣。
  在这肃静的清晨,一队队的军乐队盛装而出,紧随其后的就是天子近卫,最后就是天子仪仗,然后就是各大臣,以及大隋的皇帝陛下。所有的人,今天俱是盛装而出,这一天,对于隋朝上下来说,实在是太值得纪念和高兴了。他们终于狠狠的教训了一次高句丽,而且接下来胜利也是在望。
  “万岁、万岁、万岁!”在那鼓乐齐鸣中,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发出震耳欲聋的强音,如山呼,如海啸。兴奋喜悦的三军将士们等待着他们的帝王的检阅,特别是此次立下战功的众多将士们,他们也在等待着皇帝陛下丰厚的赏赐。
  一阵阵的山呼如同波涛一般的传向了远方,辽东城中的高句丽人一下子全都惊住了,城中紧急的军号响起,响彻整个辽东城,早已经疲惫不堪的轮休士兵们也全被惊醒,一个个纷纷起身,好在围城以后,众军士都已经习惯了睡觉也衣不解甲。所有的高句丽军士都抓起武器,匆忙的跑上城墙,各就各位。一片片忙乱的脚步声,虽然那些高句丽军士被围困这么久,也早都身心俱疲,但是没有人敢怠慢。所有人都知道,隋军围了数次都没攻下辽东城,如果城破,那么他们这些人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作为高句丽的国门,这里驻守的也是高句丽最精锐的战士,不到一会,所有的军士都已经都登上了城墙。可是好半天,却没有看到隋军大队出现的身影,就连依然围困在城下的几支隋军也依然是围困在外面,一动不动。
  “王爷,事情好像有点不对静啊,隋军搞这么大声响,怎么却没动静?”西门城墙防守将领金成中道。
  辽东城最高将领乃是高句丽国王的亲弟弟,荣留王高建武亲自坐镇。高建武虽然是高句丽王高元的王弟,但却也是高句丽国内的名将。在隋二征高句丽时,高建武面对隋军的十万水师,先是诈败,将水师统帅来护儿引到了平壤。来护儿挑精甲四万,直追至城下。高建武率军出战,再次佯败,诱隋军入城。来护儿入城后纵兵掳掠,军队失去统一指挥,城内伏兵起,四万隋兵几乎全军覆没,来护儿统领残兵,一直被追到隋军停船之所,才算逃脱了性命。查点人数,生还者只有数千人而已。
  经此一战,高建武成为了高句丽军界声望仅次于乙支文德的大将。此次隋军第三次来征高句丽,高建武也主动请缨担任辽东守将。
  高建武竖耳倾听了一会,点点头,“这是隋人在列队校阅,听这声势,好似隋人在庆祝什么。”高句丽上层贵族们虽然偏处远东,但对于中原文化却十分仰慕,上层贵族包括王室一直都有学习中原文化,所以高建武很清楚的听到了隋军将士的山呼,以及那军乐所奏出的意思。
  “庆祝?为什么庆祝?难道平壤出事了?”辽东城被围困的死死的,虽然隋军到现在也还没有攻破辽东城,可是城中的人却也一个都出不去。他们被围一个月了,与外面完全断绝了消息,根本不知道如今外面的情况。可是按着以往的几次经验来看,每次隋军都是兵发两路,一路围辽东,一路攻平壤,现在辽东城未下,而隋军却在庆祝欢呼,难道平壤出问题了?
  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是那将领一人,城墙上的士兵都是你问我,我问你,可是都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每个人却都是忧心不已。如果平壤破了,那么他们就真的要被四面围困了,要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完了。
  高建武的脸色也阴沉沉的,对着旁边的将士喝道:“隋军此是准备誓师攻城了,大家都做好准备,不管隋军来多少,他们也无法攻下辽东城的。我们要让隋人像前两次一样,大败而回。胜利只属于高句丽,高句丽万岁,国王万岁!”
  在高建武的带领下,高句丽人也开始喊叫起来,不过可惜高句丽辽东城的士卒并不多,而且还都分散在四城,所以喊了半天,却半点也无法和隋军的声势相比。
  雄壮的军乐依然在平原上响起,平原上整整齐齐排列着的一个个万人方阵不断的齐呼着“吾皇万岁,大隋万岁!”陈克复抽出自己的环首刀,大声的号令道:“拔刀!”
  一万破军营的将士“唰”的一声拨出所佩长刀,一片耀眼的刀光,雪亮无比。其它各个方阵也都在大将的命令下拔刀而出,雪亮的刀光将整个平原都照射的无比耀眼。
  在皇帝仪仗的后面,一群盔甲鲜亮,衣裳华丽的文武大臣都随着皇帝的身后出现了。此次征辽,除了留守的大臣们,京城中的京官们大都随行。不但大臣们来了,就连京中的众多贵族们也都跟随而来。
  大隋皇帝头戴冕冠,身穿冕服,玄上衣、朱色下裳,蔽膝、佩绶、赤舄,这是最隆重的典礼时才穿的礼服。这套礼服是皇帝的最高等级的礼服,唯有在登基、祭祀等大典上才会穿上。今天杨广连这套冕服也穿上了,可见他此时的心情。
  冕服上下绘有九章,而且还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此乃象征“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带着一种无法比似的雍容气质、皇帝威严,他走在队伍的前面,虎步龙骧,检阅着他的精兵强将。
  皇帝的高贵气质、威严让底下的将士们更加的狂热起来,对于这下面的数十万将士来说,皇帝就是他们的神,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许许多多的府兵们来说,他们一辈子也许只能轮流到他们番上的时候,才能在进京宿卫时有机会见上皇帝陛下一面。
  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皇帝陛下就是他们的神,皇帝陛下一声召唤,千千万万的大隋子民就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武器,骑上战马,不远千里,抛家弃子,背井离乡,甚至最后死在异国他乡。此时他们看到皇帝陛下不再穿着铠甲,而是穿上了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着皇帝威仪的冠冕时,所有人都有些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个面色激动,双目放光,激动地呼喊着“吾皇万岁,大隋万岁!”
  不身处于其中,永远也无法感受到那种气氛。陈克复骑在马上有些茫然地看着那些激动兴奋的将士们,就连他身后的一万破军营将士也和其它的将士们无异,一个个都有些陷入疯狂之中。
  陈克复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是穿越而来,他早已经不是中国封建皇权社会下世代生活着的子民,他没有那种对于皇权的畏惧和崇拜。但是受这种气氛的感染,整个人的肾上腺素也不由得激升起来。
  看着御台之上的杨广享受般地感受着的他的子民们的呼喊,陈克复不由得升起一种感觉,大丈夫当如是。要是有一天,他也能登上杨广如今的位置,那该有多好。怪不得古今中外,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向着那个位置冲击,哪怕是为此付出诛灭九族的代价。是的,这个位置太诱人了。特别是对陈克复来说,他知道隋朝将不久矣,而这乱世当中称王称帝的又有多少。
  陈胜不是说过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陈克复难道就不能去坐一下那个位置吗?他是一个后世的人,不相信什么天命之类的。天子是上天所授的话,他这样的人又如何会相信。更何况他的这个身体不是也有着皇族的血统吗?他不是还是南陈皇太子的嫡子吗?这乱世当中,又有谁是真命天子,又是谁不是?
  当年霸王项羽有次看到秦始皇的威仪车驾,他当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大丈夫当如是的话,汉高祖刘邦当年也见过秦始皇的威仪,也说过这样差不多的话语。这可以算野心,也可以就雄心大志。
  陈克复一边随着众将士呼喊着皇帝万岁,一边心里却在狂热的想着。犹如一颗种子,就是这么不经意间,他就种在了陈克复的心中。过去他根本没有想过什么争王争霸,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这乱世中保命,想的是将来如何抱大腿。可是在这数十万人的大校场,被杨广的这威势一激,他的想法变了。
  我自狂歌空度月,飞扬跋扈为谁雄。想起杜甫曾经给李白的那首诗,陈克复也不由得心里更加坚定起来。杜甫觉得他以前那样的放纵自由是不对的,他需要的不是皇帝的召唤,而是李白这样的知己。那自己呢,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难道穿越到了这千年之前,就是为了想着怎么从保命?难道他不应当去争取,他不应当去做点什么吗?不提他所知道的那些隋以后的各种华夏子民所受到的灾难,就想想近在眼前的隋末乱世,十余年间死亡三千余万人,就这点,他也应当做点什么。
第053章
三个要求
  杨广张开双臂,微微闭着双目仰起头,感受着眼前的一切。
  这就是他要的吗?杨广脸上露出笑容,不止,他要的不止是这些,他有着超越所有君王的远大理想,他要超越秦皇汉武,他要做古今第一君王。他要开创无人可比的大业,这将是他一个人的大业。他要威加宇内,声震四海,让普天之下都臣服在他的脚下。他要为大隋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他要为大隋,要为杨家子孙立下一个永世万年的基业。
  高句丽算什么,虽然他之前损兵折将,但这蕞尔小国,如今终于就要臣服在他的脚下了,从此不再会有高句丽。他要在这设立郡县,名字他都想好了,不但要恢复汉之四郡,还要增加平壤郡,扶余郡,辽东郡。他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宫殿,供他每年来此游玩。
  “高句丽蕞尔小国,不服王化,窃据我华夏之地,如今朕挥师百万,亲征高句丽,虽偶有小挫,但终不能阻挡我百万雄师。今我英勇的大隋将士们,一举击败高句丽奉之所谓‘军神’乙支文德。高句丽十余万大军,一朝覆灭,剩余高句丽蛮夷龟缩城中,妄想以此拒我天威。突厥纵横草原,强大乎?可如今突厥早已被我大隋打的如丧家之犬,除了归降我大隋朝的,剩下的早已望风而逃,远走西域。吐谷浑强大否?可如今世上早已不再复有吐谷浑这个名字,那里是我大隋边疆四郡。其余如琉球、林邑等敢拒我天威者,莫不被我雄师灭其国,取其王。如今,高句丽不顾前车之鉴,妄想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站在数十万人面前,杨广淡定自若,虽然他说的声音好似不大,可是下面的数十万将士居然都差不多能听到他的话语。那话语中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甚至在陈克复看来,都已经有些自负了。
  但是在下面众将士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皇帝陛下文治武功,大隋军队天下无双,他们南征北战,天下无敌,高句丽人之前不过是仗着山城的坚固,再加上几次征辽时天公不美,数次大战大雨都帮了高句丽的忙,要不如今哪还有高句丽。所有士卒们都觉得,灭亡高句丽近在眼前,就和以前搞抗拒大隋的那些国王国、外族一样,他们的下场就是灭亡。
  等下面的众将士们再次山呼好一会万岁后,杨广才抬了抬手,“此次大破乙支文德,歼敌十万,朕自当重重加赏有功的将士们。此番大胜,首功其谁?”
  宇文述一身铠甲,转身而出,肃立在杨广面前,大声道:“此番大战,陛下御驾亲征,坐镇大本营,振奋三军士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居首功。”
  杨广笑了笑,“朕为天子,又岂能与臣子争功?臣子们的功劳便是朕的功劳。陈破军先破新城,并让我大军乘机拿下苍岩、南苏等三城,并为大军夺得大批辎重粮草,此功之前已经赏赐过。但此番破军营以三千人护送粮草战俘,虽高句丽人大军来攻却无半点折损,此为一功。陈破军率一千重装骑兵主动出击,虽面对八万高句丽骑兵,并且面对着乙支文德,但是并无惧意,以一千破八万,歼敌五千,且阵前斩杀高句丽第一勇士金达莱,此当为首功。”
  “太仆寺少卿宇文化及以一千兵马歼敌三千骑兵,并且接应策护破军营骑兵对乙支冲杀,迫使敌酋乙支后退二十里,此当为次功。”
  “当时事也,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领军十万,乘其新败,士气俱无,乘势掩杀,一战覆灭高句丽精锐骑兵两万余,此大胜当为三功。”
  “新城驻守将军裴仁基、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守将李林、杨环、窦威、破军营留守将军李奔雷合兵一处,前后夹攻,歼敌四万,亦俱都有大功。”
  一旁的政坛不倒翁纳言苏威走到台前大声道:“着陈克复、宇文化及、宇文述、裴仁基、李林、杨环、窦威、李奔雷诸将上台听封。”
  陈克复身边的破军营将领们都为陈克复高兴起来,陈克复和李奔雷都是大功,那么他们这些破军将领到时自然也是少不了一份赏赐。“大人,您是首功啊,恭喜大人。”
  笑着对身旁的向位将领胸口拍了几拳,对李奔雷点了点头,两人笑着在众人的艳羡中向台上走去。对于武将来说,沙场斩敌,御前受封,那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陈克复两人刚一上台,杨广就笑着拍了拍陈破军的肩膀,“果真是朕之霍去病也,此番立下如此大功,你可有何要求?朕准你提三个要求,不管是要官、要财还是要美人都行。”
  杨广这话一说出来,这下可真是连宇文述这样的天子宠臣都是一脸惊讶地看着陈克复。他们这些陪在杨广身边的宠臣都知道,杨广并不是一个喜欢对臣子大加赏赐的皇帝。不但如此,皇帝其实还是一位比较吝啬的皇帝。自他登基以来,连先皇的各种爵位也大加取消,除了保留公候伯三级封爵外,其余如子、男等低级爵位全都取消。就连朝中各部的大臣位置,凡有主官病退或者去世,他也不会再任命新职,大到尚书令、中书令小到太仆寺卿这样的职位,全都空着。
  如今皇帝居然数次对陈克复一反常态,大加赏赐,这次更是允他三个愿望,这不禁让宇文述、裴世矩这些近臣们都惊讶不已,对于陈克复在皇帝面前的受宠度不由得又在心中重新做了番评估。特别是裴世矩和裴蕴两人,两人眼神轻轻的一碰撞,都已经明白了对方的心思。如今谁都知道他们裴阀与陈克复不合,如果任由陈克复这样下去,那么陈克复必然也会成为天子面前大受宠幸的大臣。现在执掌兵权的宇文述渐已年迈,说不定以后陈克复就会取代宇文述的位置,成为皇帝面前手掌京都禁卫的近臣,这对他们来说,威胁太大了。
  陈克复跪倒在地,“陛下,为国征战那是军人的本份,我身为陛下的臣子,又是大隋的将领,所做的一切都是本份。不敢居功,更不敢对陛下提私愿。”
  杨广笑了笑,“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历来是惯例,朕又怎么为你而破例呢。天子一言,又岂如儿戏,朕既然许了你三个要求,你只管提。”
  平原上数十万大军都静立无声,此时所有人都想知道陈克复面对着这个好机会,会提什么要求。杨广同样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勇士,这是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将士,他想看看自己看中的这位将领究竟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是权?是财?还是色?是人总会有欲望,对于这个他一心想提拔为心腹的年青将领,杨广也想知道,他的欲望是什么,只有知道了臣子的欲望,他才能更好的驾驭着他们。而如果一个臣子真的无欲无求,他却反而要三思了,这样的臣子要么是真的无欲无求,要么就是所求太大,无欲无求的人他不相信会有,如果所求的是他这个皇帝也给不了的,他就得考虑是否还要用这样的人了。
  陈克复此时也是天人交战,三个要求,他该要什么?他当然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么,他现在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能有一块地盘,能让他静静的躲在一边发展,然后静待天下大乱,到时他再横扫天下。
  可是这样的要求他几次都到了嘴边了,却总不敢说出来。而至于其它的权财色,他并不是很想要。杨广给他再高的官,没有自己的兵马,那也是空中楼阁。而给他钱财再多,如果不能自立门户,那他也没用,他不可能在杨广的身边招兵买马。至于美色,他现在帐中有一个,李渊那还有一个糊里糊涂订下的未婚妻。这两个都还没搞定,更不可能会去再要什么美色了。
  “陛下,臣真的没有什么要求,只求我大隋永世万年,陛下千秋万福,寿与天齐。”说完悄悄的抬起点头,观察着杨广的反应。
  杨广听后瞳孔张大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也停滞了一下,虽然就是一瞬间的停顿后马上又恢复了笑意。但是陈克复却清楚的看到了杨广的反应,完蛋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他知道杨广是一个比他老爹还喜欢猜忌的人。如果现在失去了杨广的信任,那么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不行,得想个什么办法弥补一下,他记得当年历史上,好像就是几年后,李渊开始表现得很抢眼、很能干,结果杨广去开始猜忌了,李渊有次生病后,杨广问旁人,‘怎么就还没病死呢’。结果李渊老狐狸明白皇帝对他猜忌了,于是想了个办法,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以自污,结果杨广反而放过了他。
  难道自己也要来这么一出,可是李渊的这抬好像对自己不大合适吧。想了半天,他已经感受到杨广的不爽了。
  “爱卿真的毫无所求吗?”说这句话时,杨广的语气已经不是那么的和善了。
  陈克复脑子都冒出了汗水了,这年头还真是的,居然还有逼人提要求的。想到这里,陈克复心一横,仆倒在地上装着语气惶恐地道:“陛下,臣有一事想求陛下,但又不敢说,求陛下先免我死罪,臣才敢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