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509

  愤怒的突然人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个个发出怒吼,“为大人报仇,杀死隋人!”一声高似一声的吼声此起彼伏,突厥人一个个弃马步战,结成一个个的方阵。盾手在前,长矛手居中,弯刀手两翼护卫。
  被堵在城外的突厥骑兵同样是惊慌莫名,他们甚至除了知道中伏了外,根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隔着城门,他们只能听到里面不断响起的弓弦之声,和那惨叫连连声。当听到如潮水般响起的为大人报仇时,他们终于知道,步利设已经死了。留在城外的人面如死灰,每个人都明白,步利设是始毕大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的心腹。如果他死了,而他们却就这样的回去了,那他们一个也活不了。
  几名没有进城的千夫长紧急一商议,都决定不论成败,也一定要攻破这座县城,杀光城中的隋军。虽然这样也不能让步利活过来,但也总算是一个能拿出手的交待。一道道命令传下,城外的突厥人开始疯狂的攻城,砍来大树撞城门处的石头,用大树干做起简单的攻城梯。虽然器械简陋无比,但是大利县城的城墙并不高大,却也能让他们的器械能发挥用处。
  看到城外的突厥人并没有离去,反而发起了猛烈攻势,李世民只得下令加紧进攻。重步兵踏着沉重的步伐,挥着沉重的钢铁长矛,刺出,拍打,如此沉重且又长的兵器,不论是刺中还是拍中,中者毙命。
  有重步兵在前破开突厥人的防御阵,其它的轻步兵和骑兵们都持着长矛弩箭在后面不断的扩大战果。失去了战马的飞驰和冲撞,马背上强悍的草原狼骑此时不过是成了一群二流的步兵。而在被层层分割包围之后,这些二流步兵对上数倍甚至十倍于自己的玄甲兵,失败的命运早已经注定。
  一个又一个的突厥人在玄甲军的长矛之下死去,不过凶悍的突厥人却也是死战不降,就算是死也是直至战死。临死前的反扑,让第一次实战的玄甲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万玄甲军加上城中的守兵民壮,在雨中血战了足足三个多时辰,才最终歼灭了这入城的八千骑兵。
  这一战,李世民亲自披戴上阵,几个时辰下来,他早已经成了一个血人。
  “大人,最后一个突厥人的阵列也被击破了,八千突厥骑兵一个不剩,已经被我们全歼。”李孝恭提着一把马槊,策马奔来,兴奋地吼道。
  “好,杀光了就好。”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城外的突厥人如何了?”想起城外的突厥骑兵,李世民的心中并不平静,原本他以为自己先放一半入城,能很快的歼灭入城的骑兵。哪料到只是八千骑兵,就已经让玄甲军大战了三个多时辰。而眼下外面还有七千骑兵,更让人担忧的是,突厥后续的大部队很有可能很快就能赶来。打了一场胜仗,但却没有丝毫改变眼下的形势。这让李世民感觉到一种挫败感,难以高兴。
  “突厥人还在攻城,大人,现在怎么办,继续放突厥人进来吗?”
  李孝恭的话音刚落,却只突然听到城门处传来一阵突厥人如潮般的欢呼声。紧随着就听到如雷般的马蹄声响起,突厥骑兵攻破城门,入城了。
  李世民面色一变,大吼道:“集结,集结!”
  弩箭长矛,拒马石头,能用得上的东西,玄甲军都拼命的堵了上去。唯有一个目的,挡住突厥骑兵的势头,只用让突厥人的骑兵冲不起来,那么仗就还有的打,如果不能,那血战了数个时辰的玄甲军,今天就既是他们的首战,也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战。
  玄甲军以弩箭投枪长矛攻击,突厥人则以骑射弯刀还击。玄甲军疯狂,突厥骑兵更疯狂,眼下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如果不能全歼这支隋军,这些人也不用回去了。
  双方围在北城门大街,拼死厮杀。突厥骑兵纵着战马如同自杀攻击一般,面对着李世民匆匆组织起来的弩箭标枪阵地,丝毫没有顾忌,完全以血肉之躯就那样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
  一个又一个的突厥骑兵倒下,但是更多的骑兵冲了上来。那一把把如同闪电的弯刀,每一次在玄甲军前划过,就会有一名玄甲军倒地不起。李世民的阵地不得不且战且退,从北城门处,沿着北门大街不断后退,整个街道上遗留下了堆满了的尸体,和那与雨水混合在一起的鲜血。
  “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玄甲军伤亡惨重,我们已经损失了一半弟兄了。再打下去,最后就是打赢了,我们也差不多拼光了。”柴绍提着一把血淋淋的横刀冲了过来,在李世民的身边大吼道。
  李世民抹了一把脸色的血水,苦笑一声,“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谁也没想到这支突厥人居然如此疯狂,这完全是同归于尽的打法。现在这些突厥人全疯了,如果我们现在退,那最先死的就是我们。”
  “可拼下去,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同归于尽!我们不能这样,得想想办法。”柴绍痛苦的道,这一万玄甲军都是他们亲手训练出来的,这是他们乱世中的唯一资本,眼下一出手,却已经要赔光了。
  “死,我也得是战死,我李世民绝对不会比其它人差,他能做到的,我就能做到。”李世民仰首望天,喃喃自语。
  战斗越打越久,也越来越对玄甲军不利,在大雨之中战斗了这么久,士兵们手中的弩机雨中长久做战,大都已经出现故障无法使用。而失去了弩箭这一大杀伤性武器,玄甲军更是只能在突厥人潮水般的攻击下苦苦支撑,且战且退。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将无路可退。
  “二朗,撤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柴绍抓着李世民的手大声的劝道。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大雨中那满地的尸体和鲜血,脸上毫无表情,“难道我真的不如他吗?我真的不如他吗?”李世民站在那里没有理会柴绍,只是在一遍遍地重复着,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柴绍。
  柴绍和李世民在一起这么久,自然知道他这话中的意思。心中一叹,暗道李世民还是太在意他了。也许是曾经呆在他的军中太久,受到了太多他的影响。以至于让他如此念念不忘,满心想着超越他。也许是那一次袭击了陈克复的结果吧,那一次的背弃,也许就让他无法忘怀,从此耿耿于怀。
  “我们已经和突厥人交战多久了?”李世民声音有些嘶哑,转身问旁边的柴绍道。
  柴绍看了看天,虽然雨还在下,但是已经小了一些。昨天他们是傍晚时到达的神武县城,他们血战一夜,此时又已经天亮。算算最起码有六七个时辰了。
  “我估计有六个时辰了,也许是七个时辰,都差不多吧。”
  李世民的眼神一下子暗了下去,失去了光彩。“晚了,一切都晚了,也许上天早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再怎么强求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柴绍抓着李世民的肩膀使劲地摇了几下,“醒一醒,什么天注定,什么命运安排,这些不过是束缚普通世人的教条。二郎你又岂是凡夫俗子,还记得当初你结识我和万宝他们时,说过的那些话吗?我还记得,我记得你说你只相信自己,说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时的你是多么的让人信服,让人钦佩,可为何到了现在,你去退缩了?我们还没有完,我们还有五千玄甲军,就算玄甲军全没了。只要我们能回去,我们就能再建一支两万人三万人的玄甲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便不能主动放弃!”
  李世民叹息一声,“六个时辰了,突厥的大军肯定已经快到了。就算我们现在就撤,又能逃得了多远呢?”
  “那也得试一试,不试,又如何知道?”
  被柴绍这么一说,李世民终于又打起了精神,“好,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李世民就不相信,我真的比不过他。传我命令,备好战马,准备自南门撤退。”
  柴绍刚刚转身,突厥人的身后却又突然传来动静。
  “呜呜呜!”
  一阵阵响亮的号角声从北城门处传来。
  李世民和柴绍两人同时变色,叮当一声,却是李世民的陌刀掉在了地上。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贼老天,我不服!”李世民仰天长叹,雨水淋在脸上,和着眼中流出的泪水混入口中,苦涩无比。
  就连柴绍此时也是一脸灰败,整个人精气神也一下子消失。说曹操曹操就到,突厥大军的到来,他们早也没有逃走的机会。就算他们想据城而守,现在城也已经破了。战,战不赢,走,走不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两人都没有想到,玄甲军的首战,居然也成了最后一战。望着这个小小的县城,两人的脸上都是满脸的不甘。
  难道真的就要死在这边塞无名之地?
第401章
龙战于野
  五月的草原,青草刚刚露头,开始就是那么一点绿,不经意,几天的时间却一下子绿了整个草原。草绿了,草原上的鸟也多了,就是天空中,也能常常看到展翅高飞的鹰。
  纯净的天空又传来一声鹰啸,一只雄鹰穿云而出。在天空盘旋几圈划了几道优美的线条后,雄鹰找到了目标,收翅直射而下。
  雄鹰的目标却正是草原上行进的一支队伍,确切地说这是一支军队。一支足足七万人的骑兵大军,由契丹、靺鞨、新罗、辽东军四部联军。
  陈克复此时骑着一匹紫色的骏马,正和久别重逢的新罗公主金胜曼聊着天。当初在洛水被袭时,他的爱马青骓中了李世民一箭死去。上次唐锦云出使突厥和始毕可汗联盟。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来了始毕可汗送给他的金狼弯刀,也带回来了始毕送给他的一匹千里马。
  这匹全身紫色的骏马的名字按这突厥音直接念就是飒露紫,如果翻译一下,那就是沙钵略的意思。而沙钵略在突厥是专门用做首领的名字。如突厥汗国的那位娶了北周千金公主的大可汗,就叫沙钵略。得到这匹千里马后,陈克复十分喜欢,连名字也没有再改,直接就叫做飒紫露,有时想想,自己骑的可是一位大可汗,心里头也是十分舒袒的。
  雄鹰认出了陈克复,直接盘旋直下,落在了陈克复的肩头。陈克复笑着从雄鹰的脚上取下一个信筒,让一名亲卫奖赏了一块新鲜牛肉给它。
  “还记得那一晚在小楼之上,我也收到飞鹰传书,当时你也在我身边。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
  金胜曼此时已经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妈了,一身装束也早换掉了之前未出嫁时的打扮,而是盘起了发,做了妇人打扮。当初她离开辽东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后来回到新罗后,知道了怀孕的消息后,却并没有选择告诉陈克复。当初她一直想着让陈克复去新罗,做新罗王的继位者。只可惜陈克复却根本不在意,这一度让公主十分的伤心,本想着回到新罗后就将这段情彻底埋在心中,哪料却又出来一个两人爱的结晶。
  没有半分的犹豫,公主生下了孩子。当新罗国美生公向隋国朝贡时请求策封金世宗为王位继承人,却被陈克复阻止,反而让隋朝天子策封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时。公主就已经猜测,神通广大的陈克复肯定已经知道了儿子的事情。
  久别重逢,本有千万般的话语在心头,可是真的相见了好半天了,公主却一句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好一会后才道:“陈信已经会叫娘了。”
  陈信就是陈克复的儿子了,说来也是他的长子,好几次陈克复想着把这儿子接回来。不过想想,也许金胜曼比自己更喜欢他,也就忍住了。
  “可惜不在身边,要不然我也很想听他叫声爹。”叹了声气后,陈克复看着公主道:“孩子才这么点大,你把他留在新罗,自己来到这里,不牵挂吗?”
  公主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陈克复,“当然牵挂,离开的每日夜都想。可是,我也想孩子他爹,所以还是忍不住来了。”
  新罗公主此次带了足足一万骑兵过来,这对于新罗来说,是一支很强大的兵马了。而也可以从此看出,金胜曼对陈克复还是很牵挂的,一听到他的消息就赶了来。
  “这次出兵,有把握吗?”作为新罗公主,虽然出兵是来帮自己孩子们的爹,但是公主还是不得不问起这些事情。
  陈克复笑了笑,“我又岂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上次我们联军打高句丽,新罗出兵五万,结果现在不是已经得了百济大小十余城了吗。这次你们出兵来助我,我也绝对不会亏待新罗的。刚刚飞鹰已经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打开一看就知道了。”
  说着陈克复打开了那封书信,信是留在始毕可汗身边的张勇传来的。陈克复让亲卫取来一本书,对照着密信翻译了过来,很快就明白了信上的内容。
  张勇在信中说的却正是始毕可汗大军已经越过长城,连下马邑郡七城,而且到现在皇帝杨广还不知道。而按情报显示,杨广此时还在北上,已经到了桑干镇。始毕可汗和杨广不过是相隔了不到三天的路程,张勇预测,杨广很有可能会比他们预测中提前落入突厥人手中,问他是不是要出手干预一下,以防事情往不利于辽东的方向发展。
  看到这信,陈克复还是有些惊叹于始毕可汗的本事。三十万大军都已经突入了隋朝境入近十天,深入数百里,可是杨广居然还愣不知道。掏出地图,陈克复仔细看了看杨广和始毕现在的位置,最后还是给张勇写了一封密信。让他继续密切关注着杨广的动静,如果杨广还是一无所知。那么到始毕离杨广最多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让他出手给杨广发消息,让他可以躲避。
  陈克复需要的是杨广和始毕可汗大战一场,消耗一下双方的实力。可没有想过,要帮始毕不损半分的就活捉了杨广。那样一来,不但是杨广的大祸临头,也不是他的什么好消息。
  “怎么样,是好消息吗?”公主有些紧张地问道。虽然之前公主一直有打算和陈克复结束这段情,但实际上却一直对陈克复关注着。她知道如今陈克复在做的事情,也明白眼下陈克复的处境。所以才不顾国内大贵族们的反对,拿出了不少利益和大贵族们交换,才换来了这一万骑兵的西进。
  陈克复对着公主微微一笑,“一切都在按着我们的计划进行,不过就是进行的速度有些快。我想,我们也须要马上加快了。”转头又对陈雷道:“陈雷,让队伍暂时休息一会,马上召集七位副帅,和各位将军们前来,就说我有要事商议。”
  亲卫们很快搭起了一座大帐,各位副帅和将军们也很快到来。
  “诸位,刚刚从河东发来的消息。始毕可汗已经于一日前突破了长城关口,兵马进入了马邑郡内,而且已经连破了马邑七城。而那位正做梦一心要先定突厥再平辽东的大隋天子,此时却对此事还没有任何察觉,他居然率着十五万禁卫和他的嫔妃们已经出了雁门关,到了桑干镇,距离始毕可汗仅仅只有三日不到的距离了。”
  话音一落,帐中的二十多位大将已经惊讶不已。谁也没有料到,始毕的动作居然这么快。
  王仁恭原本就是马邑太守,对于马邑的情况自然是十分的清楚。沉吟了一会后道:“大帅,马邑境内原有府兵五府,当有六千之数。再加上长城关口,及各烽戍,也有四千人左右。虽然府兵多有空额,但是三千之数是有的。却不知为何这次面对始毕居然连个预警的能力都没有。按这情形,只怕会和我们的计划不和啊。”
  他自然不会知道,马邑的府兵都被李世民拉着去了太原杨广那里表忠心去了。要不然,马邑如果多出五千兵马,虽然不能改变始毕入侵的事情,但至少还是能起到预警报信的功能的。
  “这事不用担心,我已经交代过张勇,如果杨广还是不能察觉。那等始毕离杨广只有一天距离时,张勇会给杨广报信的。总之,杨广和始毕必须打起来,但是如何打,打多大,却得有我们来控制。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能控制他们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我们必须加快速度。眼下我们刚刚进入契丹草原,距离我们的目标突厥牙帐还有上千里的路程。所以本帅认为,全军必须加快速度,三天,三天后,我们必须穿过契丹草原,到达突厥的霫部族。”
  契丹南北三百里,东西五百里,眼下大军刚刚进入契丹,要穿过契丹,那么就等于是三天内得走五百里路。按急行军算,轻骑兵一日夜可行三百里,不过那是极限运动了,且不能带后勤。而如眼下联军这样的大军,一天要行一百七十里左右,哪怕是一人双马,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副帅于钦明道:“三日内穿过契丹,如果赶一赶,也是可以的。不过穿过了契丹草原,到达突厥霫部族边境后,距离突厥牙帐也还有足足一千多里。而且到时我们肯定无法毫无阻碍的顺利行军,到时免不了一路上免不了要打打杀杀。所以按我的预测,我们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突厥牙帐,抄始毕可汗的老巢。而始毕却只须三天时间,就能追上杨广,所以我以,大帅应当让张勇早做准备,绝对不能让始毕可汗早早捉到杨广。无论如何,也得让始毕留在河东最少一个个月的时间。”
  陈克复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放心吧,杨广有十五万大军在身边,而且他如果后撤的话,身后不远就是雁门,那是中原第一要塞险关。如此一来,杨广兵少,却有雄关支撑,始毕兵多,却不善于攻城,正好彼消此长,让他们势当力敌,好好的一决高下。现在就传令下去,三日必须进入突厥草原,十五日内必须到达突厥牙帐。”
  “诺!”
第402章
薛家四虎
  北平郡卢龙县临渝长城古关,中原入辽必经的关口,向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
  不过自从辽东陈克复反了之后,杨广对于这天下雄关却是再不放心。想想陈克复手中的火药武器连同是要塞的新城都能炸开,这临渝关也不过是一堆砖石垒积的死物。这次杨广最后决定先征突厥,虽然从征辽军中调走了十万兵马,又调走了诸位大将,但是是最后还是由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挂帅,并统帅了足足十五万大军镇守此关,生怕陈克复破关而出。
  高高的雄关城头之上,李景一身铠甲面色沉重的看着关外的远处。天气好的时候,极目远眺,能清楚的看到在那里的驻守的辽东大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