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509

  “不,不一样。杨广自负刚愎,这次又是他亲征草原,突厥人有足足五十万骑兵,如果杨广深入草原,以他当年指挥征辽的情形来看,朝廷的大军很有可能战败。如果朝廷大军战败,必然改来突厥人的疯狂报复,到时才真正是百姓的灾难。而现在则不一样,我们会让突厥人南下,但不会给他们很多时间,他最多只会让杨广吃一个大亏,却不会有机会对中原百姓造成多大伤害。”
  “为什么?为什么突厥人会没有机会?”魏征疑惑不解的追问道。
  唐锦云笑了笑,“这后面的可就是如今辽东军最高军事机密了,整个辽东包括大帅在内只有不到十个人知道。你虽然是正四品的尚书右丞,不过级别可还不够哦。好了,你就安心的回辽东,然后处理政务,至于突厥人的事情,你只要拭目以待就行了。”
第388章
狼骑南下
  定襄郡,大隋河东最北部边境郡。
  自西汉起,初名云中郡,后汉成帝时改定襄郡,领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定陶、武城、武要、定襄、复陆十二县。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全郡有38559户,163144人。后被匈奴侵袭,将人口迁往西河郡,十二县也大多裁撤。从那时起,北方的草原的胡人越来越强,汉人越来越弱,定襄的百姓也不断内迁。
  到了大隋之时,虽然还保持着定襄这个郡制,但是此时却只余大利一县,户口不过374户。说是一个郡,还不如说是大隋与突厥汗国的隔离缓冲地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大地之上,满是朝露的山林上数十骑兵呼啸而过。他们自南而来,背后就是起伏的青山。这些南来的骑兵人人双马,腰带弯刀,纵马疾驰。
  又翻过一座山坡,地势陡然一变,再没有了山坡林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初升的太阳透过那无遮的天空,将金色的阳光洒在每一个骑兵的身上。数十骑兵没有片刻停留,他们直往草原而去。在那无边的草原之上,此时正有一片片如同云朵一样的帐篷,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骑士目光所及的草原之上。
  骑士一路驰进无边的营寨,最后直到中营那座巨大的金色大帐之前停了下来。
  “禀报大汗,我们的探马已经昨夜已经往南深入一百里,整个定襄郡没有一兵一卒。”当先骑士入帐大声禀报道。
  大帐之中,此时聚满了各族的可汗、俟斤、设、特勒,等首领头人。一个个都是身披战甲,腰悬弯刀。一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爆发了热烈的呜呼。“长生天保佑,我们草原上的雄鹰终于又将再次展翅飞翔在中原的天空。”
  始毕可汗一身金甲,那胸甲上面还有一只巨大狰狞咆哮的金色狼头,闻得探马的消息,他大步走到最上首,激动地道:“草原上的兄弟们,十六年了,整整十六年了,我们突厥汗国的狼骑终于马上要踏入中原的土地。再往前一步,就已经不再是草原,而是中原!”
  各个首领们同样兴奋不已,帐中的侍卫已经开始在给各个头领倒酒。一个个一边念着长生天保佑,一边大口大口地喝着美酒。自半个多月前,始毕可汗突然对本来正在商议进攻铁勒、库莫奚,又或者是契丹而争论的众首领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
  部族大会只有一个内容,南下进攻中原隋国。始毕的这个决定一出时,惊住了无数的人。自从始毕可汗与都蓝可汗内战失败后,突厥便被迫臣服了大隋,从此整整十六年,突厥的骑兵再也没有踏出过草原一步。十六年,这个时间足够一个勇猛的突厥骑兵从一个刚生下来的小崽子,成长为一个强壮的战士。
  虽然有过一些犹豫,一些争论,但是突厥人骨子里的狼性,让他们终究还是迈出了十六年来的第一步。一支支的传令兵在草原上奔走,始毕可汗以前所未有的决心,让整个大草原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悄悄的集结起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骑兵。如果不是为了保密,再给他半个月时间,他还能再集结起二十万骑兵。
  始毕可汗拨出腰间的弯刀,高声道:“突厥的勇士们,往前一步,就是富足的中原,那里有无数的粮仓,无数的财帛,有无数的奴隶女人。前进吧,活捉杨广小儿!”
  大业十一年五月五日,中原端午节。这一日,始毕可汗在与陈克复联盟后,后发置人。秘密的集结了三十万骑兵,日夜兼程秘密南下,终于在经过了大半个月后,踏过了无尽的茫茫草原,到达了与大隋的河东边境定襄郡。
  为了保持快速和突然性,始毕可汗的大军没有带长时间的粮草,所有的各部族骑兵都只带了一个月的干肉。而战马,更是走到哪吃到哪,每人带了两匹马。对于突厥各部族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次南下只要还是为了劫掠。
  看着兴奋的众人,颉利说出了一个目前大军的困境。据统计,如今军中的粮食已经没有了多少。虽然大军汇合之后,他就已经将各个部族带来的干粮集中了起来,但是对于眼下正在遭遇饥荒的突厥部民们来说,族中每一只牛羊,每一块肉干都是十分宝贵的。虽然始毕可汗各部族自带一月干粮,但是基本上最后没有哪个部族做到了。每个出征的突厥战士都想着留下更多的粮食,只带走少量的干粮。都想着到了中原,就能劫掠。
  “如果实行统一定量分发,军中存粮还能支持多久?”始毕可汗皱着眉头道。
  “七天,最多七天。”颉利道。
  始毕可汗安静的听着,他面色平静,但是心中却已经有了一些焦虑。他当初南下也是个临时决定,并没有多少准备。匆匆南下,能到这一步已经是不错了。但是眼下才刚到定襄边境,离目标还很远。
  “大汗,我觉得没必要担心,我们既然已经到了定襄,虽然定襄人口不多。但是只要大汗让各部族首领们带着自己的人马南下打草谷,相信这都能解决的。”
  打草谷也就是劫掠,始毕可汗摇了摇头,坚决地道:“不,如果让各部族去打草谷,一来我们的行踪会被暴露,二来大军一旦四下分散劫掠。到时各个部族人马,都将被财宝迷了眼,到时候再想集结起来,可就难了。诸位,我们这次最主要的目的是活捉杨广,只要捉住了杨广,趁其不备,歼灭了隋国大军,那到时整个河东都是我们突厥汗国的,又岂须急于一时。”
  他如此隐秘的急速行军,为的就是在杨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击败杨广。要不然,如果等到杨广发现了,那么到时凭着隋国的坚墙要塞,再加上隋国正在调动的五十万大军,始毕可汗也没有信心能击败杨广。那到时,才真正是突厥人的灾难。面对着那些坚城要塞,到时会流干每一位突厥勇士的鲜血。
  “可虽我们的粮食不多了,如果不能补充的话,到时我们到不了太原的,更无法活捉杨广了。”颉利有些不满地道。
  “定襄郡制大利县离我们还有五天的路程,那里虽然只是一个几百户口人的小县城,但多年来边关平静。许多中原商队往返出入草原,都会经过那里,所以那里也算是很热闹繁华的小县城。如果我们全军加速行军,五天之后我们就能到达大利县,而那里只有四面不高的土城,加上几百人的隋朝边军。只要我们大军赶到,就能将这个县城拿下,尽取城中粮草之后,绝对再够我们十日之粮。到时我们沿长城往东,就是马邑郡,我们就在不周山长城关口入关,到时马邑云内县、恒安镇两城。这两座城有人口数万,攻破两城后,粮草已经足够了。”
  “可是我们现在才在定襄,离太原还隔着马邑、雁门、楼烦三郡,我觉得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杨广一点也不知道的情况下赶到太原。我还是觉得这次我们应当派兵四处劫掠,然后在隋军赶到之前返回大草原。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解决眼下草原各部族的困境,而且只要一回到草原,别说杨广发兵五十万,就是发兵一百万,我们也不会惧他。但是像眼下这般,粮草后勤不足,情报不足的情况下,却听信辽东的一个隋国叛军,就让三十万突厥勇士冒险深入河东太原,我认为这十分不合适。”
  始毕可汗摇了摇头,他这次南下不是为了粮草,要不然他就会按原计划去打铁勒或者库莫奚,甚至是契丹,唯独不会来打隋国。但是如今他既然来了,那他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抢点粮草就走。他现在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杨广对他一切都不知情,还在那里慢慢的自以为隐秘地调动着兵马,想等着给自己来一个四面合击。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也是一个赌博,如果他赌赢了。那他就能活捉杨广,歼灭隋国的大军。如此一来,彼消此长,隋国将再无法凌驾于突厥之上。
  而只要他们的军队一分散劫掠,那就是在等于公开告诉杨广,草原突厥狼骑南下了,快做准备。那样到时候,他的优势将不再会有。而就算他劫掠一票就退回草原,等到杨广和周边各族四面来攻之时,那时草原也将四处燃起战火,草原没有城池可以护佑那些部族子民,中原大军一入草原,哪怕最后赢的是他,草原也将元气大伤。这不但是一个被动的策略,也是一个不好的策略。
  “大可汗,其实您之前的安排已经很好了,颉利可汗所担忧的不过是觉得入太原太过于孤军深入。对于这个问题,我家大帅早有安排,大可汗只要依策而行,我家大帅可以让大帅不需要深入太原,就能活捉杨广。”金帐之中,突厥一道自信的声音响起。
第389章
请君入瓮
  始毕可汗闻声看去,却是上次辽东使团留下来的那支小队伍的首领张勇。
  “本汗不知陈大帅居然还有如此本事,能让杨广主动跑到我三十万狼骑面前来送死?张将军莫不是开玩笑不成,如果是,那本汗不得不说,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之前虽然和辽东达成盟约,但是并没有说过太多具体的内容。而事实上,始毕可汗也并没有真打算要和陈克复联盟,他不过是听到杨广的动作后,想利用陈克复的情报网,为他南下提供确切的情报。至于什么盟约一类的,那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不管是什么盟约,哪怕就是指天对地拍胸脯发毒誓,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那一切都不过是浪费一些口水罢了。
  如果他真能活捉了杨广,甚至歼灭了隋朝大军,那个时候,他又何必和辽东的陈克复联盟什么。当初他对于他们留下的这支几十人的小队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留下他,也不过是作为帮他联络情报所有。
  张勇不以为意,只是微笑着继续重复了一遍,“在下没有开玩笑,我说的是我家大帅有一策,可以让杨广自己离开太原重镇,甚至是来到雁门马邑。”
  满帐中的突厥首领都面面相觑,觉得这个中原人有些痴人说梦,甚至有可能是天天呆在突厥大军之中,已经被强大的突厥狼骑给惊的失了心。以至于才会说出这样的满口胡话。众所周知,眼下杨广正在暗地里四处调兵,准备联合西突厥、铁勒、库莫奚等这些突厥叛逆,联盟突袭草原。
  这样的时候,要说让杨广离开太原,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带着五十万大军北上。
  颉利可汗大笑几声,“你且说说,让我们也见识一下陈克复究竟有何妙策,居然能让杨广离开太原?”
  张勇从容不迫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解开系在上面的绳子,从中取出了一张帛书。
  将帛书递给始毕可汗,张勇道:“这是我家大帅亲手所书的锦囊妙计,曾有交待,当大可汗的兵马出了草原,到达定襄边境的时候,让本将交给大汗。说是大汗看过,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办了。”
  始毕可汗半信半疑的接过帛书,仔细地看了起来。帛书上的字不多,不过几百字而已,始毕可汗没一会就看完了,可是看完后却久久沉默,沉思不语。
  满帐的首领都将目光直愣愣的盯着那帛书,虽然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汉字,但却都想从中看出点什么名堂,好知道为何大可汗会看完后就发愣。
  就在诸首领都等的有些不耐烦了的时候,始毕可汗开口道:“陈克复在信中居然早就料到本可汗南下不会带太多粮草,而且是料到本可汗到达此处后,定然会和诸位首领商议接下来将如何行动。而且他还在帛书上说,他可以让杨广离开太原北上,同行的最多不会超过十五万人马。”
  众首领齐声惊呼,心道这陈克复怎么什么都知道,难道他能掐会算不成?
  始毕可汗拿起帛书,对着上面将陈克复的计划说了一遍,众首领听完大眼瞪小眼,纷纷道这简直就是儿戏,打仗怎么能这样打。而且这计策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张勇轻笑道:“诸位试试看嘛,反正就算不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我们一边依策进行,一边继续大可汗原先的计划,这不是很好吗?两者间又不会有什么冲突。”
  大业十一年五月十日,天刚破晓,朝霞初升。河东的中心,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重镇太原城头之上,初夏的日头照的城头上的守军微微有些汗意,让人蔫头巴脑的没有半点精神。
  城头的士兵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有些不满的咒骂了几句。他本来是京都禁卫军的一员,可是自跟随车驾来了河东太原之后,他也从一名禁卫军,变成了一名每日在城头上值守的普通城防兵,每日风吹日晒。
  揉搓了几下晒的有些发烫的脸,那禁卫却突然发现在城北方向有一小片烟尘扬起。烟尘之中人影闪动,不动的向这太原城接近。他伸手搭了个手棚向那边仔细看去,随着那烟尘越来越近,他很快的发现,来的是一支兵马,一支数百人的骑兵,当先正是一杆大隋的旗帜。
  城门处其它的守军也发现了这支人马,不等他们到达城下,已经有一名禁军将领带着一队人马在城门外等候。
  “下官马邑郡郡丞李孝恭,有紧急事务要禀报陛下!”那队骑兵在禁卫军前数十步勒停战马,马上一员年轻小将自报家门。
  一名骑士将李孝恭的官印文书接过,难看了几遍之后,点了点头,指着队伍中的十余个突厥人装束的汉子道:“为何你的队伍之中会有突厥人?”
  “回将军的话,这是突厥始毕可汗派来的使者,说是奉了始毕可汗的令,代他家大汗来晋见陛下,还请这位将军引见。”李孝恭客气地道。
  那禁卫军官已经知道了李孝恭的身份,虽然他是林卫军将领,正五品的实职。和李孝恭正五品的马邑郡丞级别一样,但论起来,还是他的身份高些。但是李孝恭却是如今最红的李阀的族人,又是现在行宫中最得皇帝赏识的李世民的部下,他也不敢过多拿捏。
  “你们暂且在此等候,我马上去禀报!”
  一番手续之后,李孝恭和突厥人的首领被带进了晋阳行宫。
  “尊敬的圣人莫何可汗在上,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我谨代表我家始毕可汗向尊敬的圣人莫何可汗致礼,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那突厥使者一入大殿既恭敬的向杨广行三跪九拜大礼,每下跪一次,磕三个头。连跪三次,磕了九个头之后才停了下来。
  杨广坐在龙椅之上,殿中两旁都是太原城中正五品以上的大臣。众人都有些犹豫的看着这个突厥人,不明白为何现在突厥人突厥跑到这来了。
  “你在突厥是何身份?为何来太原见朕,而且还知道朕在太原?”杨广有些疑惑地道。
  那突厥使者又恭敬的行了一个礼才道:“外臣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的嫡长子,在突厥封突利可汗。这次臣是得我父汗始毕可汗之令前往东都晋见陛下,不料赶到马邑之时,接待外臣的郡丞李孝恭将军告诉外我,陛下已经到了太原北巡,所以臣跟随李将军赶来太原。”
  突利跪坐在殿中,恭敬地道:“去岁草原遭遇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大雪灾,草原上到处都是冻死的牛羊,且大雪封了草原,道路不通,消息阻塞。当时时至岁末,父汗本来准备亲自带上厚礼前往东都,朝贡陛下。哪料草原上被大雪封堵,根本就无法走出帐篷。等到开春后,我们才知道陛下因正月元会大朝会我父汗未到一事震怒,我草原人人惶恐。原本早就要亲来中原向陛下请罪,奈何去岁那场大雪灾,整个草原上的部族都遭了灾,无数的族人等着救治,所以一直无法启程,还请陛下见谅。”
  杨广听到这么一番解释,心里十分受用,“原来是事出有因,天灾无情人有情,此事也不能全怪始毕。那么你今日为何到此?”
  突利长得有些文弱,这也是后来他老爹死后,他的汗位先被两个叔叔抢去过足了瘾,都死了后他才当上大可汗的原因。不过突利脑子却是不错,能说会道,算是突厥人中少有的明谋略之人。这次派人入太原,也算是个十分危险的任务。突利却毫无犹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带着几十人就来了太原。
  “我父汗派我先来向陛下请罪,他已经在准备请罪的礼物,随后就动身南下。”
  杨广沉吟了一下,“始毕是不是听了什么不好的风声,原先已经两岁不朝,为何如今却又突然如此作为?”突利的话他并没有多少相信,虽然去年大雪他知道,但是前年可没有大雪。前年突厥同样没有人来朝贡,现在却突厥这么大变化,他不由的怀疑是不是始毕知道了他要动手收拾他了。
  “实是之前大可汗面前多有奸佞小人从中挑拨,所以始毕可汗才会有对天朝不恭行为。如今始毕可汗已经知错,希望能和大隋重回以前的关系。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突利一脸小心谨慎的样子,犹豫地说道:“而且此次草原大族,如今各部族已经快杀光了自己的牛羊,大多部族都已经陷入了绝境。始毕可汗希望大隋天子看在过去我突厥和大隋友好的份上,能出手帮助我草原诸部子民,渡过此次难关。”
  杨广心里冷笑一声,有困难了就来找大隋,之前大隋征高句丽失利,自己几次去信让突厥发兵,可突厥却丝毫不动。不过听到这里,杨广虽然不会好心的去帮突厥人渡过什么难关,但是却也沉默起来。
第390章
五月围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