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28

  萧家那十个纨绔,怎么和李维这伙人一下子打的这么火势,看样子就差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第五庶身上混漉漉的,深身还在冒着白汽,他走到李璟的面前,咧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笑着道:“将军,咱们发大财了!”
  萧家纨绔中的其中一个,那个长的高高瘦瘦,在那十人中显得有些单薄,可却是十人中明显领头的萧恺笑道:“将军,这回真值了。我算了算,这趟,赚大发了。我看了那些缴获的物资,光是金银铜钱算下来,就有十七万贯之多。而那些绢和麻布以及丝绸和镜花绫更是一笔巨额财富,我估计着这些都是萧氏在都里镇的收益,他们把他存在了猫岛上,却不想成了我们的缴获,这些折算值铜六十万贯。另外,还有茶叶三百石,胡椒五百石,霜糖八百石,各色香料一百石。”
  “这些东西,可比粮食贵重多了,茶叶我看过了,其中只有一小部份是号称天下第一茶的剑南雅州的蒙顶石花小方茶团,和称之为天下第二的湖州顾渚的紫笋茶。三百石茶叶中大部份都是比较普通的浮梁产的茶叶,这些只是茶叶中的下品,属于普通百姓饮用的商品。不过就算如此,这些茶叶依然是很贵重的,蒙顶茶每斤价值二十贯钱,紫笋茶也能值十八贯一斤。就算是普通下品的浮梁茶,每斤也贵达五百文,按五百斤一文算,这三百石茶叶就值一万八千贯,要是算上那些极品茶,这三百石茶至少值两万贯之多。”
  萧恺不愧是江南第一士族出来的子弟,谈起这些海贸商品来那是头头是道。“还有那五百石胡椒也是极贵重之物,咱们大唐历来喜食胡食,特别爱吃羊肉,羊肉腥膻,必须得用胡椒等香料去腥膻。这胡椒是无一日不食,天天要食。偏偏我中土大唐不产此物,所有的胡椒都得从西域运来,因此极贵。当年玄宗朝天下十大节度使之一的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婿,代宗时最负圣眷的宰相元载,后来被抄家时,家中就曾经抄出他囤积的八百石近十万斤的胡椒。连皇帝曾经最亲信的宰相都囤积如此众多的胡椒,可知此物之贵重。而且由于此物容易储藏,不容坏,也不会贬值,所以十分有储藏的价值。”
  “那这胡椒究竟有多值钱?”第五庶的姓很古怪,姓第五。据说他与肃宗时的宰相第五琦有关系,是他的旁系子孙。再往上追溯,他的祖上在春秋战国时是姓田,出了名的会做生意,后来到战国时直接流放了齐国国君,自己做了国君,史称田齐。再后来秦灭六国,刘邦又统一中原,他忌惮田氏的经商能力,下令强行将田氏拆分成了八个姓,分为第一、第二、直到第八,并把他们从山东迁往了关中。
  不过虽然改了姓,但这些田氏子孙却都遗传有经商的头脑。如第五琦在当宰相时,就曾经主持过肃宗朝的财政币制改革。而这位第五琦的旁系子孙,如今早已经家道中落的第五庶,虽然有一副虎狼一样的强悍身躯,却还有着一面不为人知的精明心肠。一谈到钱,他比任何人都敏感。之前,他就曾经带着手下把战场上尸体的左耳都割了下来,装了一袋拿到李璟面前请功邀赏。
  萧恺轻笑:“胡椒这玩意,完全和茶叶一样早已经成了百姓们的生活必需品。上至王侯贵族,下至升斗小民,哪个都离不开他。而且胡椒不比茶叶大唐自己就有,这玩意全靠西域运来,不管是走丝绸之路,还是走广州东夷海道,都很费事,价钱自然也就不菲。一斤胡椒是一斤茶叶的三到四倍,折价,差不多也就一贯五到两贯一斤吧。这里有八百石,那就是九万六千斤,按一千五百文一斤算,那也是十四万四千贯。”
  “另外霜糖和香料也都十分贵重。”萧恺也一脸的感叹,仿佛那些物资都是他的了一样。“咱们大唐现在能见到最多的都是红糖,糖砂。像是这种如霜雪一般白的霜糖,加工起来十分麻烦,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历来只有宫里的皇帝和后妃们,还有那些王公贵族才用的起。一斤霜糖可抵一斤茶叶,八百石霜糖,值近五万贯。而那一百石香料,我看过了,里面包含沉香、紫藤香、榄香、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爪哇香、乳香、没药、丁香、青木香、广藿香、茉莉油、玫瑰香水、郁金香、阿末香、降真香等各种香料。论价值,应当比胡椒还要贵上五到十倍,这些多是从真腊等扶南以南之地,甚至是西域产出收购而来,一百石的香料如果经过加工之后,至少能值十到二十贯,甚至三五十贯一斤,这批香料保守估计,至少值二十万贯。”
  第五庶站在一边满眼放光,扳着几个熊掌一样的手指头拼命的计算着,嘴里念念有词。“金银铜钱值十七万贯,绢、麻、丝绸、镜花绫等值六十万贯,茶叶值两万贯,胡椒值十四万四千贯,霜糖值五万贯,香料值二十万贯。加起来,这得是多少,多少啊?”
  萧恺轻笑,在一边报道:“一百一十八万四千贯,大概数字。”
  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在厅中响起,众人都是一副不敢思议的表情。连李璟都被这个相加起来的数字惊到了,虽然这些物资价值这么多,并不表示李璟就能得到这么多。首先他还得和镇东海分赃,然后分到的大多都是物资,这些还得通过一些专门的渠道才能销售出去换成钱。但饶是如此,李璟也为这突破了百万的数字给惊讶到了。他娘的,这是一百万贯,不是一百万文钱啊。
  大唐朝廷现在每年才不过铸钱三十三万贯而已,他和镇东海把封氏一个经营了六十年的私岛给攻破了,居然就抄出了百万贯的巨额物资?
  疯了,李璟现在感觉有些要疯掉了。
  在这笔巨额的物资面前,那夺回来的坐镇五万贯的军械,还有那和镇东海刚瓜分的那批军械,还有那三百匹战马,似乎一下子都变得有些平常,让人激动不起来了。
  这样的一笔巨额的财富,任何人都难以在它面前保持平静。
  李璟知道现在必须先和镇东海把这笔物资的分配商量好,不然,很有可能会使的双方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等等。
  “你打算怎么分配?”白胡子也是刚刚经过了一场短暂的休憩。听明李璟的来意,他满脸的笑容,笑的十分的从容。似乎那份优雅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再不见昨日夜晚的那份疯狂。
  “这一切我听从白大当家的,这次攻打猫岛,我本意也不过是要夺回那批军械而已。”李璟轻笑道。
  “我们的本意也不过是要报仇雪恨而已,本来按之前的约定,我们只要报仇,岛上收获的物资都归你们。不过这次的收获十分丰富啊,如果我们一点不取,相信我们手下的弟兄估计反而会有一些意见的。所以,大家各取所需,随便分配吧,一切由老弟做主就是。”白胡子望着李璟笑道。
  李璟也猜不出白胡子是真的不心动,还是在顾忌着大家的关系。他想了想,试探着道,“刚才我找人计算了一下,这次的战利品,除掉那些奴隶和我的那批军械,还有我们已经分掉的军械,以及码头的那些封氏船只外,其实的那些物资,包括粮食、布匹、香料、茶叶等货物,价值百万贯!”
  果然,白胡子听到这个数字时眼角微微的跳动了一下,不过他掩饰的很好,马上就恢复了平静。
  “一百万贯,果然是大丰收啊,李将军想怎么分?”
  “亲兄弟,明算帐,这也是为了避免误会。这次,镇东海的兄弟出了一千八百人,我只带了两百人。所以我的意思是,咱们就按人来分,你九我一。我要二十万的战利品就行,另外那批封氏的船只我愿意让给白当家,不过我希望白当家从你们自己的船中分十条五百石以上的给我,我好装载着我的战利品回去。”李璟淡然的道。
  白胡子眉头一动,“这怎么行,我看咱们还是五五平分,这才公平,才是兄弟。我看这样如何,你也知道我们是海贼,要那些什么茶叶、香料的也无用。不如,咱们直接爽快点,一人五十万,那批金银铜钱折钱十七万贯全归我,另外其它的战利品全都归李兄弟带走。只要事后,李老弟把这些货物处理掉之后,再分三十万给我们就行。”
  李璟心中一动,“我看不如这样,白当家你给我弄二十条五百石以上的船给我,新旧点都无关系,然后那批金银铜钱都给你,另外其它货物我处理好之后再给你四十万贯,如何?”
  白胡子伸出大手与李璟重重的在空中一拍,大笑道:“我信的过李老弟,那就如此说定了!”
  “一言为定,驷马难追!”
第176章
撤退
  宋威与王敬武在青州越斗越厉害,宋温和王敬文、王进在登州的角力也是不断升级,唯有李璟却对这形势感到最轻松。
  在沙门镇击败了王进勾结来的海贼之后,李璟便感觉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说林威等人对于宋温明知王进勾结海贼,却不肯加以制裁王进而感到心中不满,而李璟其实对于这个结果反而早就预测到了。李璟虽然现在只是他们眼中的小人物,但他去从此事中看出,淄青镇不论是幕府中心的青州,还是这滨海的登州,其实两派的势力都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
  可偏偏越是如此,表面上却越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两派现在都在积蓄着最后的力量,没有足够的把握前,谁也不愿意轻举妄动。李璟当时就明白,沙门镇的机会来了。他当即就已经和诸将拟定计划,准备趁着这段极难得的时间,大举发展。
  李璟很清楚,修筑一座坚固崭新的镇城,同时趁机大肆招募兵马扩军,最需要的就是平定的时日。招募上万人筑城,扩编四千余士兵,几乎是全民参与,每一件事情,最快也得半年以上才能见到成效。没有一段安全的时日,李璟是不敢这样冒然大动的。目下节帅府一派和王家一派正是斗到关健之时,根本无暇管顾李璟这样的小人物。停靠与王进和封彰达成的暂时和平协议,沙门镇有了一个扩张的大好时机。
  新镇城不能一日而成,新军也不是招募了兵马就能形成战斗力的。趁着眼下的微妙形势,正是筑城练兵的好时机。特别是李璟熟知历史,没有多少的时间,王仙芝和黄巢这对乱世狂人就将起事,紧邻着曹州等起事中心不远的淄青镇到时必然在将西面的兵马往青、齐方向调动,那个时候登州一带将是最空虚之时。登州平衡的局势将被打破,李璟不得不早做提防。
  筑城练兵都是最烧钱之事,趁着时下局势还算平稳,李璟悄然出现辽海,与镇东海联手攻平了封家的私岛,夺下大量的器械钱粮等物资。
  二月初二,时值早春,昨夜的暴雨渐停,必成了哗哗的中雨,偶尔间杂着一阵狂风暴雨。海面上一片白茫茫的雨雾,猫岛的码头,车载马拉人扛,一片川流不息,忙碌不停。独岛上的一千余奴隶,还有岛上的几百工匠及其家眷等,全都被召集起来运送缴获的战利品。
  除去随船护卫和前往无名岛卸货的海贼们,其它的海贼也全都参与到了运送物资的行列之中。
  李璟站在码头一侧的一座小堡之中望着海面,堡内的墙上和地上还到处都是没有干透的殷红血迹。看着那一堆堆的物资被装船运走,李璟现在的心情是快乐却又紧张的。
  时间已经到了午后,可是五十来艘船,加上连那三十多艘小艇也都放下海面一起装载物资,可是已经连跑了两趟之后,却依然只装走了货物的半数多一点。本来昨天搜出来的物资跑两趟就差不多了,不过后来在处死那些护卫和封氏族人前的审问中,又审问出了几个秘密仓库,里面存着许多铸钱的黄铜、铅、锡等物,这几样原料加起来有近二十万斤,能铸三四万贯私钱。
  另外先前计划的都是那些仓库中存放的物资,这些缴获都是白胡子他们和李璟的。那些海贼们在洗城的时候,同样从那些战死守卫的身上扒下了大量的铠甲,收缴许多武器,另外还有城上拆下来的诸多弩床等。他们还洗劫全城,把那些城中各家各户中的财产都抄了出来,积少成多,最后抄出来的这些物资,零零整整的算起来,虽然不如之前仓库中的那些东西值钱,可要占的空间等却不小,算来,船队要来回四趟才能运完货物。运完货物,还得把海贼、奴隶、工匠一起运走,还得一趟。
  两个时辰一趟,李璟算算至少还得三个时辰,到最后一趟离岛时,几乎都要到黄昏了。
  在这漫长的三个时辰内,李璟他们现在只能祈祷都里镇的巡逻艇因为这恶劣的天气而不会前来。
  就在这紧张的搬运之中,白胡子也派出了数条快艇散开四面数里,并且派了几个得力的手下前往都里镇港口附近密切观察舰队的动向。一旦都里镇发现了这边的情况,李璟他们也只得弃了这些物资逃命在先了。
  好在都里镇港口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原本应当在午后出现的巡逻艇都没有如期出现。这个消息传来,让岛上的众人长松了一口气,一片欢喜。岛上一场漂亮的大胜仗,缴获物资无数。那数万贯的金银,几十万贯的丝织品,还有那些价值惊人的霜糖、茶叶、胡椒、香料等等。每一样都是价值惊人,好不容易到了嘴边,这个时候是最不愿意再吐出来的。
  不但海贼不愿意,李璟更不愿意。现在新城正在全面的修筑之中,四千新军也在紧张的训练之中,不管哪里都需要大笔的钱财,李璟现在看见什么东西都要计算一下价钱。现在好不容易收获了这么一大笔钱,他岂愿意在最后放弃?
  就是连王重和张承宗、刘守谦几个大将也都没有料到此事居然会如此的顺利。王重大笑着问李璟:“四哥现在最高兴的是什么?”
  “都里镇到现在还没有动静,这次的收获我们都能如数运走了。”李璟不假思索,“三哥以为如何?”
  “有了这笔钱,我们的新镇城修建能更加的顺利,我们的新军也能更有保障。”王重也是毫不犹豫。
  两人不约而同的放声大笑。
  刘守谦道:“不止这些,咱们这次不但夺回了那一千套军械,而且和镇当海还分到了横刀长矛皮甲角弓等数百副,还有那三百匹上等战马,这一下,咱们战兵营各队下的骑兵伙都有战马,再不用骑骡骑驴了。”
  是啊,是啊。李璟满脸笑意,心里想,还不止这些呢,还有那上千号的奴隶,也能给岛上增加人口。还有和镇东海将要换来的二十艘船只,也是纵横海上的强力筹码。
  “三哥,各队的伤亡清点出来了吗?”笑完之后,李璟问起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说起此事,王重的心情也有点沉重。虽然早知道每次战斗便免不了有兄弟战死流血,可是每次战兵清点伤亡数字,这都是一个令人沉重的时刻。前一刻还在与之一起训练、说笑的同袍,转眼间就只成了伤亡薄上的一个冰冷数字。
  “这一战,侦察都的兄弟立了大功,他们潜入堡中成功打开了城门,免去了我们强攻的损伤。不过侦察都本身,伤亡不小。一百兄弟突入堡中,最后时刻敌人发觉,与之血战,一直坚持到我们入城。清点之后,战死者十一人,包括队副丁仁战死。重伤者七个,其中包括队副赵江一只手残疾。轻伤者如段山、第五庶他们是人人皆带。”
  李璟点了点头,一百人伤亡十一个,超过一成,重伤七个,也接近了一成,加一起伤亡数字达到了百分之十八,近两成。这个数字与他们创下的战绩相比,不成正比。可看在李璟的眼中,这依然是一个重创。侦察都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精锐,这一次带来的更是侦察都中精锐中的精锐,可一战,依然损伤了这么多兄弟。练一个兵很不容易,战场上却轻易的就折损了。
  “萧家那边呢?”李璟问。
  说起萧家的伤亡,王重却有些兴灾乐祸的味道,“萧家那十个纨绔带了一百人来,这些人强悍不下我们的侦察都,而且由于他们是城门打开之后才入的城,损伤并不大。我清点了一下,萧家家丁战死七个,重伤三个,那三个估计是活不了了。算起来,比我们的阵损小多了。倒是那十个纨绔,看不出来倒都还是有一套的,居然一个伤亡的也没有。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有本事,还是打仗时都躲在家丁后面了。”
  报完伤亡,王重皱着眉头问道:“我有一事不明白,咱们这次前来是极为机密之事,连沙门镇知道的都没有几个,四哥为何却要把萧家人带上。如此一来,咱们与镇东海的秘密岂不是他们全都知道了?”
  “此事无可无不可,我也是经过仔细思虑后才做的决定。”李璟道。
  “何谓无可无不可?明是不可。和镇东海的关系这是十分机密的,一旦透露出来,我们就有可能被王进和封彰等人瞬间抹杀,到时连宋温他们都无法救我们。咱们不是封彰他们,我们现在只是微不足道的,岛上上万人的性命如今都在将军手上?将军人要惕厉自省,昏昏然必当大亏。”王重的语气十分的严厉,不再称呼私下的兄弟排行,而是直称将军。
第177章
形势
  李璟一时尴尬,他知道王重刚刚说的话其实并不只是他一个的看法,事实上,他明白这是岛上多数兄弟们对他接纳萧家人入岛的看法。
  早在当初同意萧家人入岛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不过先前他并没有主动的解释,现在王重终于提起此事,他沉吟了一会后,道:“王副将对此事有疑问,也是正常。不过此时,我也是反复考虑良久。之前一直未和你们解释,是希望你们能够自己想透想明白这背后的原因,不过现在你既然提出来,那我就和你解释一二吧。”
  他顿了顿,然后道:“眼下我大唐的局势你当明白,朝廷基本被宦官们把持,朝廷现在无力约束地方藩镇,手中能掌握的唯有十五万左右神策军而已。但是朝廷中执掌兵权的四个重要位置、左右枢密院使、左右神策军中尉,全都被宦官把持,皇帝废立都由宦官作主,甚至直接谋杀皇帝也有。”
  “当今天子年幼,我闻天子封太监小马坊田令孜为枢密院使、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大将军,并呼他为阿父。朝中大小事务一由他决,令孜把持大权,卖官鬻爵,恃宠横暴,侵凌皇帝。而幼天子也全无心政务,他将朝廷大事全交给田令孜,自己却肆无忌惮地游乐,喜欢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
  李璟感叹了一声,“放眼当今天下,其实早已经成了贵族世家们的天下。河北三镇割据自立,朝廷无力管束。中原诸藩镇林立,名为遏制河朔三镇,可实际上到现在已经也差不多成了割据,表面上虽然节度使依然由朝廷任免,可实际上诸中原藩镇牙兵娇悍,早暗中勾结各地方的世家豪族把持一方,藩帅也不过成了一个无实权的人物。东南各地,虽然也多立节度使和观察使,但实际上却是有名无兵,军事糜烂,早已经成为了朝廷最后的税赋供给地。而西北和西南等边镇,虽然依然听命于朝廷,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因为边地苦寒,无法自供兵马,后勤粮饷等全部要一力仰仗朝廷拔给而已。”
  王重听的似懂非懂:“将军说起这些做什么?和我们有关吗?”
  “有关,当然有关,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李璟肃然道,“如果你仔细的了解过如今天下的局势你就会发现,当今天下其实形势十分微妙与危险了。说白了,天下如今分为中央朝廷和地方藩镇两大块。中央朝廷手握着神策军这最后一支直属武装,勉强还控制着关内道和京畿道,在此以外,则完全是由地方藩镇控制。”
  “天下四十八方镇,又可以分为四类,可谓之割据型、防遏型、御边型、财源型四类。其中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卢龙是老牌的割据方镇,时降时判,朝廷虽然在宪宗朝时曾经平定过,但如今早已经再次恢复了割据形势,甚至易定、淄青、淮西、沧景诸方镇早年间也都割据自立过,淮西已经被平定后撤去,淄青镇平定后也被分割,其它几镇也都平定。”
  “另外防遏型的藩镇,则是朝廷在安史之乱后,主要为防遏河北三镇南下而设置。有宣武、武宁、忠武、泽潞、河阳、义成、河东、陕虢诸藩镇,多在中原一带,早年朝廷无力平定河北三镇的强兵,全靠着中原诸镇才防遏河北三镇,一直保持了中原的稳定。但是现在,中原诸镇也早已经变了质,表面上听命于朝廷,可实际上全是一群娇兵悍将,与地方豪族世家勾结,与河北三镇差别不大。”
  “而御边型藩镇,集中西南、西北边疆,他们完全依靠朝廷供给,且还要承受边地外族的侵犯压力,早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
  “唯有财源型的方镇,集中东南地区,有浙东、浙西、淮南、福建、江西等八道,他们财赋丰瞻,对中央朝廷是言听计从,如今朝廷的税赋几乎全部仰仗着东南各方镇。可惜他们兵力寡小,军备糜烂。”
  “藩镇权力越来越大,有用人权,藩镇幕府官员,本道可自行辟署。有财权,可以留用本道军费可自由支配。还有监察权,对州县官员的任免黜陟,具有相当权力。可以说藩镇就是一个小朝廷,特别是河北三镇与中原诸镇。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这些藩镇,你就会发现,如今的藩镇几乎有两个现状,一是由各镇的牙将们架空节帅,实际掌控方镇权力。二是节帅们控制着方镇兵马,但是调动频繁。所以,不论是哪一个情况,实际上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影子,那就是世家贵族。”
  “控制方镇的牙将,多数都是当地的豪强世族,如我们淄青镇的牙将王进武,王家就是淄青的第四大家族。另外那些充任节帅的大员,也基本上都是各世家的佼佼者,如宋威,早年一直在神策军中任高职,他就是出身于长安的世族宋家。总之,不论是真正的节帅,还是那些掌控方镇实际权利的牙将,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半数以上,其实都是那些世家豪族出身。”
  “皇帝的很多旨意,早已经出不了京畿关中,地方几乎把持在各地世家的手中。萧家,号称江南第一士族,他们的影响力与能力可以说是十分了得的。你说,如果我不是崔公和于公的门生,又与昭王交好,宋温会知道我这个小卒子吗?他会给我沙门镇将的职位吗?”
  王重摇了摇头:“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