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628

第161章
大扩军
马其顿长矛步兵方阵
  沙门镇的学堂正式开学之后,天气难得的好了起来,连续几天都是晴朗天,无雨无雪。工匠人的家眷也都已经陆续到岛,安置妥当。
  新来的四千工匠家眷中,有许多原本都是在王进的农庄之中佃田耕种。他们现在到了沙门岛上,自然是没有田地可种。不过他们也不用愁生计,李璟现在正是缺少大量劳力的时候。
  李璟重启沙门镇筑城计划,李璟直接将大量的青壮工匠家眷都给招收进了筑城工地。有了大批的劳力加入工地,李璟便可以从工地上把所有的沙门镇士兵召回。
  经上次一战,沙门镇损失六百士兵,其中战兵一百二,家丁六十人,辅兵六十,另外后勤兵伤亡最大,损失三百。另外还有六十个重伤员虽然抢救回来,可最终能重返军队的只有不到十人。剩下的五十个伤员都成了残疾,缺胳膊断腿,命虽保住,却不得不从此退出军队。
  这个损失数字对于沙门镇军这支新军来说,创伤是巨大的。李璟这些天也一直在总结教训经验,最后与众人一致决定,基于眼前的形势,必须再次扩张兵马,特别是眼前有了一个完整的军械工坊之后,他们在不愁装备之后,应当立即马上招募新兵。
  而对于原来剩下的这一千四百余人,李璟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的打算。考虑到四次的战斗情况,李璟决定加强后勤兵与辅兵的装备,提高他们的重要性。如果上次辅兵和后勤兵哪怕有一件皮甲在身,或者多装备一把横刀,他们的伤亡也不会这么惨重。
  战兵直接从原来的三都六队,改为战兵营,由李璟亲自担任营十将,下设左右各五都,共十都二十队人马。战兵原六队人马战后只剩下了四队,李璟直接将辅兵队、家丁队合并到其中。以后家丁队不再单独另列,而是按都将头十人、营十将五十人的规模配备到各级将领下。新的战兵营左右各五都,共十都二十队。每伙十人,加正副伙长二人。每队六十人,加队头和队副、虞侯及执旗、副执旗、左右傔旗、传令兵、号手、鼓手等十人。一都一百四十人,加上都将头、副将头以及将虞侯三人的各十人的家丁,以及执旗等指挥队,一都共计两百人整。战兵营十都,两千人马,外加李璟的一百家丁在内的营指挥都,一共二千二百人马。
  不过眼下沙门镇除去四百后勤兵,还有侦察队外,战兵、家丁、和辅兵加一起也不到一千人。
  李璟临时从沙门镇上那些工匠的家眷以及原来士兵的家眷中,又招募了一千余人,最终把两千二百人的战兵营编制给拉了起来。
  新的战兵营,李璟自兼营十将,下设左右二厢,各领五都,林威兼任左厢副十将,王重任右厢副十将。下面十都将头,也多由这次战斗中表现出众的队级军官提拔。其中刘守谦、张承宗、李树根、王石四个李璟的正副家丁头,都提升两级,各任一都将头。另外六名都头,也基本上都是作战勇猛,忠心可靠的军官提拔上来。
  继组建了战兵营之后,李璟又在只剩下四百人的后勤兵基础上,组建起一个新的辅兵营。因为上次后勤长矛兵在战场上的几次亮眼表现,李璟并不打算合并掉这支战功显著,却也伤亡惨重的预备队。相反,李璟从上次后勤兵组成长矛方阵时那种一往无前,辗压向前的气势所振奋,让他想起了古代欧洲地中海,马其顿帝国皇帝亚利山大大帝曾经纵横地中海时的一种传奇战阵,马其顿步兵方阵。
  自公元前333年的伊萨斯之战和公元前332年的高伽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方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域,马其顿的敌人提起马其顿方阵就会感到颤栗,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使得方阵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胜的。
  长矛兵上次的表现,让李璟生起了也组建一只这样的方阵的想法。特别是与战兵营比起来,战兵营士兵们的装备更加复杂,训练配合需要的默契更高,而且武装要求也高,装备价格昂贵。可马其顿方阵的装备与战兵营比起来,却要便宜许多,而且他们的装备制式统一,训练上也要简单的多。在即将到来的唐末乱世战斗中,用这种代价更便宜,训练更快捷的方阵来对付那些各藩镇迅速武装起来的人马,绝对是性价比更高。
  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初级方阵)。而且马其顿方阵满编的情况之下,还是一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000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
  李璟现在当然没有能力弄出一支这么庞大的方阵编制,他的计划是暂时弄一个1024人的长矛方阵营。按64人为一个中队,128人为一个大队,256人组成一个都,1024人组成一个营。
  新的辅兵营方阵兵,将每人装备一丈八尺长的步槊一枝,步槊为马槊的简化版,比马槊长,但不如马槊精良贵重。步槊杆非马槊的复合杆,而是采用硬木杆。前装三尺长槊头,在末端还配有另外一支槊头以配重。这样的配制,如果在对敌时,步槊杆折断,还可以把手中的断槊倒过来,继续对敌。
  除了一丈八尺的步槊外,新的辅兵还将配备一面直径二尺的蒙牛皮圆木盾。装备这种圆盾,方阵中的士兵在战斗时可以互相掩护旁边的战士,组成一个完整的盾阵来对抗敌人的弓箭。作战时盾用皮索悬于颈部,这就使步兵们能够用两只手去控制巨大的步槊,并且彼此的身体能紧靠在一起。通常在方阵行列中,每个战士将拥有三尺见方的空间来施展武器。
  每个基本的方阵将以十六人为纵深,纵列各十六人,一个标准方阵为一都256人。一个辅兵营,下辖四个都,战斗时,可以布成四个标准方阵。另外也可以以八人为纵深,一个小方阵为六十四人的中队。
  除了步槊和圆盾之外,辅兵营步兵方阵的士兵将只配备一顶铁头盔,一套战袍,他们将连皮甲也不配置,以达到更强的机动性。
  这样的一个纯轻步兵组成的步兵阵,比原来的后勤长矛兵增长了武器长度,加大了进攻能力,同时虽然同样没有配甲,可配备的圆盾却增强了防御能力。这样的一支纯轻步兵,李璟并不指望他们单独击败敌人,而是打算以他们为阵线的稳固者和战场的上的辗压者。关健的还是战兵营的冲杀破敌之阵,奇兵、跳荡兵、陌刀兵、弓弩兵、骑兵击破敌人阵势,然后才由辅兵步兵阵上场辗压,最后由骑兵给予最沉重的打击,然后再由步兵方阵彻底扫荡战场。
  总的来说,战兵营将是一支花装部队,负责破阵冲阵。而辅兵营将是完全的纯队,他们就是战场上的预备队,以及战场的打扫者,作为战兵营的坚固倚靠,在战场上提供最强大的支援。
  战兵营两厢十都二十队,二千二百人编制。而辅兵营四都八个大队,十六个中队,一千零二十四人。新的辅兵营将由林武担任营十将,四个都将头以及副职,也都将由军中选拔能力出色者担任。
  除了这两个新扩编的营外,沙门镇军下面还将有几个特别队伍。即侦察队,医疗队、担架队三个队,经过商议后,侦察队升格为侦察都,扩编之后下辖两队,人数也为二百人马,李维担任都将头,玄成任副将头。原医疗队则与担架队合并为医疗都。另外原来的后勤兵已经改编为了辅兵营,所以又特意加建一个后勤都与辎重都各二百人,负责担任沙门镇军的后勤服务与辎重补给。
  因为沙门镇新缴获了一批重弩,而且新的工坊也具备生产重弩的能力,李璟又特别组建一个工兵都,他们在行军时负责开路搭桥,驻营时负责搭建帐篷。战斗的时候,他们还要负责挖濠沟,填护城河,制作、维修攻城器械,以及负责操作重弩、投石车等大型器械。
  侦察都,医疗都、后勤都、辎重都、工兵都新建的都各二百人,一千人马直属沙门镇将府,由李璟直接统辖。
  新扩编后的二营五都,一共四千二百二十四人,人数一下子激增到了战前的两倍之多。不过战兵营只有一千老兵,辅兵营也只有四百老兵,新兵虽然招募进来,可要想形成战斗力,却还需要时间训练打熬。
  这次扩编,除了这些兵马之外,李璟等人还拟新设了一个水兵营,计划按照三艘订购战舰的标准,未来打造出一只小舰队。新的水兵营计划招募船员五百,水兵一千五百人。不过现在战舰还在制造中,船员和水兵招募也不比陆兵,暂时还只能放在纸面上,慢慢招募。
  不过新扩编的四千余人马,李璟却是丝毫不给他们怠慢的机会。所有的人都从工地及工坊中抽调出来,从此改为了职业军人。上次吃了一次大亏,现在李璟是分秒必争,苦练新军,绝不会再给别人机会。
第162章
愤怒的封彰
  正月二十黄昏,大谢砦副兵马使封寻匆匆从登州返回。他一身丝绸长衫做着富商装扮,肩上垂下的白色长斗篷随着他急促的脚步而摇曳着。
  他脸色沉重的赶到封彰的书房,一口气将一杯热茶饮下,犹自喘着粗气道:“登州城果然好多地方都在流传着那个传言,都说封伯父和五郎当初根本不是被镇东海的海贼所杀,而是崔芸卿幕后指使,李璟亲自带人伏击刺杀的。”他擦拭了一下嘴角的水渍,“我们一开始在码头上就听到有人在传说,后来在城里的几个酒楼和客栈之中,也都听到了差不多的传言。”
  犹如一只冰冷的手突然扼住了封彰的心脏,他的嘴角颤动着,压抑着怒火道:“这些传言可有证据?”
  这两天,大谢砦南岛上突然有人流传着一个传言,说是上任登州长史封彦卿并非死于海贼之手,而是另有原因,说杀死封彦卿的人是李璟。这个突然出现的传言让封彰十分的愤怒,封彦卿是他的堂兄,人已经早死了,现在却还有人拿他来做文章,他觉得这些谣言是王进或者王敬文在背后散播的,目的定然是想要诱他出手对付李璟。
  一开始他并不想理会这个谣言,但谁知这个谣言越传越厉害,没两天整个大谢砦上下都知道了。不少岛上的封氏族人都前来询问他,是否知道此事。还隐隐责怪他,没有给封彦卿报仇。传到了后来,甚至引出了另一个传言,纷纷说他封彰畏惧于李璟背后的靠山,不敢得罪于宋温和李汭还有崔芸卿与宋威。还说他前几日,还亲自给李璟送去了数万贯服和的钱。
  这个传言一起,封彰再也坐不住了。一面寻找散布谣言之人,一面派了封寻亲自前去登州打探情况。
  “有证据!”封寻道:“我到登州后并没有显露身份,而是扮做客商暂时入住在一家不显眼的客栈之中。可我刚入住,马上就有人往我的房间里扔下一包东西。我打开看了看,里面有一封信,写的都是关于伯父当初身死的总总疑点。那人还送来了一些他们认为的证据,包括与镇东海震杀令不合的镇杀令牌,以及一散散乱现场的破甲箭枝等物。这些东西我都确认过了,并非仿照,应当都是真的。”
  封彰一脸的怒容,“那谣言你可知道是谁在散布,此事是否和王进有关?”
  “恐怕是的。”封寻回道,“虽然我还没有找到王家人散布谣言的确凿证据,但据我的观察推断,此事基本上可以认定是王敬文在暗中推动。就算谣言的源头不是王敬武散布的,可这谣言能短短时间内就有如此声势,绝对与王敬文的大力推波助澜有关。”
  “该死的老家伙!”封彰大声咒骂道:“他自己没卵子的退缩了,现在却打算让我们替他们冲前锋了?大郎,上次海贼来袭的事情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与王进有关。为何王进突然间却又退缩了?我听说王家在沙门岛的生意全都被李璟查封了,可王进不但屁都没有放一个,据说还给李璟送了钱,达成了什么协议,具体的你查清楚了没?我们得小心点,不要到时侯该死的老贼把我们卖了,我们还给他数钱。”
  封家论家世,那还远在王家之上。不过王家这些年已经牢牢的掌握了青州牙军的兵权,一下子抖了起来。封家也不得不与他达成联盟对抗崔韩两家,可如此一来,很多时候却不得不看王家的脸色行事。
  封寻脸色难看的道:“我收买了王家的几个管事和下人,确实打听到了一点情报。据说海贼来袭的前几天,王进的家将头王福突然离开,至今都再没人见过他。王进只对人说王福回青州了,可有王家下人却说王福走的时候是去登州码头坐船出了海。还有王家在沙门岛上有许多隐藏的生意,具体是什么并不太清楚,据我得到的情报判断,王家在岛上有一个秘密的作坊,很有可能是军械作坊。以前王家在沙门岛上有不少的护卫,可我听到一个消息,据说王家的一艘海船突然在海上翻了,船上二百多人全都死了。”
  “还有,据说海贼来袭的第二天,李璟给王进送了一件礼物,是三个十分华贵的木盒。王进收到这件礼物之后,没多久就与李璟达成了协议。具体的协议内容我还不知道,可王家因此退回水城,对于李璟抄掉没收他们沙门岛上商铺仓库的事情不但不再追究,反而给李璟送去了几大艘船的货物。据说,那批物资值五万贯钱。”
  “你是说王进有把柄落在李璟的手上?”封彰猛然问道,“难道说独眼蛟真的是王进派王福去招来的,然后王福还落在了李璟的手上,李璟还得到了什么对王进十分不利的把柄?”
  “确实有可能?”封寻回道,“不过我有些不解,如果李璟真有这样的把柄,为何不直接交给宋温,或者交给崔芸卿,岂不是更好?那样不是能直接收拾王进,毕竟勾结海贼袭击官军,这可不是小罪。”
  封彰摇了摇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李璟现在就算真这么做,估计宋温也不会拿王进怎么样。李璟是个聪明人,他肯定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才没有把这事情捅出来,而是选择和王进做了笔交易。该死的李璟,该死的王进,他们怎么就不打起来。”
  “现在我们怎么办?”
  封彰咬着牙道:“我们当然不能放过李璟,这小子嚣张之极,到了沙门岛之后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长此下去,以后这大谢砦是他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更何况,他居然还涉嫌杀害你伯父与老五,这个仇我封彰要是不报,那以后不如何面对家族众人?如何回去族中面对你伯母他们。”
  “可现在王进都退缩了,我们上,岂不是正中了王家的诡计?”
  “明的不行,我们还可以来暗的。”说完这句话,封彰就不再出声,他在等着封寻自己思考。封寻是封家年青一代中的长子,一直以来也表现出众。与封亮封明两个只知好勇斗狠之辈比起来,封寻明显既不乏勇气,却又具有稳重的气质。不过封寻现在还不能独挡一面,他还欠缺独立而自我的思虑。封家有意把封寻培养成为封家下一代的家主,所以才让他到军中历练,如此年青,刚过三十,就已经是大谢砦的副兵马使。虽然其中有封家的助力,可也与他的努力和能力分不开。遍观淄青镇各大世家的年青一代,武勇之辈多的是,可既有勇武,还具备谋略头脑的却是没有几个。
  许久之后,一直苦思的封寻突然道:“我在登州时无意间听到一个消息,登州码头有一批很神秘的货物正在装船,我当时觉得奇怪就花了点钱打探了下,结果居然得知,那是一批准备送往沙门镇的军械。据说足足一千套的军械,不但横刀长矛长弓等武器皆具,而且还有陌刀重弩,铁甲等好货。”
  “有这事?”封彰也不由一愣。沙门岛那是他的辖下,他一直在卡着李璟的装备,为的就是不让李璟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刚才他听到王家有可能有一座军械坊被李璟给端了,他心中已经十分不满。如果李璟突然弄了这么一千套精良装备,那他就能随时武装出一千人马,那对他的威胁可就大了。
  “我当时也觉得奇怪,仔细的询问之的才得知,那一批军械据说本来应当是给登州水师换装的,可不知为何,宋温没有把这批装备给王进,反而私下里以五万贯的价格卖给了李璟。听说李璟早已经把钱付过了,现在货一到齐,宋温便立即准备给李璟送货了。”
  封彰神色一动,手抚着颌下的短髭,怔怔出神。
  良久,他一拍大腿,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正愁没有机会对付李璟,老天立即就给我送来这么好一个机会。大郎,你可知道那批货什么时候离港?”
  “明天天一亮,货物就直奔沙门岛,只有一条船,没有旗号,外表只是一条普通商船。看样子,宋温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这批货。”
  封彰面露得意的微笑,双手一拍,“大郎,你立即去准备一下,带几条小船和几十个兄弟,记得不要让人认出身份来。明天一早,你们就直接赶到登州水城外不远处等着,一看到那条船出现,你们立即把船给我劫回来。记住,一定得在水师的地盘上动手。”
  封寻也笑了起来,“明白,到时,我会不小心给遗落一些应当属于登州水师的物品的。”
  “适可而止,不要弄的太明显了,那样有心人一看便会识破。”
  “知道,侄儿一定不会辜负叔父的期望。”
第163章
外快收入与财政赤字
  沙门镇,自从李璟在上元节当晚摆下夜宴,宴请了岛上的上百商户代表,并且在宴席上当众表演了一番剑术之后,全新的工商管理条例便开始在岛上强制施行开来。
  岛上一千多家商铺,数百家的仓库,以及岛上掌柜、伙计、工匠、护卫、以及码头的民夫脚力等,通通被迫前往临时设置于各码头、村镇、街道上的登记点上登记注册名字,并领取身份牌。
  新扩编的侦察都二百人马,第一时间在李维和玄成两个将头的带领下,将夹着珍珠门水道的烧饼岛做为了侦察都的训练基地,并将牛砣子岛、羊砣子岛做为两个副基地,沙门镇的三个附属岛由侦察都负责全面警戒防守。
  而宪兵都扩编之后,也第一时间按李璟的指示,把二百余人马分成四部,将凤凰山码头、石口码头、台山码头、北山码头四个码头全面接管,在码头上建立驻兵堡垒。另外李璟还组织了一支城管队和一支城卫队,前者专门负责全天侯不间断轮流巡视全岛各村各街道,专门负责治安巡查,没事就查查商铺的营业执照,查查店员伙计们的身份牌,暂住牌。而城卫队,则是由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组成,专门负责岛上的垃圾卫生等。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不论是哪一项,李璟都制定了明确的收费标准。
  短短的几天之内,各项费用加起来,李璟成功的从每家商铺中平均收上来了十贯钱。岛上的商铺仓库工坊加起来将近三千家,光是这一项就收到了三万贯现钱。另外接管四个码头之后,每天码头的进项更是不小,平均每一条船登靠离开码头,至少收费一贯钱,而且现在码头上所有的装卸的活都由李璟给包掉,专门指定给新成立的码头装卸队。装卸队的人原本都是码头上的民夫脚力,他们常年扛活,不过很多时候工作辛苦,却又赚不到多少钱,生活艰辛。李璟把这些人全都给统统的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装卸队。
  码头上的所有装卸活,全都被码头承包了,然后再合理安排给所有的码头工人。货物装卸的价钱比过去提高了不少,活干的比以前少了,工钱却比以前多了。虽然那些入码头的船只有些不满,装卸的费用提高了许多,可如今码头完全掌握在沙门镇的手中,他们也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钱帛如水一样的收上来,每一天,四个码头都要将成箱成车的铜钱和帛布用车运回镇城,每次张宏都要亲自跑来入库。看着那一箱箱的铜钱,和一匹匹的帛布,张宏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沙门镇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了啊,再不是过去坐吃山空的状况了。他这个大管家,也终于感觉一阵轻松了。
  有了钱,就好办事。
  上次敲诈了王进和封彰一大笔,又把那些海贼首级废物利用卖了一大笔钱,算下来,封彰那里敲来了四万贯钱,三百套装备。王进那里也收获丰富,勒索了五万贯钱,还有一个完整的地下工坊,这还不算王家那些商铺仓库查收的钱帛。那些首级也被李璟卖了差不多五万贯钱。这回又从岛上商户那里弄来了三万贯钱。
  算一算,居然有了十七万贯的进项。加上战后查抄出的十万贯钱支出抚恤后还剩下的五万,沙门镇的帐上有了足足二十二万贯钱。头一次,镇将府的帐上没有了赤字。
  少了那些鲜红的一笔笔赤字,张宏感觉就像是头上少了几座大山。整个人也轻快了,笑容也常在了,就连早上也要多喝一碗白粥了。
  “将军,咱们现在帐上有二十二万的现钱,这么大笔钱放着也不是个事。就算除掉留着筑城的钱,也还是很大富余的。依我看,咱们不如现在就把那欠韩家的十万贯高利贷给还了吧。这债压在身上,总是让人感觉心里发慌不踏实啊。没债一身轻,省得惦记着。”张宏拿着帐本,跟在李璟的后面说道。
  李璟刚刚从军校场出来,正在南城的筑城工地上与几个工匠商讨着施工的一些事情。听到张宏这样说,不由皱了下眉头。这张宏主管财务确实是很用心,不过就是有一个缺点,太过小农意识。平时镇将府用两个钱,他也抠抠索索的总舍不得,恨不得把一枚铜钱扳成两瓣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