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28

  咣咣咣的铜锣声不断响起,广场上,张宏带着一队士兵正在各处显眼位置张贴最新公告,还特意叫了几个识字的吏员站在那里大声为百姓诵读。
  当一条条战死抚恤、受伤津贴、战功赏赐、受灾救助等项目公开出来后,围观的众家眷们都震惊不已,激动高兴的都快说不出话来。当时就有许多家眷向着镇将府下跪,齐声大呼李璟仁义。众人感激涕零,原本正为战火之灾而哀叹愁容的众人,也一下子都喜极而笑。逝者已逝,更重要的还是活下来的人。现在就算是战死者,其家眷也能领到一大笔钱,战死抚恤十贯,家属抚恤还有十贯,而且这次加倍,那就是四十贯,另外军功还有他们的一份,五贯番倍,又是十贯。战后救灾钱还有每人一匹布,一斗米,算下来,战死士兵的家眷能拿到五十多贯钱,这笔钱虽然与一条命比起来算不得什么,可对那些战士家眷来说,却能保证她们接下来的生活。
  将发放抚恤赏赐的工作都交给张宏主持后,李璟带着一众军中主将前往医疗队看望伤员。医疗队所在之地原来是一处兵营,被李璟临时划拔为医疗队专用。十几名大夫和数十号女护工和担架队的那此少年们,已经在这里忙碌了半个晚上和一个早上,到现在都还没有休息。
  一百三十七个重伤员,已经有二十多人因伤势过重死去,另外还有三十多人正处于昏迷之中,另有十几个已经抢救过来,基本上没有了危险。
  除了这些重伤员都集中安排在一个个临时设置的医护房内,营中还有大量的轻伤士兵正在营房前操场上排着长队接受包扎和治疗。这些大都是轻伤,基本上都是一些皮外伤,需要的只是清洗伤口、止血缝合。有少数是骨折等问题,也有专门的骨科大夫帮忙正骨定位,敷药上夹板。本来有不少的轻伤士兵都懒得来医疗队,打算按一些土办法,随便弄点唾沫泥土树叶什么的敷住伤口就行了,不过被李璟严令各级军官以身作则,拉着各自的部下,统统到医疗队接受大夫们的正规包扎。
  医疗队里人来人往,好似打仗一样。李璟等诸将的到来,让大夫和伤兵们都是有些意外。李璟让随行家丁抬进几大桶热乎乎的羊肉汤,还有大桶的猪肉炖萝卜,及大桶的白米饭,还有煮的稀烂的瘦肉粥。让家丁们给那些忙碌的大夫、护工还有担架队的少年以及等候处理伤口的伤兵们准备饭菜。对于那些重伤员,李璟则亲自带头,端着瘦肉粥给重伤员们一勺一勺的亲自喂食。一个才十八九岁的后勤长矛兵一只手臂骨头断了,头上还破了一个口子,此时手和头都被层层缠绕的包扎着,跟个木乃依一样。他张着嘴由李璟喂着粥,眼泪止不住的流淌。
  李璟微笑着道:“你哭什么,你的伤势我问过大夫了,手臂的断骨已经接起来了,现在上了夹板,安心静养一百天就好了。头上的伤也不要紧,只是破了一点口子,再过三个月,你就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年青好汉了。你好好养伤,我听你的队头介绍说,昨晚上你一人用一把八尺长矛刺倒了三个贼寇,十分的了不起。等你伤好了,你就到我的家丁队来报道,以后就跟在我身边。”
  这个叫做李远的少年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挣扎着想要起身拜谢,被李璟安抚了好久才平复激动的心情。
第149章
战后总结
侦察队与医护队
  李璟和众人在医疗营中呆了半个上午,亲切的看望了受伤的士兵,对依然忙碌救治伤员的大夫和护工和担架队的少年们也是高度赞赏,不但带去了诸多食物,还当场给医疗队的人发下了丰厚的赏赐。
  从医疗营中出来,李璟便将镇兵中主要将领都召集到一起,召开战后总结会议。战后总结,这可是一项十分不错的制度。李璟有意将这个制度在沙门镇中宣扬开来。他打算把战后总结会议分为两类,一类即是高级军官总结会议,由都将一级的军官参与,他亲自主持。而另一类,则是在各都、队、伙三级全面开展,由各都、队、伙军官主持,每一个都、队、伙都得在战兵总结本单位的作战得与失,本单位全部军官士兵一起讨论,最后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提交上级。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我们这些军人来说,平时的训练虽然重要,可战后的总结同样重要。每一次的战后,都必须认真反思总结上次战斗的战斗经过,把得与失都反思出来。”李璟坐在上首,扫视一遍诸将后道。“这一战,我们胜了,以两千新兵对抗一千七海贼,这可以称的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是我们也胜的很惨,两千人马,主场做战,还是以逸待劳,最后依然战死重伤超过六百之数,战斗减员近三分之一。这场战斗的得与失,今天我们就要好好的议一议。有哪一些是干的漂亮,打的好的,我们以后要继续发扬。有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得以此为教训,吸取经验,做出思考,下一次不要再犯。下面,大家各抒已见,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吧。”
  众军官都对这个总结会感到新颖,发言也十分踊跃。众人想到哪说到哪,你一句,我一句的发言。李璟让兵曹佐杜仲武做为总结会记录员,把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记录下来。
  大家说了半天,说出了许多问题。
  其中第一条就是情报问题,这一次,海贼来袭的情况他们半点也不知道。还是公孙大娘主动前来接触,向他们出售情报,大家才知道了海贼来袭的事情。虽然最后大家花了三千贯钱,却买了一个半真半假的情报,以致于吃了一个大亏。但如实的说,其实这个并不准确的情况帮了很大的忙,如果没有这个情报,这么多的海贼突然来袭,沙门镇真的有可能被打个措手不及。有准备都战死重伤了六百,如果没有半点准备,估计沙门镇已经被海贼攻破了。
  众人一致的意见是,以后沙门镇至少得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哪怕再简便也得自己开始组建。情报机构不能没有,也不能完全停靠外人。就如这次,公孙大娘大价钱卖了沙门镇一个情报,可结果却是只有一半准确性,这样的情报带来的结果也是众所周知的,沙门镇因此损伤惨重。
  李璟与众人商议过后,决定专门组建一个侦察队,专门负责打探周边情报。至于这个侦察队的队头人选,大家想了许久之后,王重推荐游侠儿出身,后来在王李村加入李璟家丁队的李维李子俊。李维现任李璟家丁一队虞侯,年纪比李璟大六岁,说起来还是李璟的同族从伯父的儿子,是他的党兄。李维自幼在李家家学中读书,后来又入青州州学读书,不过这人也是个读不下书,却偏喜欢舞刀弄枪的主。在青州州学中上学没多久,却与青州的一伙游侠儿混在一块,不好好读书整日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性命。与人三言两语不合,便敢拔刀相向。最终惹了事,被州学开革回家。因见李璟当上了镇将,其父亲叔伯几个便让他到王李村入了李璟的家丁队。
  李维的一身本领是没的说的,和李璟一样都是学的祖传军中武艺,会骑射,尤擅使刀。担任李璟的家丁队虞侯以来表现出众,并没有自持为李璟的堂兄而有什么跋扈之举。这一次的战斗中,他一人持刀斩杀六个贼寇,却并未受伤,表现非凡。
  眼下要组建侦察队,诸将也知道这个侦察队十分重要,非是一般人不能放心。李维是李璟的家丁队出身,又是李璟的堂兄,论可靠是不用说的。更何况,李维这次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表现可圈可点,从队虞侯升为队头,小升一级,正好合适。
  李璟想了一想,也觉得李维比较合适。便点头道:“那好,新组建侦察队,由李维担任家丁队头,另外我看可以让大和尚玄成任队副,他和尚的身份,有时反而能很好的掩护自己。侦察队的人手,就从全镇兵马中选调擅骑射、艺高胆大的士兵组建,人数依旧例,一队五伙包括军官共七十人。以后侦察队就负责收集情报,侦察周边动静。”
  李维和玄成被家丁叫入镇将府堂上,李璟当堂宣布了最新的任命。听到升任为新组建的侦察队队头,李维很是高兴。他本是游侠儿,做这种收集情报,刺探军情的事情,也算是正好得心应手,当下高兴的领了命。倒是和尚玄成有些意外,他本来是下山游方化斋的和尚,因被李璟帮了一个忙,便暂时跟着来到沙门岛。昨晚也一同参加了战斗,他的金箍棒下也死了几个贼寇,那种战斗的热血沸腾的感觉让他心动。他觉得他有些喜欢上这种感觉了,现在李璟突然任命他成了侦察队的队副,那他以后岂不是要长留在沙门岛了?他迷惑,又向往。最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议论完情报方面的事情,众军官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医疗队,这一次,由于李璟事先做的布置,事先请来了大夫,专门拔了一个兵营做医疗营,又安排了许多妇女做护工,还弄了一批少年做担架队。这番工作的结果十分有成效,原来重伤的一百三十多人,因为医治及时,现在只有二十多人死去。另外已经有十多个抢救脱脑了危险,其它的大部份也都情况很好。那些轻伤的士兵更几乎都得到妥善包扎治疗,没有出现轻伤转重伤的情况。
  李树根、林威等都曾是神策军的军官,甚至还参加过数场战斗。就算是以神策军这样的中央禁军,一场战斗中直接死掉的士兵,其实都不是最多的,一般情况下,受伤后因得不到及时救治,缺医少药,伤口感染而死的伤兵比直接战场上战死的数量要多的多,有时甚至达到两倍以上。
  众将都提议,以后沙门镇要把这次的临时医疗队改为常设。军中得招募一批随军大夫,常驻军营。另外还得招募一批护工,考虑到军营中不适合女人出没,最后决定培训一批男护工,专门护理伤兵。还要成立一支担架队,及时从战场上转运伤员。李璟特别提出一条,以后不单单要设立医护队,担架队,还要专门在士兵中开设一门战场急救科目,利用晚上的时间,让大夫给医疗队和担架队,还有所有的士兵们讲授战场急救技术。
  战场急救技术将包括清洗伤口,绷带包扎,缝合伤口,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七个基本技术。另外还要装备战场急救包,每个士兵都要配备一个,里面要配上止痛散、纱布、针线,还有小瓶的酒精。
  “什么是酒精?”王重听到酒精二字不解,不过字面上看,里面有个酒字,这有些奇怪,急救包配酒?
  李璟解释道:“酒精可以这么理解,就是高度的烈酒,极烈的酒,专门用来清洗伤口,防止邪气入侵感染。这个是不能喝的,每个急救包中配一小瓶,战场上用来清洗创口。现在我们还没有酒精,不过我随后会找人制造一些出来。”
  组建医疗队,担架队,教授战场急救技术,配备战场急救包,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一个士兵从新兵训练到老兵,中间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是极高的,如果因非战斗减员,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能够通过这些手段,减少这种损失,那这付出的成本完全是相当划算的。
  对于李璟提出的这个计划,最后大家商量后也一致通过了,实在是这次医疗队和担架队效果显著,如果新计划实施,效果还能再翻一倍,那绝不会有哪个将军反对。至于传授急救知识,配备急救包这些,那都是文职们的事情,他们不用管。
  最后,张宏提出一个事实,那就是这次的战斗虽然损失很大,可是收获其实也很丰富。不说抄获王家的那价值十多万贯的粮食布匹,和武器作坊。当是缴获海贼的那十条船,就价值超过十万贯了。更不用说,还有战场上缴获的大量武器铠甲,足足上千套装备。另外还有六百俘虏,这些都是收获。
  这让一直为如何寻找赚钱方法,解决沙门镇财政赤字越来越高的众将看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以战养战,历来是一个不错的养兵方法,李璟也明白众人的意思。不过还是声明,眼下沙门镇刚受重创,短时间内还得休养恢复。短期内,沙门镇的主要任务还是筑城,练兵。不过,侦察队既然已经组建,正好可以把他们先撒出去收集一些情报,刺探一些消息,等到时机成熟,正好可以找一些海贼势力检验一下训练成果。
  议论完这些后,众人又总结了一些得失,最后都记录在案。眼看第二天就是元宵节,李璟便干脆下令全镇休假三天,好好过一个元宵佳节,冲散点战争留下的阴影。正要解散会议,府外突然传来刘守谦的紧急报告。
  刘守谦满头是汗的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些惊色,一入堂上立即大声报道:“主上,凤凰码头外海上开来一支舰队,足有十多条大小战舰,打着封字旗号。”
  他的话音未落,外面又传来一声大喊,张承宗居然不等宣见就一头闯了进来:“将军,大事不好,台山码头外海上又出现一支舰队,大小战舰十余艘,打的是登州水师旗号,王进杀过来了。”
  李璟脸色不由一变,长身而起,大声道:“立即敲响警钟,召所有战士回城防守,我们走!”
第150章
迟迟赶到的联合增援官兵
  “铛铛铛!”
  急促的警钟之声再次在沙门镇堡之中响起,城里城外的士兵和家眷们都面带惊恐的听着这警钟。警钟敲响,难道又有贼寇来袭!
  “回城,所有人立即回城!”李细狗带着宪兵队在城外四处奔驰,对着还在迷茫的士兵和家眷们大声吼叫。许多百姓以慌忙醒悟过来,拖儿带女急急的向城中跑去。警钟之声一直未停,四周百姓从城外四周向城内汇聚。
  城中的牛皮大鼓和牛角号声也接连响起,这是召集士兵的号令,鼓角齐鸣,所有在编士兵必须立即回军营集合。士兵们匆匆的丢下手中的事情,从四面八方奔回军营,连医疗营中那些轻伤的伤员也都立即返回军营。将士们迅速的披甲执锐,列队待发。
  李璟与林威等将领神色严肃的策马出现在校场,他扫视了一遍诸将士之后,大声的道:“诸位将士,刚刚得到消息,在东面的凤凰山码头外的海上出现了一支数十艘战舰的舰队,人马估摸着至少五百至一千人。另外在南面的台山码头外海上,也出现了一支十余艘战舰的舰队,人数估计同样有五百至千人。”
  校场上列队的士兵们闻得这个消息,都不由的变色。他们昨夜拼死奋战,才以惨胜击败了来犯千余海贼。现在才过了半天,结果又来了两支舰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璟将众将士的脸上表情看在眼中,大声问道:“就在昨天晚上,我们斩杀了一千一百海贼,俘虏七百。虽然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最后是我们胜了。你们说,现在如果还有人想要对付我们,你们怕不怕?”
  “不怕!”
  “说的好,哪怕来的再多我们也绝不会畏惧,想要攻占沙门镇,除非他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血战到底!血战到底!血战到底!”一众将士在众军官的率领下齐声大呼。
  李璟点了点头,虽然战士们脸上有担忧畏惧的表情,但好在军心士气还在。
  “不错,谁想要夺走沙门岛,我们就血战到底。不过眼下已经初步得知,凤凰码头外的是大谢砦的战舰,台山码头外的战舰则是登州水师的战舰,这些都是朝廷的官兵。他们来,定然是收到有海贼昨夜偷袭我沙门镇的消息后来援的。”
  大家一听来的是官兵,顿时长松了一口气,轻松了不少。这个时候要是有敌人从海上两面来攻,以沙门镇现在的状况还真是后果未知。不过来的既然是官兵,大家就没什么可担心了。
  看到众人的这个样子,李璟暗自摇了摇头。官兵可不是真的就全是可靠的,昨晚的海贼可不就是登州水师的王进勾结来的。如果全无防备,谁能保证到时官兵不会趁机屠了沙门镇?
  “不过,虽然来的是官兵,可大家不要忘记了独眼蛟为何来攻打我们,他就是受了登州水师游奕使王进的指使前来的。所以,在搞明对方的来意之前,所有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备战,不得丝毫松懈。明白了吗?”
  “明白!”
  “好,各队队正上来领取各自的任务,然后各就各位,严守以待。”
  还剩余的一千四百人马,全都布置在了堡城四墙之内。所有的家眷也都第一时间召回了城中,就连海贼俘虏和原先劳工营的人也都关押到了城中兵营。
  东城南城的城墙只剩下了齐胸高的半墙,李璟各派了三百人马,并且将缴获来的那批武器全部都发了下去,每人都配备了铠甲、头盔,和横刀长弓,甚至还配备了不少的弩箭。在面向台山仓库的南墙,和面向凤凰山仓库的东墙,还各配备了十架伏远重弩。
  西城墙基本毁于昨夜的战斗,一时间李璟也来不及修筑,便临时让士兵扛了许多沙袋在原城墙址上堆起了一条约一人高的沙袋墙,另外在沙袋墙外临时加了一排削尖的木桩。
  一切刚刚布置完成,刚刚成立的侦察队已经派人回来报告,两支舰队几乎是一东一南,同时靠岸,登陆沙门岛了。
  李璟和几个将领初步判断,以为大谢砦的兵马和登州水师的兵马此时出现在这里,应当不是来攻打沙门镇的。最大的可能是这些人昨晚就已经收到海盗袭击沙门镇的消息,可却一直左拖右拖就是不肯立即赶来救援。结果他们左等右等,等到了上午了,也没有看到独眼蛟撤离岛上,不得已,只好率兵前来了。
  虽然有这样的推测,可为了安全起见,李璟只派出了李维和玄成和尚两个侦察队的队头队副各带了半队人马,分成两边,出城密切关注两只舰队的动向。他则和其它所有人马,坚守在城中,绝不出城半步。
  事实上,一切和李璟的推测并没有什么两样。
  昨晚海贼登陆沙门岛,随后与沙门镇血战起,几个码头上的那些商户早就第一时间知道了。很多商户连夜乘船带着些细软逃离沙门岛,有的逃回了大谢岛南岛,有的直接逃回了登州。海贼来袭的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到了大谢砦封彰的耳中,登州水师和登州刺史宋温等基本上也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
  封彰在派人打探到来袭的海贼是独眼蛟时,便马上明白此事的背后与王进脱不出干系。不过他也早已经有除掉李璟的想法,当下乐得王进与李璟撕杀。海贼除掉了李璟,那沙门镇将又回到他的掌控中,他拔掉了一颗眼中钉。而如果李璟干掉了海贼,又或者就与海贼两败俱伤,他依然是乐得其见。更何况,封彰听说独眼蛟居然来了十八艘船时,也是吃了一惊。当下,更是认为李璟此次必死,他恨不得李璟死于海贼之手,又哪肯会帮李璟。他随即传下命令,大谢砦所有船只没有他的命令,不得靠近沙门岛。
  另一个拥有增援李璟能力的是登州水师的王进,不过海贼本来就是他勾结来的,要指望他增援沙门镇更是不可能了。
  唯一听到海贼袭击沙门镇的消息,为之担心的只有登州刺史宋温。李璟是他派去沙门镇的,如今天李璟才刚到任没多久,如果就这么死在海贼的手中,那他如何面对崔芸卿与于琄、李汭那些人?他可是知道昭王李汭的女儿西河郡主眼下正和于琄的女儿就在沙门岛上,若是她们也落在了海贼的手中,那这事可就真大发了。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宋温就给登州水师传令,让王进立即率登州水师官兵乘战舰增援沙门镇,击退海贼。只不过他的手令送到水寨之后,王进只是笑了笑,然后将那张手令一把撕成了碎片。登州水师名义上是登州刺史统辖,可实际上早就是自成一体。更何况,王进和宋温正是淄青镇现下最不合的两派,一边是节度使宋威的心腹,一边是青州牙兵牙将王敬武的族兄,他不理会宋温的命令,宋温也奈何他不得。
  事情就这么拖着,李璟与独眼蛟血战半夜,隔着不过十几里外的大谢砦,和几十里外的登州水师两路兵马,却见死不救,不出一兵一卒。
  最后快到了天亮之时,宋温见连发三道命令给王进和封彰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消息之后,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不对了。关健之时,宋温找上昭王李汭,最后一起召见了登州牢城使韩忠,以及龙山营兵马使刘健,东牟守捉使徐成。一番商议之后,从三部大营中调集了一千人马直奔登州水寨。
  见到宋温和昭王李汭亲自带着一千兵马前来,王进虽然脸色铁青,可也知道事情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最后迫于压力,只得下令抽调了十几艘战舰,五百水师官兵前往救援沙门岛。封彰见事情闹到这步,算算时间估计也差不多了,便当着宋温派来的使者的面,也抽调了十几艘战舰和五百官兵前往增援沙门岛。
  就这样,抽调战舰,调配兵马,等等,两边又耽误了足足小半天,才最终起航。两个舰队各有五百人马,加上宋温和李汭各带的五百人马,合计两千人马赶来沙门镇。
  不过等他们赶到沙门镇码头时,已经快到了中午了。
  战舰慢腾腾的在两个码头上登陆,这也是宋温和李汭的要求,为的是怕沙门镇已经被海贼攻破,从两面登陆,只是希望能够截到海贼。
  刚一上岸,宋温就听到岛上鼓角齐鸣,却不见码头上有半个人。一时也不知道李璟那边究竟如何了,心急如焚。只得连忙指挥所有士兵下船,集合列阵后向沙门镇一路杀来。
  宋温与李汭各从一个方向靠岸登陆,率兵前来。没有多久便在沙门镇城外汇合,李汭一见沙门镇堡城外的营地一片大火之后的灰烬,又见西城下血染遍地,城内人见到他们到来不但不出来迎接,反而堆起沙袋,远远的张开了弓箭,都以为沙门镇已经落入了海贼手中。
  李汭一想起在岛上的女儿此时还不知在何处,顿时心中一痛,咬牙拔剑,向前堡城一指,大喝道:“夺回堡城,杀光贼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