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628

  “三将军出城夜袭遇敌,全军溃败,三将军,三将军生死不知!”
第1002章
兵不血刃
  秦军在河北嚣张无比的全面出击,深入成德、魏博二镇,兵临城下的打法,虽然嚣张,可取得的效果却是极佳的。燕京不少的官员都纷纷上书,认为前线的周德威和郭崇韬二将过于激进。不过李璟对于这些奏折却都留中不发,并没有放在心上。事实上,这看似激进的打法,其实都是建立在全面的情报掌控以及优势的战略形势上的,河北二镇早就成了孤军,根本无兵来援。
  相反的,秦军拥有军队上的数量和战力的优势,不和对方打野战,也不打攻城战,直接来个围城战,用最快的速度杀到对方的城下,一城城的分割。看似冒险,其实却很稳固。河北二镇若是敢出城来战,兵力看起来分散的秦军,却并不会有危机。相反,二镇同样也兵力分散,把大决战改成小规模战斗,秦军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动。
  甚至可以说,李璟就是要用这种分割战术,防止二镇集结大军来决战。打大规模的战斗,消耗太大了,不但消耗秦军,同时也消耗着二镇最后的底气。对于如今完全把二镇当成了自己囊中之物的李璟来说,果子已经成熟,却要打个稀烂,那就太可惜了。
  镇州之战的捷报传回燕京当天,李璟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这一战,周德威以两万对三万,以伏击加炮群轰击加地雷阵,对付前来出城夜袭的赵军,一战取得了歼敌三千余,俘虏一万五千余的巨大战果,并且俘虏了赵军主将,成德行军司马王景敔。面对着秦军的猛烈伏击,近在二十里外真定城上的王景胤甚至根本不敢出城来援,只是率军排列城门口,收拢溃逃回来的败兵,根本不敢离开城池。
  天亮后,真定城中的赵军个个惊惧万分,城门紧闭,再不敢谈出城作战了。而周德威也遵循李璟的命令,并不强攻真定城,依然沿滹沱河下寨,继续与赵军对峙起来。
  接下来数天,魏博和成德二镇八州数十县,也有一些城池守军不堪重压,试图出城突围,结果一离开了城池的保护,在野地里他们根本就不是秦军的对手。几场战斗下来,敢于出城的兵马无一例外的被击败,或死或俘,甚至有几座城池的守军因此全军覆没,空虚的城池被秦军轻松的占据,成了意外的收获。
  河北二镇孤军奋战,虽然两镇手下都有二十万以上的兵马,但是此时,他们却都感觉到,自己孤立无援。秦军这次出动的太快了,有前几次的虚张声势,加上突袭前又正是夏收在即,因此二镇都有些大意。等秦军杀过来后,并且一反常态,直接实行了这种嚣张万分的战术后,二镇的四五十万庞大的兵马,却被分割包围在八州境内的几十座城池和军寨之内,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力,甚至被分割后,连有效的指挥系统也没有了。
  二镇的精锐都是牙军,以及一些外镇军,但更多的还是如县镇兵、戍兵、和团结兵这些,这些兵马多是这几年新征召的,数量虽多,可装备不齐,训练不齐,战斗力不高。
  这几年,在秦藩进入河北,并先后拿下卢龙、义武、沧景三镇之后,河北剩下的魏博和成德二老牌藩镇,便开始经常有士兵逃离,和许多百姓奴隶一样,他们听到许许多多关于秦藩的传言,都说秦藩是天堂,不断有人冒险逃亡。为此,二镇不得不加大了惩罚力度,甚至在所有的军队士兵的脸上刺字,再染上墨汁,刺明军号。各地的关卡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有刺字的人脱离军队逃跑,立即逮捕。
  这招一度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在,当秦藩全面进攻二镇后,二镇各地士兵又开始了逃跑的大潮。
  一开始只是少部份士兵趁机逃到秦军阵前,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逃跑,甚至有整队整队逃路投降秦军的。到现在,李璟收到的前线战报上已经显示,二镇已经开始有兵马使一级的高级将领投降秦军了。
  在开战的第七天,已经有十几名将领降秦,甚至有三人直接献城投降。
  深州,刺史府。
  深州刺史兼成德镇前军都知兵马使苏汉坐在书房内,眉头紧急,长吁短叹。
  “使君,形势越来越恶了!”苏汉的谋士,深州的长史牛翼忧心忡忡的道,“真定一战,王景敔兵败被俘,博野军几乎全军覆没啊。如今王景胤已经丧胆,对秦军根本是束手无策。开战仅仅七天,据我们所知的,已经有十几名将领降秦,甚至有三座县城被他们献城秦军。光是我们深州,安平、饶阳、鹿城、陆泽四县,现在就已经有安平和饶阳二城被守将献与秦军。现在,我们的北面已经彻底的沦为了秦军控制,不说从此秦军可以顺着滹沱河能够迅速的南下,光是围在城外的高思继那一万人马,我们就挡不住啊。高思继,可是李璟的门徒,人称白马银枪,勇猛绝伦。”
  苏汉长叹一声,“某又能如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时至今日,使君当早做打算啊。”
  长史的话苏汉心里明白,眼下形势,若是早降,说不定还能捞点功劳,若是等到形势无可挽救时投降,那时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可真要走到这一步,他又不免犹豫。苏汉也是成德世代武将,虽然成德百余年换了四个家族掌控,但他们苏家百余年来却一直都是成德将领,不高不低。在成德镇,苏家的势力也不算小。不管谁当成德节帅,他们苏家的地位都不会变。可如果降秦,按他对秦藩的理解,苏家以后是绝无可能保留成德军头的权利了。苏家的今天来之不易啊,不到万不得已哪个愿意轻言放弃。
  “使君,若错过眼下机会,到时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句话最终还是让苏汉做出了选择,“马上召集军中队正以上军官前来将府议事。”顿了顿他又沉声道,“另外,把某的牙兵都调到府中埋伏,记住,要小心谨慎,莫走漏风声。”
  看着苏汉的表情,牛翼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感到一阵轻松。还好老上司识时务,要不然,只怕他为了自已的前途,就得另寻他法了。
  当夜,深州城上兵马戒备,严加防范,深州的刺史府里,却是灯火辉煌,各级军官汇聚一堂。
  “诸位同袍弟兄,今日一聚,某只有一件事情宣布,如今形势大家也看到了,必死之危局啊。诸位跟着某,某不忍心带着大家继续往火坑跳,因此,某打算,明日降秦,也算是为诸位兄弟们找一条退路。”
  这话一出,整个厅堂顿时一片寂静,谁也没有想到,苏汉这位成德大将,居然未战即要降。虽然这些天,各种坏消息传来,真定大败,数名将领开城投降,可苏汉毕竟是一州刺史,而且还是以统领一州兵马的武将身份任的刺史,他也开口要降,这可实在让人惊讶了。
  惊讶之余,不少将领都松了一口气,现在的局势,谁都看的出来,成德是撑不下去了。就算撑过了今年,那明年呢?早晚要被秦军吞并,既然如此,谁还愿意打这样一场仗。若是能早点找条退路,大家当然愿意。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厅中还是有不少将领公开反对的,他们有的是因为家眷在镇州,有的是因为是王家的心腹,有的则是因数次与秦军战争中,有子弟死于战争中,不管什么原因,他们却不想投降。
  苏汉目光冷冷的扫过那些叫的极凶的家伙,人数还不少,其中身份最高的是城防兵马使王振,这个家伙是王家旁支子弟。剩下的不少人,也都是他的心腹,还有一些营主队头等军官。
  等王振等喊够了,苏汉冷冷一笑,放下酒杯,轻轻拍掌。
  顿时,从厅外走廊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厅门被撞开,苏汉的牙兵全身铁甲锵锵,手持刀盾,猛的冲了进来。
  王振脸立时惨白,他没想到苏汉居然早有准备,刚刚竟然是在诱他们跳出来。
  “苏汉,你这个狗杂种,苏家世代受王氏之恩,如今居然背叛主人,你不得好死!”
  苏汉冷冷笑道:“苏家在隋朝之时,就已经是河北军校了,从隋入唐,又从安禄山、史思明反唐,到后来受朝廷招安,成为成德军校,算来,那以后已经先后历经四个掌控成德镇的家族了。你们王家,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区区回鹘杂种,也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成德之王了吗?”说完,他一挥手,阐一群牙兵上前,拉着先前反对的那些人到廊下,一阵刀斧之声,片刻之后,王振和几十名军官的首级已经被提到厅上,鲜血淋淋。
  “诸位同袍,对于降秦之事,还有异议否?”苏汉扫过诸将,众人纷纷摇头。
  “哈哈哈,好,那某现在就派人去城外联络高将军,现在,还请诸位与某一起联名写降书。”
  降书上签满了诸将的名字,还有一个个沾着刚刚王振等人鲜血的血指纹,再附上了王振等数十军官的首级,一起被苏汉派牛翼带着前往城外高思继的军营。
  同时,诸将被继续留在刺史府中,而苏汉又派出牙兵开始接管城防。
  天亮之时,牛翼骑着高头大马,有些得意洋洋的在前为高思继带路,回到了深州城下。
  深州城门在高思继和一万秦军面前,缓缓打开,苏汉率领着城中文武官员,以及所有放下刀兵解下铠甲的守军,缓缓出城,等候高思继的受降。
  受降的过程很顺利,没有半点意外。
  高思继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深州城。
  同一天,在苏汉、牛翼等的劝降下,深州南面的鹿城和陆泽二县城的守军,也齐齐解甲归降。
  当天晚上,高思继亲自写下“我军占领深州全境,未失一兵一卒!”的捷报,派人飞马送往燕京!
第1003章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河北,魏博,大名府。
  大名府,东晋时设贵乡郡贵乡县,后撤,东魏时重设贵乡县。北周改称魏州,唐初改作冀州,后复称魏州。唐肃宗时,在魏州设置魏博节度,派遣节度使,管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唐德宗建中二年,魏博节度使田悦与成德李惟岳、淄青李纳联合反叛,不久又与朱滔、王武俊联合反唐,并自立为魏王,将魏州改称大名府。
  大唐天下三百余州,过去也只有五京十府,京是国都和陪都,府是天子曾经驻跸行宫之地,同时也是天下重要的城池,如江陵、成都、太原、河南、凤翔等府。魏州称大名府是逾越之举,不过晚唐之时,虽然魏博镇几度臣服朝廷,但实际割据局势不改。
  到了晚唐此时,魏博镇的藩镇治所大名府,已经是一座周长八十里的超级大城,是李璟入河北之前,与卢龙幽州城南北遥想响应的超大城池,既是一座相当规模的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座军事要塞。
  大名府在此时是黄河北面一座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
  魏博天下强军,在河北几个藩镇相继被秦军打压的时候,魏博却凭借着他们的独特地势,这几年受到的冲击并不算太大。真正让魏博受创的也就两仗,一是当初秦军第一次进入河北时,河北三镇主动与秦军在河间的大战,那战魏博损失万余兵马。第二次,则是魏博前任节帅韩简主动出兵进攻河阳与天平二镇,结果在天平镇被秦军大败,损失两万兵马。
  随后韩简被刺杀,魏博从此由乐彦祯接任帅位,乐氏也是魏博镇的第四个掌控家族,继田氏割据六十余年后,何氏和韩氏之后第四个掌控魏博的家族。
  乐彦祯本名乐行达,家中世代为魏博军校,其父亲乐少寂也是魏博的军官,历任魏博下属的澶州、博州、贝州三州刺史,赠工部尚书。乐行达年轻时也当上了魏博的军校。
  韩简任魏博节度使后,乐行达被提升为马步军都虞候,后转任博州刺史。河北三镇与秦军大战之时,乐行达就是当时魏博军的前锋主将。后来韩简一度攻占河阳,迫使节度使诸葛爽逃走,同样担任先锋的乐行达因在此战中有功,迁任澶州刺史。后韩简留乐行达守河阳,亲率两万兵马渡河攻天平镇,结果兵败,没多久,韩简又被秦军刺杀。
  当时已经是魏博衙内都知兵马使的乐行达迅速抢先控制大名府,并赢得了其它军将们的支持,韩简的儿子和其家族成员被乐彦祯等杀死,他随后自称留后,稍后朝廷正式任命其为全权节度使。
  杨氏兄弟拥李晔为新天子,为乐行达赐名乐彦祯,并授其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乐彦祯自坐上魏博节帅之后,便开始实行联合诸镇共同对抗秦藩的策略,甚至主动向长安朝廷示好称臣。
  就在前不久,昭义节度使孟立方不满朝廷所任命的昭义留后郑昌图,暗中贿赂乐彦祯之子乐从训,请他出手半路截杀郑昌图。乐从训得到孟立方所给的大量钱财,又听说郑昌图携带着大量美貌侍妾歌伎舞女以及众多财物,见利起心,纠集了数百人马伏杀了郑昌图,夺取了他的侍妾歌女舞姬和财物。孟立方报告朝廷郑昌图为盗匪所杀,朝廷虽然得知此事是由魏博节帅衙内乐从训所为,可也无力深究。但魏博诸将和百姓们,却担忧乐从训的胡来,会导致魏博被东面的秦藩打压的同时,还会被朝廷所抛弃,对此事耿耿于怀。
  今年新年后,朝廷与秦藩达成和议,河北成德魏博二镇果然被朝廷所抛弃,许多魏博的将士和百姓,都纷纷认为此事和乐从训截杀朝廷所任命的昭义镇节度留后郑昌图有关。
  虽然说乐彦祯在韩简死后,抓住机会,一举取代了韩氏家族,掌控了魏博镇。可魏博镇不是一个普通的藩镇,这是一个历经了四个家族,割据了一百余年的老牌藩镇,始创于安史之乱的叛将田承嗣,从那时起,骄横跋扈的性子,就深深的植入了这块土地。代宗之时,天子举天下之力讨伐魏博,竟然也拿它不下,魏博堪称大唐藩镇割据的领头羊,是天下动乱之源。
  魏博下辖六州四十三县,中间强盛时甚至一度控制近十州地盘。而且就算如今只控制了传统的六州,可这六州在此时都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之地,西枕太行山脉,东南两面皆是黄河天险,境内又有北运河和漳河这样的防御水网,素有地广兵强之称。
  尤其是魏博牙兵,更以其强悍、跋扈而著称于世,天下传唱,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在唐朝诸藩镇中,卢龙镇兵乱次数居首,其次就是魏博和昭义镇。
  魏博军的跋扈是天下闻名的,就算乐彦祯做了节帅,也并不能改变这一传统。牙兵,最初只是藩镇节帅们上对抗中央,下对抗藩镇内各外镇兵、州兵、镇镇兵等这些藩镇军头们,为维护自己的权威,保护自身安全,精挑细选的一支亲兵卫队,因此也称衙兵,保卫府衙的兵,其战斗力和待遇都是一般的藩镇军队所无法企及的,基本上各藩镇都有自己的牙兵,如李克用的黑鸦兵,周宝的后楼兵,朱温的金枪都等,魏博的牙兵甚至历史更悠久,掌控魏博的家族换了四个,节帅换了几十个,可魏博的牙兵却依然是那批人,魏博牙兵甚至是父子兄弟相袭的一支彪悍部队。
  就同大唐的宦官们最初不过是皇室的农奴,可后来却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一样,魏博牙兵在魏博镇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团体,他们历史悠久,传承久远,这个集团逐渐转化成为了魏博镇真正的统治层。到了晚唐时代,与其说是魏博牙兵们在保护主帅,还不如说是主帅只是这个集团推出来的代表而已,主帅是必须服务于牙兵们的利益的。
  对于牙兵们来说,谁做节帅无所谓,只要不影响到大家的利益就行了。
  当初乐彦祯取代韩家掌控魏博,是得到牙兵们首肯的,因为他们认为韩简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粗人,粗人没什么关系,可你还脑子一热就敢先打河内再打天平,最后还打的损兵折将,就是你的不是了。等韩简一死,韩家更是后继无人,没几个像样的家伙,大家哪愿意继续让这样的人来带领大家呢。乐彦祯愿意出头,表示他上台将会继续维护牙兵们的传统利益,因此,最后大家就把韩家人宰了,推了乐彦祯上台。
  可是在朝廷和李璟和议,抛弃魏博之后,许多魏博人,尤其是跋扈的魏博牙兵集团的军将们,纷纷认为这都得怪乐衙内,若不是他拿了昭义镇的好处,却截杀郑昌图,又做的不干净,长安哪会抛弃他们?
  衙内乐从训是一个标准的衙内,武将世家出身,一身骑射步战的好功夫,四肢发达,可惜头脑有些简单。不过乐从训有一个深为信任的谋士,名叫李山甫,一个和黄巢一样的落第不得志诗人,和威通芳林十哲以及江东三罗一样,都是一群有才却不得志的文人,且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名门出身,只是普通家族出身,因此在晚唐这个门第贵族发展到颠峰的时代,他的怀才不遇也就顺理成章。不过他和罗隐等人不同的是,罗隐等人早年不得志,但后来都还找到了一个好伯乐,如今一个个都成为秦藩高官。李山甫跟了乐从训,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狗头军师。
  乐从训截杀郑昌图,实际上主谋的是孟立方,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个狗头军师。
  截杀郑昌图,捞了一笔外快之后,李山甫又给乐从训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让乐从训用捞来的外快,以及当初招募的那五百截杀郑昌图时的流氓无赖地痞游侠儿们,成立了一支新的牙兵部队,“五百子将”。用比魏博牙兵大爷们还要优越的条件来养这五百子将。
  本来乐从训捞外快不带牙兵们去,事后他大块喝酒吃肉,却连汤也不给牙兵们喝点,大家已经有些不满了。
  可随后又发生了朝廷抛弃魏博镇的事情,大家就更是怨声载道了。偏偏乐从训还不知道什么叫低调,他手下的那五百子将本就是一群无赖出身,自恃有功,越来越嚣张,甚至比魏博牙兵这些老爷们还要嚣张,他们随意进出节度使府衙,甚至往来于节堂以及大帅的客厅和卧室,根本不把自己当外人。他们不把自己当外人,那牙兵们原来的位置可就有些越来越尴尬了。
  试想如果连大帅的身都近不了了,那他们这些牙兵还叫什么牙兵?
  论骄横跋扈,本是吾辈魏博牙兵专利,岂能轮到这群杂毛子将来染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