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628

  不过到了现在,元和当初的四十八镇大部份已经不在了,许多藩镇消亡,又有许多藩镇新立。
  在这以元和四十八镇为参照的地图上,州县划分早已经面目全非。
  一眼望去,这张地盘上,最为耀眼的就是秦藩了。这个在近十年间兴起的藩镇,以无可匹乱之姿,成为了当今最强大的藩镇,三分天下有其一,若是算是秦藩在关外开拓的疆土,甚至可以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了。秦藩,就如同是东北的一条蛟龙,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一飞冲天。东北部有秦藩,西北地区则有长安朝廷,一个以河东中、南部、关陇地区、河南西部,以及山南东、鄂岳、荆南、湖南、江西、淮南、浙西等各藩镇联合的超级势力。从表面上看,长安这个新朝,其各镇控制的地盘甚至超过秦藩。
  而在西南,则有成都朝廷,虽然之前只剩下了三川三个藩镇,一度被人认为灭亡就在眼前。
  可是谁又能想到,风云变幻无常。转眼间,燕京、长安、成都这三大势力组成的三足鼎立之势,转眼之间又已经发现了这么大的剧变。
  秦藩新年之时刚与长安达成了协议,双方休战讲和。却不料,在先前大家都认为李璟要和长安大战没有发生,倒是转眼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南下增援宣武节帅朱温的时候,却被朱温于汴州城中酒宴之上伏杀。如今河东军和汴军大战不休,被李璟招安的尚让秦宗权等人却又突然进攻山南东道。
  这还不算混乱的。
  最让他惊讶的是,就在此时,东都的杨复光终于出手了。只是他既没有出兵去帮河东军围汴州,也没有帮梁军反攻河东。杨复光出人意料的在数天前,亲领数万大军兵发陕虢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袭击了东都洛阳通往关中长安之间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河南、关中、河东三地之间要冲的陕州,这一战,留守陕州的朱温兄长朱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陕虢节度使朱存被斩杀陕州城中。
  陕虢镇被攻破两万余汴军投降,近万人战死。
  这一战绝对是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所料,突袭闪电战拿下了陕虢镇之后,杨复光并没有停下来。几乎就在他进攻陕虢镇的同时,长安的杨复恭也在同时派兵出蓝田,直攻朱温控制的金商镇,猛攻关中西南大门武关。
  刚刚不久前的元旦之时,燕京与长安方面的和议,还一度让天下许多观望的人以为,三大势力鼎足以成,黄巢又已经灭亡,天下可能会迎来一个难得的太平时期。可谁料到,转眼之间,各地却打成了一锅粥?
  朱温把李克用干掉了,河东军和汴军打的难分难解。转眼间,杨复光又把朱温的二哥给干掉了,夺了陕虢,杨复恭又兵出蓝田,杀入商州,杨氏双雄两路猛攻朱温的金商镇。而年前已经在豫西站住脚生了根,拥有毫颍陈蔡四州的黄巢余孽,却又开始兴风做浪。打着秦王李璟的旗号,大有趁朱温病,要朱温命的势头,猛攻朱温控制的山南东道北部诸州,丝毫没有顾及半点曾经的同袍之谊。
  从表面上看,不久前还是中原最大藩镇的梁王朱温,转眼间就成了人人喊打,所有人眼中的肥猪阿三了。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形势还算明朗,这只会是一场杀猪盛宴。可事情却没这么简单,因为成都也不甘寂寞的掺与进来了。但成都的田公公这回却不是来杀猪分肉的,他是来保护朱温的。
  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师立在田令孜的命令下,亲率五万兵马出山南西道,沿汉水自梁、洋二州,直入金州,救援朱温的金商镇商州,保护武关。
  而就在这个时候,秦藩也并没有闲着。在河南打成了一锅粥的时候,早已经休整了半年的秦军,开始向河北的成德和魏博二镇边界上布置。秦军与河北二镇兵马小规模的遭遇战不断,越来越多的秦军轻骑以小股部队窜入河北二镇之中袭扰,破坏河北二镇的春耕。
  在这种形势下,淮西的杨行密也开始整军备战,在获得秦王李璟的默认后,杨行密开始调兵越过大别山山脉,向鄂岳地区进军。准备将位于山南东道、淮南镇、荆南、江南西道、湖南诸镇中间的安、沔、黄、蕲、鄂、岳六州地区,一举控制长江中游地区,拿下武昌军,以对淮西和江西、宣歙诸地占据上游形势。
  看到这个样子,钱镠是真的坐不住了。
  连杨行密都动了,他还岂能坐视。
  一直以来,钱镠都把杨行密视为重要对手。相对而言,不管是高骈还是周宝或者董昌,钱镠并不放在眼中,这些人不是老迈就是昏庸,早已经是江河日下了,但唯有杨行密,和自己一样,都年轻力壮,又都把妹子送给李璟,又认李璟为师,得到秦藩的大力支持。两人隔江相对,各据一方。本也算是相安无事,甚至在秦藩力量未南下之时,还能相互倚重。可自从杨行密捞过界,出兵跨江攻下宣歙地区之后,这让钱镠就十分不满了。
  宣歙镇是从浙西和浙东两道分割出来的,在长江南岸,仅靠着浙西,其东北面是润州,东南面是杭州,正北是杨行密的淮西庐州,西面是江西。在钱镠看来,宣、歙、池三州一来是从浙江道分割出来的,二来又是在长江南面,怎么说,也应当由他来控制。杨行密这个举动,明显就是捞过界了。
  而现在,杨行密又要去打鄂岳,在钱镠看来,这明显是杨行密在为以后攻打江西做准备。
  宣歙在杭州的北面,江西在杭州的西面,若真让杨行密如此发展下去,这吴越之地哪还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钱镠当然也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但相对于杨行密这个家伙的起家,钱镠却有些束缚,没那么自由。钱镠是以董昌副将的身份,得到李璟的支持后,又为董昌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甚至一手帮董昌击败了浙东的刘汉宏,帮董昌打下了浙东镇,才最后能得到杭州刺史之位的。
  在钱镠的头上,既有名义上的上司浙西镇海军节度使周宝这个老大,又有浙东义胜军节度使董昌这个老大,而且再往上,还有一个朝廷老大,和一个秦王李璟的老大。
  头上的婆婆太多,钱镠这个小媳妇当的并不轻松。相比于杨行密如今控制着庐、和、宣、歙、池、舒六州地盘,钱镠可就差多了。他这个吴王、江南行省总督、义胜军节度副使,实际控制的地盘只有杭州一地而已。董昌那个他心里看不起的家伙,却靠着他的拼命,坐享着浙东的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地盘。而就连周宝那个独眼龙老头,也还名义上控制着润、常、苏、湖、升、饶、江、杭八州。
  钱镠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要把头上的两个婆婆干掉,但一直得不到李璟的明确支持回复,一个人又不没太多信心能干掉两个老大,只得一直守着这一亩三分田,利用李璟有限的支持,拼命的发展经济。多亏杭州就个杭州湾,有李璟的大力支持,钱镠也一直搭在秦藩的海贸大船上,每年钱财赚的不少,依靠这些钱财,不停的从秦藩买来装备军械,训练士卒。杭州兵虽不多,只有八都,总兵力加一起也不足五万,但却都是训练有素的精良之卒。
  他等的时间太久了,他已经不想再等下去了。
  如今的各地大战,让钱镠再也忍不住了。再不出手,只怕连汤都喝不到了。
  晚上,钱镠的五虎上将之一兼谋士的成及回来了。钱镠立即迫不急待的将他请入书房之中,刚坐下,他就开门见山的道:“弘济兄,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我觉得时机到了,我们这几年的训练,如今有了五万精锐兵马,就算比不上秦军那般精锐,可这些兵马也是在秦军顾问团的训练下拉起来的,又有秦藩制式军械,我觉得咱们实力够了。”
  成及捏着下巴的胡子沉思着:“将军真觉得时机成熟了吗?”
  “时机以至。”
  “那将军之意,要选择哪边动手?”
  钱镠要动手,不管从哪边来讲,也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向北,争夺浙西的润苏常熟这一带,要么向南,向董昌下手,争夺越、睦、明、温等州。向北,润苏等浙西诸州明显要比浙东诸州更富庶。但镇海节度使周宝虽然老迈,可毕竟手下诸州刺史也都是些老将,非等闲之辈。倒是董昌,钱镠本就是董昌心腹大将,副手。对于董昌的实力和底细,他是最清楚的。可董昌的浙东,却比浙西差的太远。
  钱镠想了许久,他也一直有些摇摆不定。就地盘而言,明显紧邻着长江的浙西更胜于浙东,润苏常熟,那可是真正的渔米富庶之乡,远超浙东的沿海山区。但另一方面,董昌的义胜军,却又远逊于周宝的镇海军。打仗,理应挑软柿子捏,但钱镠又放不下浙西的富裕。而且如果能控制浙西,这不光是富裕的问题,控制浙西,就等于有了长江天险。控长江,而向南,这个顺序更好。
  “弘济兄以为先打浙西如何,周宝老迈昏庸,年过七十,其部下诸将也早就各有心思,散沙一盘。况且,苏常之地,天下富庶啊。”
  钱镠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他现在都还是董昌的副节度使,若是他此时出兵攻打董昌,未免有一个背叛者的不好名声。
  成及却摇了摇头,“某以为,镇海和义胜二军,镇海虽然因节帅周宝昏庸而人心散乱,但镇海军却是打过大仗打过硬仗的。并且,就算周宝不行了,可浙西诸州刺史却都是镇海军大将担任,我们真要进军镇海,只怕利益相关之下,这些各地刺史大将必然群起而攻。我们杭州八都,地小兵也不多,真跟他们打,我觉得并不合适。反倒是董昌,虽然他坐领浙东八州,可实际上,这浙东地盘基本上都是由将军率兵打下的。就是在浙东军中,将军的威望也极高。若是我们攻打浙东,董昌不过是又一个刘汉宏而已。先拿下浙东,扩大地盘,增强实力,招兵买马,然后我们可再挥兵北上,灭掉镇海军。如今,越地尽在将军之手,可成基业。”
  “然董昌是我旧主,若某出兵攻伐,只怕引来非议。”钱镠并不愿意担一个反骨仔的名声,毕竟他现在可还是李璟的门徒和臣属,万一因此事,引得李璟对他不满,那就不免因小失大了。
  却不料,成及只是微微一笑,“若只是顾虑此事,那将军大可不必担忧。某虽不才,却有一策可解将军之忧。只要此策一出,包将军不但能得浙东之地,而且还不会被天下人非议,更不会惹李璟不满。”
  钱镠大喜,“弘济兄有何良策,还请速速道来。”
  “很简单,将军只须依某之言,这般……这般……即可。”
  钱镠捏着拳头,忍不住惊叹道:“弘济兄果然不愧为某之谋主,真是妙策!”
第992章
开疆拓土
  燕京,紫禁宫南书房。
  李璟此时也正在研究着一副挂满大半边墙上边长足有一丈的巨大地图,不过这张地图却非普通的地图,而是一张南海图。在这个时代,缘由海贸的繁荣,唐人对于海洋也并不陌生。虽然传统上的四海划分,并非完全指海洋。唐人的四海,东海并不单指长江的长江口外的海域,因此东海也包括了渤海、黄海、以及长江口外的东海,这是唐人眼中最大的海洋,也最熟悉的海洋。
  东海之南,就是南海,汉代、南北朝时亦称为涨海、沸海。唐人对于这片海域,比起东海来稍为陌生些。但这些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却让南海的神秘面纱渐渐揭开。
  除了东南两大海之外,唐人眼中的北海则是塞外蒙古高原上巨大的贝加尔湖,西海则是位于河西的青海湖。这两个巨大的湖泊,被唐人称之为海。
  强盛的秦藩,在征服东北部族之后,最北的驻军已经越过了大兴安岭,将北海纳入到了秦藩的控制之内。北海,也是如今秦藩最北方的实际控制区的最北疆。西海太过遥远,这也是目前秦藩唯一没有影响控制的地区。
  东海之地,早已经成为了秦军的内海。渤海,更是被秦藩诸地围绕,这些年沿渤海打造了一个环渤海核心圈,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津京唐地区的三角之势,让渤海真正彻底的成为了秦军内海。而更外围的黄海、东海,也随着军先后对舟山群岛、琉球岛、耽罗岛、对马岛等的实际控制,让秦军在这一海域成为霸主。
  相对于秦藩对东海的霸主地位,到是如今越来越热闹的海上丝绸路上的南海海域,秦藩的控制还不算太强。不过随着海贸的持续繁荣,南海越发热闹起来,连带着南海海域的诸岛及沿海,同样是如此。
  在李璟的这张地图上,早已经有水师详细标注的东南各国的名字和疆域划分。
  李璟参照后世的地理国家对照着此时的东南各国,在现代的越南,此时北部还属于大唐,为安南都护,并建立静海军节度使,以静海军节度使兼任安南都护。而在越南中部,此时则是占城国,隋时称林邑国,曾经被隋炀帝杨广派将领攻破林邑国。其国内的占城稻,是最为高产的优质水稻,秦藩数年前就从占城国引进了占城稻,如今秦藩的水稻产区基本上都是种植着这种高产水稻。
  安南、占城以南,则是蒲甘和真腊两国。蒲甘国,也就是后世的缅甸,真腊,则是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柬埔寨,此时正是吴哥王朝的黄金阶段,后世著名的吴哥窟,正是这个尊崇佛教的吴哥王朝留下的。
  安南、占城、蒲甘、真腊往西,则是南诏国、天竺、以及僧伽罗国,这三国在后世,分别是中国云南地区,印度、和斯里兰卡。
  而在南中国海的群岛上,则以麻逸、三佛齐、爪哇、古吉打、三屿、罗娑斯、麻那里等国遍布,据水师派出的专门的探险队发现记录下来的岛屿国度,多达一百余个,大小岛屿五万余个。他们不但到达马来群岛,甚至到达了遥远的澳大利亚,这些秦藩的探险船队上的水手,甚至认为澳大利亚是世界最末之岛,因此将之称为绝岛。
  在这些南海群岛上,以马来西亚的古国三佛齐为最强,其次还有爪哇国也渐崛起,另有菲律宾的古国三屿国和麻逸国也都很强,此外也还有麻那里、罗娑斯等国。澳大利亚大陆除了绝岛之名外,还被称为统称为罗娑斯,其北方的达尔文港口一带则被称为麻那里。
  探险船队历时近十年,可谓是把南洋群岛的形势分布弄的比那些土著都还要清楚。
  探险船队不但画出了一张完整的南洋海图,同时也将探明的海洋航线,适合停靠补给的港口,以及诸岛上的特产等标的很清楚。
  因海上东西商贸的繁荣,也大大带动了南洋岛国的发展,如三佛齐甚至渐有统一马来群岛之势,他们甚至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和不可小视的陆军。
  海上的三佛齐、爪哇、麻逸,加上沿海的占城、真腊、蒲甘、天竺,这就是南海海域的七只蛟龙。中土与西方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让这些海路上的国家坐享巨大利润,发展迅速。
  秦军水师控制着琉球岛和海南岛之后,在南海的实力大大增强。上次秦藩裁减十万水师之后,让水师上下大为叹息。眼看着秦军短时间内都不会对东南用兵,水师英雄无用武之地,随时有可能再遭裁减。水师的将领们越发着急,最后,他们居然弄出了一份超长的计划呈交到了燕京。
  以李绪为代表的水师将领,在呈文中向燕京提议,派水师南下,直接夺取蒲罗中岛,以控制南海通往天竺海的重要海上通道哥罗富沙海峡。哥罗富沙和蒲罗中都是南海古国,哥罗富沙,就是后世马来西亚马六甲古城的古名,此时名为哥罗富沙,在唐高宗时,哥罗富沙国王还派使者去长安向高宗献五色鹦鹉。
  蒲罗中,则是新加坡的古国名。
  此时的马六甲和新加坡都还只是一个南海小岛国,但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却在四百多年前,阿拉伯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到南中国海的远洋航道,这条长达两千里的著名海上通道,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公里,向北渐宽,到印尼的沙璜和泰国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公里。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眼下,这条要道主要被三佛齐所控制,另外蒲罗中与哥罗富沙也有部份控制权,另外爪哇也渐插手这条海上要道。
  三佛齐与爪哇仗着强大的水师,把本来属于蒲罗中与哥罗富沙两岛国的海峡控制权夺走大半,大口吃肉的同时,只给他们留下一点肉汤。现在水师的家伙眼光也很老辣,多年的探查,加上曾有过水师舰队护送海商直抵泰西的经历,因此他们深深这条通道的重要性。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给水师找点活干,那样就不会被裁撤了。
  至于什么三佛齐、爪哇这些,他们还真没放在眼里。三佛齐、爪哇的实力也就是在南海的那些小岛国里称下霸,而秦藩的水师却是完全可以辗压他们了。不需要多,只需要派出一支分舰队,然后带一支陆战队,一支岸防部队,把蒲罗中给占领了,利用蒲古中那个极佳的天然深水港,在那里建立一个水师基地,修建城堡,船坞、水塞等,然后就等着坐地设关收钱好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需要不了多少人。而水师的计划中,可是准备把一支分舰队送过去,并还要带一个陆战军过去,他们的计划,将在蒲罗中建立基地,长驻包括后勤人员在内的一万五千人的大基地。
  因此,除了占据这个重要的海峡,水师当然还有其它的作用。
  战争!
  用水师将领们的话来说,别看南海海域有几万个岛屿,两百多个国家,可许多所谓的国家,不过是一个岛屿。大多数的国家,其军队不过是在千人以下。就连三佛齐这样的南海强国,其全部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超过五万人。更何况,他们的装备与战术,都实在是太落后了,与秦军这样的百战精锐相比,完全不是对手。
  整个南海,也就是所谓的南海七蛟龙,才能勉强称的上是中原的一个中等藩镇实力。
  既然南海土著们的军事实力这么弱小,却还占着这么繁荣的海道,坐地生财。且更重要的是,这几万个大小岛屿,其产出可不小。不说探明的各种丰富的矿产,就是那些大岛上所产出的大米,就值得动手了。
  水师的胃口很大,控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可罗富沙海峡不过是开胃菜,他们真正的打算是准备发挥他们水师的战斗力,用巨舰和大炮,强弓和硬弩,为秦王征服这一片南海,把这些史上不曾列入中土疆界的南海诸岛,都征服为秦藩领土,开疆拓土,威加海外。虽然这个目标看起来有些远大,凭着这万五千人,很难达成。但水师的将领们很聪明,开始时提出的要求很小,但列出的战果预期却很丰实。只要等这个计划得到批准启动了,到时只要出了战果,要增加军队,增加战舰什么的,不还是水到渠成?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如今还剩下十万人的秦藩水师,不会被认为无用,再次遭到裁减。
  李璟目光盯着墙上那副巨大的南海万国舆图,陷入沉思之中。不得不说,李绪等水师将领的这个提议,确实让李璟心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