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628

  骑兵在前,步兵居中,后面则是一支骑兵护卫着二十万百姓和许多车辆辎重。
  这二十万人中有老有少,既有青壮男人也有年轻妇人。他们有些是当初李嗣源和李嗣昭征募的随军民夫和工匠,不过当初的十万人有大半被补入了军中。在洛阳,李克用与杨复光、郑从谠等达成了交易,郑从谠南下洛阳,接任洛阳留守、河南尹、东都畿都防御使、京东行营都统兼山南诸道并河南西部诸镇元帅。李克用则接替了郑从谠原来的职务,成功谋得了河东重镇。这次启程北上,李克用从洛阳和河南搜集了诸多百姓带走,许多百姓都是流民,不过李克用却很大方的拿出了粮食供应流民,以此来换取他们跟随他去太原。乱世里,人口也是很重要的资源。
  他最终凑起了十万军队和二十万百姓,走之前,他又狠狠的搜刮了一遍他占领的那些地盘,把能带走的物资全都带上了,另外又从杨复光那里讨要了一批粮食,还十分自然而然的去向他一向看不起的朱阿三那里索要了一批粮食。
  朱全忠面对李克用使者提出的要求,当时很是愣了许久。但最后朱全忠还是没有拒绝这个要求,如数的凑了一批粮食布匹军械给李克用。在收到这些物资时,李克用不免对朱全忠越发的瞧不起了,甚至有些后悔自己要的物资少了。
  经过河中镇时,他的儿女亲家河中节度使韩王王重荣也很大方的给了他一批钱粮物资,河中镇拥有两池盐利,相对要富裕的多。李克用如今又和河中镇成了邻居,他自然对这位兄弟加亲家加邻居并不小气。
  其它同为杨复光义子的诸位节度使义兄义弟们,也都各自给他凑了一些钱粮,因此这次再北上,李克用又有了点兵强马壮的感觉了。虽然他此时手里不过是一支乌合之众,甚至里面真正的沙陀战士已经十不足一,精锐更少。但能兵不血刃的谋取到河东镇,他还是十分高兴满意的。虽然这也是因为河东镇如今成为李璟南下首当其冲的藩镇,又处于河中镇王重荣和成德镇王镕这两镇的包夹之中。各镇势力稍强点的不愿意离开本镇,却那个前有李璟,后有王重荣和王镕这两镇的险地去,而势力稍小点的,倒是愿意去河东镇,毕竟河东镇向来就是大唐重要藩镇之一,可他们实力不足,又争不过李克用。
  杨复光让李克用去河东镇,也是看在他虽然在李璟手下屡战屡败,可也是屡败屡战,是诸镇中唯一对李璟熟悉,且对李璟恩怨极深,根本无法化解之人。让他去河东镇盯着李璟,是最适当不过的了。
  在河东,安排李克用防李璟,在河南,安排朱温防李璟。杨复光还打算,要把成德和魏博也给收编拉拢过来,让他们一起防李璟。
  杨复光对李璟倒是没什么私仇,当初甚至还有过不错的合作经历。但天子讨厌李璟,要对付李璟,他自然也就得跟着天子一条心。哪怕如今天子完全落在了田令孜手里,可这也不会变。
  李克用迫不急待的在此时赶来太原,完全是因为他的女婿,成德节帅王镕被李璟给弄去了燕京为质,成德镇刚刚差点被秦军给吞了的原因。不管是对李克用还是杨复光或者他们整个联盟来说,成德镇虽然还不是他们那个联盟中的一员,但成德镇的保存,对于他们也是一个屏障。如今,从河东太原到河南汴州,山南的邓汝,淮西的蔡州,中原这一腹心之地,如今已经都成为了他们这个联盟的势力范围。
  不过这个联盟还不算稳固,特别是在田令孜这个老太监突然下了一步狠棋之后,他们还得和田令孜为首的三川诸镇交手,也还得继续向关中诸镇争夺支持,他们还没有太多精力,也没有准备来应付李璟随时可能南下。因此,设法在河北河东维持现状,不让李璟南下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也正因此,李克用才能这么快的得到河东节帅的位置。
  李克用赶回河东,既是要早日把河东镇拿到手,也是为了防备李璟,同时,也是要准备插手河北局势。
  太原府晋阳城门前,李克用勒停战马,细细打量着这座城池。当初第一次反唐之时,他就试图攻取太原,可惜,没能成功。后来郑从谠来了,这个家伙把太原经营的跟铁桶似的,再无机会。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又知道,郑从谠把他赶出河东,经营了太原这么多年,如今,却又不得不拱手把这里交给自己呢。
  太原,当初李渊父子以此成就大唐基业,如今,他丢了代北,可又得了河东,也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
  “李璟,让你失望了吧,我李克用又回来了!”李克用紧握了拳头,独目中闪耀着疯狂的神色。“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一入城,李克用迅速派兵接管了整个城池,第一时间就开始封存仓库。河东留守士兵拦挡,李克用策马过来,拔剑,一剑剁下了那个小军官的首级。
  “天子圣意,郑相公与本王对调,自即日起,河东镇所有的兵马官员一律听本王调派,所有的府库钱粮,都归帅府所有,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分毫。如有违抗,这就是下场!”
  一剑之威,震慑了河东留守诸兵,当天,河东镇留守的三万人马,悉数被李克用整编入自己的军队。
  帅府,李克用听着义子们一个个的上报河东镇各项丰厚的家底,不由的大笑开怀,哈哈大笑不止。
  郑从谠确实很会治理地方,自他第二次接掌河东镇以来,凭借着其深厚名望,以及从朝廷带来的那一批能吏干员,这些年把河东镇治理的井井有条,府库丰盈,如今,这一切全便宜了李克用。
  “李璟那边现在什么动静?”笑完之后,李克用马上又问道。得了河东这个丰厚的家当,他已经开始忍不住想要找李璟麻烦了。
  “刚得到的消息,李璟好像率军东征渤海,与契丹等东北部落联军打仗去了。”
  “此事当真?”李克用一下子腾的站直身体,独眼瞪的极大。
  曾经差一点在阴山下被李璟干掉的史俨点头,“这是经过反复确认的消息,李璟确实亲征海东了,而且,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带走了二十万精锐。”
  李克用的脸色微变,捏着胡须一只独眼微眯起来,他在脑中整理着思绪,渐渐的,他开始越来越清晰。
  “狗日的,李璟年前搞那么大阵势,说要灭了成德,看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史俨也跟着道:“而且还是一箭双雕,他摆开那么大阵势,调动兵马,成功的吓住了成德,轻易的夺了定州,还迫使成德镇臣服,同时把王镕送去做了人质。而实际上,李璟动员是真,但打成德却是假,他们实际上是以打成德做掩护,秘密集结军队,却是奔着去渤海和部落联军做战。李璟很阴险狡诈啊,现在成德镇上了当,节帅都送去做了人质,还丢了一个州,并且接下来短时间内也肯定是不再敢动秦藩有半点想法了。而李璟呢,带着一支大军,杀向渤海,估计联军现在根本就还不知道李璟已经在路上了。等他们还迷糊的时候,李璟突然出现渤海战场,估计部族联军要吃大亏。”
  李存璋有些不解:“向来都是攘外必先安内,李璟为何不直接对成德下手,反而跑到数千里之外的渤海去打仗?”
  “那是你没有搞清楚,对于李璟和秦藩来说哪个是内哪个是外。现阶段对秦藩来讲,他们真正的中心之地是在黄河以北,具体讲是环渤海圈。因此,成德,实际上是这个环渤海核心圈的外,而辽东辽西是这个圈子的内,或者说是后。成德镇根本没实力对李璟造成真正的威胁,但部落联军却是在真正威胁着李璟的东北后方,一旦部落突破了渤海这道防线,就能冲入辽东辽西,直接威胁到他的核心圈。因此,李璟选择先对付部落联军,正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策略。”安金俊缓缓说道。
  李克用点了点头,明显也并不认为李璟的策略有什么对错。事有轻重缓急,李璟这些年都一直是在胡人手里抢地盘,他们之间恩怨极大,早到了不死不休的决战的阶段了,如今不是李璟要不要打胡人,而是胡人非要和李璟死磕,李璟不应战也不行。胡人都逼到这份上了,李璟若是还不把趁机跟胡人决一胜负,永绝后患,那才是脑子有问题。
  可李璟的策略是对的,那对他们来说就决非什么好事了。若是李璟打赢这一战,那他就真正的再无后顾之忧了,那时整个东北都再无势力能干扰到李璟。李璟就可以真正放心的南下,到时,没有了牵制的李璟,谁挡的住?
  “也许我们可以趁李璟亲征渤海之机,做点什么!”
第925章
抢关
  率宾府,华州。
  这里是即是后来俄国人的乌苏里斯克城,也是中国的双城子城,就建立在绥芬河畔。刚开始回暖的华州,依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城里的人都躲藏在家中猫冬。城中,这里有三千靺鞨人驻军,不过却并非什么精锐,只是一群老头和少年组成的杂牌子兵。统领他们的千骑长铁手赫里,铁手赫里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年轻的时候猎过远的熊豹虎狼,因此后来也一样成为最优秀的部族战士。
  如今的渤海人曾经也是靺鞨人,只是那时他们还叫涑沫水靺鞨人,后来他们替中原北朝作战,替高句丽作战,替契丹人作战,直至他们最终与契丹人分道扬镳,自己建立了渤海,渐渐的,他们只称自己渤海人,而靺鞨人则成了更东北的黑水部落联盟靺鞨人的称呼。渤海人一直试图征服统一所有的靺鞨人,不过黑水部落一直在抵抗。
  铁手赫里就是在与渤海军的一次战斗中丢掉了一只左手,那时他已经是一名千骑长了,那次受伤让他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最后他给自己装了一只铁手,并从此算是退役了,毕竟那时他已经五十岁了,他的孙子都已经在部族兵册上记了名字。
  他当初并不曾想到,在十五年之后,当他六十五岁年纪的时候,他依然会被部族首领请求出来带兵。虽然交给他的五千兵基本上都是如他这般的老头,或者如他曾孙一般的年青小伙,可他最后依然重新穿上了那件保养的极好的铠甲,带着他的弓,骑着马出征了。十五年过去,他当初的三百斤强弓换成了一石的弓,可他的经验却依然丰富,头脑依然清醒。
  一路南下,他没有显露半点老态,反而带着他那只杂牌老弱打了几次很漂亮的仗,把渤海军打的落花流水。正因如此,最后铁手赫里被派到了率宾府来,带着他的五千人马,最后居然独当一面,一人负责着联军右路军的最右翼。
  六十五岁的铁手赫里,虽然开的弓变小了,但却依然一顿能吃上三斤肉,两斤酒。甚至隔个几天,还能玩几个渤海娘们。不过从前天开始,铁手赫里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这几天,他总有股不好的预感,心里充满着担忧,这是种猎人的警觉。
  外出的巡逻部好久没有消息返回了,他又派了一支出去,可这支新的巡逻队如前一支一样,一踏出城外,进入冰天雪地之中,就完全没有消息,好像被冻结在了外面。建州城那里的那个千骑驻军,昨日准时的送来了消息。可是海参崴那边,却没有半点消息。按约定,每十天,率宾府其它两个千人队都要派人来送信息报平安。可现在,海参崴那边已经十多天没有消息过来了。
  而就在昨天,有一些华州城外的百姓前来报告,说是阿穆尔半岛上出现了很多唐人,甚至有人报告说海参崴附近海上看到了许多巨大的船只。一开始,铁手老赫里是根本不相信的,可这样的报告越接越多,已经有了十几起,这就让他开始不由的怀疑起来。
  也许东京那边的秦军派人来骚扰了。
  但对于有人说来的唐人无边无际,船只摭住海岸这样的说辞,他是坚决不信的。
  早在一年多前,秦人的水师舰队就已经大部份撤回了本土,东京那边确实还有一支舰队,不过却是以渤海的商船等武装起来的,也就百来条船。他们已经一年多没离开过龙河港了,哪还有胆子这个时候突然来这边。而说是唐人和唐人的舰队,就更不可能了。现在海上的冰还刚在化呢,上万时的海路,他们要是出现在这里,起码得是年后就开始出发了。他就不相信,秦军的舰队敢在这样的季节里大举出动冒险前来。
  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自己的想法也开始在动摇。
  他已经又派出了三支探马,可依然没有半点消息回来。也许,秦军真的来了。
  下半夜,起风了,然后飘飘洒洒的下起了雪,这雪让人步履惟艰。
  前军常胜军团的前锋,秦王十三太保之一的杨师厚看着五千名默不作声的飞骑军将士们整齐的排列在雪地里,仿佛一群冰雪雕琢的塑像。寒风掀动裹在他们身上的白色伪装披风,犹如一面面飘扬的旗帜。每张脸都被暖和的脖套连头带颈的包了起来,然后外面还扣了一顶带护耳的皮帽子,再在外面扣一顶狼头盖盔,整个头部只留了口鼻露出,呼出袅袅白烟热气。
  微弱的火光中,一团一团的雪花围着他们飞舞,不一会就在他们的肩膀和帽子外的白披风上积雪厚厚一层,但无人去拍打一下。
  杨天雄心中不觉得冷,只觉得热血沸腾,奔腾着一股难以言述的慷慨激昂,炙热而澎湃,激动的他都几乎流泪。这次他们将是对胡人的决战,这一战将拉开决战的序幕。身为秦王的门徒,他渴望如刘寻和李存孝一样封国任升军团长。而这次就是机会,如秦王所说,他们与胡人们这近十年来的恩恩怨怨,这次要一笔了结。从此,整个东北,再无胡人能对他们产生威胁,整个东北,都将彻底的纳入他们的治下。
  这非当初唐朝的羁縻州县,而是彻彻底底的开疆拓土,把整个东北第一次真正纳入中原的控制之中,从此以后,青史将永远记录这一天。
  汉唐两代开拓经营西域,可最终还是失败了,通往西域只有一条河西走廊,左边是吐蕃高原,右面却是大草原,而吐蕃高原和大草原却难以真正征服,因此西域这块地,也只能是飞地。可东北不同,茫茫的大海就是无数条通道,而契丹、奚、鞑靼等被破后,秦军可以一直推到塞外高原的群山口。移民、修路、建城,这里从此就完全属于秦军了。更主要的是,东北虽然寒冷,可却有着肥沃的黑土地,有着超过河北山东的巨大平原,是个大粮仓,只要有人,就能开发。
  而如今,他们飞骑军就将是这片疆土的开拓者。他们将是未来大秦帝国的开拓者!
  “出发!”杨天雄大喊一声。
  十个骑兵营闻令,几乎是一齐移步转向,翻身上马,跟着一面面的白色双翅飞马旗军旗,一骑接着一骑走进风雪交加的黑夜中。
  从阿穆尔到华州的路并不难走,因为这里属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的湄沱湖平原之一,绥芬河与湄沱河的几条出口河一直冲击流向大海,冲击出了一片平坦的平原,一直往北,巨大的湄沱河以及他的北部,是更大的平原。这块巨大的平原,也就是后来的北大荒。就算在这时,湄沱湖平原,也是渤海国的农业产粮区,加上这里直通着海参崴港口,因此沿着绥芬河这是一条平坦的大路。而此时季节,飞骑军甚至可以直接在更平坦的河冰面上行走。
  他们的目标就是华州,华州的位置很特殊,并不是建立在平坦的平原上,而是刚好建在湄沱河南面平原的通往海口河流冲击平原上的山口,刚好堵在绥芬河的那条孔道上。很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秦军要想去渤州,这里是必经之路。
  当迎着风雪艰难跋涉走到山前,依稀可以看见山口那戍堡摇曳微弱的灯火时,疲惫的飞骑军将士顿时又一个个精神抖擞了起来。
  “快,下马!”
  山口就如同一道长城,把湄沱湖南部平原,和下游的河流冲击平原拦截分割开来。渤海人早就在山口修建了关城,在两侧上修建了堡垒箭楼,以守卫山口。骑兵在这里并没什么优势,要想拿下在山口北面二十里的华州城,就必须先把这座军事隘口先拿下。
  凛冽的寒风中,一个接一个的骑兵开始下马,他们全都穿着白色的伪装披风,下了马后,就几乎与雪地融为一色。大家寂静无声,默默不语,抱紧自己的刀枪。
  这里离关城还有数里地,道路开始变的狭窄,飞骑军们开始以三人为一组,结成战斗小组呈三角形向前悄然前进。
  一个接一个的营开始下马前进,杨师厚在小声的道:“保持安静,悄悄的摸过去,不要暴露,狼崽子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来了,这是个极好的机会,绝不能惊动敌人。”
  在率宾府建州通往华州的南下路上,一支骑兵也正在乘夜飞驰,他们正是铁手赫里,以及他带着的两千骑兵。最终,他还是带着人马向华州来了,他在建州实在是坐立难安,不亲自来一趟,他实在是无法放心。若真的秦军出现了,那半岛可以早已经丢了,而仅凭华州那千人,就算守着极为险要的关隘,也是很难挡的住敌人的。
  宁肯白跑一趟,也不能冒险。华州的关城是整个率宾府最险要的关城,一旦秦军真的来了,且突破了那里,那后面就没什么可打的了。他不能冒这个险,做为一个精明的猎人,出色的将军,他很清楚这一点。
第926章
带路党
  铁手赫里领二千靺鞨雪夜南下,眼看将近华州不远,天将黎明之时,前锋却忽报夜到华州败兵。他策马赶到前见,正撞见探路前锋把败兵带回,其中败兵首领却正是华州千夫长沙利,乃是他的赫里的第三子,此时狼狈万分,丢盔弃甲,在雪地里逃了许久,冻的瑟瑟发抖。
  “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赫里大惊,他前后生了八个儿子,个个都传承了他的勇猛,而他尤其喜欢这第三子,因为这第三子最像他,也最勇猛,四十余岁,正是最壮年之时,已经是靺鞨部族骑兵中的千夫长,手下带着一个千人队骑兵。这次他赫里镇守率宾府,便特别让第三子沙利镇守华州,可见对这个儿子的信任看重。可如今沙利那狼狈的样子,让老赫里如何不惊。
  “华州南关和城池都已经失守,是唐人,是秦军,他们突袭了华州南关,悄无声息的拿下了前关,然后冒充南关将士诈入了华州城,我的千人队大部被杀,我也是侥幸才逃出。”
  老赫里握着马鞭的手瑟瑟发抖,既是惊惧,也是愤怒,还有对三子的不争。
  “你们都是死人?怎么可能被敌人摸到眼皮底下还不知道,华州南关,如此险要,你们怎么可能被敌人轻松拿下还不知道,还让人家又把华州城给轻松的诈开了,你他娘的是不是一到了华州,就感觉进入了花花世界,整天只知道玩渤海的娘们,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边说着,老赫里忍不住举起鞭子就狠抽起儿子来,打的沙利根本不敢躲避。老赫里的长孙,他的亲卫队百夫长葛什利连忙上前拉住爷爷的手,“大人,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现在关键的是要知道唐人来了多少,他们到了哪,我们如何应对。”
  听了孙子的话,铁手终于消了一点气,恢复了些冷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