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628

  赵江看出李璟的疑惑,便转头问旁边一个老头儿。
  “老丈,这些妇道人家,不要命的在这里挤什么啊?”
  “呵呵,你是外地来参加考试的吧?难怪你们不知道,这可是这两年才有的,自从这大前门建好之后,不知怎么的就有了这么一个习俗。说是正月元宵之时,能摸到六颗铜钉帽儿,那么全家就能终年六六大顺。若是能摸到七颗铜钉帽,就能全家终年平平安安。若是能摸到九颗铜钉帽,那就全家终年长长久久,和和满满。十六颗,是要顺,十八颗,要发,九十九颗,全家活到九十九,你要是能摸个一百六十八颗,那就是一路发!要是能摸个九百九十九,那就是合家安康,代代顺利,长长久久。”
  李璟听了不禁一边惊讶一边感觉好笑,他还真想不到,一座普通的城门居然还被赋予有这么神奇的作用。那冰凉的,圆润光滑的铜钉帽子这么说来,简直比一座座的佛像还要有法力。不过想来也只是一个寄托与期望,这些妇人们,争相而来,在这里挤来挤去,也是为自己的父母、丈夫、儿女们祈福,这份虔诚让人感动。
  那老汉看李璟他们只是笑着,知道他们不信,当下有些不高兴的道:“你们还别不相信,知道这正阳门来历不?”
  李璟微微笑着只是不语,既不摇头也不点头。
  那老汉也是个话多的人,当即觉得自己身为王城脚下的百姓,有义务替外来的举人们好好介绍一番。当即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这正阳门,也是秦藩扩建燕京之时新建的,属于内城的九座城门之一。
  三年前正阳门正式建成,它的建筑形式是砖砌堡垒式门楼,城台高九丈,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也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而且这座城门专走秦王玉辇,平时正中三门不开,官员百姓只走旁边两门。箭楼是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一个九层,箭楼上设有九层箭孔,每层有十八孔,东西也有九层箭孔,每层十八孔,专门用以防御射箭所用。
  这座高大雄传无比的箭楼,采用的是钢筋水泥筑版浇铸,门两重,前为吊落式千斤闸门,后为对开铁叶铜钉大门。
  在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瓮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顶端,瓮城南北长三十六丈,东西宽二十八丈,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在正阳门上还建有水泥平座护拦和箭窗的弧形摭檐,月墙断面还增添有许多浮雕图案花饰。
  整个正阳门,又被百姓们称为大前门,这一带也是内外城相接处,有最为热闹的市场。
  特别是因为那高大无比的城门楼和箭楼,尤其是那五门洞中间那道门平时只有秦王才能出入,秦王大婚时,秦王妃于氏从那里进了一次。每年的文武大比,国考时文武两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平时,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公卿王侯出入右侧门。左右两个掖门平时也不开,只有在秦藩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在燕京城,正阳门这座大前面,规格上比紫禁宫宫城里的午门那座五凤楼要略低一些。可五凤楼虽然比正阳门更加的威严肃穆,但距离百姓太远,一辈子也难得一见,在他们心里,大前门就是他们眼里最威严神圣的城门楼了。而大前门正中那道门,更加了不得。因此每年上元节时,能摸上一摸中间那道门上的大铜钉帽,那就相当了不得了。平时,可是没有机会随时摸这中门的。
  听了半天,李璟总算明白了,原来是因为这个门平时只有他能走,要么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们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相当的神圣了。摸一摸,也是祈求平安顺利。
  “老丈,可也用不着这么挤呀,挨个来,要不然,就算上元佳节有三天时间,这样也摸不完啊。”
  “要不怎么说你是外地人呢,不知这王城脚下的情形。往年大家也是挨个排队去摸的,就跟去烧香似的。可今年不同了,听说今天等下成德镇的使团就要从这里入城,前去觐见秦王,到时侯这一路上都得戒严,那今天就摸不成了,你说谁不着急呀。”
  李璟微微点头,年前成德镇一求和李璟就许了。不过这些天,李璟虽然把进攻的兵马下令停止进攻了,边境上的部队也开始停止前进,后续的辅兵民夫也开始陆续返乡,但李璟却没急着让他们马上就过来。反而早安排好了沿途路上的州县与驻军,一路领着成德镇的使团不断的去参观各州县驻军和乡兵民团们的集结和训练,让他们一观秦军威武。
  这样一路走,一路上不停的观看秦军驻军集结检阅兵马,路上就耽误了不少时间,从镇州到燕京,他们路上差不多走了半个来月,李璟甚至特意把他们入城的时间安排在了上元节,就是要让他们看看燕京节日里那热闹富足的情况,彻底的震住成德镇。
  “成德镇这是来投降的吧,听说成德节帅王镕亲自前来觐见秦王?”旁边一个汉子也说道,看他装束,却似乎是个小吏,对这些事情知道的比旁人多些。
  “哦,是吗?”老丈一听也来了精神,“不过这些事情,咱们小民百姓们就不知道了,听说这成德节帅王镕才十岁呢。”
  “嗯,小屁孩一个,成德现在是他的两个叔父王景胤和王景敔掌事。说不定王镕不愿意来,是他的两个叔父早看他不顺眼,趁机一脚把他踢到燕京他,正好他们好掌权呢。”又一个人加入道。
  李璟在一边听着,并不言语。成德镇的使团路上走了这么久,除了李璟特意安排他们去参观秦军军容之外,事实上,李璟还派了李振早就南下,一路上就和成德使团早开始了实际上的判断。一连谈了大半个月,秦藩和成德之间已经差不多达成了和谈。
  成德镇正式归附秦军,成德节帅王镕必须入燕京城,留在燕京为官,实际上就是做为人质。而且除了王镕外,王景胤和王景敔兄弟也各得送一个儿子入燕京为质。此外,王镕自降爵位,从常山郡王改为常山郡公,依然保留成德节帅之位。秦藩不向成德镇派遣监军使,也不派遣州县文官,同时,秦藩还将从冀、深二州撤回攻入的兵马,交还攻占的七个城池。但相对的,成德镇则须完全从定州撤出,将秦军已经攻占的定州五县,及剩下未攻占的六县,一起割让给秦军。此处,成德镇以后依然保有镇、深、赵、冀四州,且李璟承认王家对成德四州的控制。但是,成德镇以后只能保持最多五万兵马,超过数量须得解散。同时,成德镇以后每年还须将其赋税收入的两成,上交给秦藩。成德镇内部文武官员的任免,由成德镇自决,但须报经李璟同意。
  这个归附条件谈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
  这次秦军进攻成德,夺下了十二县,最终秦军把这些分散的地盘重新弄了一下,秦军用深冀赵镇诸州的七县,换了定州的六县,结果就成了成德保全了他们传统上控制的深赵镇冀四州,但他们这几年费了极大功夫吞下的定州,却再次被迫吐了出来。
  除此外,成德镇拿出来最大的筹码就是将王镕等几个王氏子弟送到燕京做人质了。但对于这一条,其实李璟觉得双方是互利的。因为王景胤兄弟送来的儿子都只是庶出儿子,而且还都是十岁以下的小毛孩,这样的人质,送几个他们也不会心痛。而把王镕送做人质,对李璟来说,王镕是名义上的成德节帅,他留在燕京为质,对秦军的声势有很大作用。可对于王景胤来说,他们现在很烦这个侄子。
  才十岁年纪,却已经开始不听他们的安排。对于这次投降秦藩,王镕十分反对,甚至暗中与李克用书信往来,居然打算借沙陀之手从他们兄弟手上夺权。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李克用可是一头饿狼,他若来了,他们兄弟还有立足之地?因此,在一路上看了秦军那些强大精锐的兵马,听到李振提出需要王镕入燕京为质后,王景敔只是表面上装作为难,实际上很快就与兄弟王景胤密信来往同意了这个交易。最后,他们还拿捏着,用王镕换回了好几条有利条件,让李振同意了不派监军,也不派官员,只是双方交换了秦军占领的几块地盘,最终弄成了这个和约。
  总之,最后李璟得到了成德镇表面上的服从归附,实际上则得到了定州这一块地盘,并且还顺便弄了王镕入燕京做人质。
  成德镇这边,王景胤兄弟终于和秦藩达成协议,李璟不再对成德用兵。他们表面上臣服依附李璟,可实际上依然是听调不听宣,继续握着成德军,控制着四州城盘。而且,他们还把不听话的侄子王镕给扔到了秦藩去。
  他们最大的损失,就是以后每年得向李璟上交两成税赋钱粮,同时兵马不得超过五万人。
  王景胤觉得这个条件还算不错,起码他们保住了成德镇四州,至于被吞掉了定州,那也是没有办法。至于李璟吞了定州之后,回过头来会不会继续翻脸,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若是李璟再强硬一点,肯定还能榨出一些好处来。不过李璟这次的目的不是要对付成德,只是为了配合出兵东北计划,因此,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已经很满足了。再贪心的话,他也怕把事情弄的太过复杂,万一引来了李克用等那些犲狼,到时反到是麻烦了。
  正想着一会王镕和王景敔到了,这件事情便就算是完美告一段落了。这个时候,然后人群中一阵骚乱,从大前门下拉拉扯扯的打出两个妇人。其中一个还很年青,分明还只是一个二八小家碧玉,她一边哭,一边喊:“你个不要脸的东西,姑奶奶我今天和你拼了,叫大家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
第917章
害群之马
  众人还以为又是一对争抢摸铜钉的,刚要上前去劝解,却见那个年青姑娘从那妇人头上一把扯下了一个假发套,大伙都愣了,原来,那竟然是一个侨装成妇人的男人。
  看到这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男人乔装成妇人,混进那妇人队伍中揩油胡来,李璟身后的赵江已经怒火中烧,他最看不得的就是这种男人。一个大男人不去参军打仗,保家卫国,也不去工坊做事,赚钱养家,却偏偏做这种恶心的事情,真是让人瞧不起。
  他大声喊道:“不要放走他,把他捆送到衙门里去!”
  谁知那个被揭穿了真面目的男人,不但不羞不怕,反而歪着脖子逼上来,“哪个裤裆没夹紧,跑出你这么个玩意来,你算哪根葱,敢管爷爷的事情,知道爷爷是谁吗?”
  “管你是谁,天王老子来了,老子今天也要管上一管,做这等事情,畜生都不如。”
  “嘿嘿,反了!不怕告诉你,爷爷是顺义伯府上的总管,这个小娘们,欠了爷爷一百贯钱不还,爷爷正好碰到,正要把她拉回府里去做奴还债呢。来呀,把这娘们带走!”
  话音未落,赵江已经一个健步上前,抡起他的那只独臂,啪的一声巨响,猛扇在他的脸上,五道紫红的指印顿时胀了起来。这一下,那群人可就炸了刺了,一个个冲了上来。站在一旁的那个姑娘早就吓的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赵江站在那里丝毫不惧冲上来的那群人,反而有空闲笑着对那姑娘道,“小娘子退后两步,站到我家公子身边,可莫要让这些无赖的血溅到了你的衣衫上。”
  “嘿嘿,想走?”那个假扮妇人的家伙一手摸着紫胀的脸,舌头舔了舔松动的半边牙槽,恶狠狠的道:“老子可是顺义伯府的总管,你们以为想打就打?还想跑,你们跑上天去,来距,把这个小娘们和这个该死的残废一块,都给爷爷抓走,对了,把那个在后面看戏的小白脸也抓走。他娘的,爷爷被人打了,就有这么好看,居然还一脸贱笑,爷爷看你就不爽,一起带回去好好修理一顿。”
  一群满脸横肉的家伙咋呼一声,冲了上来。挽袖伸拳,只是他们刚冲上来,赵江身后也马上有几个侍卫一起冲了过来。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并不魁梧也不高大,可他们都是内勤局最优秀的侍卫,全军几十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接受的是最严格的训练。上战场杀敌,也许他们不是最强的,可论到保镖护卫,却是少有比他们更强的。
  也没有看到他们怎么出手,只见砰砰一阵乱响,几道残影闪过,这群恶奴已经全倒在了地上,挣扎着却起不来了。
  赵江正准备狠狠的给这些人一个教训,却忽听一道炸雷似的声音响起:“住手!”
  李璟闻声望去,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须的军官,他的身后,还带着一队穿着红袍青甲的士兵。一看这装束,李璟就知道,这是九门提督衙门的兵到了。
  赵江和侍卫们退后了几步,站在李璟身前。那个身上还穿着妇人衣裳的家伙从地上爬起,向地上吐了口血水,把两颗已经脱落的牙齿吐了出来,冲着那队官兵指着赵江和李璟等人大声道:“来的正好,这小娘们欠顺义伯府一百贯钱,还勾搭一群姘头打人,你赶快把他们都抓起来。”说话中,颐指气使,毫无尊敬。
  那军官却没理他,只是目光打量了两边人。然后上前一步,冲着站在李璟面前那个姑娘道:“你欠他一百贯钱?”
  “没有!”姑娘摇头。
  “爷爷手里还有借据呢,你敢说没有?”后面被打掉两颗牙的家伙穿着一身女人衣服,在那里跳脚喊道。
  姑娘眼里含着泪花,气的脸都红了。
  李璟道:“具体是如何,你可以说清楚。”
  “事情不是他说的那样,去年我阿耶病了,医院的大夫说是营养不够。我家人多,去年缺粮,家里口粮少,可活却重。结果阿耶就病倒了,大夫说要补身体,可当时饭都吃不饱,怎么补身体。后来听说河边鬼市上有肉卖,可是却很贵。当时就跟他们说好赊欠一下,可谁知他们竟然放印子钱,还是驴打滚的息。总共才一贯多点的肉钱,却是翻着翻的往上滚,到现在,他们已经说我家欠他那贯多点肉钱,已经连本带息要一百贯了。根本就是敲诈,讹人,欺负我们平头百姓。就算他们是顺义伯府的,可也不能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他们还上门来逼迫,说是没钱还高利贷,就要把我拿去抵债。我不答应,结果今天他还混到祈福的女人堆里来,还想占便宜!”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没钱还,那拿人抵也是应当的。要是还不起,你当初就不要借啊!”那家伙还在嚣张的喊道。
  那个九门提督衙门的军官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听到这里,头也没回,一把就拎住了这个无耻的家伙,把手一拧拉到怀里,呸的照他脸上啐了一口,然后往前一送,那家伙就飞了出去,接连撞倒了三天刚挣扎着爬起来的恶奴,与他们滚了一地。
  那群家伙也没料到军官们来这一手,正要张口抬出身后的主子,却见那军官已经一挥手:“把这群恶棍抓起来,全送到衙们审讯,当街耍流氓,还仗势欺人,真是无法无天了。”
  一队士兵上前,不顾那群家伙的叫喊,全都绑了起来。那个顺义伯府的总管还在那里叫嚣着:“你个丘八,知道爷爷是谁嘛,爷爷是顺义伯府总管,你现在敢快放了我,要不然……”
  他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已经被两个军士一个刀把子砸在嘴上,顿时痛的说不出话来了。
  那个军官明显已经认出了李璟,正要上前敬礼,李璟眼神示意了一下,他顿时很聪明的收住了。
  李璟把他招了过来,“你是陆飞,以前是金甲胜捷军的,记得你做战很勇猛,人也聪明,在军中时,还在军官侍卫营听过我讲的一些课,怎么现在到了九门提督衙门了?”
  那军官听见秦王居然能一口说出他的名字,甚至还记得他曾在哪军服役,以及还记得他上过秦王的课,并且记得他勇猛聪明这些,顿时激动的脸皮胀红,甚至眼眶都有些红了。金甲军可是有数千号人,这几年从那里出来的也有上万了,至于听过秦王的课的人,那没一万怎么也得有八千。可秦王居然还记得他一个小军官,真是荣幸万分,激动不已啊。
  “回殿下。”陆飞控制着激动情绪,轻声道,“后来卑职因功被保送去了讲武堂进修,出来后就分到了这九门提督衙门,现在是指挥使,就负责大前门这一块城防治安。”
  说了嘉奖的话,李璟问:“刚才这群人真的是顺宁伯府里的总管和家丁?”
  顺义伯,李璟并不陌生,能封为伯的人,都不简单。这个顺宁伯,不过却非军功获爵的将领,而是早年兵败降秦的原卢龙军节度使李可举。当初他兵败,逃入秦藩,李璟一直收留着他,上次封爵之时,甚至还给了他一个顺义伯爵位,也是看在他出身回鹘,又是河北大将,曾当过卢龙节帅,对河北之地影响不小。可他没想到,今天居然碰上这么一出。
  “那几个确实是顺义伯府上的,一群没调教的家伙,经常闹些事出来,屡教不改。”陆飞回道。顺义伯虽然在燕京没有实职,只有一个清闲爵位,可秦藩的爵位还是十分尊贵的,一个伯爵,还是有几分分量的。因此,只要平时没有什么大事,衙门里也并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欺男霸女常有?”
  “虽不常有,但确实有。”
  “放高利贷,驴打滚的利,一年多就翻了近一百倍也是有的?”
  “有!”
  听到这里,李璟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变的有些铁青了。
  “衙门就没人管?”
  陆飞低头不敢说话,有些事情,当然不是没人管,而是如这样的事情,界线有些模糊,对方身份又高,平时又没什么确切的证据,因此也就这样。
  李璟却是极为不满的,他平时在宫里,管的更多是军国重事,忙于长远策略的制订,一些底下的细务,甚至如这李可举纵奴为恶、放高利贷这样的事情,他并不知道。监察厅有专门对内侦察百姓和官员的机构,可李璟多是交给公孙兰等人处理,并不过太过于关注。
  却没想到,今天眼皮底下,居然见到了这样的事情。
  说到底,这终究还是在封建社会。秦藩做为一个新兴而起的势力,在取代旧有势力的同时,也批量产生了大量的贵族官员地主阶级。无论什么时候,就算是新兴的势力,这种贪官污吏,甚至是做威做福,仗势欺人的特权阶级还是会有很多的。哪怕,多数人表现的还很多,可不代表所有人都表现的很好。
  这股歪风,如果不狠刹一下,只怕就会渐渐污染整个秦藩上下了。
  也许,他以前是有些太疏忽这些了,现在,整顿还不迟。
  再没心情逛街的李璟直接回了宫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