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628

  压低声音喃喃说道的是新任黑旗军团军团长,怀安县公李存孝,刚二十出头,身形剽悍,左脸颊骨被胡人的箭支擦过,伤痕弥新,呈着紫色。他故意不将伤口医好,以便向人夸示自己在代北是身经百战,完全凭着本领挣下的军团长和郡公之位。
  参谋院左使敬翔,眉头微微上扬,“郡公话虽不错,但秦王不也是在三督之下还安排了左右巡抚,左右提刑使,左右都指挥使吗?而且,刘总督只是过去是李克用的妻子,提督和都督也只是过去是李克用的义子,如今,他们早与李克用划清了界线,是我们自己人了。秦王用他们去治理大战过后刚刚攻下的代北之地,这正是利用他们的威信来管理战后的那一片混乱之地。”
  “我还是觉得秦王太过轻信这些沙陀人了,尤其是那个李嗣源,一看到这家伙的表情,我就不爽。我觉得,他早晚会再叛乱。”李存孝冷哼一声。
  敬翔和盖寓等人只是微微笑了笑,秦王用李嗣源为都督是没错,可他手下的那点兵早被分到各军中去了,他这个都督也被左右都指挥使给架空了。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空头都督,秦王不过是用下他的名头而已。反?他拿什么反?只要他稍微聪明一些,就不会去试图做那样的傻事。
  “对了,说到沙陀人,李克用现在已经成了丧家之犬,我们什么时候再出兵灭了他呀?”
  “这个嘛……没听到过有什么计划啊!”
  盖寓嘿嘿笑着,一带而过。
第898章
突然的机会
  陪戎校尉宋文通乘轨道马车从内城的监察厅军情局总部大楼回家,八月里天气开始变的凉爽起来,空气中隐有桂花飘香。今天下午在军情局的行动处会议室里,他从上级的嘴里听到一个很意外的消息,据向来敏感的他估计,这样一来他稳定的日子可能就要结束。现在,他不得不跟他妻子商量,马上作出决定。然后,他对她的见解又毫无信心。
  宋王氏是个二十多岁,却正是花信成熟的少妇,只是他太会唠叨,这让她偶尔也会显得有些并不理智。在宋文通看来,这个新婚的妻子,有时又是很精明的。他们认识还不到半个月,就正式结了婚,没有什么热闹的婚礼,只是在燕京的外城那栋四合小院里,摆了两桌简单的酒菜,请了宋文通的上司和几个同僚而已。宋王氏原本是刘王氏,十五岁嫁给卢龙军的一个小军官,不过五年前二十岁的时候,婚后才五年的丈夫就战死了,这几年一直守着寡,生活的并不容易。宋文通从雁门回来后,带着刚领到的那笔不菲的赏钱到外城寻找一套房子。
  当时,他看中的那套房子正是已经生活拮据不得不挂了牌子要出售的那套,两人为这套房子来往交谈几次,然后有一次,宋文通遇到一群上门来欺负刘王氏的地痞,他出手相救。如此之后没多久,两人就已经干柴烈火,迅速的结了婚。宋文东并不嫌弃王氏是个寡妇,他二十五岁年纪了,以前一直在河北的成德镇博野军中,并未娶过妻,家里也没什么人,如今有一个温柔体贴的成熟女子,他十分中意。
  在刚结婚时,他们曾经讨论过军人的生活。宋王氏当时曾说过,嫁给当兵的,就要面对着长时间的别离,缺乏真正的住所和正常的家庭生活,得根据着制度一点一点的慢慢往上爬升,甚至见了地位略高上司的妻子必须卑躬屈节,这些总是让她不安,尤其是上一任军人丈夫还战死了沙场。但她又爱上了他,因为秦军的军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与卢龙军不同。秦军的军官确实与一般藩镇不同,秦军的将士们平时总是穿着精神抖擞,军装笔挺。而且他们的军服总是在闪闪发光,让人敬畏尊崇。
  不过现在婚后已经有断时间了,她肯定已经把那些话忘记的差不多了。她正计划着要和宋文通生一堆的儿女,然后等再攒些钱,从燕京城的外城,搬到内城去。
  宋文通曾经提醒过她,当一个秦军的军官并非只有表面上的那些光鲜。不论是哪个藩镇的军队,外表再光鲜,可也有一个事实是无法避开的。那就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开向哪里。宋文通不是豪族出身,更非将门世家,他在成德镇博野军的时候,早已经明白,顺着陡峭的前程之梯往上爬的时候,在每一步阶梯之上都有那些贵族子弟和将军的儿子孙儿挤着他。
  他用了十年时间,才从一个小卒爬到了博野军的一个都头。而现在,他改投秦军后,因为几次出色的表现,这次凯旋,已经被军情局破格选调,并正式获得了从九品上的陪戎校尉之职。在军情局的每一个同僚,都说他有前途。直到目前为止,他在秦军中确实十分顺利,半年不到,就成了陪戎校尉。
  而且,他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赢得了他的妻子,虽然她长的十分漂亮,且她还有个并不愿与女儿走动的有钱商人父母认为他配不上她。他只是一个河北来的凶恶相貌的低级军官,没有家产,没有门弟。他当时与宋王氏一见钟情,曾经把那个人的野心暂时放在一边,显示出无比的柔情、幽默,体贴和潇洒风度,半个月后,宋王氏再无法人嘴里吐出个不字,一切世俗的目光与细节,早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然而,从长远看,一个再嫁的寡妇,且与娘家关系恶劣,这对一个一心想往上爬的低级军官来说,那总不是什么好事。
  让宋文通心头一直笼罩着阴影的还是宋王氏婚后的善变,早把婚前时说过的那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体谅话给丢到了脑后。她倒是尽力的维持着一个军官妻子的本份,可是她抱怨的太多,太没道理。每当他表示要在军营中执勤,无法回家的时候,她就会唠叨个没完没了。
  不过另一方面,宋王氏有两方面还是让他十分满意的,这也是当初他看上她的原因,她即是一个娇艳漂亮的女人,又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婚后的生活,除了唠叨之外,宋王氏总能把家里打扫布置的舒舒服服,有滚烫的热水和可口的饭菜,房间总是打扫的很干净,床铺总是叠的很整齐,甚至她还总能摘些野花插着家里。她有不少迷人的小手段,在她兴致好的时候变的非常的可爱,非常讨人喜欢。宋文通虽然接触过的女人不多,但他知道她们很多人都不如宋王氏勤劳能干。跟大多数人的妻子相比,他可以说是娶了一个好妻子的。
  只是在衙门忙碌了一天以后回家的路上,他总是无法预料到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宋王氏,是可爱的宋王氏,还是唠叨的宋王氏?
  在今天这样的重要日子,她心情的好坏将对他的决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他一踏进院门,就听见她在院子一角的葡萄棚架下唱哥,这个角落也是一个走廊,通向一侧的厨房。在夏天,这个爬满了葡萄藤的走廊下,总是那么的凉爽。尤其是在傍晚黄昏之时,躺在那藤椅上,晚饭前,他们通常先在这里喝上一杯宋王氏自酿的葡萄酒。他看见她正在插花,拿着一束金色的桂花往那只他们结婚时同僚送的玻璃开口花瓶里放。她身上穿着一件宝蓝色的轻薄纱衣,可以透出里面青色的肚兜,露出两条雪白的手臂,腰上束了一条明黄色的绸带。她的一头长长黑发挽了一个偏向一边的坠马髻,更添几分妩媚。
  在此时的秦藩,这是一种新婚少妇到中年妇女都普遍喜爱的发式。
  她那欢迎的目光里充满了爱意和高兴,看见她这样,宋文通的心里马上轻松了许多。
  “哦,瞧你。你干嘛不提前告诉我一声陈老哥夫妇要来?要是没有半点准备,两位一过来,看到这屋里乱糟糟的,岂不是太失礼了。”宋王氏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大,并没能普通妇人对男人的畏惧。她的声音也很好听,有点软绵绵的。
  “陈哥陈嫂又不是外人,不用那么客气的。他说他可能稍晚一点到,咱们先喝一小杯,娘子,好不好,葡萄酒里放点冰块,我都快渴死了。”
  宋王氏走到厨房里去倒酒,并且从地窖里弄了一点冰块上来,这还是丈夫做军官的福利之一,夏冰冬炭。
  “今天陈老哥过来是有重要的事要谈。”
  “哦,那我一会回避不?”她朝他微微一笑,笑的很妩媚。
  “不用,到时还需要你帮忙做决定呢。”
  “那好,一会正好可以请陈大哥帮忙看看我最近的运道。”
  “你还真当他是个算命的啊,那不过是他以前办事时的幌子。你还不知道,陈哥已经接到了新的调令,他要去长安了。”
  宋王氏抬头,“真的吗?去长安,犯事了?”
  宋文通摇了摇头,长安那可是天子之都,就算如今长安暂时还在黄巢手中,可那也是个了不得的地方,黄巢眼看着就要灭亡了,诸镇已经再次向关中聚拢,这个时候,长安是风云聚会之地,能派去那里的人,怎么可能是犯事贬职呢。
  “是升职,刚升了翊麾副尉,从七品下。”
  说这话的时候,宋文通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陈炳原本只是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这次居然一下子提拔了翊麾副尉,一下子连升了五级。虽然这个五级并不是一次性升的,实际上在此之前,凯旋入京后,他就因功从仁勇校尉连升三级成了宣节副尉,这次实际上只是从宣节副尉升翊麾副尉,升了两级。但因两次晋升前后间隔时间太短,因此给人他是一次连升五级的感觉。
  可就算如此,一月内连升五级,还是让人羡慕无比啊。秦军之中自上次新爵位制度颁行之后,官职升迁也变的难了起来。他到现在,也只是从九品上而已。
  “哦,一下子连升五级,真是了不起,他走了,那谁接替他的职务出任你的上级啊?”
  “暂时还没有人接任,暂时由原来的副职暂代。”宋文通接过宋王氏递给他的加冰葡萄酒。他一屁股坐在藤椅上,两只脚搁在一只矮榻上,呷着酒,心情又迷茫起来。
  宋王氏对丈夫的沉默已经习以为常,她早看出今天丈夫有心事。平时丈夫总是把腰板挺的笔直,除非是想事的时候,那时他就会弯腰屈背,好像准备上战场似的。刚才他进院子时就是弯着腰,就连这会坐在藤椅上也搁起了腰。直溜的黑发有几绺已经散落下来耷拉在他的前额上。他虽然才二十五岁,可很多时候却成熟的像是五十二岁。他身上是一身夏常服,这是他的习惯,在军中穿着作训服,而在外面,甚至是在家里,都喜欢穿着军中的夏常服。他总是把自己打扮的一个军人样子,时刻如此。他的强健体格,让他穿上军装后确实更加多了几分威武。
  “还有酒吗?”他终于说,她又给他倒了一杯。
  “谢谢。”宋文通冲妻子点了点头,然后道:“今天陈哥接到调令后马上找了我,他提出想让我跟他一起去长安。”
  “去长安,现在?”
  “是的,如果我接受这个邀请,那么我能立马再连升两级,就成了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了!”
  宋文通将今天与老瞎子陈炳的谈话内容选择性的告诉了妻子,宋王氏还沉浸在惊讶之中。许久之后,才道:“天啊,陈老哥去长安,连升了三级,现在他叫你去,也能连升两级。这不用说,肯定是个十分危险的任务吧?”
  “确实会有些危险!”
  “你答应了这个邀请吗?”宋王氏的脸上闪过困惑、担忧的表情。
  “我还没有答应,今晚请陈翊麾过来,也正是想与你一起做这个决定。”
  “这样的事情,你能有选择的机会吗,我的意见你又会听吗?”宋王氏有些生气。
  “按陈老哥的话,这次如果一切顺利,回来之后起码还能再提一两阶。”宋文通小声讨好的说道,他确实想接下这个工作,但又不想让新婚的妻子因此生气。
  “当家的,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提议啊,接受任务就能提升两阶,回来后还能再提升一两阶,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你愿意让我去长安?”
  “我愿意?我的意见什么时候又能左右你的决定?”
  “不管怎样,我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
  宋王氏迟疑了一下,目光也凝视着他,“呃,我自然愿意你去长安。对我来说,虽然这意味着要分开,可我知道,对于你来说,男儿志在四方,怎么可能只是整个恋着家和妻子。如今正是建立功名事业的时候,如果我强留你下来,你也许会留下,可心里肯定最终还是会怨我。况且,我听说黄巢已经在长安呆不下去了,也许等你去的时候,长安已经收复了。不管怎么说,去长安,能够连升数阶,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的。”
  “不错,谢谢你的体谅。”宋文通笑着说,皱起的眉头散开,回家以后他还是头一次露出笑容。“去长安的时间不会太长的,很快我就能再回来。”
  “不过有个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刚刚成亲,如果我接受了这个职务,那么可能就得马上分别了,你明白,我舍不得离开你。”
  宋王氏柳眉轻扬,“为了你的前途,一时的分别,我愿意忍受!只是希望,你能早点回来。”
第899章
从长安到琉球
  宋文通站起来拿了块用今年新开的桂花做的糕点吃。“光明兄说秦王现在提出要求要监察厅,特别是中情局和军情局向长安、洛阳以及天下诸镇派出优秀的人安插过去。听说,这一次的计划极为庞大,整个监察厅都在全力运作,甚至连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兵部都全力配合。他还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哦,这个时候突然做出这样的大计划,难道秦王准备南征了?是要进军东都洛阳,还是北都太原?”
  “不,我听到的一些消息却是相反。听说秦王与省阁院完的联席会议和政事堂会议这段时间正在持续召开议事,好像听说如今我们秦藩的情况不容乐观,连年的战争,已经把家底都差不多打光了。户部尚书李七郎甚至已经在政事堂会议上上了辞呈,打算摞挑子不干了,说是秦王让他管家,可现在秦藩在他的管理下,却已经等到连秋收的粮食都不够了,还说如今武库中也都打空了,铠甲、武器、火药、箭矢,都用光了。”
  “真有这么严重吗?”宋王氏对那些情况并不清楚,她只是觉得秦藩一如继往的那么强大,尤其是燕京城,这几年来变化太大了。原来的幽州城虽然也很大,可和如今一比相差太大了。原来的幽州城,只是现在燕京城的一小部份。幽州牙城成了如今扩建后的王城,而幽州城则成了如今燕京的内城。燕京城还在原来的城池外面新建了一圈巨大的城墙,圈起了一座巨大的外城,并且在原来的牙城之北,新建了一座辉煌的宫城。
  燕京城比原来的幽州城翻了几倍,而且人口也增加了无数,听说现在燕京城内所有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仅次于登州城的第二大城池。而如果只计算燕京城在籍人口,也达到了八十万口之众。
  每日里,那街道上人来人往,五湖四海中外蕃汉各色肤色人种,还有那各式各样的商品云集于此,说不出的繁华与安定。她实在是想不到,秦藩居然已经因连续的战争,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
  “你这么说起来倒是有点感觉了,现在的粮价上涨了呢,自秦王进驻幽州以来,粮价一直都是十分稳定的,这还是头一次涨价,而且粮票的限额也加大了,咱们这个月的粮票就少了二十斤,每个人减少了十斤。”
  宋文通若有所思点点头,他虽然算是新燕京人,但也早听说过秦藩中的一些情况,知道在秦藩,粮食是属于官方供应,按人口限量的,其价格是最稳定的。可以说,粮食就是秦藩今日繁荣的基础。如今居然出现了粮价上涨,粮票限额,每人粮食供应减少这样的情况,那真的说明秦藩现在底子被打的差不多了。
  都是那些胡人,如今几十万军队,五个军团还在关外做战,甚至还有可能得是长年对峙作战,要打上一两年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大量的粮草、马匹、牲畜、军械等都源源不断的在运向关外。而且因为路途遥远,这些粮草路上就已经消耗掉了太多。除了这些,因为连续不断的战争,秦藩在这两年中,不断的一次次征召团结兵和乡兵上战场,甚至招募民夫运输粮草。
  这些青壮劳动力长年离家在外,也对地方上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时半会还不明显,可当秦军接二连三的发动战争,甚至是同时双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时,秦军数年来辛苦积攒的库存就在不断的减少。
  此外,秦军军事上不断的胜利,不停的扩张地盘,增加人口,表面上自然是极好的。可扩张的速度过快,人口地盘消化不及,最终也导致了秦军的粮食物资等被加速消耗。
  在这次的代北之战结束之后,秦藩的家底终于见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维持着北方关外那个无底巨洞,秦藩确实无力再继续扩张了。对于秦军来说,继续扩张,过快的扩张速度,会让消化不及的秦藩撑死。
  “放心吧,秦王那么睿智,肯定早看到了问题所在,只要及时调整方向,咱们这条巨舰永远都是最安全坚固的。不过,很可能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我们都无法再大肆扩张了,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消化吸收。正因此,所以才需要派出大量的人去各镇,从现在起,也许咱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与各镇文斗而非武斗了。”
  “这样倒也好,总算能消停几年了。年年打仗,月月不停,这样的日子也真是烦了呢。晚上睡觉时都总不踏实,老是担心哪天秦军就败了,幽州城又被攻破,这好日子就将到头了。”宋王氏不懂的太多大道理,但对于如今秦王治下的这安定,且又温饱的生活实在是太满足了,以致于总有种不真实感。
  院门砰的一声,跟着是快而紧定的脚步声,无疑,这是宋文通上司陈炳的儿子陈伦来了。他走进廊下,一只手还拿着一个入鞠球,很熟络的向他们打招呼,“嘿!正臣哥,嫂子。”
  他身穿着一套灰色的运动棉布衫裤,因为刚踢完蹴鞠,晒的黑黑的瘦削脸上容光焕发,头发用一根锦带束着显得有点蓬乱,薄薄的嘴里斜叼着一支茶烟,看上去完全是那种不受家庭约束,受过秦藩新式教育的孩子。宋文通到现在都还有些纳闷,陈炳这个才二十岁的孩子以前也是接受的传统旧式教育,怎么在秦藩的登州书院之中念了几年书后,就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