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628

  “上策就是夺取易州,但不与沙陀交战,而且,我们还要放他们离开。”敬翔道。
  “如何做到?秦王先前也提过,但李嗣源并不信任我们。”
  敬翔笑道,“李嗣源确实不信任我们,但他信任王景崇,也会信任郑从谠。”
  他站起身来,在沙盘前指着成德镇与河东镇之间的井陉,“如果秦王能与李嗣源、王景崇、郑从谠四方达成一个协议,就按之前让李全忠离开河北一样的方式,秦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假黄钺的命令,下令调易州李嗣昭率易州沙陀军南下勤王,让他经成德军镇州过井陉,入太原归入河东镇郑从谠的河东联军麾下,一起南下勤王,我想,李嗣源李嗣昭肯定愿意,就是郑从谠也会愿意。”
  “王景崇会答应吗?沙陀军这一走,虽丢了个鸡肋易州,但却保全了兵马,也许他们愿意。郑从谠得到几万沙陀兵马随他勤王,他也许也会同意,可王景崇为什么同意?现在易州沙陀军是他们的屏障,若他们走了,定州可就要首当其冲了。”王普问。
  李璟轻笑着道:“若本王真有此提议,王景崇不管愿不愿意,只能答应借道。”
  事情很明显,如果王景崇不肯让道,那沙陀人肯定为此不满,他们的联盟也必然破裂,如此一来,成德镇后果只怕更遭。答应让道,也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雁门和成德虽是盟友,但再好的盟友,面临着各自切身利益的时候,也不会总是一致的。三万步军,和数员沙陀大将,这对于李嗣源,对于整个雁门镇沙陀军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重要到他们愿意与郑从谠、李璟暂时同盟,重要到,如果成德军敢不借道,他们之间有可能兵戈相向。
  现在最关键的不是成德、雁门、河东三镇的态度,而是李璟的态度。
  真的要放过易州的三万沙陀军,让他们离开?
  李璟皱眉沉思,轻轻敲打着面前的桌案,久久无法下定决心,做出决断。
  “秦王,易州对我们很重要,控制了易州,我们对于蔚州也就真正牢牢掌控了。”李振在下面出声提醒。
  李璟点了点头,先前让李全忠退出河北,是稳妥做法。现在秦军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歼灭这支兵团,那么让他们离开,至少也还能以最小代价拿下易州。
  而易州,对秦军很重要。
  “好,此事就这样决定。不过具体细节,就交于参谋院负责,另外由监察厅派人去与成德、雁门、河东三镇联络谈判,就算是我们让李嗣昭离开,也不能离他们轻松离开,主动权得掌握在我们手中,绝不能让他们轻轻松松的就离开了,要走,也得扒下一层皮来。反正,李嗣源、李嗣昭他们,肯定比我们更着急!”
  李璟虽然感觉心有不甘,觉得错失一个再次重创沙陀人的机会。但若只是无把握的机会,该放弃的时候,他还是会很果断的放弃!
  有的时候,不贪,退一步,其实更好!
第804章
杯弓蛇影
  李璟将李全忠赶出河北的时候,李嗣昭因为兵力不足只能袖手旁观,至于成德镇的王景崇更是没有采取丝毫行动。眼看着秦军从容不迫的从李全忠手上轻松接掌了涿州。
  正当李嗣昭和王景崇等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的担忧李璟赶走李全忠后,下一步将剑指他们的时候,意外的收到了李璟的书信。
  李璟派使者向他们送去了亲笔书信,提出如今国难,两京沦陷,天子西狩,李璟愿意以国事为重,与沙陀和成德镇化干戈为玉帛,清除误会,共赴国难。李璟以大义之名,提议三家休兵罢战。并且,李璟提出,对于易州的沙陀孤军,李璟将以大元帅之令,任命李嗣昭为大同军节度使,其麾下易州兵马编为大同军。并且,授命李嗣昭为勤王军河东兵马先锋使,让他率易州兵经成德镇州过井陉入太原,到太原河东联军元帅郑从谠帐下听令,一起南下勤王。
  李嗣昭孤军陷在易州,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粮草几乎全靠成德军接济。军心思归,每日都有兵卒逃离。本以为李璟将要出兵攻击易州,没想到峰回路转,李嗣昭真有些喜出望外了。
  本来李璟先前出提出过只要李嗣昭将易州交给秦军,便让他们经由蒲阴、飞狐穿越太行山回雁门。只不过这个提议明险着是包藏祸心,若是他们把易州交给李璟,然后经李璟控制的那条险要通道返回,不用说,李璟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一定会在半路伏击他们。
  因此,李嗣昭和李嗣源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璟的那个提议。而现在,李璟提议让他们从井陉回家,并且已经主动替他们与河东镇达成了协议,这让他们终于心动了。郑从谠这个人,君子坦荡荡,他既然愿意让道,那就绝不会有问题。
  李璟的书信送达之后,很快河东军的郑从谠了送来了书信,表示只要李嗣昭等真的愿意南下勤王,他很欢迎他们经井陉入太原汇合。
  李嗣昭看过书信之后,立即召集易州军中的李存璋,李嗣恩,李嗣本诸将。
  “是否有诈?”李存璋资格比起李嗣昭要老,是最早随李克用起兵的云州七将之一,不过资格虽老,但论本事,却反在李嗣昭之下,因此,李克用离开前,也是委任李嗣昭为易州步兵主将。李存璋倒也对此并无太大抵触,但在李璟手下吃了这么多亏,一听到李璟的计划,还是有些下意识的警惕。
  虽然能够离开这个鬼地方,确实让他高兴。但是他心里又怀疑这是李璟的圈套阴谋,毕竟郑从谠和李璟的关系,可比和他们沙陀的关系要好的多。李璟和郑从谠在代北之战时,是并肩一起的,而他们的敌人恰恰就是沙陀。上次二次反唐,郑从谠原本已经率兵到了河中,眼看就到洛阳了,结果李克用一反,逼的郑从谠的勤王大军就此崩散。难说,郑从谠心里对他们不恨。
  “说实话,这确实有可能是李璟的一个阴谋。”身高不过五尺余,在诸将中显得份外矮小的李嗣昭眼中闪着精明的目光,“但是,如今我们的处境大家也看到了,想要凭我们打回雁门去是不可能了。而继续在这里,也绝无法呆的长久。孤军奋斗,我们连粮草都无法解决,更何况军心思归,士气衰弱。”
  李嗣昭仔细权衡,“据我所知,如今契丹联军二十万攻渤海国,渤海危在旦夕。渤海既是李璟的盟友,也是李璟东北的屏障,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很清楚。因此,李璟才会派大军北上迎战契丹联军。正是因此,李璟才会让李全忠带着五万人马体面离开。现在李璟提出这个计划,很明显,是李璟有些投鼠忌器。他既想夺下易州,可又不想我们鱼死网破。因此,我们才有这个离开的机会。虽然,这里也许还是个陷阱,但起码有五成机会可以离开,这是冒险,可眼下,我们必须得冒这个险,不然,坐困愁城,撑不到明年夏天,我们就自己完蛋了。”
  “那李璟为何要任命益光为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紧皱着眉头,依然不解。
  李嗣昭脸色平静,对诸将道:“很简单,这不过是挑拔伎俩罢了。如今晋王失踪,生死不知,雁门的诸将推举嗣源为大统领,暂掌雁门镇。李璟先前就给嗣源请封雁门郡王,雁门节度使。这样做,一来是想让我等以为嗣源真的背弃晋王投奔了李璟。二来万一将来晋王回归,想在晋王与嗣源之间造成猜忌。现在李璟又给某加大同节度使,目的还是一样,想要让我们沙陀内部不和。而实际上,李璟却是什么都没付出,不论是雁门节度使,还是大同节度使,这两个藩镇,都是我们沙陀军自己打下来的,与他何干?”
  话虽然如此说,可实际上李嗣昭却得承认,李璟这简单的伎俩,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影响。李克用失踪后,李嗣源却大败大同军,连夺云朔二州,并且关押了都虞侯李存信,出任了大统领。
  李嗣昭等在易州诸将,心里不由的有些怀疑,这一切是权宜之策,还是说李嗣源见晋王失踪,夫人被俘,而他如今又挟新破大同军的威望,想要取代晋王呢。正因此,李嗣昭等久久没有公开表态支持李嗣源上任大统领。
  若是晋王真的战死了,也许还好一些。可现在晋王生死不知,李嗣昭不得不多几个心眼。
  “益光要接受李璟的提议,连他请封的官职也接受吗?”李嗣恩问。众所周知,晋王不在,如今李嗣源实际上代掌沙陀。李璟为李嗣源请封雁门节度使,但他还一手打下了大同军,同时控制着大同镇。若是李嗣昭接受李璟为他请封的大同节度使,这无疑是对李嗣源权威的挑战。
  李嗣源会怎么想?先前他们就没有公开支持李嗣源暂统沙陀,现在李嗣昭又要出任大同军节度使,这无疑会让李嗣源产生很多想法,甚至会被沙陀将士们误会上层分裂。
  “我知道李璟就是希望在我们内部制造猜忌,内讧,最后想让我们分裂。按理,本来我不应当接受大同节度使之位,但我却需要接受他。这不是因为我贪幕权势,你们与我这么熟悉,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只是如今晋王还没回来,我们得替晋王看着家。”
  “你怀疑嗣源?”李嗣本惊道。
  “不是怀疑,而是预防!若是嗣源无此心,那是最好。若是万一,万一的话,我们也能制止他。”李嗣昭道。李存璋等人低头不语,似赞同,似疑惑。但最终,谁也没说什么。
  也许可以一试,若是李嗣源真有自立之心,那他们确实得早做准备。若是没有,也是小心无大害。
  下定决心的易州诸将当即开始做撤离准备,要把几万人撤回河东绝不简单。起码这一路上的粮食得准备好,另外还得小心防止李璟会中途变卦,乘机突袭来攻。另一面,李嗣昭又得立即派出信使前往云州,向李嗣源禀报这边的情报。
  李嗣昭等并不知道其实如今的秦军看似强大无比,不需要一兵一卒就能把李全忠赶出河北,并不知道秦军实际上也正面临着无数困境,根本不敢与他们真正决战。他们看到的只是秦军势力极速扩张,大破李克用,生擒刘芸娘,击败东奚,驱离李全忠,吓退王景崇。
  如今的局势,就好比李璟虽是一头猛虎,可实际上是一头病中虚弱的老虎,外表威猛,可实际上去有些外强中干,沙陀和成德诸镇虽是饿狼,可他们却是好几头狼站在一起。双方互相顾忌,谁都不敢强硬。
  结果李璟这头老虎装模作样的虎啸山林,沙陀这头饿狼最先露怯,不敢硬撑,先退缩了。
  数天之后,李嗣昭正式接任了大同军节度使,河东行营先锋使的职位,并被朝廷赐爵大同郡王,检校太保,右领军卫大将军,辅国大将军、上柱国等职务。李璟为李嗣昭请封的官职几乎和李嗣源一样。
  沙陀族失去李克用这个龙头,现在却一下子有了两只领头羊。
  接受了任命之后,李嗣昭率领三万沙陀军,以及强行征召的随军民夫两万人,共计五万人马缓缓撤离易州,经定州入镇州,最后经井陉进入河东太原,与郑从谠等河东诸镇联军会师,到郑从谠帐下听令。按约定,退回河东的李嗣昭等,并不能马上赴大同镇上任,他得先率军随郑从谠南下,反攻洛阳。
  现在这些跟着李嗣昭返回河东的沙陀兵狼狈不堪,从当初气势汹汹杀入河北,到如今灰溜溜狼狈离开,军心士气降到极点。到达太原郊外的沙陀军,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不过总算是离开了那个让他们提心吊担,每天整戈待旦,衣不能解甲的日子了。
  想到自己能够离开河北易州那个绝境,这些沙陀步兵们纷纷大声感谢长生天保佑。
  所有人都很清楚,若是继续留在易州这种孤境危地,最后肯定只能死在那里。
  太原太谷县秦城,李嗣昭所部营地。
  这里是太原府晋阳城南面的太谷县,位于太原以南,紧挨着汾、沁、潞、仪四州边境,却与雁门镇控制的忻州隔着整个太原府。郑从谠虽然一心以国事为重,愿意再相信沙陀人一次,放李嗣昭过井陉,但并不代表他就糊涂。虽然他让李嗣昭回来了,却将他的兵马安置在太原最南边,旁边是诸镇的大营,李嗣昭若是想要违约返回雁门,几乎是不可能。
  “大王,嗣昭将军他们走了。”沙陀大营旁边的那两万人的辅兵民夫营中,营盘角落的工匠营里,米荣拖着条还有些瘸的腿闪进一旁的帐中,悄声的向着一个头上围着羊毛巾的疤脸汉子道。
  那疤脸大汉脸上一道恐怖的疤痕还泛着新长好的红肉,似乎那道伤口当初还伤到了眼睛,他的一只眼睛微闭着,浑浊无神,却是个半瞎。抬起头,此人却赫然就是早已经失踪多日的黑鸦儿李克用。
  只怕谁也想不到,秦军、晋军都踏破铁鞋也找不到的他,此时居然已经到了太原。而且居然就藏身在沙陀军中,并且还是以一个民夫营中工匠的身份。
  李克用当初藏在蔚州山口养好了伤后,并没有往西回雁门。秦军在那个方向派出了太多兵马搜索拦截,李克用冒险反道而行,化妆成普通的百姓,跟着许多受战乱流离的难民进入到了河北,然后又赶到了易州。
  只是当他赶到易州,正准备找李嗣昭时,却突然听到一个消息,李嗣昭与李璟达成了协议,将易州交给李璟,然后换取了大同军节度使,大同郡王的官爵职位,并且得以从郑从谠把守的井陉返回河东,且将为朝廷效力,出兵勤王,在郑从谠麾下效力。
  虽然他简直不能相信,可是暗中打探后,老康他们确认了消息属实。
  思虑许久之后,李克用没有再直接去见李嗣昭,而是继续隐藏身份,最后以民夫的身份跟随着易州沙陀军一路从易州返回了河东。这一路上,李克用严格保密身份,除了身边的几个亲卫知道,没有人知道,辅兵营工匠营中的那个老疤,居然就是他们的王!
  李克用故意隐藏身份,加上他脸上的那道恐怖的疤痕,再加上他取下了眼罩,又假扮着一名工匠,因此,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发现他的真实身份。
  自脸上增添了那道疤痕之后,李克用越发的显得容貌丑陋,更凭空为他增添了几分凶狠气质。
  丢下手中的斧头,李克用脸色阴沉的坐在地上,“不,现在还不是公开身份的时候。”
  上次一败,让李克用打击惨重。兵败不说,且差点身死,而且到现在妻子兄弟还都落入李璟手中,自己的女儿和长子,也都成了李璟的人质。
  而他最为信任的两个义子,如今却纷纷由李璟向朝廷为他们请封了官职,一个是雁门节度使,一个是大同节度使,两人还都封王,一个雁门郡王,一个大同郡王。一个是沙陀大统领,一个是沙陀大都督。
  他们是否已经背叛了自己?李克用不知道,他也不想再鲁莽的行事,因为,他再也输不起了!
第805章
不自量力
  广明元年,见天下大乱,有逐鹿之心的魏博节度使韩简也不甘寂寞。在乾符六年与河北诸镇联盟对抗李璟,结果被打的落花流水,吓的几乎是屁股尿流撤回魏博后,他老实了很久。
  不过眼看着河北局势一步步的滑向不可挽救的深渊,老伙计李可举、刘岳、刘仁恭、李全忠、李克用等先后出局,这不由的让他感到深深的危机感。广明元年,秦军与契丹再次在北方爆发战争,李璟全力北顾,甚至因此放过了李全忠和沙陀,只是迫使屈服他们屈服。这让他看到了一线机会。
  虽然韩简从他父亲手中接过魏博军的时间不长,也就几年。但魏博镇却有一支天下最精锐的牙兵,至少曾经是。天子间早就流传着,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的俗语。
  握有这样一支精锐,处于乱世之中,韩简很想有所做为。
  眼见李璟似乎重心北移,无力经略河北。
  广明元年二月初,韩简打着起兵勤王,讨伐伪齐叛逆的旗号,亲率三万兵马攻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于修武。伪齐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译河阳而逃,韩军留军戍守修武,继续进攻河阳首府孟州,同时又派兵北上劫掠昭义镇的邢州,洺州。一连串的行动开始后,二月底,偿到甜头的韩简狂妄的渡过黄河,出兵攻打天平镇的首府郓州。
  天平军节度使,此时的勤王军河南行营元帅于琄举兵迎战,双方战于黄河南岸。
  双方大战数天,各有损伤。
  李璟在燕京闻讯,立即传令山东行省,让山东都督派兵助阵于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