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628

  内阁次辅罗邺微微一笑:“说的有些道理,虎臣不愧是打虎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对辽南的策略成功,并不表示现在我们用在幽州卢龙军身上也能成功。此一时,彼一时也。”
  李璟对他微微一笑,罗邺虽然不比曹邺经历丰富,但大局观还是很敏感的。
  “我们现在不来来谈一谈,如果按照虎臣所提的建议实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罗邺手指轻敲打着桌案,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首先,对沙陀人的处置,大王之意是纳降,并扩编骁武军,让郭崇韬出任军主之职。而虎臣提出的是斩草除根,将沙陀人直接处死。”
  “先说说大王方案的两个可能结果,一是郭崇韬与其麾下沙陀人从此臣服,为我秦军所用,从此成为我秦军一支精锐力量。毕竟,郭崇韬此人虽然年青,但确实十分骁勇,其次,沙陀人的强悍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如此一来,我军如此善待沙陀降兵,那么传出去后,以后与沙陀人对战之时,他们也会多少受此影响,不再会与我们死战死底。如今我们势强,接下来还有更多战斗,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
  李存孝反驳道:“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焉知沙陀人真的会诚心降服?若是沙陀人心怀异心,那我们现在纳降,且还给予他们兵马,让他们兵马更多,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必然后患无穷。”
  罗邺笑了笑:“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但大王并非没有反制措施。”对于幽州的战兵决策,李璟是与内阁和尚书省以及参谋院这两府一院提前进行过仔细商议的。如此重大的决策转向,李璟也不可能独断专行。“其实,大王早有准备。”他对众人道:“对于沙陀降兵,我们有三个处置方案,一,斩草除根,以除后患。二,纳降,然后解散,拆散分别安置到辽东各地。三,纳降,扩编成军,重用他们。”
  李璟好整以暇的冲着罗邺点头,有些事情让下面人说出来,比他自己说更合适。“三个方案优劣如何?”
  “三个方案都各有好坏,第一个斩草除根,对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一些麻烦事情。但后果也并不全是好的,如果这次杀光沙陀人,那以后沙陀人决不会再投降,遇上交战,只会一心与我们死战。就是天下其它势力,将来也有可能会因此不再考虑投降,毕竟,杀降可不是什么好的名声。有这样的前科,将来谁还敢降,谁还愿降?因此,这杀降,表面痛快,但其实后患更多。”
  “其二,纳降,然后解散。这看似比较稳妥的方案,但其实最次,要么杀,要么重用。而既不杀,又不重用,这会让郭崇韬和沙陀人谁都不满意,最终还是会导致后患。”
  罗邺说到第三条,自信的道,“而第三条,纳降沙陀,并重用他们,有一半的可能使沙陀人诚服。当然,也还有一半的可能是沙陀人并不会真心归降。但刚才某也说了,大王早有反制措施,那就是扩编。眼下沙陀降兵不过三千左右,而如扩编计划,将淘汰掉其中伤兵老少千余,最后保留两千人。骁武军五千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从其它部队调入三千人马补充。如此一来,从人数上,沙陀兵就成了骁武军中的少数。”
  “更何况,我们还将调入大量军官,表面上骁武军的各级主官会有四成左右是沙陀降将担任。可还有诸如各级的副官、教导、都虞侯、司马、参谋等副职多半将由我们派去的军官担任。最重要的一条,新建的骁武军新编三年内属于乡兵。而且在这三年内,他们将要接受我们秦军的整编训练,而这训练地点,将会是辽东辽西海东等地。三年的时间,难道我们还不能把这支沙陀降军改造成自己的人马?”
  这个后招就是要彻底的消化降军,而且因为先前已经扩编了降军,又给那些降将加官,因此,李璟等相信,这样的安排,就算是郭崇韬等降将也基本上能接受的。如此一来,这个方案,安抚了降将,消化了降兵,而且还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接下来与各镇的战斗招降纳降有很大帮助。
  说到底,如今的秦军家大业大,有能力吞并消化那些降军,而不用担心军队的不纯洁。更何况,眼下的秦军,面临的战斗可能会更多,而降兵降将也会更多。如何更好的处置这批人,对秦军很重要。弄好了,可能会胜过一支大军,使许多原本并不坚定的弱小势力考虑直接投降李璟。毕竟,若是投奔李璟之后还有这么好的待遇,那谁还冒那么大的风险与李璟死拼对抗呢。
  李存孝听的也是半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听这么一解释,似乎直接杀了沙陀人并非最好的选择。既然秦王早有安排,不用担心这支沙陀人留下的后患,那也就不用太过担心了。只是沙陀人毕竟只是少数,关健的还是对幽州的处置。秦王已经下令,原卢龙军扩编为六个军,而原先的卢龙地方官员,又都得以留任。甚至一向的移民策略,这次也没有施行。
  “卢龙镇与我们先前的淄青和辽东地区都不一样,对待卢龙镇我们得慎重。”李璟认真的说道。
  李璟的势力大概经历的是登州时期,辽南时期,以东东北时期,还有现在的这一阶段。在登州时,虽然淄青当年也是割据了一家四代的藩镇,但毕竟被朝廷灭了几十年了。而且李璟当时又得到了于琄、崔芸卿、宋威等的支持,后来又有萧家、韩家等大族支持,因此很是顺利。最后登陆工商海贸发展,李璟更是直接把这块的利润与这些大家族捆绑在了一起。而镇国军的迅速扩展,也使得军人集团完全跟随在李璟这一边,特别是镇国军完全是从零发展,由李璟一手打造,因此,李璟握着这支军队,加上以工商海贸利润联结淄青的大族,最后才能这么稳固。
  而在扩张到辽南东北之时,主要对付的是东北的胡族,以及一些割据的汉人势力。李璟采用的是拉拢一批汉人,打击大部胡人的策略,先用军事力量打击东北的胡人,然后采用移民策略,最后修路筑城,移民屯田,彻底的瓦解了东北的敌对势力。之后的策略也多是如此。
  直到攻取山东和河北之后,李璟便有意要改变这一个策略了。
  毕竟,在东北,敌对势力主要是胡人,可以采用严厉的策略。而且东北地广人稀,移民的计划也是不错。但眼下,占领河北和山东后,这个计划却是不行了。河北和山东哪怕因战乱人口锐减,也绝非东北可比的。数百万人口,李璟支撑不起这样规模的移民。而且,李璟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心稳求一个坚固后方的时候了,地盘和人口增加,使得李璟需要山东和河北占领地的恢复生产和稳定。
  最关健的,卢龙镇是一个割据了百多年的势力,朝廷已经百余年无力管辖这里。在这里,最强的是军人势力,然后是地方豪族势力。这两大势力根深蒂固,多年来卢龙镇换了无数帅,兵变无数次,就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不是换个主人就能改变一切的。
  对于辽东的高句丽人,李璟可以采用军事打击,然后强迁移民。但对于卢龙镇,李璟不可能把这些人全迁了。而且现在只是一个卢龙,那将来还有义武、成德、魏博,还有整个天下,李璟难道也能一直按对付高句丽一样?
  事实上是不能的。
  对卢龙镇,李璟等人商议过后,认为应当是恩威并重,以抚为主。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问题。
  要想把卢龙镇彻底的控制,那就得把卢龙的武人集团和豪族集团拉到秦军这边,而不是让他们站在对立面。但同时,又不能让这些人权利过大,以免尾大难掉。因此,李璟的最终策略就是多数人和少数人的这一个选择。
  选择让大多数人成为分享利益者,把一些最有威胁的人打压。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最后扶持一批,分化瓦解原来的利益集团,使他们最终跟随李璟,维护他们这个共同的利益核心。
  不过说的容易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考虑了许久之后,李璟才与内阁和尚书省达成一致,那就是先拉拢军人集团。这也就是李璟把卢龙军扩编为六军,同时任免原来最强大的六个军头为军主的原因。当然,有处理沙陀降军的做法在前,李璟这次对卢龙军将的安排,其实和对沙陀人的处理是一致的。
  明降暗升,表面上给卢龙军将们加官升职,并扩编他们的部队。但实际上,他们的部队却要先进行扩充,然后是整编,三年之内为乡兵,到东北或者山东等地朝廷整编受训戍守。通过这段时间,把他们调出卢龙,利用这个时间,对这些卢龙军掺沙子,彻底的消化掉。
  拉拢了卢龙镇的军人集团,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打压卢龙本地的土豪势力。现在李璟已经宣布原各地官员暂时留任,但很快,李璟就会要求卢龙镇各州县的官制按秦军的新制更改,并以此机会对各地官员朝廷调动,打乱他们原来的局面。最关健的是,在调动之后,就将是清查老帐之时,利用调换之机,李璟会将原卢龙地方官员中一批名声不好的,甚至是对秦军控制地方有威胁的一些官员的家族势力进行清算。
  打着惩戒贪腐,整顿吏治,维护百姓的名头,解决掉对秦军最有威胁的一批势力。
  当然,紧接着,李璟还打算清理牢狱,理清陈案,并救济贫困,安抚孤寡,然后修理城池水利,恢复生产,推行新的税制律令,减轻百姓负担等等一串惠民利民的政令,以拉拢百姓,争取民心。当然,对于那些配合顺从的土豪势力,李璟肯定也会挑选一些特别优势的给予嘉奖赏赐,让他们分享利益。
  总的来说,这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也是李璟内政政策的一大转变,卢龙幽州,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试验区。
  节堂之上,原本还有些对新策略犹豫的众核心文武,此时也终于完全明白过来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秦军势力越来越大,许多方面再也不能如过去一般简单处理了。
  原来,军事最重,现在,内政并重。
  “都说马上打天下难,马上治天下去难,此话不假。”左仆射也算是武官出身,但看到秦王如今如此重视内政之事,也不由大感欣慰。自古夺天下易,治天下难。秦军如今已经之势,夺取天下已经指日可待,军事上没有问题了,如果内政民事也能很好的理顺,那夺取天下更将是马上可期了。
  李存孝站在堂上,脸子里还有些晕晕的,那些什么策略计划,听的他现在还有此云山雾罩的。良久之后,他晃了晃脑袋,不由的长叹一声道:“大家说的没错,秦王果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话一出,堂上先是一片安静,然后众人一起哈哈大笑!
第761章
皇叔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李璟正式将幽州城改名燕京,并将东北大行台移治燕京。中秋当天早上,尚书省、内阁、参谋院、五军都督府、监察厅、司法厅、检察厅诸部衙官员于燕京郊外,举行露天会议。
  会议上,大行台吏部尚书盖寓宣读李璟签字授令,宣布组建骁武等八军,并授郭崇韬等八将为军主。同时任命一大批原沙陀与卢龙军官新军中军职,并同时宣布对北平行省、河北行省、山东行省各州县官员调动任命。同时,宣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政令,并下令免去北平、河北、山东三省一年田赋农税。
  随后,李璟又亲自宣读从成都送达的天子诏书。
  天子诏令,加封李璟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勤王讨贼,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加封尚书省尚书令。此外,李璟先前向皇帝请奏封秦军将领官职爵位,一例照准。
  圣旨钦封李璟秦王,李璟以下崔芸卿、林威、王重、李振四人为国公。王普、林武、裴宥、李居义等九人为郡公,又加封敬翔、盖寓、郭承安、刘寻等三十六人为开国侯。其下,又加封七十二开国伯,一百零八位开国子,三百六十位开国男。秦藩之中,自李璟以下,文武官员,尽皆封爵。
  天子诏书中还以李璟早已录入皇室族谱,按皇族世谱,李璟属于唐高祖皇帝第四子卫怀王玄霸名下,按辈份,则李璟为天子之叔。因此,天子在这份诏书之中,乃特别称呼李璟为皇叔。
  虽然天下人都知李璟并非李氏皇族之后,不过是当初朝廷为了收笼李璟之心,把李璟收录到李唐皇族族谱之中而已。现在天子旧事重提,以此为据,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推算出李璟皇族辈份居然是他的叔辈,凑上来称李璟叔父。明摆着,这是想要借此笼络李璟而已。
  不过这道诏书在郊外当着一众军民宣读之后,效果却还是不错的,当即郊外军民百姓,人人皆称李璟为皇叔。
  天子诏书之中,还加封李璟的母亲妻儿。李璟如今有十八个儿子,其中长子封兰陵郡王,其余十七子皆得封郡公,真真是不要钱似的大肆封赏。
  成都来的天使宣读完诏书之后,将一路带来的天子所赐黄金仪仗。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之意。朝廷的使节有多种,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五品以下官员。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五品以下官员。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假黄钺,可以说是极大的极力了。开唐之时,高祖李渊控制长安之后,便利用傀儡皇帝给自己假黄钺之职,然后又加了一系列官职,如大丞相,相国,加九锡,直至最后让杨宥禅让帝位。
  假黄钺如此得要的名号,天子现在却让人加给李璟,而且还加了李璟尚书令,又把天下兵马元帅加了一个大字,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总领天下诸兵马,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可谓是已经有些慌了手脚了。特别是尚书令一职,朝廷中央的尚书令和大行台的尚书令可不一样。
  大唐的中央尚书令只有李世民出任过,后来皇帝虽然也给郭子仪加封过,但郭一直拒辞不敢受。如今这样一个非人臣之职,加封给李璟,已经可以知道远在成都的天子此时的处境了。
  又是尚书令,又是大元帅,又是假黄钺,还主动叫李璟皇叔,让人惊叹。
  不过这些头衔封号从诏书中宣读之后,效果确实也还是很大的。虽然李璟并不太在意这些,他清楚知道手中有兵有地盘,那就是一切。但对于此时安定河北民心而言,这些头衔封号还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李璟不过是与卢龙镇的藩镇攻伐,但有了这些,李璟却是正式的代表着大唐。哪怕此时的李唐再弱,但大义名义还在,依然是天下共主。
  宣读诏书过后,秦军安排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却十分震憾的阅兵仪式。对于李璟来说,时不时的搞个阅兵仪式,向新占领地的官员百姓们展示自己强大的军势,效果一向极佳。
  整齐划一的步兵方阵,明光锃亮的坚固铠甲,气势如宏,飞奔驰骋的骑兵部队,还有那裂山破地,震天动地的弩炮火器,郊外观看阅兵的幽州各层人士,无人面面相觑,心中震惊不已。
  而围观人群中那些各方势力派来潜入的探子们,在观看到了秦军的声势之后,也是心中久久难平,心中琢磨着要如何把秦军的锋锐仔细的报告回去了。
  整整一天,早上宣布天子诏书,官员升官晋爵,下午又是盛大隆重的阅兵。到得傍晚时,又是宣布对全军将士的赏赐,另外所有的官员吏胥也都有一份丰厚的赏赐,连幽州普通的百姓,也全都得到每人米二斗的赏赐。
  晚上,幽州城不禁金吾,甚至办起了灯市花火夜市,热闹无比。
  战后的担忧一扫而光,幽州上下一片欢腾。
  李璟与幽州军民欢乐一天,直到夜半回府,曹邺李振等一班谋士入见。
  “天子认大帅为叔,这是想以此催促大帅出兵勤王矣。”洛阳、长安相继失陷,紧接着宣武、忠武、河中、凤翔诸将也都倒入伪齐阵营,天子虽然跑的快,逃入剑南,可日子并不好过,随时得担忧黄巢追杀入西川。
  现在天下各镇要么相互攻伐,要么就在拥兵观望,愿意勤劳王事的也不是没有,但多是有心无力。真正有这个能力对付黄巢的,现在也就是以李璟的秦藩最强。只是先前李璟虽然出兵河南,但最后抢占了天平、泰宁、感化三镇后,眼看着已经与黄巢接界对上,可李璟却又兵天平与宋滑等州让出,交给了于琄辛谠等人,他自己退后一步,反跑到淮泗与高骈大战了一场。然后,打败了高骈,黄巢部当时趁机攻打徐宿,本来让天子等人期待一场李璟与黄巢的火并在即,谁知道李璟打下个宿州就走了,徐州围而不攻,一直到现在也没打起来。
  李璟不想打黄巢,可远在成都的天子却想要李璟打黄巢。李璟不打黄巢,天子就是在长都也呆不安心。可他已经逃到成都了,再逃已经没什么好地方可逃了。
  一面给李璟加官晋爵,一面又称李璟皇叔,也是想以感情来打动李璟。
  李璟摇了摇头,“某现在很清醒,不会因为一句皇叔就跑去跟黄巢拼命。咱们的重心还是河北,这点短期内是不会变化的。”
  秦军在顺利接掌幽州之后,最近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之前,李璟调了两万骑兵与李匡威的一万义武军一起前往易州解围。李全忠得了这三万援军,顿时又活了过来。李克用在易州得知军都关沙陀大败,不但折损了一万余人马,更关健的是连郭崇韬和刘仁恭、李存信与史敬思这四员大将都落入李璟之手后,不由的又惊又怒。
  他将易州兵马交给大将康君立与李克修、李嗣昭诸将,自己亲率五千骑兵沿飞狐道返回蔚州,然后北上进入妫州,与刘氏、李嗣源会合,重新聚拢四万人马,想要再夺下军都关。
  不过此时李璟已经向军都关增派了两万人马,杨师厚与符存以三万人马,凭军都关坚城把守,虽然李克用亲自来攻。可血战三日,只留下了近万具尸体。若不是刘氏和李嗣源苦劝,愤怒万分的李克用肯定还会继续攻打,付出的作亡定然更大。
  最后,李克用损兵折将,只得率兵退回妫州。当日,杨师厚领五千飞骑军夜晚出城追击,空袭了撤退中的李克用大营,一度杀入李克用中军,沙陀兵大乱。关健之时,若不是刘氏分开驻扎在数里外的五千女营赶到,李克用差点阴沟里翻船。好在有刘氏率女兵挡住了颓势,李克用得以重新聚拢人马,反杀回来。杨师厚终究兵少,最后反被沙陀人反击,打到天亮,久不见他回的符存率军来接应,将已经被反陷入包围中的杨师厚救回。
  最后撤回军都关,清点人马,杨师厚虽然昨夜至少斩杀沙陀兵五千以上,但自己的飞骑军五千轻骑,也只有一半回到关内,损失极为惨重,就连符存前去接应的人马,也损失了上千。
  李克用这一夜更是没占到便宜,他根本没想到秦军敢夜袭,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军中除了他的五千人马,其余多数是属于二线部队,并非沙陀精锐,要不然也不会被以少击众,还被打的大乱。最后虽有刘氏遏制了颓势,反攻回去。但最后依然阵亡五千余众,轻伤数千,连李嗣源手下大将安休休也在混战中中箭身亡,李克用更是左臂中了一箭,战后一条胳膊肿的跟大腿似的粗。这一战,可谓是士气丧尽,李克用不得不连忙退回妫州城中。
  易州方面,没有李克用坐镇,李全忠得到三万援兵后,与率前来的秦军大将郭顺励、郭镇山二将双及李匡威内外夹击沙陀军。双方在易州大战三天三夜,义武兵支撑不住,率先撤离战场,康君立抓住机会,把最后的一支五千人骑兵预备队放出,追击义武军李全忠部。
  结果追到一半,沙陀追兵一头钻进了秦军第二拔秘密来援的裴宥所部两万步兵伏击圈中,随后李全忠也回头杀到,顿时康君立最精锐的五千预备队骑兵惨遭杀戮,一半兵马被屠,只逃点不到一半。
  秦军和义武军乘机发起反攻,沙陀军的一解败逃,迅速导致整条战线上的崩溃,战到第五天,沙陀近四万人马损失了差不多一半,易州大部占领城池又被李全忠夺回,最后只剩下了飞狐口的三个城池还控制在手中,两万人马躲在三个城池之中,龟缩不出,相互为犄角之势力,互相支援,倒也勉强制止住了溃败之势,守住了易州三县。
  郭顺励代表秦军向李全忠提议反攻定州,而不是继续攻打易州三县。李全忠虽然并不想四面为敌,而且王景崇此时也有意与李全忠讲和,甚至愿意把一半定州还给李全忠。不过王景崇的使者被秦军军情局抓获,郭顺励杀死了王景崇的使者,并派人假冒成行军突袭了易定边界一座城池,抢走了一批钱粮。最终李全忠为郭顺励所说动,调头与秦军南下攻打定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