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628

  天子西幸,天下诸镇对于李唐皇室算是彻底的死了心。
  一时间,天下风云四起,各方势力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就在李璟攻取宿州,淮军大将陈琪举州率军投降李璟之时,中原也发生剧烈变动。
  天平镇下曹州都将郭安眼见天子先后放弃洛阳和长安,逃往蜀中,而李璟又放弃天平镇。把天平镇交给了于琄,处于黄巢和李璟的夹缝之间,最后郭安被邻居朱温的说客说动,于六月初十突然发动兵变,杀了天平镇曹州刺史刘诩,率军举州投降大齐宣武节度使朱温。
  六月十五,天平军节度使于琄率一万兵马反攻进入曹州离狐,而唐宣武军节度使辛谠此时也接到于琄的请求,率宋州军调头策应。辛谠并没有出兵东北方向,前往与于琄会师。反而沿着运河向西北前进,经宁陵、襄邑,直插宋州西北面的曹州西南考城,做出直取朱温大本营汴州的态势。
  同时,于琄又派人与义成军度使康承诲联络,让他出兵南下,与辛谠遥相响应,南北夹击朱温。
  朱温探听到天平、宣武、义成三镇要联攻汴州,不敢大意,忙急行军回师汴州,保卫根本。
  汴曹二州交界处,白沟北岸,白山。
  山上,辛谠手持千里镜正遥望东方,极目所至,到处都是一片寂静。
  “康帅,你说朱温真的会从这里路过?”
  义成军节度使康承诲手里也举着一支千里镜,闻言笑道:“季玉先前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三镇按他所说的计划出兵,朱温必不敢战,定然回撤。如今怎样?一切都如季玉所料一般,朱温果然不战而撤。季玉既然还说朱温会从这里路过,那必然就不会差的了。”
  辛谠年近花甲,原本数年前刺史卸职之后,本以为仕途终止。却不料因为路见不平救了李璟一次,结果反而做了大同镇副大使,现在又成了宣武节度使。虽然这个宣武节度使当的不太顺心,手下只有一个宋州,伪齐也有一个宣武节度使。但不论怎么说,辛谠并未推辞。
  虽然天下人都看的出来,李唐将倾,独木难支。但辛谠最重忠义,哪怕哪此,他也会坚持到最后。虽然现在看来,李璟也并非就真的忠于大唐,可起码,如今李璟还打着大唐旗号,还在与公然反唐称帝的伪齐黄巢做战,那他就会一如继往的支持李璟。
  “可惜咱们手上的兵太少,也不够精锐。不然,等朱温那狗贼一来,咱们就趁此灭了他。”
  两人表面上假装是打算攻击汴州,可实际上那不过是佯动,只有一小部份兵马虚张声势佯动而已。两镇的真正兵马,实际上是暗中埋伏于曹汴边境之上,设好了一个伏击圈,就等着朱温钻进来了。
  辛谠和康承诲和朱温关系都算不上好,朱温的存在,对二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同时,他们都知道,朱温早年曾经是李璟手下军官,结果最后却叛逃草贼,如今反成了一面大将。辛谠和康承诲都不喜这种人,眼下都打算痛揍朱温。只可惜,二人新接掌不久,眼下两人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两万。而且,其中半数还都是新招之兵。训练不足,甲械不精。
  李璟手下倒是有精兵,可惜现在李璟正一心图谋徐州,并无余力。
  一骑飞奔而至,马上骑士滚鞍落马,飞报:“报,汴军前锋将至,还有三十里!”
  辛谠沉声下令:“全军准备!”
  午后,一彪兵马蜿蜒而来,很快就一头撞入了辛谠和康承诲二人的伏击圈。
  “杀!”辛谠一声令下,瞬间,埋伏于路边山上的义成、宣武二镇兵马突然起身,喊杀声四起。
  两镇弓箭手最先发箭,一时箭如雨下,倾覆在汴军头上。紧接着,用树枝盖起来的投石车和弩车也都掀掉伪装,开始投射。而辛谠更是手持双手大将纵马持剑,率一千骑兵从山后飞奔杀出,率骑猛烈冲击汴军队伍,试图将汴军切割开来。
  朱温突然遭遇伏击,也是大惊失色。
  汴军前军将领丁会遇袭,却并不惊惧,拔剑喝令,“就地防御!”
  汴军闻令,开始按队集为小圆阵,就地防御,稳住阵形,然后再向着中心靠拢,小阵慢慢汇合成中阵,中阵最后汇聚为大阵。
  山下正集结步兵的康承诲见汴军如此反应,也不由心中暗自佩服,这些草贼却不非等闲之辈。
  不过若是以往,也许康承诲还无法对付这些精悍的汴军,但是现在,康承诲并不担忧。因为这次的伏击计划本就是李璟制订的,虽然李璟无法抽调兵马派来助战,可却大方的拔给了他们一大批的军械。其中,就有一百箱的震天雷。一箱震天雷五十枚,总共足足五千枚震天雷,打一场伏击战,那是足够了。
  “杀!”康承诲长槊一挥,集结起来的步兵组成方阵踏着沉重的脚步向汴军围去。
  汴军中军阵帅旗下的朱温冷眼看着四周,短短时间内,他已经观察出,伏击他的军队并不多,大约两万上下。而且看对方的旗帜,可以肯定就是先前接报前往攻打汴州的康承诲滑州军和辛谠的汴州军了。
  区区两万人马,而且一看其中大半都是新兵,朱温渐镇定下来。
  这点兵马还不被他放在眼中,他心中刚才担忧的是以为伏击他的人是李璟。结果只是这两人,既然不是李璟,那有何可怕的。朱温这次虽然回师的急,可也有两万军马。两万对两万,朱温有自信胜过对方。
  锵的一声,朱温拔剑出鞘。
  “既然他们送上门来,那正好一并灭之,上,消灭他们!”
  双方步兵接近,汴军纷纷放平长矛,举起盾牌,准备辗压过去。护在阵中央的弓手,也开始射箭,双方距离在不断的接近。汴军虽是草贼出身,可朱温的军队,各种战术却基本上都脱胎于早期的镇国军战术。正是凭着这些战术,一直以来,朱温与敌作战,鲜有战败之时。
  眼看着双方就要开始混战,朱温嘴角微微翘起,他很有自信。
  然后就在双方只相距不到十丈,汴军都开始小跑着准备冲锋之时,对面的义成军和宣武军反而突然停止前进,而且一个个从腰间的皮带上取出一物,然后一个个奋力向着汴军投掷而来。
  双方之间不到十丈距离,而十丈,就是震天雷的标准投掷距离。
  看到那漫天的黑点,朱温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了。
  他有种极不好的预感。
  震天的响声不断响起,伴随着汴军彼此起伏的惨叫惊恐之声。
  漫天的刺鼻硝烟升起,还有在空中乱飞的残肢断臂,以及四处喷洒溅射的鲜血。
  汴军吃了大亏,他们第一次遇到震天雷的攻击,却还排着密集的方阵,也不知道卧倒趴下躲避,结果,震天雷发挥了最大的杀伤力。
  朱温的微笑变成了震惊,惊恐,然后是茫然……
  他明白了,那是秦军的火器,震天雷。
  他早应当想到的,震天雷是秦军的杀手锏。可这震天雷并非不可敌,据说河北藩镇已经研究出对付震天雷的办法,那就是与秦军交手时,尽量不要排密集军阵,而且遇到震天雷,立即卧倒,可以有效的防御躲避。最关健的是,雨天交战,秦军的震天雷几乎无法使用。再有,如果用盾摭挡,也可有效抵挡震天雷的杀伤力……
  总之,如果早做防备,震天雷看似威猛,但并非无敌,决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杀伤。而且震天雷造价昂贵,制作不易,对方的震天雷也是有限的。
  可现在想这些都晚了,爆炸声还在继续,震天雷的威力比朱温想象的要大多了。汴军彻底的懵了,而就在这时,早在一旁重新集结的辛谠所率骑兵,抓住机会又冲杀了回来。
  骑兵在前冲锋破阵,后面步兵掩杀而至。
  丁会的前军败了,朱珍的左军败了,朱存的右军败了,就在这时,后军的李唐宾狼狈的策马而至。
  “大帅,不好了,于琄率三千精骑杀到,我们交手时,他们突然使出大量火器,我军不敌,后军已经败了。于琄马上就要到了!”
  朱温脸色灰败,马上摇摇欲坠,差点摔落马下。
  回头看了眼后方的滚滚烟尘,虽然他的中军还算整齐,可如果于琄的三千骑兵加入,形势将不容乐观。而且朱温最担心的是不知道他们手上还有多少的震天雷,若是没了,朱温自信还能战。可若是对方还有许多这种震天雷,汴军现在的士气,根本无法再支撑。
  脑中转过万千思虑,朱温虽万般不甘,还是咬牙道:“不要恋战,立即突围,回汴州。”
  朱温要跑,辛谠和康承诲却是拦不住,只截住了数千汴军围杀。
  朱温带着朱珍朱存丁会李唐宾谢瞳等一众汴军将领,领着万余败兵不敢恋战,一路奔逃回汴州。康承诲与辛谠和于琄会师,三帅最终截杀汴军五千余众。战后,于琄三人并未追入汴州,而是调头杀回曹州,数日后,兵变降汴的郭安被部下所执,献于于琄。于琄将郭安斩首,曹州重回天平镇下。
第745章
弃卒
  地盘早已经被李璟兼并,就连麾下泰宁军也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最剩下了三千兵马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静静的躺在塌上,看着尘埃在窗上透下的惨白光线中飞舞。透过那洞开的窗户,不时一缕清风吹入室中,让六月火炉般的屋中清凉了几分。
  窗外的槐树上一只夏蝉正在知了知了的持续鸣叫,他清楚的就看到那蝉就趴在那几乎全光的树上。这颗槐树五月时结的槐花清香迷人,吃到嘴里脆香脆甜的,想到这里,他干瘪的肚皮恰好咕噜咕噜的一通响起。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齐克让有气无力的低声嘟囔了一句。可他转眼又看了眼案上的一个陶碗,里面是一碗汤,绿油绿油的,连点油星也没有看见,那清的照人的汤水里,漂着的是廖廖几根草根,还有几片绿叶子,却是外面那颗槐树的老树叶。
  齐克让抵不住腹中饥火,端起碗大口喝了几口,又把干柴般的草根和树皮胡嚼了几口吞入腹中。
  一碗草根树叶汤虽然让肚子充实了点,可心里却依然饿的很。
  “嘴巴里都淡出个鸟味来!”齐克让低声咒骂了一句,他娘的,都说打仗皇帝不差饿兵,可现在呢?他齐克让从遥远的东海之滨为皇帝卖命,结果,自己的泰宁镇被李璟给吞了。他手下的兵马快光了,在中原和潼关一带四处流窜,后来又一直在这最前线,为天子抵御黄巢。可结果呢,他们凭着区区数万之兵,守住了潼关,挡住了黄巢。
  可天子却一声不吭的逃往剑南西川,最可恨的,天子一走,京师长安几乎无人主事。至于潼关前线,更是如此。潼关守军,已经断粮一月。两月前,各军口粮减半。一月前,已经完全没有粮食,各军自己想办法解决。
  强征百姓粮食,夺牛杀马,到后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潼关附近百里都差不多被他们吃光了。
  现在弄粮食越来越难了,饥一顿饱一顿,就是这顿饱的,也几乎是靠喝野菜汤撑饱的。
  这日子撑不下去了,若不是他是客军,老家被李璟占了,东返的路又被黄巢堵了,齐克让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我该怎么办?齐克让的脑子里闪烁着一个念头,却又迟迟下不定决心。
  外面知了知了的蝉声戛然而止,院中的一个侍卫一箭射中了那只蝉。他心中不由暗赞了一声,这肯定是张大眼射的,这家伙的箭术是亲兵中最好的。果然,张大眼出现在树下,拔下箭,把那只蝉直接扔进了嘴中,嘎嘣嘎嘣的嚼了几下,就吞入了腹中,脸上还透着一点满足感。
  这一定是鸡肉味的,齐克让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先下手为强。
  齐克让陡然下定决心,那只蝉使得他的心中终于有了决断。他焦燥的嘴唇抖动着,仿佛想要大喊出声。
  天子已经丢下长安和潼关前线的将士,独处去了剑南西川,而长安中的贵族官员们,也纷纷随之而去。他们已经断粮两月了,谁还会管他们的死活?
  现在潼关的粮价已经达到了三万钱一斗的价格,而且就算有钱也不一定有机会弄的到。
  最关健的是,潼关的这几万军将中,有几个有钱的?
  前后加起来,潼关现在有五万守军,可其中有差不多两万从长安来的神策军,其实早就在来前已经冒名顶替了。那些京中的禁军子弟,哪个愿来送死,纷纷找了些乞丐、流民,花钱顶替而来。这两万余众,除了每天消耗粮食,跟他们争一切吃的东西外,根本没有半点作用。
  剩下的三万人马,因为不是神策军,而是崔安潜、杜慆、张自勉还有他的各镇兵,才算象点样子,保证了潼关坚守至今。
  可就算他们忠于李唐皇朝,那又如何?没有粮,如何打仗?
  他一骨碌爬起来,下了榻。
  齐克让提了佩剑就出了院门上了大街,离了堡城,去了不远的另一座堡城。一入堡,一眼便看到与他同驻守在潼关禁沟的神策军将张承范弯着腰,手执着一把尖刀,正在宰杀一头牛。
  他的心急剧的跳起来,嘴唇微微哆嗦着。他停下脚步,慢慢的打了个手势,和手下退到墙角,默默的观察着高大肥胖的张承范。张承范细心的,神情专注的拿着一把剥皮尖刀,专心的剥着牛皮。这个肥胖的神策军倒霉军官,剥起牛皮来,动作十分的熟练和敏捷,双手异常有力。那把一尺长的尖刀,在他的手中如同一个玩具,他一手扯着牛皮一手拿刀,沙沙的声中,牛皮完好无损,又不带半点多余的肉,一点一点的被剥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