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28

  挨着众人收拾行李的当儿,李璟主动去掌柜处结账。不过结账只是顺带,他真正关心的还是张莺莺。问了几句,掌柜的回说张莺莺早在半个多时辰前就已经回来并且结过帐钱走了。多问了几句,也不知道她来自哪,去向哪。这时李璟心里又有些后悔昨夜为何没有询问一下她的身份情况。
  因为此事,整个早上李璟一直有些情绪不高。不过其它人却都是十分兴奋,如果不是李璟的军规要求,这一百多号人马昨天晚上早就都急着回家了。大多数人都是一夜未眠,兴奋的想象着当他们带着钱帛粮食回到家中时的风光。
  解散队伍前,一百多人最后吃了一顿比较丰富的早饭。林威和王重等人都是上前仔细交待了一些事情,唯有李璟只是随意的说了几句,然后便下令饭后解散,各回各家。
  等其它弟兄都各肩挑驴驮的拿了自己的钱粮上路后,邸店就只剩下了王李村出来的九人,另外还有林威他们四个,以及李惠儿和于幼娘两人加上她们的四个侍女,一共十九个人。
  “回家了,哥!”王石一脸激动的看着堆满了二十马车的物品,高兴的对着李璟道。
  “走吧!”李璟点点头,翻身上马,他能理解小石头他们的心情。离村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可再回来,却是截然的不同。除了死去的王良,他们都混出了个模样,不说李璟如今都是堂堂正七品的将军,就是小石头他们也都是伙长了。而且他们都心知,等过完年跟着李璟去沙门后,他们几个肯定都要再提一提,正式的升上品阶了。
  今日回村,小石头他们每个都是特意换上了在城里时制办下的崭新的青色圆领袍衫,黑色罗纱幞头,腰间革带,脚下乌皮靴子。再加上几人跨下的那匹挽马,登时是鲜衣怒马,春风得意。
  连李璟上路前也特意的换了一套崭新的绿色凌罗官衣,腰间的革带都换成了一条郡主赠送的青玉带。十九人全都骑马在前,后面二十辆马车,则由从邸店临时雇用的车夫赶着。
  从邸店到王李村不过十余里路,眼下年关将近,田野里因为干旱已经是一片荒芜,不过路上却是到处都能看到诸多的路人。这些人大多是衣着破旧,面色饥黄,甚至不少人托家带口。邸店一个负责押车的把式头跟在李璟的身后,见李璟的目光不时的在那些人身上流连,连忙说道:“都是饥荒啊,先前河南河北河东大旱,后又蝗灾,几乎一整年都绝收了。早在六七月时,许多地方的百姓就已经断了粮,新皇即位后也曾下令各州县开仓放粮赈灾,可实际上,各州县放粮的根本没有几个。我们登州靠海,有着往新罗渤海的海道,总算还好一些。可基本上能坚持到现在的,也都差不多是粮尽了。要想活命,就只能出来就食要饭。”
  “听说徐州一带的情况比我们这里更加严重,已经有好多地方流民聚起做乱,抢劫粮仓了。哎!”
  李璟沉着脸,并没有说话。不用那个车夫头解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的饥荒有多严重。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大多数百姓已经外出逃荒要饭,多少还能勉强保住性命。可等到明年,将又是一场大旱灾,到那时,将有更多的人加入逃荒要饭的队伍之中,然后他们会发现,中原连饭都要不到了。再然后,这些饥民就会真正的失控,王仙芝和黄巢这些人也会趁机而起。
  路上的饥民很多都是前来投奔亲朋的,比起河南河北的其它许多州县,紧守着山东半岛沿海无数港口的登州,无疑是要好上许多。至少,登州的百姓还能下海打渔,上港口码头扛活,换些粮食。众多饥民见李璟他们一队人马,数十匹高头大马,又兼带着二十辆大车的货物,特别是其中大半的车上都装着满满的粮食袋子时,这些人的眼睛都放光了。他们一路讨饭过来,都快不记得上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粮食是什么时候了。
  羡慕,然后就是期望。
  一个面黄饥瘦,头发蓬乱的八九岁小女孩,双眼放光的盯着马车上的粮食,拉着同样瘦的不成人样的父亲道:“阿耶,粮食。”
  那汉子也就三十余岁,手脚粗大,看的出原来也是一虎背熊腰的大汉,只是现在却成了一个瘦竹杆。他半躺在路上,嘴唇都早已经干裂开来,听到女儿的话,他抬头看着那支过来的队伍,又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和已经昏迷中的女人和另外几个孩子。挣扎着想要起来,可最后终于还是没能站起来,又颓然的倒在路边的枯草上。
  小女孩去扯了父亲几下,终究扶不起来,然后她突然跑到大路中间,噗通一声跪在了那里。
  “求求给点粮食救救杏儿阿耶阿娘和弟弟们,杏儿愿意给你们做婢子,杏儿会洗衣也会扫地做饭,绝不会白浪费粮食的,杏儿一天只要一碗粥就行了。求求你们,救救俺阿耶阿娘他们,救救俺弟弟。”
  小女孩突然冲出来,幸好在前马的李璟反应比较迅速,一把勒住了缰绳,跨下黑马也是优良的战马,嘶叫一声人立而起,堪堪没有践踏到那幼小的身上。
  李璟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却是没忍心责备这个可怜的孩子。想起刚来到这个世上的自己,不也是为填饱肚子而为难吗?“小石头,给他们一袋粮食。”小石头闻言没有多说什么,骑马赶到后面的马车旁,取下一袋粮食提着又来到前面,跳下马将粮食递给那个瘦弱的杏儿。“拿着吧,这是我家将军给你们的。”
  杏儿收下那袋粮食,那双乌亮的眼睛抬着望向李璟,然后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吃力的将那袋足有小斗十斗五十五斤,将近半石的粮食给抱起,蹒跚的回到了路旁。隔着十来步的距离,李璟有些吃惊的看着这小姑娘如此瘦小的身体里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李璟正要继续赶路,却见那个瘦小的女孩在父母身边说了几句什么,然后跪下给父母磕了几个头,然后起身空着手又向他们走了过来。
  杏儿径直走到了李璟的马前,李璟微有些意外,以为她只是想再要些粮食,便道:“小石头,你再给她拿一袋粮食,对了,你再拿点蒸饼和水送过去给她的家人。他们都饿的不行了,光给他们粮食估计他们也没力气做饭了。”
  小石头又取了干粮和水,并把一袋粮食直接送到那个大汉的身边。等他回来,李璟便轻踢马腹继续前行,谁知那小姑娘居然继续跟着他的马后,虽然走的有些辛苦,可却咬牙坚持着。
  “小姑娘,我已经给了你家两袋粮食,你还继续跟着我做什么?”李璟有些不解的问。
  “公子,杏儿已经卖给了公子为婢,公子到哪,杏儿就得跟到哪。”杏儿仰头望着李璟,一脸认真的道。
  李璟有些吃惊,笑道:“刚才那粮食只是我送给你们的,不是买你的粮食。你可以回去,跟着你爸妈继续去投亲戚。”
  “杏儿阿耶以前教过我,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你给杏儿粮食,杏儿就给公子做婢女。”杏儿两眼直盯着李璟,像是一只可怜的流浪猫一样,“我们要投的亲戚也逃荒去了,我们家无处可投。杏儿跟着公子,就能给阿耶阿娘他们省下一份粮食给弟弟们吃,就样也许就能坚持下来了。”
  李璟被她的这番话惊住,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女孩居然能有这份心思。他感觉自己的心被刺动了一下,忍不住跳下马,抱起这个骨瘦如柴,轻的就和一只小狗小猫似的女娃,帮她摘去头上的草屑,走到那个正两眼放光猛吃蒸饼的汉子面前。那汉子一见李璟过来,连忙就要给他磕头下跪,李璟连忙制止。
  “你愿意去我家做工吗?如果愿意,就跟着我走。到了我家,我包你一家吃住穿用。”
  那汉子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李璟的话,愣了好半天后才终于回过神来,拉着刚醒来的女人和三个孩子就猛的给李璟下跪磕头,怎么拦也拦不住。等磕完头,李璟将他拉起来时,这个足足有七尺身高,超过两米的大汉居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第88章
再见张库官
  李璟收下杏儿一家,最高兴的反而是李惠儿和于幼娘。两个人早就喜欢上了这个有些懂事和倔强的小女孩,刚才她们还担心李璟不愿意收留这个可怜的女孩。却不料,李璟还有那么感性的一面,居然把杏儿全家都收下了。
  不过,李璟和众人都没有料到,他处理此事的结果被附近其它的饥民们看到后的反应。那些饥民也早对着李璟的粮车双眼放光,只是他们都畏惧着李璟这群人的鲜衣怒马,特别是在李璟等人的马鞍上还挂着弓箭横刀、马槊等锋芒毕露的武器。但当他们见杏儿一个小姑娘上前拦路,不但没有被喝斥驱赶,反而得到了两大袋的救命粮食,而且有些靠的近的人还听到杏儿一家居然被收为家仆后,一众人的一颗心都沸腾起来了。
  一路上逃荒要饭,风餐露宿,受人白眼,遭恶狗追咬,吃野菜树皮草根,什么苦没吃过?眼下居然让他们见到了一位如此恩惠的善人,众人终于是忍不住扑了过来。
  片刻,李璟等人面前就跪下了黑鸦鸦的一片,男女老幼的饥民们都是磕头如捣蒜,大声的说着各种各样的吉利话。
  “小石头,把带的干粮拿出来分给大家。”看着这些期待的面孔,李璟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拒绝。小石头招呼了细狗几个,将带着的炊饼、烧饼、肉干等干粮一股脑的拿了出来,分给这些早已经饿的两眼放光的百姓。
  “不要抢,不要抢,人人有份,大家一个个来。”
  没有片刻,众人带着的所有干粮一点不剩的全都分给了数十个饥民。见到饥民人人都分到了一份干粮,李璟长叹一口气,道:“走吧!”
  队伍继续启程,只是让李璟有些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些刚狼吞虎咽把分到干粮吃完的饥民们,见到李璟继续赶路居然全都跟在了车队的后面,远远的十几步的吊着。
  “分一车粮食给这些饥民吧。”李璟皱着眉头,心头一阵沉重。粮食虽贵重,但与这许多人命比起来,似乎又不算什么了。虽然李璟明知自己并不是救世主,他救的了一人十人百人,可却无力救千人万人。但他实在是无法对这群饥民就此无动于衷。
  不过出乎李璟预料的是,当小石头要把粮食分给他们时,一众饥民中居然有一个四十左右的汉子出来道:“这位公子,咱们不想白要公子的粮食,我们也都是良民村夫。要力气有力气,虽然现在身子虚点,可养几天就能干活。我们看公子良善富贵,肯定家业很大。咱不求别的,只求公子救个饥,管我们一天两顿稀饭,我们愿意为公子做牛做马。”
  “你的意思是想去我家做活?”李璟愣了一下,听出了那汉子的话中意思。
  汉子连忙点头,他们都看出李璟是那种大善人。今日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公子给大家粮食,可给的粮食再多,也吃不了多久。但如果能够跟着这位善人,哪怕就是卖身为奴,那也能保一家性命。更何况,这公子是良善之人,就是给他做奴,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只要公子肯收留我们,赏口饭吃,我们愿意给公子为奴。”
  李璟家也是有过奴婢的,婉儿以前在李家虽然没人轻贱,可事实却是一个登记奴籍的奴婢。他很明白卖身为奴的意思,大唐的律法,一旦为奴,可就如主人的猪狗一样了,连通婚都得是良贱不婚。如果良民和贱民通婚,那是得被流放的。如婉儿就最多只能做李璟的妾,而不能是妻。虽然奴籍的贱民以后也能被主家放良,但基本上做过奴的人,几代之内都是不能参加科举以及入仕的。
  “不如就收下他们吧,你看他们这么可怜,要是你不管,他们估计都熬不过这个年关了。”于幼娘见不得那些饥民中的幼小孩童,忍不住对李璟出声劝道。
  一旁的林威也策马来到李璟身边,轻声道:“我觉得于小娘子说的也对,可以收下他们。反正他们人也不多,你把他们收下也不过是些粮食而已。”
  李璟苦笑道:“林大哥你说的轻松,一些粮食而已。现在粮食越来越贵,收下这几十人我倒不担心,只是怕这事有一有二,万一别的饥民听到这消息,都跑过来要我收留我怎么办?”
  “你上次不是说这回要在乡里买一些地,弄一个庄园吗?那你正好把这些人收下帮你种地啊,你要是用农奴种地,可比请佃户耕种划算多了。农奴只要管他们吃用,再给一点打赏,却是不用和佃农分成的。”张宏也摸着胡须靠了过来,在一旁提议道:“况且,我观这些人中,有不少人体格都很魁梧,且正在壮年。三郎你完全可以从他们中挑一些强壮者,编为你的家丁。就是你到时带着这些家丁去沙门镇,也是并不计算在沙门镇的三百兵额之中的。”
  “还有这事?可以带家丁上任,而且不算兵额之中?”李璟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事。
  林威在一边笑道:“当然,家丁是不算兵额之中的。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养的起家丁,家丁不是官健,是将头以上的将领才能拥有的私兵。不过因为不在兵额之中,所以这些家丁的装备和粮饷自然也不在朝廷的供给之内的,一切装备和粮饷奖赏都得是将领们自行支付的。按惯例,你现在是正七品的中镇将,可以拥有五十名家丁,再多,就有些不妥了。”
  李璟听后,若有所思。他现在是沙门镇将,手下有兵额三百。如果他再带五十家丁,林威他们几个也都带五十,然后都将一级的带十人,算一算,他们足足能拥有三百私兵家丁。那岂不是说,他李璟手下的兵马就能翻上一倍,从三百变成六百?六百人,足足六都人马。李璟不由的心动起来。
  沉吟片刻,李璟点点头:“就按你们说的办,小石头,跟他们说下,就说他们我都收下了,让他们跟家我们回王李村。”
  听到李璟答应了大家投身的请求,几十个饥民都是齐声欢呼,他们脸上丝毫没有从良民变成了贱民的失落与沉重,有的只是终于找到一条活路的高兴与轻松。虽然投身为奴,但至少活下来了,一家老小也都能活下来了。
  队伍继续前进,一路上李璟等人骑着马在前,车队在中间,后面数十号饥民拖家带口的跟在后面。于幼娘和李惠儿两个居然对这些饥民十分体恤,特意让那些身体太过虚弱的女人、老人和孩子们坐在马车上。
  到了王李村外二里,小石头已经控制不住兴奋和李璟请示了一遍后,就立即骑着那匹李璟给他的枣红马先一步跑回去报信了。等李璟等人刚到了王李村的村墙口百来步外,王李村的村门已经大开,远远的就能听到村中锣响,然后是一群男女老少奔了出来迎接。
  一众村人将李璟等人围在中间,都对李璟他们这鲜衣怒马的样子给震到了。特别是众人身下的那十几匹大马,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一身鲜亮的衣服没什么,可一匹上马的牲畜却是让人眼睛发亮的。许多围观的村人更是啧啧称羡,连称李家秀才郎果然不是凡人,当初主动代替王老村长家从军,出去一趟,就发达了。先前王老村长女儿开在登州城里的布庄的掌柜的回来过两趟,给几家捎了许多钱财回来时,他们还有些不敢相信。眼下,终于见到李璟和村里出去的那些后生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凌罗绸缎的回来,哪敢还有半点怀疑。
  人群中跑出许多人来,都是当初出去的一群后生的家人。他们各自拉着搂着自己家孩子,充满了别后再见的喜悦与激动。李璟在人群中寻找着母亲妻子的身影,远远的望见婉儿正扶着韩氏和桂娘以及两个嫂子站在远处。
  李璟连忙下马,正要去与家人相见,却见旁边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老村长微驼着背拄着拐杖满脸笑意的走了过来:“三郎,你可回来了。出去一个多月想家了吧,你先去见你娘和妻子,等晚会我去你家找你。”
  李璟连忙拱手:“老村长太客气了,当初我离家,还多亏老村长借我家粮食赠我铠甲马匹。这一点李璟不敢忘记,晚会我自会亲自上门感谢才对,岂能劳你亲自去我家。”
  看着眼前的李璟依然还是当初时的那份谦卑,老村长的眼中也是充满赞叹,心下更加感慨。李家三郎果然不简单啊,短短时间里已经做到了正七品的官,可待人接物依然没有半点骄傲。
  老村长笑了笑:“今时可不同往日了哩,你现在可是堂堂正七品的将军了。老汉倚老卖老在你面前没有跪拜,可却不敢让你再亲自上我家门去啊,应当是我去拜见才对。”
  旁边的村人听到老村长的话都是一愣,他们先前只听上次给几家送东西回来的王掌柜说秀才现在好像是做了刺史的门生,却没听说当了将军啊。刺史的门生是什么样的身份大家并不清楚,可说起正七品的将军大家可就都明白了。文登县的县令也才是正七品上,那岂不是秀才郎和县里的县令一样官大了?一时之间,大家望向李璟的目光除了热切外,又带上了几分敬畏。
  李璟最后还是对老村长说好晚点亲自上门,然后一边与村人们打着招呼,一边向家人走去。刚走了几步,却听的一阵马蹄响声,一股烟尘扬起,一支马队已经到了近前。
  “季玉老弟,哥哥我迎接来迟,还请恕罪啊!”一个粗大的嗓门如一道响雷般炸起,李璟皱了皱眉头,回转身子望去,却见来的居然是熟悉且又陌生的赤山镇镇将兼镇遏使崔德成。远远的他便跳下马来向李璟走过来,走到李璟面前他手一挥,他身后立即有两个骑士拖着一人上来,一把将那人扔在了李璟的面前。
  李璟有些不解的望去,看着那个有些肥胖的身躯,好半天才依稀认出,那个浑身血迹,手脚捆的如粽子般的人居然就是当初曾差点让他没命的张库官。
第89章
公开王良罪行
  胖子张库官现在的样子很惨,惨的些让人不忍目赌。他的身上依然穿着那套浅绿色的圆领官袍,只是此时这件象征着他官员身份的官袍早已经残破不堪,一条条的成了条条状的蓝缕衣衫。他的幞头也早已经遗落,发髻散开,披头散发。那张白胖的脸上此时满是血痕,李璟一眼就看出那是马鞭抽打的血痕。还有他身上的那些尘土血迹,李璟估计他一路上都是被马拖着来的。
  看着胖子张库官现在的这副凄惨样子,李璟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爽快。虽然他自觉自己不是那种睚眦必报之人,但是对于当初为了贪图自家的田地,就拿一条鲤鱼来陷害自己的胖子,李璟心里还是很记仇的。甚至在回乡的这一路上,李璟不止一次的想过,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这胖子报仇。
  当初陷害自己的主谋是王良,不过王良已经死了。这胖子虽然是个帮凶,但如果不是他知道胖子后来没听王良的话杀了自己,李璟估计早等不到今天,他就要找人来取了胖子的狗命了。
  他想过数十种报复胖子的办法,却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个情景。
  “崔镇将,这是何意?”
  崔德成是镇将,李璟也是镇将。不过崔德成是县镇的镇将,李璟却是戍镇的镇将,名字相同,可权利还是相差很大的。崔德成主掌赤山军镇,守着赤山海港,手下镇兵三千,可谓是登州手中兵马仅次于大谢砦兵马使崔彰的拥兵最多的将领。崔德成任赤山镇将兼镇遏使还挂着平卢军押衙的衔。名符其实的小节度使,李璟却只是一个戍军中镇将,手下人马也只有崔德成的十分之一。
  不过还在登州时,李璟就已经从崔芸卿那知道,崔德成也是清河崔氏族人,崔芸卿是清河崔氏青州房的嫡系,而崔德成却是清河主支的旁系出身。按辈份,崔芸卿还是崔德成的族叔,虽然隔的有些远,但在官场,崔德成却是紧跟着崔芸卿这个族叔的。崔德成是崔芸卿的从侄,李璟是崔芸卿的门生,他先前喊李璟老弟,但也是说明他是把李璟当成自己人的。
  “你是我族叔的门生,论辈份咱们是同一辈,这里又不是公堂,叫官职不免有些生份啊。季玉老弟,早听说族叔收了一个优秀的门生,还是我赤山镇附近之人。本来还想要去登州见一见的,奈何一直公务在身,脱不开身啊。今日听说老弟回乡,哥哥我是特意赶来啊。”崔德成的外貌很有野兽派的感觉,虎背熊腰豹子头,再加上满脸的络腮胡须。当他用那只粗壮的大手在李璟肩膀上猛拍时,李璟真有些怀疑他是想要接近点关系,还是想要借机杀人。
  对于崔镇将的这个示好,李璟其实心里不是感觉很高兴的。崔镇将可是登州真正的实权派,在登州如今还处于节度使无法掌控之时,赤山镇就是一个小号的藩镇,他崔德成也是一个小号的节度使。这样的实权掌兵人物,又是自己老家附近的军将,李璟是很愿意和他交好。
  “如此,那小弟以后就称呼你一声崔大哥了。小弟初入军伍,以后可还得崔大哥多加提携照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