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628

  李璟要同意削藩,交出手中的军队权利,那李璟也难有个善终。
  不管怎么看,李璟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造反。
  也许皇帝认为李璟是忠心的,会把手中的军队交出,听任朝廷的调动。
  但田令孜和卢携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就肯定心中清楚接下来的发展。他们是明知李璟能做的选择,还要如此,那他们便是早下定决心要逼反李璟了。
  也许李璟很强大,但他们却肯定料定朝廷最终能灭掉李璟。
  当初沙陀人也很强大,可不也被朝廷剿灭了。还有以前的河北三镇,淮西镇、山南东道、淄青平卢这些割据藩镇,最后不还都是被朝廷攻灭了。
  田令孜让他来辽东传旨,明显就是要借刀杀人啊。
  李璟虽然接下了旨意,但按眼前情况也不可能马上就离职走人。
  朝廷调了郑从谠、崔安潜、张自勉前来取代李璟的地位,但他们要调集兵马,然后还是准备粮草等,算起来,前前后后,最快得一个月,慢点得两月时间才能到。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李璟依然是整镇国军的统帅,依然指挥着二十万兵马。
  李璟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经听说李璟要在辽东城下阅兵、授勋,甚至还听说各种传令骑兵四出。
  更让张泰担忧的是,到现在,皇帝的旨意诏书,也只有李璟等一众大将知道。李璟被调职,以及镇国军被拆分等消息,大营的其它军民根本完全不知情。
  在张泰看来,光只这一点看,便已经看出李璟根本无意接受朝廷的旨意了。要不然,李璟若是听旨,那此时就应当把这些诏书向全军将士宣读,并向十七州百姓官员宣示。
  李璟真要造反,张泰倒并无所谓。
  他心中嘲讽着田令孜和卢携两人,真当李璟是个暴发户,只用了四五年时间打造起这样一块地盘和军队,就以为李璟根基不足了?
  在他看来,若是朝廷要解决李璟,实则根本不该眼下这般处置。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皇帝先移驾洛阳,然后让李璟前往洛阳见驾,等李璟到了洛阳,再直接扣下李璟,或者干脆一点,直接杀了李璟,然后找个借口说李璟暴病而亡等等。同时,朝廷派军精锐兵马进入李璟的地盘,再公开宣读皇帝的诏书,把镇国军拆分,再担拔任命李璟的大将为五镇节帅、刺史等官员。
  同时,再直接把李璟的结义兄弟如林威、王重以及他的门人等心腹将领调至外地,如有不从就直接捉捕,杀一儆百。
  如此多管齐下,才有可能把李璟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如现在这般,只是简单的想激起李璟造反,却根本没有防范措施,田令孜等人就是在玩火。
  他们先把一头猛虎饿的久了,却又要打开牢笼,真是太蠢了。
  是该说他们太小看李璟了,还是太高看了自己?
  “大将军,张监军使求见。”侍卫在帐外禀报道。
  听说义子来见,张泰连忙丢下手中的书卷,起身相迎。
  帐外的金甲军并没有阻拦张承业,直接放他进来。
  张承业提着两个食盒走了进来,神色有些憔悴。很明显,朝廷突然下达的旨意,他也非常明白这背后的意义。朝廷对郡王开始起了猜忌之心。
  一直以来,张承业都对李唐忠心耿耿,自出任李璟的监军以来,一心为大唐。不过跟着李璟几年,他对于李璟其实是非常相信的。虽然李璟一路青云直上,但不说李璟每年上贡给皇帝的钱财,光是朝廷历次调李璟出兵。李璟又哪有不接受的时候,哪有不用心的时候?
  代北平沙陀,中原剿草贼。
  这几年更是凭镇国军一已之力,为朝天开疆扩土,收复安东。
  如此忠于王事,可现在在灭亡高句丽的紧要关头,皇帝却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实在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他很担心李璟会因此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来,为此,他几次求见李璟,与李璟恳谈。他也没有劝说李璟接受朝廷的旨意,但也希望李璟能向朝廷上表,说明眼下的情况。
  “郡王已经传令镇国军下县令以上文官、营指使以上军官,在阅兵、授勋仪式之前赶来议事。”张承业有些沉重的说道。
  李璟这个时候叫这些官员前来,不亦乎两个可能,一是宣示皇帝的旨意。不过若是如此,直接一纸公文就足够了。若非如此,那么另一个可能,就让人忧心了。这个时候把这些官员召来,是一个极不好的兆头。
  张泰沉吟了片刻。
  问:“崔芸卿、李振等人最近如何?”
  张承业抬头看了一眼义父,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朝廷罢了李璟的职,却又任命了崔芸卿与李振等李璟的重要谋臣做五镇节帅,这是离间、分化李璟的招数。若是五人有私心,便很有可能因此背叛李璟,站到李璟的对立面去。
  张承业摇了摇头,有些苦笑着道:“崔芸卿的清楚我不太了解,但对于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四人我很清楚,区区一个节帅使之职,绝不会让他们与李璟背道而驰的。”
  “你肯定?”张泰有些惊讶的问道。一镇节度使之职,官职权势可不小。
  “跟他们相处了几年,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们的。”张承业对此很是肯定,不说李振、盖寓等这些李璟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他张承业,虽然心中一直坚定认为自己一心忠于李唐,可眼下这个时候,都还一直心中倾向着李璟。
  更何况,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这些人哪个不是受李璟的知遇之恩?
  没有人比张承业更清楚,其实李璟对于镇国军,拥有多重的军心、民心。
  张泰闻言,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却什么也没有说。
第655章
众将拥戴
  “职下等皆以为朝廷下旨拆分镇国军之举实属乱命,此定非皇帝本意,一定是田令孜这个阉贼蒙庇圣听,谗言惑君。职下等以为,这等乱命无须遵守。更何况,眼下正是灭高句丽之紧要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职下等愿意一起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收回成命。”
  辽河东岸,李璟正坐在新建的检阅土台之上,这是为即将到来的阅兵式修建的高台。不过现在,这片平原校场,却已经先成了球场。各军都组成了球队,展开中秋马球赛。现在这场是开赛第一场,控鹤骑军与银枪效节军两支精锐骑兵部队各自派出精英组成的马球队,正一决高下。
  李璟与镇国军高层齐来观战助威,李振坐在李璟的旁边,却是毫无兴致观看这精彩的马球赛。
  皇帝一道圣旨传下,李振突然就成了登莱镇镇国军的新节度使,转眼间,就被架到了火上烤。
  若是说李振对这镇国军节度使之职不心动那是假的,可他几乎想都不用想,就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李璟坐镇登州的时间看似不长,镇国军这支军队组建的时间也不长。甚至治下的这十六州,大部份都是这一两年时间内打下的地盘。
  可李振做为李璟一直以来的第一谋士,却十分清楚,镇国军不比其它地方。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李璟以军队起家,以商贸壮大。士、农、工、商、兵,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稳固的利益链条。
  没有人愿意这个利益链条被打破,镇国军的二十万军队,享受着比神策军还要好的待遇,怎么会愿意舍弃这一切?
  李振也不愿意,节度使之位虽然很有诱惑力,但他现在在李璟的麾下,同样权位不断上升。他在镇国军的位置,并不比新节度使的权势低。
  况且,李璟虽然接旨后还没有过什么动作,但是李振却知道,林威、林武、王重已经先后见过李璟。另外李璟的诸门人,王彦章和高思继等人,也都进见过李璟。而周德威所领的胜捷军和林武的银枪郊节军,加上王重的捧日军,还有李居义的控鹤军,都有调动。
  李璟看起来兴致盎然,对马球赛十分热情。
  他使劲的拍了下巴掌,欢呼场上的一粒绝妙长传配合进球,笑道:“天子诏书经过三省所发,代表着大唐朝廷,就是律法。我等做为臣子的,自然是须遵守的。”
  李璟还是接旨之后,头一次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顿时整个大包厢内,李振、敬翔、林威、王武等一众高级文武都凝视静听。
  “皇帝撤消了安东大都护府,拆分了镇国军,新立五藩,提拔老师与兴绪等为五镇节帅,又给诸将授以五镇帅府高级幕职,以及诸州刺史等职。这是皇帝对诸位功劳的赏赐,大家尽管接受就是。”李璟看起来心情不错。
  不过在座的诸文武却没有人轻松的起来。
  李璟就是镇国军,没有了李璟,也就没有了镇国军。
  崔芸卿看了看李璟,也有些猜不透这个门生的想法。不过眼下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应当说点什么。站起身,崔芸卿笑道:“老夫年纪大了,不耐烦公务,正准备致仕颐养天年,朝廷的这个任命,老夫是无法接受了。”
  有崔芸卿表态,李振和敬翔、盖寓、郭承安这另外四个新任节度使,也都纷纷向李璟表示,坚决不接受朝廷的新任命。
  “郡王,镇国军不能分,今日若是郡王退一步,田贼便拆分了镇国军。等没有了镇国军在手,那个时候田贼又岂能放过郡王与我等?千里流放都不可求,只怕死无葬身之地也。”盖寓高声说道,他当初就拥李克用反过唐,现在自然瞧不起唐朝的节帅之位,他更期待的是能拥李璟反唐。
  在他看来,以李璟的能力,夺取天下并非不可能。做个从龙元佐,开国功臣,岂不胜过唐朝的一个节度使。更何况,他这样的反唐贼子,李璟若是倒下,他肯定也逃不过清算。
  “干脆反了算球!”头发半白的郭承安也干脆大声喊道,他本就是辽南卑沙城豪强,根本算不得唐人。跟着李璟,不管从哪方面讲,那都是极不错的。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反了。更何况,他早看出,李璟根本就没打算就此交出兵权的打算。在他看来,李璟眼下的表态,不过是想要试探下人心。既然如此,那他自然得表明立场。
  李璟确实有观望人心的打算。
  对于李璟来说,自从当初选择做一个军阀之后,就早料到迟早会有这样的一天。
  不过幸运的是,这一天一直到今天才到来。
  这给了李璟很多时间,让他能够走到今天,真正有了可以反抗的本钱。
  李璟确实早有反心,但一直到现在还没反,只不过是李璟觉得只要不是万不得已,便潜心发展扩充自己的势力。虽然这几年,每年向朝廷上交了不少的钱粮,但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正是靠着这时间,李璟从一个小小的登州,再占有了辽南。然后又取了辽东,再取淄青。本以来取了淄青之后,朝廷便有可能要来调他,他也打算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要朝廷翻牌。
  不过朝廷却让他多有了一年的时间,让他不但夺下了辽西,还把蓟、檀二州也拿下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李璟占据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幽州东北部。
  若是朝廷不下这道旨意,李璟甚至还打算继续发展,把高句丽、契丹灭了之后,稳固发展个几年,等黄巢彻底乱了大唐之后,再来收拾山河。
  不过,事情果然不会总是这么一帆风顺的。
  不过,朝廷想要削掉镇国军,却也并不让李璟害怕。毕竟李璟其实早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了,能拖到今天,李璟已经完全无惧了。
  真正到了掀底牌的时候了!
  不过不得不说,田令孜拆分镇国军,然后任用李振等人的策略很不错。
  李璟也不敢保证,李振等人是否会对此心动。
  自接旨之后,李璟就在看,他在看诸将的反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