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628


第609章
海军陆战队
  辽东多山城,七百年高句丽灭国时,总共有二百五十多座山城。
  不过,除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山城之外,高句丽也拥有诸多平地城。如辽河中游的重镇辽东城就是一座平地城,而在鸭绿江入海口上游一点,乌骨江从乌骨城一路南下,在此汇入鸭绿江,在江口便有两座城池。其中在乌骨江汇入鸭绿江的交汇之地,便是平地城尖口城。在尖口城东面二十里虎山上,还有一座占据着制高点的虎山山城。
  虎山山城同时也是高句丽与渤海的边界,山城以东是渤海,以西是高句丽。
  鸭绿江,直通大海。
  庞大的舰队已经到达江口,裴宥站立在船头。
  楼船与斗舰等大船都停在江口外,裴宥带领着走舸与游艇为前锋。
  二月的寒夜江上,大雾弥漫。
  裴宥扭过头望着身后的高思继,“对于此战,高衙内有多少把握?”
  八万大军不可能一拥而上,他们从海上远来,甚至绕过了娘娘城,为的就是突袭高句丽人。大帅与大部队留在江口,袭城的前锋任务交给了九位衙内和水军轻舟部队。
  高思继笑了笑,眼神中充满自信。
  “老师常说,裴军主所率水军当世无敌。有裴军主亲自出马护送我们登岸,何惧之有?”
  裴宥闻听,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大帅收的这些门徒确实都十分出色,年纪轻轻却全都已经勇名远扬。裴宥对高思继越加喜欢,白马银枪一表人才,而且家世不错。虽然高家当初是幽州将领,但归附了大帅后,举族迁到登州。高家一族在军中数十子弟从军,高顺励为军主,兄弟也都是高级将领,更难得的是年青一代中,高思继三兄弟最为出色,都是营以上军官。
  镇国军有一个特色,上到大帅李璟,下到诸多高级中级甚至底层军官们,都十分的年青,甚至是刺史县令等文官,也多是年青官员。不得不说,这是因为镇国军这个藩镇崛起的速度太快。如李振李良盖寓敬翔等文官,李居义刘寻高思继等一众武将,也多是没有成家。
  现在大帅的几个夫人们都整天在忙碌着给大帅麾下的这些文武们介绍对象,其中尤其以王惋君和萧玉楼两个最上心。裴宥本来是不关心这些的,但他听大女儿说起过,这件事情其实是大帅交待给两位夫人去做的。据说起因为自萧玉楼入门后,便开始和王惋君对上了,两个女人明争暗斗,大夫人王桂娘又无力管束,最后只得大帅出面。大帅便给她们一个任务,让她们负责帮助镇国军内高级文武未婚官员们介绍对象。同时,也给这些高级官员们的兄妹子女等介绍。
  一开始裴宥倒不太在意,不过转念一想,却觉得这事情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在已经介绍成的几家中,结亲的双方背景让人深思,如李纯的女儿嫁给了敬翔,李良又娶了王重的族妹,萧恺娶了张宏的女儿。这些亲事,文武做亲,还有世家与普通出身的官员家做亲。
  这些亲事几乎都打破了门第之间的十分严格的那种门当户对,不但文武之间互通婚,而且世族豪门也与普通士宦勋家通婚。特别是,这些婚事都是因为李璟让几位夫人插手其中的结果。
  主上插手下面人的婚事,这不算稀奇。如高宗时甚至下旨五姓七门这几个大族不得相互自婚。裴宥两个女儿全嫁给了李璟,也算是李璟的外戚,他找幕僚仔细的讨论了下,最后认为这确实是出于李璟的意思才对。用意也很明显,由李璟插手部下之间的婚姻,通过相互之间的这种介绍联姻,既可以加强文武之间与世族与普通门第之间的界线,增加部下们的关系。同时,也能防范一些重臣之间的相互联姻,免得被部下们结成权利联盟架空自己。
  裴宥自从归附李璟来,对于李璟也是研究了许久。他总结了几条,李璟是一个枭雄人物,很多事情做的十分的出色且胆大。比如他的擅权,拥兵自重,甚至通过义父、师徒、联姻等关系,以及收买等,拉起了一张大网,建起了一个级强的势力。但同时,那些李璟自己做过的,他却并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也去做。他拜了宋威为义父,自己却不收义子。他和诸多大族豪门联姻,却极力控制不让自己的部下也如此相互强强联姻。他大把的收买朝廷官员,拥兵自重,可对镇国军内部的控制却极强,甚至诸大将们手中根本没有实际的掌兵权,就连文官,也一样被分权。
  镇国军内,李璟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可镇国军的其它将领们,他根本不给予半点这样的权力。
  “听说最近王夫人和萧夫人都要给你牵红线,怎么样,都说的是哪家的千金?”裴宥笑问道。
  一说到婚姻之事,高思继立即有些羞怯,“王夫人介绍了李维将军的一位从侄女,与我倒是年纪相当。萧夫人则是介绍了水军李绪将军的侄女。”
  两位夫人介绍的都不是本家女子,不论是李维的从妹还是李绪的从妹,那都是大帅的族人。论辈分是李璟的侄女,与高思继的辈份相当。不过从这里可心看出,两位夫人所为,确实是大帅在幕后掌控的。
  大帅李璟原本与族中人分开居住生活,等他发达之后,李氏家族的人便都过来依附李璟。李璟对此倒没什么意见,毕竟宗族,可以算是最可靠的一种力量。不过这几年下来,李璟虽然也大量安排了族人进入镇国军中,但所任职务都不高。唯有李纯、李维、李绪等几人职务稍高。
  不过这几年来,李璟倒是通过族人与部下诸文武家族大肆联姻,李家的男子娶部下文武家族的女子,又把李家女子嫁入各家。通过这样的联姻,李璟与许多部下不但是上下关系,而且还有了宗族的亲族辈份关系。
  通过这样的联姻,他们不但是李璟的部下,而且还成了李璟的亲族。
  “令弟也还未定亲吧,我族中倒是有不少年龄相当的晚辈,若是不嫌弃我裴氏,我倒是愿意也充当一回媒人,给牵一回红线,做一回月老。”裴宥知道高思继做为李璟的门徒,李璟肯定是想要许给他一个李氏女子。不过他也看好高家,想让裴家与高家结亲,不论怎么说,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李璟,又生了两个外甥,他也想要给女儿和外甥们找几个有力的支持者。
  裴宥乃是河东裴氏出身,虽然是旁枝,可也是正枝中刚分出没几代而已。裴氏的名望,在如今,可是与萧氏、崔氏等一样的大唐顶级名门。高思继听了果然动心,连声感谢,表示回去后就与父亲禀报。
  “军主,马上就到乌骨江口!”士兵禀报。
  裴宥听罢,轻轻点头,表示明白。
  他旋即抬起手,传令下去,所有人做好准备。
  各船上早就熄灭了灯,划着浆逆河而上。
  数条小舟最先靠近尖口城码头,没一会,码头上晃动着几枝火把。
  裴宥心中一喜:“好样的,码头上敌军没有防备,立即抢滩登岸。”
  一条接一条的船迅速靠向码头,裴宥指着地图上早标明的尖口城水门位置,叫来了水军的特战营,海军陆路队,把装着神火的船送上去,直接把水门炸开。裴宥沉声喝令。
  海军陆战队是水军新建的特战营,听命之后立即前去。
  高思继这时已经和麾下的一千兵马成功登上码头,尖口城上的高句丽人才终于回过神来,明白发生了什么。
  “放箭!”高思继一声大喊,已经迅速在码头上结阵的一厢二营千人,奔跑着冲向城下,距离五十步之时立定,蹲下张弓射箭。
  “放箭!”
  伴随着高思继的一声令下,三轮箭雨压制住城头的守军后,第四排开始放起了火箭,一排排火箭腾空而起。
  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已经将参谋司早前下发的地图拿着手上,按着地图上精准标示的尖口城水门位置发起了攻击。几条装满了火药的小艇冲向水门,到达栅栏后,将舟锁在栅栏上,然后点燃了火线。
  砰的一声巨响,满满几条船的火药猛然爆炸开来,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半边水门直接炸飞。栅栏更是没了影踪,原来的位置,只剩下了一个通畅的水道。
  “潜进去!”爆炸过后,陆战队的士兵已经直接冲了过来,纷纷跳入水中,潜入水渠,从水下潜入了城中。
  高思继的弓箭手将南门的守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王彦章、李存孝等李璟门徒率各部都冲到了城下,对着城头猛攻。城中只有三千高句丽人,闻警讯纷纷赶来南门。
  正当高句丽人都赶到了南门时,东南的水门却突然传来剧烈的爆炸之声,惊的高句丽人面无人色。紧随其后,一阵阵的呐喊之声从东南城内传来,一支兵马已经绕到了东门,从守军背后杀出,夺下东门,引符存审、杨师厚、高季昌、王檀等率众抢入城中!
  东门既失,唐军攻势更加猛烈,又占据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很快就已经一举将整个尖口城夺下!
第610章
开辟第三战场
  二月寒夜,倒春寒流让整个黑夜越发的冷冽。
  虎山上,山城高高盘踞山顶,犹如一只猛虎卧方丘。
  城头上寂静无声!
  高句丽守军都躲在城门楼、角楼、藏兵洞中,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靠着炭火热酒取暖。
  虎山城与渤海鸭绿府交界,先前倒是驻有不少兵马,不过眼下高句丽复国,并且与渤海结为盟友,高德贵便从这边抽调了一批兵马往哨子河一线。虽然去年秋冬之时唐军屡次袭扰沿海的运粮线,但上面已经做出应对之法,等冰封之后便放弃现在的运粮路线。渤海人的粮食到了尖口城后,便往北去乌骨城,然后转运到哨子河前线。
  寂静的暗夜突然响起几声炸雷之声,响彻天地。
  “打雷了?”城门楼里的守卫惊讶的抬头向外望去。
  “瞎说个球,惊蜇还没有到,哪里来的雷?”值守的军官喝斥道。
  “那这是什么声音?”
  “听说唐军有天火,还有神雷,一击如雷霆之威!”另一名小军官神色有些紧张的说道。
  “听声音好像是从西面山下尖口城方向传来的。”
  “莫不是唐军打过来了?”
  听下面的人越说越玄,虽然值守军官也觉得这推断可信,不过依然是面色肃然喝止了众人的讨论:“唐军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摸到尖口城下来,西面还有娘娘山城呢。休要胡说八道,扰乱军心。”
  “城外好像有人来了!”
  一名被喝斥了的士兵突然大声叫道,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远处。果然,只见一条火线蜿蜒而来。
  值守军官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声喝道:“敲响警钟,上城防守!”
  铛铛铛的警钟声响起,一队队的守兵抱着长枪站上城头。
  远处的队伍越来越近,大约有千余号人马,打着火把。不过这些人却十分狼狈,行进没有队列章法,似乎正一路向这里逃命。
  “什么人!”
  “我等是尖口城高将军麾下,尖口城被唐军突袭攻破了,我们拼死突围而来,快开城门。”
  城下的队伍中,一个骑于马上的军官高声喊道。
  城上的军官仔细的望了望下面,这些人模样惊慌,不过确实都穿着高句丽军的军服,打着高句丽的旗号。就是那个开口说话之人,他也认识,是尖口城守将王利的小舅子,担任着王利的亲卫头。
  “王将军人在哪?”
  “王将军陷于唐军之中,已亡于乱箭之中。”
  “唐军有多少人?”
  “唐军从海上来,至少上万精兵。请将军速开城门,晚了唐军就要杀过来了。”
  这时虎山城的城主赵升已经闻警登上城楼,扫视了一遍众人,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值守军官将事情仔细说明,赵升点了下头,站在城上向下面望了一眼,“开城,放他们进来,他娘的老子早知道唐军早晚会从海上打过来的。王利那个蠢货,居然连片刻都守不住。”
  值守军官小声道:“将军当心有诈。”
  “下面的那个家伙是王利的小舅子,我认识,其它的人也都是尖口城的人马。唐军来袭,虎山城也兵马不多,放他们放城,正好帮助守城。”赵升顿了顿又道:“马上派出人马,一面向乌骨城报信,一面向渤海鸭绿府报信,告诉他们,唐军大举来袭,让他们速来增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