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628

  李璟很清楚杨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比杨复光自己还清楚。杨复光和宫中四贵之一的杨复恭是从兄弟。他们的养父都是宫中权宦世家杨氏一族。眼下的杨复光声名还不太显,先前也曾几度出任地方监军,前一个官职是沙陀军监军使。如今已经借着杨氏和杨复恭的助力,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成为宫中几大宦官首领之一,担任了自左右神策军中尉、左右枢密使之外同样极有权势的南北宣微院使中的南院使,比起张泰的北院使,也仅低了一头,在宫中,现在是第五号太监。
  眼下,更接任西门思恭和杨复恭二人的天下诸道行营招讨草贼都监军使和供军使的职位,监察诸道大军。甚至从名义上来说,李璟和他所率的镇国军眼下依然是诸道行营中的一镇兵马,因此李璟其实也算是他的麾下从属。
  不过杨复光却没有半点骄横,态度还如此的尊敬,让李璟对他好感提升了不少。
  李璟很清楚的记得,杨复光可谓是晚唐最忠义的两名太监之一了,和他的监军使张承业都极为忠于李唐。
  史载,复光有谋略,累监诸镇军。史上,他积极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在剿灭黄巢之乱中,占据重要地位。黄巢攻占长安后,他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他曾先后分别争取了节度使周岌、招讨使王重荣等的支持,围攻草军,屡立战功。又诱使黄巢部大将朱温投降,引用李克用率沙陀兵攻入长安。以功加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
  杨复光死后赠观军容使,溢号忠肃。他虽是黄门近幸出身,但胸有大志,善抚士卒;病逝之时,军中恸哭数日。并且有义子数十人,分别担任各地节度使、防御使等职。而平定黄巢之乱者,大多数也是他的门人故将。
  可以说,杨复光这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也不是一个普通只会争权夺势的太监,而是一个极其厉害能打仗的太监。就连现在位在他之上的兄弟杨复恭后来也是借他之势,最后成为大唐最后一个极为嚣张的大太监。
  杨复恭在昭宗时,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上胁天子,下凌大臣,他不仅恃宠广收养子,广植党羽,而且安插亲信,让他的心腹义子担任节度使、刺史要职,杨守立为天威军使,杨守信为玉山军使,杨守贞为龙剑节度使,杨守忠为武定节度使,杨守厚为绵州刺史等等。这些人,被人们称之为“外宅郎君”。他还将所收养子六百人,派往各地担任监军,从而把地方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与杨复恭比起来,杨复光倒像是一个为大唐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难得忠臣。
  对于这样的太监,李璟表示了自己的尊重,李璟的态度转变,在场几人都感觉到了,杨复光不由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然他出身于宫中权宦世家杨氏,还有个兄弟是宫中四贵之一,他自己现在也出任了宣微南院使,诸道行营都监这样的高职。可他不会得意忘形的轻视比他还年青差不多十岁的李璟。
  与李璟比起来,他还差的太远,可李璟对他如此姿态,让他惊讶然后惊喜。能得到李璟这样人物的尊重,足以让他兴奋了。虽然大唐的太监们权力极大,但那些官员们敬畏他们却决不会真正的尊重他们。如李璟这样的人物当然不用敬畏他,这份尊重就更显难得。
  心情愉快激动之下,杨复光笑着向李璟介绍身后的几人。
  “齐国公,咱家为你介绍几位将军。”
  杨复光亲切的拉着李璟的手走到几名着将领面前,对着当先第一位道:“这位是忠武军陈州牙将赵犨,陈州宛丘人,家中世代担任陈州牙将之职,自幼博学多识,精于弓马。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将军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斩获甚众,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如今担任忠武军前厢都知兵马使之职。”杨复光对于赵犨极为推崇,“赵将军有勇有谋,别看头发花白,可却正是勇猛之时。另外赵家一门,可称将门。来,我再给你介绍几位,说着走到后面一点,对着几位站在后面的将领道,这两位是赵犨将军的二弟赵昶和三弟赵翊,后面的这两员年青的小将军,则是赵犨将军的长子赵麓和次子赵霖,都是骑射弓马精通的猛将。”
  听到陈州赵犨之名,李璟确实惊讶了一下。
  唐朝末年的忠武军虽然只是一个小藩镇,但从这里却走出了无数的牛人。如崔安潜、秦宗权、王建、孙儒、马殷、还有这位赵犨。
  秦宗权是杀人魔王,孙儒也是吃人贼,他们所率领的蔡州兵被称为蔡州贼,在唐末之时,可谓是一支能让小儿止哭的魔军,把人用盐腌了当军粮的部队。唐末三大吃人军队中,忠武军下面的蔡州就出了两个。而且这支军队覆没后,马殷带着残部转战江汉,最后建立了十国中的楚国。
  忠武军中的王建,最后也从一个偷驴贼王八,白手起家,最后打下了蜀中,建立了十国中的前蜀。
  至于赵犨,虽然说他并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但这绝对是晚唐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赵犨能让李璟如此记忆深刻,最大的原因不是他后来做了几镇节度使,而是他指挥的陈州守卫战。
  历史上,黄巢攻入长安,天子西狩,赵犨任陈州刺史,他提前预料到了黄巢会兵败,而且很有可能败退后会经过陈州,因此早早深挖沟堑,加固城墙,充实仓库,修整铠甲兵器,招募彪悍勇猛的士兵充实队伍,加强战备,守卫陈州。并把方圆60里之内的百姓都迁到城里坚壁清野,做长期的防守。
  随后,黄巢果然率十五万人马从长安败逃,经蓝田入商山,大军直逼陈州。
  当时黄巢手下大将孟楷移兵项城,准备攻取陈州。赵犨前去迎敌,首先向孟楷示弱,待孟楷轻敌无备,突然袭击,一万余人被杀获殆尽,生俘孟楷斩其首级,取得了陈州保卫战的首场胜利。
  孟楷是黄巢的爱将,起义军的重要首领。黄巢闻讯后又惊又怒,亲率全军屯于殷水,誓为孟楷报仇。他与秦宗权合兵一处,达数十万之众,围攻陈州。挖战壕5道,构筑多条通道,加紧攻城。陈州军民十分害怕,赵犨给大家鼓劲“现在敌众我寡,正是大丈夫为建功立业时,我们当置之死地而生,我们生在陈州长在陈州,誓与陈州共存亡,以死来保卫我们的家乡。”并亲率精锐之士出城做战,多次攻破黄巢军,极大鼓舞了陈州军民的士气。
  黄巢久攻陈城不下,愈加愤怒,发誓要活捉赵犨屠尽陈城之人,以泄心头之恨。在城北建起八仙营,并建了数百座舀磨寨,把捉来的百姓舀磨成肉糜,以做军粮。
  围城期间历经小大数百战,但赵犨兄弟都挡住了。为最后各路唐军前来,最终击败斩杀黄巢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巢横行天下十年,不论是广州、江陵这样的大城,还是洛阳、长安这样的都城,都是攻无不克,没有夺不下的城池。可唯独在陈州,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十余万人却最终没能攻破赵犨守卫的陈州。如果不是陈州这一战拖住了黄巢一年多的时间,黄巢不可能这么快的就败亡。
  赵犨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可却精神抖擞,身躯强健,目光锐利。在李璟看来,赵犨可以算的上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能守的将领,甚至不用加上之一了。
  “赵将军老当益壮,赵家将勇名传扬,某亦早有耳闻,上次在宋州,可惜没有时间前往许州拜见,这次能见到,真是幸会!”李璟上前对着赵犨行了个军礼,引得赵犨老脸胀红,花白的胡须都不由抖动起来。
  “久闻齐国公军中战神,百战而百姓,智勇双全,某亦佩服至极。能一睹大帅风采,十分高兴!”
  李璟微微一笑,又与赵家另外四位战将一一亲切交谈了几句。
  最后杨复光又向李璟介绍了剩下的两员着将领。
  “这两位将军是蔡州秦宗权、孙儒,也都是忠武军勇将。”杨复光笑着说道。
  “末将秦宗权、孙儒拜见齐国公!”二将都是三十刚出头,身材高大魁梧,一见李璟同样激动不已,甚至行了单膝下跪大礼。可是,二人行此大礼,李璟居然似乎未见,久久没有叫二人起来。
第586章
结怨
  二人向李璟单膝下跪行大礼拜见,却久久没有等到回应。
  秦宗权一时有些疑惑,一抬头,目光却正好碰上了李璟那锐利的眼神。他敢发誓,年青的镇国军大帅眼睛里有一股杀意一闪而逝。被这股眼神一扫,他只觉得脊背发凉,心头发冷。那道杀意是那么的清晰,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哪里得罪了这位刚刚还满脸欢笑,对杨都监,对赵犨一家那般赞赏的大帅。
  一瞬间,秦宗权甚至心头升起一股无边的恐惧,脸色苍白,额头冒汗。
  这股杀间一转即逝,秦宗权却感觉胸中压着千斤巨石一般。
  旁边的众人,也都感受到了这股变化,张泰、杨复光,赵犨等都感受到了,不由露出惊疑之色。
  听到眼前两个身材魁梧的将领的名字叫秦宗权和孙儒的时候,李璟确实突然升起一股杀意。唐末五代虽然军阀混乱,但如秦宗权、孙儒这般为人极其残酷,所克州县,焚杀掳掠的凶残行为却是少见。史载秦宗权与孙儒两个杀人魔王祸乱中原,“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一只把人杀人用盐腌肉做军粮的军队,完全是灭绝人寰的,论凶残,这两人都可以排到史上十大魔王之列了。
  那一瞬间,李璟心中确实想要斩杀此二人。不过这念头只是升起瞬间,他便强压下去了。秦孙二人杀人魔王,那只是历史上的事情,现在毕竟还没有发生。李璟若是因为二人还没做过的事情就杀他们,那就是有些过于唯心了。而且,秦宗二人现在是忠武军节帅崔安潜的部将,也是杨复光身边随行护卫的人。不管是哪个原因,李璟都不适合对这二人‘问罪’的。
  李璟的杀意一放即收,不过跟着他身后的银狼啸月感受到李璟对秦孙二人的杀意后,却是立即自他身后窜出。那小马驹一般大的银狼啸月嗅嗅风中的气息,冲着秦宗权和孙儒二将出声低吼,呲牙裂嘴!
  “如此巨狼!”杨复光惊呼了一声。
  “极为罕见的银狼,这应当是头狼王!”张泰也是面容失色。啸月已经有差不多两岁,发育完全,他的体格远远超过一般的狼大小。这头狼肩高四尺,体长七尺,重达三百斤,特别是那身浑身银色的皮毛,使这头狼显得更加的高贵和威武。啸月只认李璟这一个主人,其它人平时都不敢靠近它。不过李璟训练的不错,从不会主动攻击人或者偷食家畜等。
  不过眼下情形明显不对,感受到李璟的对秦宗权的那股子杀意,啸月一声狼嚎,直接就已经扑向了二人。
  啸月向前疾扑,扑咬秦宗权,秦宗权幸亏身上一身铁甲,凭着臂上铁甲总算挡住了那凶狠的一咬。巨大的银狼直接把秦宗权扑倒在地,那锋利的狼牙在他的臂甲上咬出一排深深的牙印。孙儒也吓了一跳,他还从没见过如此大的狼,与其说是一头狼,倒不如说是一只大虫。
  看到银狼扑倒了秦宗权,他连忙握起拳头就往啸月背上猛砸了一拳。
  狼都是铁抓、利嘴、麻杆腰,孙儒这一拳打在银狼背上,让银狼咆哮着后退了几步,然后直接扑向了孙儒。这回,银狼的利齿直接紧紧的咬住了他的小腿,还好孙儒的腿上还有胫甲,护住了腿。
  秦宗权已经抽出了腰间横刀,直接向银狼斩去,不过啸月仿佛能感受到危险,迅速的松开抽身,撕下半块还沾着破碎胫甲和碎布与血淋淋的皮肉。
  孙儒摔倒在地,银狼又准备扑跳上去。
  这番变故发生的极其突然,等众人反应过来时,秦宗权的左手和孙儒的右腿,都已经血肉模糊,情况极其惨烈。若不是铠甲在身,两人的那手脚估计已经没了。
  李璟连忙吹了声口哨,喝止了啸月的继续进攻。巨大的银狼刚刚还凶悍无比,可一听李璟的哨声却是立即呜呜低沉叫着跑到了李璟的身后,碧绿的狼眼中怀着骇人的神态,口鼻沾满鲜血。
  秦宗权和孙儒做为忠武大将,又是杨复光此行的随行着将领,前来登州为李璟贺礼。可刚一见面,李璟先是怠慢了二将的行礼,现在他养的狼又把二人咬伤,这个结果,让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抱着伤手伤脚的秦宗权和孙儒现在是又羞又愤,羞愧的是二人号称忠武军大将,可是现在两人却被李璟养的一只狼给咬的如此狼狈,若是李璟不及时叫回那头银狼,估计他们今天难在这头狼手里讨的便宜。两员大将打不过李璟的一只狼,这让二人都不由羞愧万分,传出去的话,别人可不会想李璟的这头狼是如何的非同凡种,只会耻笑他们二将打不过一只狼。
  羞愧之余心中更加的愤怒,他们自认为并没有对李璟有过失礼之处。而且对李璟见礼时,甚至比赵犨行了更重的礼,可李璟先是故意怠慢于他们,后来更是让一只狼上来扑打撕咬,这让二人感觉李璟极大的羞辱了他们。
  二人心中愤恨,可对于李璟却只能隐忍。
  李璟也是眉头一蹙,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只得抱歉的苦笑。
  直接上前向秦宗权和孙儒弯腰低头一躬,歉声道:“实在是抱歉,畜生一时看管不牢,让二位将军受伤,真是十分抱歉。”李璟还伸手给二人拍打了下身上的灰尘,并看了二人的伤口,样子恐怖血肉模糊,不过倒没有什么大伤,只是些皮肉伤,并没伤到筋骨。
  “铁蛋,马上去请大夫来给两位医治。”
  杨复光见李璟这做派,心中的不快也减去了一些。虽然不管怎么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都是李璟这个主人的失礼。但以李璟的身份,肯如此表态道歉,已经算是不错了。当下转身拍着秦孙二将的肩膀道:“都是一场误会,误会,秦将军和孙将军不会往心里去的。”
  秦宗权和孙儒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虽然心中还是充满愤怒,可也只能顺着杨复光的话对着李璟低头道:“都是末将等的错,不敢责怪齐公。”
  “是的,都是误会,误会!”
  张泰带着哈哈大笑,众人也都打着哈哈,这件事情也就此揭过了。两个小小的牙将和如今手握十万兵马的齐国公李大帅比起来,孰轻孰重,众人还是知道选择的。
  李璟和众人把张泰、杨复光等人迎回了登州之后,李璟便让监军使张承业留下陪着张泰等人,这才告辞离去。
  出了迎宾楼,李璟翻身上马,一阵冷风吹来,他不由的叹了声气。不管如何,他现在是不能再对秦宗权和孙儒二人出手了。而经此一事,他相信,这秦宗权和孙儒二人肯定是恨上自己了。
  只怕,就是杨复光这个太监,心里现在对于李璟也有了些骄横跋扈的判断了吧。
  回到节堂,刚坐下,李良、李艺、盖寓、敬翔几个人就过来了。
  李璟起身迎几位入座,李纯做为李璟的族叔,直接开口问道:“大帅,今日与两位院使见面,为何对赵家诸将如此有礼,又对那秦宗权和孙儒如此怠慢?”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李璟想了想道:“秦宗权和那个孙儒,二人脸生横肉,满脸凶相,我觉得这二人天生反骨之相,心有不喜,却不料啸月会扑上去撕咬。”
  这个回答让李纯四个面面相觑,不过他们心底并不相信。纵观李璟以前用人,从没有说是凭长相用人的。那些长的好的,不一定能得到什么额外的欣赏,长的丑陋的,可只要有才华,也没有见李璟故意怠慢过的。今天如此对待孙秦二人,肯定有什么更深的缘由,不过李璟不肯说,几个人也不再问起。毕竟,孙秦不过是忠武军的牙将而已,哪怕因此可能会让崔安潜和杨复光对李璟有些不满,可也关系不大。
  “你们觉得杨复光此人如何?”李璟问。
  “不太好说,杨复光虽然才三十出头,可看他今日谈吐言行,却并非如陈敬瑄那样的无能之辈只靠着兄弟权利上位的。这人一时看不清深浅,但绝非易与之辈。”盖寓说道。
  “那赵犨三兄弟和他的两个儿子,你们如何看?”李璟又问。
  “赵犨虽老,但老当益壮,他的两个兄弟和两个儿子,也都可以算的上是良将。若要比较,我倒觉得这赵家将可与我军中高家将相提并论,俱为豪杰。”李良微笑着道。
  敬翔在一边道:“我在汴州居住之时,听说过颍州刺史张自勉为上将之才,这赵家兄弟可比大将。”
  李璟点了点头,张自勉的能力在上次的围剿黄巢的时候已经展现了。这赵犨兄弟的能力他则是早就从历史中得知的,不过敬翔几人能凭着一些消息情报和见的那么一两面,就能判断出张自勉为上将之才,赵犨为大将之才,这才是让李璟惊叹和佩服的。这几个谋士,确实是相当了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