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628

  不过李璟今晚却没去,拿下平州之后,镇国军已经对收复辽东有更大的优势了。李璟等人已经多次商议,最后决定在夏收过后向辽东发动进攻。
  夏收过后,草多粮足,而且关健的是辽西走廊那条长达二百多里的沼泽地带,只有秋冬季节才能顺利渡过。而一到春夏季节,雨水泛滥,整个沼泽地带将成为死亡地带,人马难得。有这条隔离带,镇国军进攻辽东时,契丹人便无法从辽西迅速向辽东增援。而且现在有了平州的兵马在,平州还可以派出兵马抄营州契丹人的老巢,狠踹他们的屁股。
  战争已经越来越近了,对辽东的收复李璟不太担心,担心的是之后就得和契丹人正面对决了。
  这段时间,最忙碌的就是骁骑司和参谋司了,无数的情报不断的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登州,最后分析,然后汇总,做出反应。
  契丹最近很乱,先是夷离堇耶律匀德实死了,然后杀死匀德实的耶律狠德又在柴册礼上被耶律蒲古之割掉了脑袋。耶律蒲古之做了夷离堇没多久,遥辇部和迭剌部的矛盾越来越大,然后在耶律蒲古之和巴剌可汗一次争夺中原商品份之后的晚上,和他的女婿耶律狠德一样被人割掉了脑袋。
  新上任的耶律痕德已经认定是耶律蒲古之杀了他的父亲,几次公开场合下扬言要杀了蒲古之。
  三耶律七部,痕德可汗已经将遥辇和大贺两大部族六个部的夷离堇达成了协议,而耶律蒲古之也得到了二十部中数个部的支持。两边现在形势紧张,犹如随时要喷发的火山。不时的有双方的一些勇士被割掉脑袋,以至于现在天一黑,契丹人都睡不着觉。只能借酒缓减这烦燥的情绪。
  李维倒是在草原上过的很是潇洒,他如今成了契丹最受欢迎的人。原来三千人的商队,现在规模已经扩展到了上万人。只要契丹人拿东西来,不管是牛羊马匹,还是矿石草药,甚至是奴隶女人,皮货肉干,有什么李维就收什么。从他这能换到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从最初的茶酒盐香水玻璃等,到现在甚至连精良的铠甲、犀利的钢刀也都出售了,虽然价格惊人,只有部族首领们买的起,普通的勇士要买一套铠甲,得把全部的家当拿出来也买不起。
  但是现在情况有了些变化,在各部的仇杀不断升级后,终于有小部族被击败,然后剩下的所有男女老少都成了奴隶,牛羊马匹帐篷都成了他们的战利品。胜利者找到李维,愿意把这些包括俘虏在内的所有战利品都卖给他,换取他手中精良的武器铠甲。
  李维爽快的完成了这一笔交易,甚至因为这是头一个做如此大单交易的客人,还多送了一把上等钢刀。
  上千帐的战败部落,最后只换了十套铠甲和武器,但那人却觉得自己大赚了一笔。许多眼红的或者仇恨蒙眼的部族也开始加入到了这种凶残的自相残杀中来。
  看到这些部族终于因为仇恨和利益相互杀伐起来后,李维长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真要命啊,这些该死的契丹人终于打起来了,这下省的老子天天晚上派人去四处搞刺杀了。”
  越来越多的契丹人拿仇家的牛羊甚至是家眷奴隶来换取货物,而且多是奔着武器铠甲来的。李维是立即涨价,而且只卖精品铠甲武器,那种价值几千贯的宝甲宝刀要多少就有多少,但百来贯的铁甲,几十贯的皮甲,简易的长枪、弓箭等,却是一样也没有。
  卖宝甲给那些部落首领李维是不用担心的,就算所有的契丹部族首领们都人手一套宝甲,他们也不会集中起来凑一个铁甲方阵。
  契丹那边情况良好,正在向着李璟期望的方向发展。
  中原这边的情况,则不知道是要说好还是不好了。
  被李璟坑了一把的王敬武现在几乎是疯了,他将整个淄青镇十县所有能抓到的年满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青壮,全部抓为壮丁,整编为军。因为有太多人逃跑,王敬武便直接将所有抓来的新兵脸上刺字。一旦发现脸上有刺字的逃跑兵丁,一经发现就会被立即格杀。
  凭着这股狠劲,王敬武翻遍淄青十县,一共抓了十万人,全都在脸上刺上“落鹤都”三字。就边许多没有什么强势背景的士人也被抓入军中,在手臂上刺“一心事主”四字。
  整个淄青十县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男子脸上和手上都刺了字,剩下的全是些白发老人和幼儿。
  抓光了人,王敬武又在淄青各地搜刮粮食和钱帛,因为大户多被李璟迁走,因此王敬武更加肆无忌惮。挨家挨户的搜刮粮草,所有的钱、布等也都抢光。淄青的百姓多有逃亡到镇国军所控制诸县之内,整个淄青十县,现在已经到处都是废墟一片,百里无人烟。
  王敬武在腊月底,率他的落鹤都十万人马向李璟控制的青州博昌、千乘二城发动袭击,想要抢人抢粮抢钱,结果镇国军骑兵出动,只一战就击败了王敬武的大军,夺得一万余士兵。
第581章
再起
  王敬武战败后,又南下袭击了密州,攻占安丘、高密、诸城、莒县,占领密州全境,逢村必抢,逢县必攻。泰宁军节度使崔芸卿出兵,虽然击退王敬武,但密州几乎如蝗虫过境一般,不但城破村毁,而且连人口也被抢夺一空。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李璟接报得知王敬这些丧心病狂似的动作后,只能如此摇头叹惜了。不过越是如此,李璟倒越不用担心王敬武了。淄青镇被他这样一搞,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他把所有的青壮强征为兵,又能坚持多久呢,不用李璟出手,他就会自己灭亡。
  公孙兰坐在李璟的旁边,长声叹气。王敬武疯了,可李璟却似乎并不打算出兵灭掉他。
  “灭掉一个王敬武,还会有更多。乱世即将来临,这样的悲惨之事以后只会更多!我们帮不了所有人的,只有自己壮大起来,才能庇护更多人。”李璟叹惜道,现在王敬武的行为,若是与历史上黄巢起义之后的残唐相比,真算不了什么。黄巢军、秦宗权、孙儒三支军队,可是真正的吃人军队。
  十月间,王仙芝部率军攻破唐州,黄巢部攻破邓州。十一月,王仙芝部进入山南,攻下郢、复二州,声势越来越强。十二月,草贼又东进杀入淮南,不到一个月内,两支草贼配合默契,横扫申、光、庐、寿、舒五州,淮南节度使刘邺无力招架,频频向朝廷向其它各镇求救,其中就数次派人前来登州,请李璟出兵相救。不过李璟虽然数次接到求援,可却未派过一兵一卒南下。
  朝廷先前的布置都是保洛阳和长安,防贼西进。
  十二月底,王仙芝和黄巢的人马都抵达了重镇蕲州城下。
  “王仙芝和黄巢二人联手了吗?”李璟问。
  李璟早已经知道,王仙芝早死在了沂州城下,眼下的这个王仙芝其实只是尚君长等王仙芝旧部找的一个傀儡替身。长的和王仙芝有几分相似,便被他们用来做为旗号。不过效果却一直不错,凭借着这个名头,尚君长所部得以独立于黄巢之外,平起平坐。
  “听说黄巢数次招揽尚君长等人,不过因为沂州之战,二部草贼之间早已经互不信任。”
  “那他们为何这一连串的战斗却配合的这么好?”李璟有些奇怪,草贼之间确实配合的极好,几乎是共同进退。
  “形势所迫罢了,沂州之战后,黄巢与尚君长所带领的两部人马,都只有千余。如果他们不相互依靠,早被官军歼灭了。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也从未走到一起。”公孙兰说道。
  公孙兰说的不错,沂州之战后,二支草贼人马隐藏了数月之久,以舔伤口。然后一路流窜到了东都附近,才突然一起出手。李璟估计,两支人马应当是早就联络上了,但却一直互不信任,最后双方又各自太弱小,才无奈的成了现在这种局面。看似行动默契,但每次靠的极近,却又是条攻各的。
  在他们夺下汝州之后,可以说算是重新恢复了些力量。
  汝州城并不算很大,但是他却距离大唐的东都洛阳很近。在洛阳,有诸多朝臣无老,名门望族的豪宅庄园建立在这。草贼直杀到洛阳城下,使得许多有头有脸的士绅官僚,以及害怕被天补平均的富户巨商,都开始成批的逃离洛阳。
  这反而是草贼起兵以来,给予朝廷最大的一次震动。
  虽然之前草贼十几万,几十万的兵马报到朝廷,可那些只不过是一串数字,对于朝廷的这些诸公来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流民支了,再多也不会吓到他们。
  可当这些本来已经被剿灭的草贼,转眼就又重新聚起,并直接杀到了东都脚下,并且距离长安也不远了的时候,这些官员们终于近距离的感觉到了贼军的威胁。
  因此,草贼起事以来,从没有人提过的招安,终于有人提议了。
  力主招安的最高官员便是从宣武镇上调回朝中的原懿宗朝的宰相王铎,再次入政事堂为相,王铎虽然只排第三,可在汝州被攻破之后,却开始急转口风,强烈要求招安草贼。
  王铎,字昭范,出自仕宦名门太原王氏,他的伯父王播在穆宗和文宗朝,曾两度出任宰相。王铎本人字写得很好,在武宗会昌年间考中进士,而后仕途顺利,历任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郞,到懿宗咸通十二年升任同平章事。就个人素质来看,王铎能力一般,是一个典型的唐末大官僚,文凭不低,水平不高,而且酒、色、财、气一样不少。
  让王铎如此着急,主要的原因是被俘虏的汝州刺史王镣,乃是他的堂弟。
  打仗死个几万十几万,王相国都不会眨一下眼。但如果被俘的是自家的兄弟,那王相国就坐不住了。
  还好从弟只是被俘而不是被杀,这让王铎看到了一线解救兄弟的机会。
  思虑了半天之后,王铎立即凭着自己的老资格,却找了天子李儇,拉着皇帝不让他去打球下棋,而是说了一筐又一筐的话。最后李儇终于忍受不了这啰嗦,也担心万一东都被草贼攻破的话就麻烦了。因此,九月十一,李儇就下达了招安的诏书,只要五仙芝、尚君长等人归降,就赦免他们的罪过,侯旨封官。
  不过王铎虽然拿到了赦免的圣旨,但是他却突然发现,要把这道旨意送到草贼面前却似乎更困难。
  这些草贼都是流窜劫掠,并不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甚至没有一块老巢贼穴。
  虽然派出了勇敢的禁军和胆大的太监前去传旨,可每赶到一地,找到的只是被攻破劫掠一空的城池废墟,根本就找不到王仙芝他们。一连几个月,王铎急的头发都白了,可圣旨还是没有送到草贼手中。
  其实,‘王仙芝’现在正等着招安呢,确切的说是尚君长等人正等着招安的一天。
  自老大王仙芝被割掉了脑袋,这伙人的雄心壮志就已经熄灭的差不多了。当年做盐贩很危险,可是造反的风险更大。就连王仙芝当初不要名声面子,多次临阵而逃,可最后还是被人割了脑袋送往长安未众,甚至到现在,尚君长这伙人也不知道王仙芝究竟是死于官军之手还是黄巢这个昔日盐帮兄弟之手。
  当初大当家就想着杀人放火受招安,可惜没成功。
  沂州兵败后,有人提议去投官军。有说投宋威的,有说投李璟的,还有说投西门思恭的。不过这个提议被尚君长直接否决了,就算要招安,也得弄出动静,在风头上时受招安才有可能。他们刚刚大败,兵马不过千人,连老大都死了,还怎么受招安。
  在山里面躲藏了许久,尚君长意外发现了一个跟王仙芝长的极象的人。当即把此人充做了王仙芝,然后重新打起了草军旗号。黄巢数次联络他们,想重新并伙,但尚君长都没肯答应。在他眼里,黄巢就是个天生反骨之人。虽然最后同意了黄巢的另一个提议,一起行动但又保持独立的提议,那也只是尚君长想好了要借此机会,再闹出番动静来,好接受招安。也正因此,当攻破汝州后,得知他刚拿获的王刺史,居然是当朝宰相的堂弟时,他立即感到,他缍抓住了一块通往招安,通往荣华富贵的敲门砖。
  尚君长颇有奇货可居之感,他吩咐好好款待王镣,将他裹挟于军中,待价而沽。
  惊魂未定的王刺史,发现尚君长心底的这个秘密后,为了活命,忙投其所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愿意借助堂兄在朝中的势力,为大将军实现由匪变官的转换,穿针引线。只是,尚君长的想法与王镣给他的建议,大唐朝廷也一样没有机会得知。
  一面朝廷有意,一面尚君长等人有情,可这招安就是迟迟不能达成。
  大唐天子和王相国派出的信使一路急追尚君长等草贼,可尚君长等人还忧心忡忡的带着王镣和那帮兄弟,不断的四方流动,转战南北。
  双方屡屡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尚君长等到达蕲州城下之时,草贼终于有了一个机会。
  朝廷的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宋威还在长安养病,两位副使杜慆和崔安潜虽然一路紧赶慢赶,可距离蕲州还很远。
  蕲州的刺史眼看着草贼把蕲州围住,顿时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城外的草贼军中的王镣却是兴奋不已,因为他终于碰上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向朝廷传递消息,带他脱离贼窝了。
  蕲州刺史裴渥是进士出身,而他考试的那一届主考官,正是王铎,算是王铎的门生。王镣和裴渥也是老相识,他连忙向尚君长提议,暂停攻城,他愿意去与裴渥联系,让他向堂兄传话,让堂兄王铎争取朝廷的招安。
  城中的裴渥见到王镣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他居然还活着,等听到他的要求后,更是没有半点犹豫就点头同意了。管他应不应当招安这些草贼,他现在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蕲州,保住自己不落入贼手就好了,至于其它的,管他呢!
第582章
卢龙要塞山海关
  乾符三年,镇国军进驻平州。
  小小的平州,李璟一下子调派了选锋、天狼、控鹤三军镇守。派出了林威、李振、刘寻、李居义、傅文达数位大将谋臣。
  这一次的调动,镇国军三军加上水师二营,平州三县之地,一下子驻守了一万六千兵马。
  平州做为镇国军新据之州,也是做为继登州、辽南都督府后的第三个完全占据的州,李璟在官员的人事任免上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许多人一开始都认为林威会出任平州刺史兼任团练使,毕竟林威身为镇国军节度副使,在屡次的镇国军出兵之时,都被李璟放手的任命为留守。
  登州刺史和辽南都督之位都是由李璟兼任,现在新得平州,这个刺史之位李璟自己不再兼任,那必定授与最得信任的林威的。只是当正式任命出来,刺史之位落到了镇国军节度行军司马李振的头上,林威却又担任平州防御使之位。这两个任命,让许多人都充满了惊讶。
  如今大唐的诸镇,各州刺史已经渐渐由武将担任。李璟任命李振为刺史,却让林威做了防御使。林威这位统兵大将,反而位在了李振这个文职之下。
  不过随后跟着任命一起下发的通告,却又让更多官员们惊讶。
  李璟将辽南都督府改为金州,调郭承安任金州刺史,以王重为金州防御使。同时李璟不再兼任登州防御使之职,授王普为登州防御使。而且公文中通告,自即日起,镇国军下三州二十七县,文武职责分明。地方政务皆归于刺史和县令,而各防御使只统兵,无权管束民事。就连各驻军的粮食等,也须由各州县将税赋粮草上缴帅府,然后再由帅府将粮草调拔到各军各营。
  本镇内的从此兵民分离,军事、民事分开。刺史管民不再管兵,防御使专为管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