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628

  曹存实冷声道:“若吾兵败,情愿斩首!”
  曹全晸也没有料到侄子居然如此偏激,只得长叹一声。不过却也还是劝了几句,无果后又为侄子出谋,“郓城北面、济水北岸有梁山,其路险峻,可伏兵于此。”
  薛崇乃将郓城交与曹全晸,只留五百老弱于他。自与曹存实率三千人马前往梁山脚下埋伏。
  第二天午后,黄巢率大军到达郓城城下。曹全晸顶盔贯甲,亲自坐镇城头,城上遍插旗帜,人影绰绰。黄巢观看城上,见旗帜森严,便无意攻城。眼见城头闭城坚守,一阵大声,“无能薛崇,真是胆小如鼠!”黄巢军在城下耀武扬威一阵,便直接往东而去。
  草军大摇大摆的自郓州城下而过,城上无人敢出城。草军不由的一阵大笑,不免有些得意。行到晚上,草军就地扎营。
  当夜四更时分,薛崇、曹存实与曹翔、曹翊等率三千兵马突然从山后杀出,直扑草军营地。草军被突袭,营中混乱四起,曹存实等只顾四处冲杀。
  黄巢自睡梦中惊醒,听得天平军袭营,不由大怒,朱温策马赶到,“职下愿为大帅取薛崇首级!”
  朱温三人带本部原本驻扎在后队,此时却是没有被冲散,当下点齐本部一路杀来。曹全晸长子曹翊正率兵杀来,两相混战。朱温早看出曹翊一身宝甲,定是领兵之将,策马挺枪直杀而来。曹翊年方十七,英勇无敌。朱温欺他年少,挺枪来刺,结果战不到数合,被曹翊一槊刺落马下。
  曹翊正要取朱温首级,朱珍却是已经拍马赶到,大吼一声:“休伤我兄弟!”
  两人交战数合,朱珍同样被刺落马下,朱存又拍马赶到,朱温朱存先后重新上马,伤的并不算重,三人围住曹翊一起混战。不料那曹翊勇猛绝伦,三人都不是对手。关健之时,朱温看准一个空当,按住右臂上暗藏的一只袖筒暗弩,一弩正中曹翊面门。
  曹翊摔落马下,朱珍朱存二人赶上前去,一人补上一枪杀死曹翊。
  曹翊一死,所部一营兵马军士无主,在朱温三人的率军掩杀之下,很快望风而逃。朱温三人乘势追杀,薛崇、曹存实、曹翔等被草军诸将挡住攻势,这时再被草军后军一冲,立即溃败,草军一路追杀至郓城下,幸好曹全晸在城上远远看到势头不好,连忙引了五百兵马出城接应,一阵撕杀,最后将薛崇与曹存实、曹翔接入城中。
  三千出城兵马,加上曹全晸的那五百兵,回来时已经不足千人。
  黄巢此时已经审问了俘虏,得知郓城之中守备空虚,便乘胜攻城。曹全晸回城后闻知长子身死乱军之中,当下昏死过去。城外草军攻城,曹全晸又晕迷不醒,薛崇心中恐惧万分,竟不肯守,直接令人开了南门,带着曹全晸等百余人直奔巨野泽岸边,跳上船直接逃走了大泽之中。
  郓城无主,一时大乱,守军守不多时,将近天亮之时,郓城便被草军攻破城门。数万草军涌入郓城之中,一番劫掠烧杀,郓州州城化为废墟,黄巢抢光城中钱粮金帛,并青壮男女,以及军械铠甲等后,下令放火焚毁郓州城,然后裹挟着人口,运输着抢来的钱粮辎重,沿着济水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济州逃去。
第534章
无利不起早
  李璟坐镇泰山脚下,虽然兵马驻于乾封城内,但是探马斥候却是早散布各州。黄巢攻破郓城,第二天李璟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李维向李璟与诸将仔细的汇报了郓城之战的情况,“现在黄巢裹挟着近十万青壮向济州而去,尽得鄄城与郓城财帛人口粮食,声势又恢复不少。我等判断,黄巢正欲向齐州王敬武汇合。”
  “黄贼既然往齐州而去,则必先经过济州,职下以为,我军可以立即移师北向,前往济州,于平阴城拦截草贼。”参谋盖寓提议,自投入镇国军以来,他现在只担任着一个参谋的职务,虽然说是赞画军血务,可这参谋属于参谋司,上面还有行军参谋、参议、参赞等上官,就是如他这样的参谋,也有五六个。这让他感觉一股浓浓的危机感,也时刻想着出谋划策,以得李璟信任,好融入镇国军中。
  李璟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回复盖寓的提议,而是笑着问李维,“你说黄巢现在裹挟了十万青壮男女,而且还带着濮、郓两州劫掠而来的大量钱帛粮草?”
  李维点了点头,草贼确实是带着许多金帛钱粮和人口。
  叫人将郓、济、兖、齐四州的地图摆上来,拼凑成一副大地图,然后李璟点了盖寓的名字,让他用红蓝二色,标明官军与草贼的位置和行动路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任务,盖寓却十分高兴,面色激动的立即将敌我双方的态势标示出来,甚至将齐州的王敬武、淄州的宋威等部都标志了出来,连数量都标示的十分精确,可以看出他平时对这些情报掌控的很细致。
  李璟赞赏的对盖寓点了点头,对盖寓道:“盖参谋果然是办事精细,很好。”盖寓是李克用之人,李克用还没死,李璟现在必须得先晾他段时间,把盖寓的那点脾气打磨光了,才好放心大用。不过,也不能一味的压制,不时的夸奖称赞几句,也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夸赞了盖寓几句,李璟指着地图肃然道:“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现在的草贼,正急匆匆的向齐州逃窜,可称的上是归师、穷寇。对这样的草贼,我并不认为抢先一步赴往平阴城拦截是一个最佳方案。”
  黄巢不是王仙芝,王仙芝自宋州之战后几乎就已经被打破了胆,数战都是临战而逃。反之,黄巢却是很有亡命气势,巨野之战,被官军打的大败,居然还敢反攻偷袭,从这里就能看出两人的巨大不同。如果李璟真的赶到平阴城拦截黄巢,黄巢拼命突围的话,镇国军也将付出极大的伤亡。
  巨野一战,八万黄巢败军反攻官军,结果以弱敌强,以少击众,还杀伤了官军两万人马。李璟现在只有两万五千人马,还带着五万青壮,一路赶到平阴,也是疲惫之师,到时又要与黄巢大战,这个损失必然不小。
  更关健的是,他这么卖力的去打黄巢,对自己根本没什么意义。这样的仗,李璟怎么可能会打。
  “难道就这样放黄巢走?”
  “不,当然不!”不管如何,哪怕是表面的功夫,李璟也得做一做。决不能让人说他放了黄巢,眼下朝廷可是连卢龙军节度使都直接任命了,谁知道朝堂上受田令孜掌控的政事堂诸相国,会不会突然不用脑子的严历斥责,甚至是做出什么激烈的决定来。万一要调李璟去其它镇,或者入朝什么的,虽然李璟可以拒绝听旨,但现在与朝廷弄僵关系,对李璟来说,并不是划算的事情。
  伸手在地图上一指,“我们不去济州拦截,我们去郓州,先收复濮州、郓州,然后进入济州追击贼军。只要我们不是追的太紧,草贼就不会回头来战,那时我们就跟在他们的后面,把济州也给收复了,甚至能逼近黄巢和王仙芝离开齐州,那时我们连齐州都可以一起收复。”
  西面的六镇官军在巨野一战后,失去了粮草,短时间内是无法离开曹州的。而薛崇郓城兵败后,整个濮、郓、齐三州已经没有了官军力量。李璟只要发兵在各州县走上一圈,这收复的功劳就是镇国军的了。更何况,在这三州内还有许多被打散的草贼,以及许多树旗造反的各路贼寇。
  打仗是需要钱粮的,李璟可不打算白白浪费这么多时间。收复诸州县的同时,李璟正好将这些贼寇扫荡一空,将那些青壮全押回辽东做免费劳力。同时,他也早盯了各州城县城,准备把草贼们来不及带走的钱粮等直接搬回登州。而且经过宋州之战后,李璟也很清楚,他如果收复了各州县,各州县地方的商人富户大族等,也都要按例给他一笔孝敬和劳军的,积少成多,数州几十县的这笔钱加起来也不少了,李璟也不会放过的。
  虽然这样做,有些与李璟最初的做法不合。但他也清楚,这只是当今世道的通例,李璟就算也这样做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更何况,李璟深知,经此一乱后,天平和泰宁诸州几乎是糜烂了,接下来,就算草军走了,可地方上的盗贼等还是会糜烂地方,这块地方烂了,他现在不拿这些钱,回头还是被其它人拿了。
  改拦截为追击,但结果却是相差巨大的,特别是对镇国军来说,前后利益相差及大。这么一改,不但不用和草贼拼命,不用出现伤亡损失,还能立下大功,得到一大笔利益。
  李璟把话一说,在座的诸将无人赞叹不已。这就是镇国军的风格,如今诸将也几乎习惯了,硬仗几乎不打,要打就打巧仗,打有利益的仗。
  很快镇国军诸将统一了意见,李璟命令李振与郭承安留守乾封城,再令郭顺励率两千黑旗军、王重率三千捧日军留守,那五万青壮也留在乾封。
  李璟亲率金甲胜捷军、银枪郊节忠、控鹤军、铁林军、选锋军五军两万人马,沿着汶水西进,进入了郓州。李璟到达郓州之时,黄巢已经进入济州。李璟也不去追,而是将五军分散,让他们分别前往郓、濮两州各城。
  濮州四县、郓州六县,两州十县之地,镇国军五军分别扫荡。此时黄巢虽然撤离二州,但还有许多草军溃兵,以及官军败兵,三五成群为祸地方,甚至有许多饥民四处抢掠。地方上各乡豪族地主,纷纷招募乡勇,结寨自保。小一些的村落,则多被洗劫烧毁。二州山林河泽,到处都是占山为寇的贼人。
  镇国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而过,最先将十座县城收复,重整秩序,张榜安民,扫除无赖地痞暴乱,恢复市集。紧随着,五军分派兵马,地毯式的扫荡各县山林盗匪,同时也组织当地的富户商家一起,拿出粮食来开设粥棚。
  李璟亲自坐镇郓州郓城,有镇国军两万大军扫荡下去,失去黄巢这等领导者的贼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镇国军刀与剑的扫荡之下,纷纷崩溃,要么被扫灭,要么投降。
  而那些因饥荒和战乱而流离失守的大量饥民,也暂时得到安置。李璟直接下令,将那些做乱的山贼流寇流民,择其中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女,一起收拢随军,等候一起带回登州。
  十天时间,仅仅十天时间,在两万镇国军的雷霆扫荡之下,濮、郓二州的地方秩序就已经恢复,山林草莽间的盗匪也被剿灭,而那些流民,先被黄巢带着与官军做战死了六七万,又带走了十余万,现在又被李璟带走了十多万。濮、郓二州除了那些州城县城,还有一些大的村落外,其余的村落都空掉了。
  不但濮、郓二州人口损失极多,甚至就连曹、滑、兖、济等州也同样损失极大。
  李璟到达郓州的当天,天平军节度使就带着曹全晸等一些官军富户从巨野泽中出来拜见李璟了。对于这个无能的节帅李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只是随意敷衍着。薛崇本来还想让李璟在收复州县的功能中加上他一笔,李璟理也没理会他。
  不过第二天薛崇立即送上了二十万贯钱,并且带来了天平军地方上诸多官员,他们也带来了大量的钱财,目的自然只有一个,希望李璟在收复名单上,给他们也加一笔,看着这些钱财,李璟这回没有拒绝,收下这些钱财后,大笔一挥,在收复郓、濮二州的功劳簿上,加上了各州县本地文武官员。
  对于李璟带走十余万青壮的事情,薛崇的反应出乎于李璟的意思,他不但没有阻击,反而十分高兴。用他的话来说,眼下天平军根本管不了这些流民,李璟带走了,也省的地方上再出现乱民闹事了。
  在连续扫荡了十天之后,李璟下令收兵,各军将两州十城交还给从各处钻出来的那些地方官员的手中。当然,他们得到的几乎都是空城,城中但凡属于官府的钱粮物资,都被镇国军随军一起带走了。
  面对着这个情况,各地官员不但没敢有半点抱怨,甚至还在各军撤离时,主动的联系各地的大族富商们凑了一大劳军费,一路礼送到十里之外。
  等各军回到郓城汇合之后,听到汇报,再看到那些满载而归的各军将士,看着那一车车的物资,李璟不由大为惊讶。不过随军的盖寓却告诉李璟,这一切很正常。因为镇国军的行为,在当下完全符合常例,甚至镇国军做的比其它的军队都要好。
  镇国军帮助地方剿灭了盗匪,不过是拿了点官府的府库钱粮而已。但如果是其它的藩镇军队,他们或多或少会抢掠一些大族富户的钱财,甚至有些直接比盗匪还要凶狠贪婪,直接把所有人不论富人百姓都抢一遍。如李璟的镇国军这样只拿点公家钱财,还帮着剿灭盗匪,安抚流民,维持秩序的军队,真的是太少见了。
  “此次共取青壮男子八万,年青妇人五万,另外粮食约五十万石,钱两百多万贯,布八十多万匹!铠甲武器约有两万套,驴马牛大牲口约有五千余头。”盖寓有些激动的向李璟汇报着战果。中原之地果然不是代北那些的边疆可比的,匹区两州十县,十天时间,竟然让他们刮出了这么多的油水。这还是草贼已经抢过一遍的情况下,特别是人口,这么多的青壮人口,运到辽东,立即就能将那苦寒之地,大变模样。
  听到这个收获,李璟也是微微笑笑,这个收获有些超乎他的预料,主要还是那些官员和地方豪放们送的。
  “这样,随军携带五万石粮食,其余的粮食全部都暂时囤积在郓州,布匹也先囤积在郓城仓库之中,等我们肃清了济水通道后,再派船来运走。”这么多的粮食,一下子难以运走,而李璟也是绝不会放弃这些粮食的。最后,便只能先存放在这里。“倒是那两万套武器,便宜一些,卖给薛崇吧,他若是吃不下,剩下的再联系下兖州泰宁军李系和宋州的张刺史,卖给他们。这些武器,我们不要钱,只要粮食或者布匹,另外如果是其它的一些铁料等也可以。”
  近两万套武器,多是两州十县中的一些库存,还有就是那些被剿灭的盗匪手中的兵器,其实有许多都是草贼溃兵和官军败兵手中收缴来的。这些武器太杂也太差,李璟可不愿意费力带这么多垃圾武器回去,干脆就地消化。
  两万套武器李璟看不上,但薛崇却是很需要。他手上的兵几乎全光了,眼下必得重建天平军,这批武器正需要,虽然李璟开价每套五十贯,还不包括铁甲,明显很贵,可薛崇还是一口气要了一万套。不过他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想要赊账,李璟却是不肯的。
  最后还是李璟向他点拔了一下,告诉他买军械重组军队,乃是为了地方安宁,让他找天平镇下面的诸州县去要。薛崇听后,立即依葫芦画瓢,向下面的富户地主商人们摊派去了,就连普通百姓每人也征收了一笔钱。五十万贯钱不少,但是分散下去,却也还是很快强征上来。
  李璟收了五十万贯钱,马上很痛快的拔了一万套军械给薛崇,甚至额外赠送了他一百套。
第535章
名利双收
  李璟率两万镇国军在郓、濮二州扫荡草贼,战果丰盛。
  济水上波光粼粼,上千条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满满的运载着镇国军的收获。除了济水河中的庞大船队,沿着济水北岸的大道上,还有着一支巨大的车队。上千辆的大车牛拉马驮驴背,同样满载着各种收获的物资。
  除此外,两外镇国军还负责押送着十三万青壮男女前行。这十三万青壮男女都将被押往辽东,离开郓州之前,李璟已经公布向他们宣布,到达辽东之后,他们将以百人为一军屯。加入军屯后,他们就是屯户,为镇国军屯田种地。镇国军将按每年五石粮的标准给粮,另外每年还有两贯工钱。
  所有的屯户,在辽东屯田满三年之后,就能自己开垦田地,他们开垦的田地,三年不收两税,镇国军每亩只收一斗粮,而且还不是大斗而是小斗,一小斗才五斤半。按亩产一石算,只有二十二抽一,如果按一亩百斤算,也远高于十五抽一。三年满后,土地就属于他们自己,就算加征两税,李璟也承诺收缴的不会超过十一这个比例,而且不再征收其它的费用。
  而且李璟还表示,只要他们表现良好,肯认真做事,卖力干活,甚至不需要屯田满三年,便能提前成为自由民,自己开垦自己的土地,而镇国军与地方官府,还会给他们提供租借种子和农具以及牲口。
  总之,在这些人的面前,李璟极力描绘了一副极好的前景。这些人本来多是已经从贼的饥民,遭遇灾难破家之后成了饥饿的流民,最后被草贼裹挟,或者直接为了一口吃的而做了强盗。许多人都早已经绝望,麻木的生活着,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过着日子。这次被官军俘虏,原本还以为必死。却没有想到,镇国军没有杀他们去报功,反而是要把他们送去辽东。
  虽然辽东那是一个印象中苦寒的地方,但听李璟的描绘,那似乎反而是一个世外的桃园。他们不用忍冻挨饿,不但能有温饱,甚至还能有自己的土地。有些人不相信,觉得镇国军只是要拉他们去辽东做苦力。可不少人却是相信了,他们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再惨还能惨到哪里去?在中原河南,他们就算想给那些土豪们投身为奴,只求一口饭吃,可也根本没有人愿意收。更何况,镇国军李璟的名头,还是让许多人相信的。这半年来,登州早成了无数人向往之地。
  这些天来的经历,也让他们都渐渐相信李璟的话。进入了流民营以来,除了一开始的两天供应的是稀粥外,后面供应的都是干饭和炊饼,甚至还有菜,闪头油光的菜,海带菜、萝卜条,咸鱼条,甚至还有肉片,连续多天,一直都是这样的供应。听说入营前两天给吃稀饭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怕那些先前饿的太厉害的人吃太多而撑死。先吃稀饭,这是先调养下身体,防止突然吃撑死。
  现在,流民营的十几万人根本没有人会逃跑,每天吃的这么好,还有那么美妙的前景,哪个会逃?
  这边天他们也开始帮着干活,男人们帮忙做着独轮车,女人们则在做衣服。
  从郓城出发前,十三万青壮,都领到了一套衣服。那是一整套的衣服,鞋袜衬衣俱全,虽然赶制匆忙,做的不是太精细,可那崭新的麻布衣发到这些人的手中时,许多人都不由的激动的哭了,他们是真的相信了有着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
  时间匆忙,出发前,只来的及赶制出了一万多辆独轮车。这些独轮小车,一个木轮,两支扶手,一节套肩的绳索。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镇国军中早就大量使用这种小车,特别是在辽东,道路难行,这种车子更多。
  一辆独轮车至少能装三石,而如果是老手推车,再加一个拉车的,甚至能直接载动七到八石重物。
  此次镇国军从郓州出发,所有的辎重分为了三部份运输,一是济河中的一千多条大小船只运送物资。另外还有一千多辆大车,除此外便是这一万多独轮车了。
  这些独轮车每车都载重五石以上,一人在前面背,一人在后面拉,还有两个一边推的。
  许多青壮也都是主动的肩扛手提,两人杠抬。
  结果除了四十五万石粮食和几万匹布和那些要出售的武器外,其余的物资全都一次带上了路。
  两万镇国军押送着十三万青壮,与其说押送,其实不如说是保护。根本没有人逃跑,也不会有人喊累。镇国军的任务只是负责前后保护,两边跟行。足足十五万人马,从济水河中到北岸的大路上,队伍连绵了差不多五十里路。浩浩荡荡进入济州后,一路前行。
  六月初的阳光已经很是火辣,队伍在太阳底下走的很是火热。李璟也不急着赶路,每天天刚亮时出发,走到半中午时,便找山脚下的树林歇休,等中午的太阳过去后再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