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628

  “我是朱温,人都是我杀的,我认罪!”说着举起手放到脑后,跪在地上。
  此时帐外已经围拢了二十多人,都是妓营的守卫。其中一个正是宪兵司的军官,他们与虞侯的职责差不多,负责督查军纪。不过虞侯还负责带兵、反间,而宪兵司更多的是重要军官的护卫、监察,还有重要地点如城门、仓库等的守卫、监察。妓营,也有宪兵司的军官,负责督查军纪。刚刚有人报说,看到两名选锋军官杀了四个选锋军官。
  “你就是朱温?”宪兵军官打量了朱温一眼,向旁边的妓营营头确认后,历声喝道:“朱珍、朱存何在,还不立即出来领罪。”
  “人都是我杀的,与他们无关。”朱温咬牙道。
  “朱温,你不必替人摭掩,我已经查明,你们三人都有关,一个也别想逃。”
  “人真是我杀,与他们无关,请校尉明察!”朱温再次大声道。
  可宪兵司早已经摸清了情况,根本不会被朱温所打动。“来人,给我将朱珍朱存二厮捉拿,与朱温一起押回军营,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几名士兵直接冲进帐中,几声惨叫响起,朱珍和朱存一脸狰狞的提刀冲了出来,“三哥,事已至此,咱们杀出去!”
  “你们?”朱温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此时看到如此结果,也知道没有了半点退路。一咬牙,接过朱珍递上的横刀,大叫一声,“好,一起杀出去,不过我要带上柳儿。”
  章台柳这时也已经出来,浑身颤抖着。听到朱温的话,对着他望过来的目光,点了点头,“你到哪,我就跟到哪!”
  听到这个答复,朱温终于将颓废之色一扫而空,重新扬起彪悍,大吼一声:“杀出去!”
  三个狠人生起亡命之心,手中横刀连舞,妓营的守卫不过是一群伤兵,哪抵的过他们的勇悍,片刻就让他们冲了出去。朱温三人对那妓营十分熟悉,直接杀到了马厩,抢了八匹马,一人双马,直接狂奔出营而去。好在几人都会骑马,连章台柳也是代北之地出身,自幼就会骑马。
  四人八马冲出妓营,沿着汴渠东岸一路向北逃奔。一路奔驰,朱温几次回头观望,直到宋州的城池营地渐渐远去。心中百般滋味,他知道,一时冲动,前面的努力全毁了。镇国军远去了,张惠也远去了,接下来前途渺茫,也不知道会是如何。
  一路上,连续遇到多支镇国军的探马侦骑,不过朱温等人出示军牌,只说是奉令办事,倒也没有引起多大怀疑,得以一路逃出宋州。
  夜色昏暗,宋温站在汴渠河边,饮马喝水。
  看着前路漫漫,暮色一片,朱珍走到朱温面前:“三哥,再往前就出了宋州了,往西北是汴州的桃陵城,往东北是曹州的麦考城,我们走哪边?”
  西北的桃陵是汴州治下,这里与宋州一样,是宣武军的地盘。而往东北面,是曹州治下的麦考城,这里属于天平军地盘,不过现在天平军节度使薛崇躲在恽州恽城之中龟缩不出,曹州却是草贼黄巢的地盘。
  一面是穆仁裕的宣武军,一面是黄巢的草军,一面是官军,一面是贼军。
  朱温望着前路,一时犹豫不决!
第518章
风云再起
  河南道宣武镇,汴州城。
  汴州德宗之时为永平军牙城,如今则是宣武军牙城,宣武军辖有汴、宋、毫、颍四州之地,位于天下中心,中原重镇,掌控汴渠运河,极为重要。汴州城做为宣武镇的帅府牙城,几次扩建城池。
  唐德宗建中二年,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李勉对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这次重筑称为筑罗城,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壁往南扩充,把汴河给围入城中。扩建之后,城周长20里155步,城门七座。其中东面北起有曹、宋二门,南面有尉氏门,西面南起有郑、梁二门,北面西起有酸枣、封丘二门。
  过了十八年,贞元十四年,董晋接任宣武节度使后,为防止盗贼沿汴河两岸出入城墙,又增设了两座水门。
  晚唐名臣韩愈曾说:“今天下之镇,陈留为大,屯兵十万,连地四州。自天宝以来,当藩垣之任,皆天子元臣。”安史之乱后,长安与洛阳皆毁坏许多,但汴州城却开始兴盛繁荣起来,做为王室屏藩,成为军事与经济重镇。
  此时的汴州城更拥有二十余万人口,比宋州的宋城还要繁华许多,堪与洛阳比肩。
  汴州城内北偏西之地,城中还筑有一座内城,周长四里,便是宣武节度使的牙城。
  牙城帅府节堂,宣武节度使穆仁裕正凝神听手下斥候营校尉的军情禀报。
  听到镇国军李璟在宋州虞城大败草贼王仙芝,一战败十万草贼,斩首两万七千余,俘虏四万余,并夺取五万余流民的大捷消息之后,穆仁裕不但没有半点惊喜,反而是眉头紧急,忧心忡忡。
  这几天不断有镇国军大捷的消息在汴州流传,但穆仁裕并不相信是真的。虽然李璟这两年打过不少大胜仗,连败王仙芝、李克用等人,但他不相信李璟一到宋州就能取得如此大捷。草贼虽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正因如此,其实要想击败草贼更难。他们如蝗虫一般,击败很简单,但重创很难。
  可现在这个大捷已经正式确认了,李璟确实取得了如此大捷。王仙芝只带着不满三千人逃入了曹州,重新与黄巢汇合。王仙芝的十万草军已经一战覆没,这让他万分震惊。
  先前朝廷下令十二镇围剿草贼,可穆仁裕自长安回藩之后并没有急着出兵。草贼势众,他并不愿意上前与草贼拼命。况且,草贼分兵两路,王仙芝十万草贼从兖州入宋州,黄巢也是数万草贼自濮州入曹州,直指汴州。救宋州,汴州可能有失,因此,他最后把主意打到了李璟的身上,希望由李璟与王仙芝先打上几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他再出兵。
  他研究过代北之战,李璟率镇国军便是如此,几次都是如此,其它诸将在前在拼命,最后摘桃子立下大营的却是镇国军。另一方面,他也在等,等昭义、河阳、义成、东都畿、忠武诸镇兵马到齐之后出兵。另外,他还在等朝廷的粮草。
  等来等去,谁也没料到,王仙芝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穆仁裕拾起桌上的一封公文,那还是数天前收到的。是李璟出兵虞城之前,让他出兵曹州,攻击黄巢,以配合李璟的攻势。当时他收到这封公文的时候,只是冷笑了一声就丢到了一边。那时他只觉得李璟还太嫩,乍登高位,居然指划命令起他来,因此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可现在,他却有些后悔。如果那个时候出兵,哪怕只是做个样子,也算是对李璟的一个人情了。
  “大帅,还有一件事情。”
  “说!”穆仁裕盯着那份李璟亲笔所书的公文,神色凝重。李璟的字写的很好,不是常见的柳体,而是一种从没见过的字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穆仁裕原本镇河阳,是原宣武节度使王铎二次入朝之后,接任的宣武军,虽然来到宣武时间不长,可对宣武的掌握还不错。他虽是节帅,可与眼下大部份节度使一样,他是一个文臣。而且还是世族出身的文臣,士家大族出身,进士出仕,在京为官多年,本身也写的一手好字,对于李璟的这笔字十分的喜欢,甚至好几次都怀疑这不是李璟的字。
  “李七郎前些天去了宋州,拜见了李璟。”
  穆仁裕神色一动,这个李七郎是汴宋首富,家财千万。他到任宣武之后,很快与李七郎发生了摩擦,最后穆仁裕一怒之下,准备好好的收拾一下这个大胆商人。没有想到,他居然跑去找李璟。找李璟又如何,李璟虽然是国公,但他是镇国军节度使,可管不到宣武军。
  “李七郎在李璟面前自请为义子,不过李璟没有收。”
  “或许李璟知道李七郎得罪本帅之事吧。”穆仁裕微微一笑。
  “李璟没收李七郎为义子,却将他收为第七门徒,而且还将李七郎的两个家僮,收为了第十第十一门徒。”
  穆仁裕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在脸上,李璟这是什么意思?李七郎与他穆仁裕的过节整个宣武上下都知道。李七郎请了不少的人出面来讲和,自己都没有给面子。李璟突然收李七郎为门徒,这是完全不给自己面子啊。而且他居然还收了李七郎的两个家僮做门徒,这事情。穆仁裕捏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难道李璟是因为自己没有按他的话出兵曹州,而使此人生气了?
  先前李璟刚到宋州时,向他借过粮,但他拒绝了。难道因为没有借他粮,后来又没有出兵策应他,就让李璟生气,才故意收李七郎为门徒?
  不管是什么,穆仁裕明白,李七郎他已经不能再动了。不然,李璟肯定会以为是对他的敌视。李璟现在风头正劲,他强势插手他与李七郎的纠纷,如果他再做强势反应,搞不好李璟这个狂妄的家伙就会视为是他的应战。眼下李璟挟大胜之势,他没信心与李璟打这样的官司。
  “准备一批粮草还有牛羊美酒,马上送去宋州慰问镇国军。”穆仁裕脑子里转了一圈,马上决定暂时和李璟缓和一下关系,若是让李璟以为他要和他扳手腕子,这事对他可不利。对行军司马仔细交待几句之后,穆仁裕又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李璟,信中简单提了几句与李七郎的纠纷,并说从此就是一家人,往事不再提。又感谢李璟为宋州解围,帮了一个大忙云云,并表示,自己已经调集好了兵马,准备近日进攻曹州。
  写完这封信,穆仁裕又连给河阳、昭义、义成、东都畿、忠武几镇发信,约他们一起进攻曹州。
  东都洛阳。
  诸道行营招讨草贼都监军使西门思恭和都道行营招讨草贼供军使杨复恭正一起喝茶,两人阴沟里翻船,先前借着李璟被刺之事一起向田令孜发难。结果表面上把田令孜打的有些焦头烂额,谁知道田令孜极为狡猾,很快暗中发动反击,不但借着整肃神策军把他们的许多心腹排除调离了京畿,最后更是突然发难,把他们两个也赶出了京城。虽然知道只是暂时出京,可两人心中也是万般滋味。
  想当初,田令孜还只是一个小太监,正是借着西门氏与杨氏在宫内的斗争,合纵连横,把韩文约和他们几个踩下,夺取了大权。现在更是被赶出京师,两人一直磨蹭着不肯离走,最后在皇帝的催促之下,才离京。出京之后也是一路缓行,到了前几天才出了潼关。
  本来两人还想再磨蹭点,不过前天他们接到急报,李璟率镇国军在宋州大败草贼王仙芝十万草贼,斩首近三万,俘虏近十万。收到这个消息,两人简直不敢相信,等确认消息属实,王仙芝只剩下三千余残兵逃到了曹州与黄巢汇合之后。两人都惊喜万分,原本都以为这次剿贼会和几年前庞勋之乱一样要打个四五年。没想到,李璟这么厉害,不等其它兵马,只一镇兵马一战就灭了十万草贼。
  这一下子,两人都认为草贼是一群乌合之众,也许再打一仗就能灭掉王仙芝、黄巢了。这个时候都连忙加快速度,生怕路上慢了,等赶到时,贼人已经被剿灭了。连续快马赶了几天路,三天时间已经从潼关到了东都洛阳。
  一到洛阳,刚见到杜慆,西门思恭和杨复恭立即打探了宋州之战的仔细战况。杜慆也已经把此战详细经过打探清楚,如实一一说来。等听完李璟的那一系列布局和作战经过,他们都是惊叹不已。这个李璟,果然不凡。但又有些惋惜,如果李璟能够趁势追击,而不是下了不许越过汴河追击的命令,估计王仙芝早被一网打尽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下正好可以在他们的指挥下,剿灭草贼。
  “杜帅,本都监已经与杨供军使向各镇下传令,让他们一起移兵曹州,一举围歼草贼,活捉王仙草、黄巢。还请,杜帅即刻发兵进击!”
  杜慆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粮草,训练兵马,听到西门思恭催促出兵,也不再多说,点头同意。
第519章
双赢
  宋州城中,李璟正与李让带着大批的礼物送到张府。
  虽说这是纳妾不是娶妻,而且纳的还是第六房妾,但诸多礼数规格却是仿照着比正妻只低了一点的规格办的。一切都严格按照六礼进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李璟请了宋州最有名的媒婆去向张蕤提亲,张蕤也没有为难之意,见到提亲之后,便痛快的答了下来。张家答应提亲之后,李让便派人送上了纳采礼,纳采礼就是一对大雁,外加一些其它的礼物。这方面李璟全交给李让操办,李让不愧是汴宋首富,把事情办的十分风光大气。
  纳采之后是问名,这问的是女子的闺名和生辰八字,同样是一对大雁为礼。李让请来了一个宋州极为身份的名士提着大雁来到张蕤府上,问名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同姓近亲,二则是要问得生辰八字,然后去卜卦看两人婚姻是否适宜。
  问名之后便是纳吉,便是把问回来的八字与男方的八字送到祖庙中占卜,得到吉兆,便要备礼回复女方,表示缔结婚姻。到了一这步,基本上都不会有说配不上的。
  一番过程下来,便到了纳征礼。这就是下娉礼,送彩礼了。给师父办婚礼,李让自然是要大力表现的。他直接拿出了一百万贯钱置办了极其丰厚的娉礼,纳征当天,送礼的车队长达十里,绕着整个宋城一圈,最后送到张蕤府上。张蕤看到那写满了一本书的厚厚礼单,也是高兴不已。他不缺钱,可李璟能下如此大娉,却是让他感觉李璟十分诚意。送完礼后,第二天李璟便又让人上门与张蕤商量,最终定下了亲迎的日子,这便是请期礼。
  最后商定,就把亲迎日子定在了五月十八。就等那一天到来,李璟亲迎过后拜堂成亲,便算是礼成了。
  自那天逃离张府之后,李璟还是头一次重回张府。这些天,也没有再见到张惠,按规矩,一直到洞房之前,李璟是没有机会再见到张惠了。如今张蕤防李璟就和防贼一样,张家外院布了数层家丁,后院也多请了数队仆妇,张惠身边更是须弥不离仆妇。
  李璟坐在张府花厅之中,与张蕤说着话,两人都有些尴尬。
  他今天找张蕤说的不是婚事,而是关于镇国军与宋州合作之事。宋州与汴州乃是中原都会,卡着东南与洛阳长安的漕运,十分重要。李璟要与张蕤合作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希望能得到张蕤的支持,让登州的商人们在宋州的保护下在这里建立商品转运站,把登州的商品运到宋州来。
  汴州那边已经有李让的关系网,宋州这边还需要张蕤的帮助。
  镇国军的地盘很小,产出的粮食勉强能维持温饱,这使得李璟不得不加强商贸。眼下的大唐情况还不错,还没到那种相互攻伐,民不聊生的状态。这个时候搞商业,还是很不错的。先前派水师南下,要打通的是通往扬州、福州、广州的海运,甚至要依靠广州的番商,把商品卖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去。
  除了这条南下的商路,还有一条便是对辽东、渤海、新罗、日本的海上商路。
  这两条海路都是传统路线,李璟现在要加强的是对中原的商路。黄河、济河这两条水路现在基本上瘫痪,沿着这两条水路,基本上都为草贼所糜烂。
  另外还有一条路是走幽州,沿漳水过井陉入太原,再到蒲孤,入关中到长安。或海上登幽州,沿桑干河从飞孤入大同蔚州,然后入振武,进入河曲黄河之北,再从丰州过黄河入关中,或者进入振武直接走黄河水路到灵武入关中。
  不过李璟一直觉得走河北这两条路,太远也太艰难,这两条路都是陆路为主。
  黄河和济水这两条水路暂时不通,李璟便打算走淮河与长江两条水路。
  从登州海上绕到淮河入海口,从泗州入淮水,逆河而上。把商品沿着淮河销住淮北淮南,徐州、扬州、泗州、颍、毫诸州都是富裕之地,又是产粮之地,正好用登州商品换回粮食。而且还可以从淮河上的汴渠北上,泗、徐、毫、宋、汴、洛阳、河阳、太原、长安连成一条通畅的商道。而淮河上走颍水入蔡水,颍、陈、许、汝、洛阳,同样能连成一片。
  长江的商道则更加方便,沿着长江可以入江汉,最后直入三巴和汉中与蜀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