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628

  李璟要来一杯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给皇帝给政事堂压力,保持这股压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会帮我们做的。皇帝现在虽然对皇帝有些不满,可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的。我相信,只要这次机会把握的好,田令孜从此要失势不少,天子也不会再对他那么信任了。而且,短时间内,田令孜绝不敢再来惹我们。”
  李振也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然后伸出手拍了拍王重的手臂道:“王将军,若只是考虑到心中感受,我自然也是造成你的想法,直接杀了田令孜必然大解心中之气。但我们不只是个人,我们还有镇国军,还有登州,我们今后也还将是大唐天子之臣。我们这些,做事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必须是我们整个团体的利益为上,而非只是个人感受。今天,我们表面上是退让了一步,实际上却并没有吃亏。吃亏的是田令孜,不但拿出两百万贯钱来,而且还得对着我们低头,今后很多时候,在面对我们的时候,他都不得不小心谨慎。”
  李璟实在是不想说太多的话,虽然手上有两万兵马,但他不敢冒险却杀掉田令孜,因为这个风险太大了。这是长安,这是天子脚下,本来他如此年纪成为一镇节帅,又无多少根基,已经不知道多少人在眼红妒忌了,要是真杀了田令孜,说不定他的下场就是紧跟着田令孜而去了。
  低调,隐忍!李璟对自己说,一个田令孜而已,等回到登州,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在他的面前。眼下正好借着这次遇刺之事,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地位上,如此一来,正好躲过这长安的惊涛骇浪。
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
  从灞上大营回到长安城中之后,田令孜一直阴沉着脸。想他堂堂神策军中尉、枢密院使,京中四贵之位他一人独占两个,更是天子阿父,在长安那是只手摭天,权势涛天。以往要给他送钱的人还得排队,还得看他心情好坏才会收下,可今天,他田令孜带着两百万贯钱去送给镇国军,对方居然还挑三拣四,要他换成铜钱。
  他低声下气的想看望下李璟,这些不长眼的丘八居然还敢对他喝三道四,口中出狂言让他滚。
  自当今天子即位以来,他还从没有遭受过这种屈辱的感觉。
  这股情绪在他胸中徘徊许久,但最终还是被他压下去了。田令孜能从一个小马坊使爬到今天的位置,可不是凭着一味的逢迎和巴结。他的眼光很好,总能在关健时刻把握到机会,更加凭着与小皇帝之间那股远超君巨之间的情感,才能到达今天。晚唐之时,大唐宫中的太监大部份出自福建,可以说大明宫十个太监就有九个福建人。如杨复恭、杨复光等等宫中显赫的太监,都是福建出身。而田令孜却是河南许州人,因此他当场入宫,最后就算一力向上努力,也只能拜在一个品级很低的田姓老太监之下。
  但凭着他的眼光,和与当今天子之间的这股特殊情感,他一步步成了宫中权势最高的太监。在大唐,除了当今天子李儇,他是炙手可热的二号人物。连朝中的首相卢携,都是依靠他的帮助才坐上好个位置中。
  但田令孜没有被权利冲昏头脑,今天的经历,却让他陡然清醒了过来。
  “去于相国府上!”田令孜坐在马车之中,突然冲着外面的侍卫叫道。
  一路上,田令孜闭目坐在车厢之中,仿佛睡着了一般,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情。
  于琮的父亲是于敖,于家以家世文史盛名。于敖少时登进士第,先后在诸多藩镇幕府中任职,元和六年,真拜监察御史,转殿中,历仓部司勋二员外、万年令,拜右司郎中,出为商州刺史。长庆四年,入为吏部郎中。其年,迁给事中。寻转工部侍郎,迁刑部,出为宣歙观察使、兼御史中丞。
  于敖四子,于球、于琄、于瑰、于琮,皆进士及第。后四子皆为一镇封疆大吏,于琮最早为小官,一直不得重量用,后中进士。由于当时许多士家大族都不愿意娶皇室之女,因此皇帝只得在进士中选女婿。于琮一开始本奉诏娶永福公主,拜驸马都尉,但永福公主娇纵,唐宣宗认为“此可为士人妻乎”,改将广德公主嫁给于琮。历官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咸通八年官至同平章事。后被韦保衡陷害,于氏一族皆贬。等李儇继位之后,于氏一族重新启用,于琮再复为相。
  除了于敖已死,于琮在朝中为相外,于球原任岭南容管经略使后受牵连被贬崖州刺史,现已经升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苍梧郡公。于琄本为淄青节度使,后降为登州司马,之后复用为丰州都防御使,如今升任振武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卫国公。于瑰原任湖南观察使,后贬为袁州刺史,之后复用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永安郡公。
  于琮回朝后,授太子少傅,拜右仆射,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为相。
  整个于家,现在风光无比,虽然于琮在政事中群相中只能排到第四名。但是于琮一面是驸马身份,一面于家四兄弟都各个身居高位。四兄弟,一个宰相,三个使相。
  田令孜马车的到来,早有人到府中报告了于琮。于琮听后有些奇怪,虽然田令孜权倾朝野,可于琮和他的关系并不太近。以往两人都没有什么来往,怎么现在田令孜居然亲自过府来拜访。
  广德公主正和于琮打着双陆,聊着家常,旁边坐着公主为于琮找的美貌且聪慧的歌伎俞洛真。广德公主虽然是皇家公主,可却不是永福公主这样的刁蛮公主。当初于琮被贬韶州刺史。广德公主随行,一路小心防止于琮被害。有宦官送来毒酒,公主大骂宦官,泼掉毒酒,保住了于琮的性命。回京之后,甚至还主动的找来了俞洛真这样的美貌女子给夫君做妾。
  “田令孜此来,定是因为镇国军之事而来。妾身听说李璟现在生死未知,镇国军正激愤不已,有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要引起什么的祸害来。听说天子对李璟很是欣赏,这次田令孜连续两次刺杀李璟,还是在他先前出面庇护过田令孜的情况下,这事已经引起了天子的震怒。”广德公主雍容华贵,才三十出头,正是美貌成熟之时,一身大袖袍衫更添贵气,一面摇着色子,一面轻笑着给丈夫分析。
  俞洛真在一旁给两人倒酒,输者罚酒一杯,这时也插话道:“今日那田令孜可是吃了一个大亏,皇上责令他向镇国军送上二百万贯钱,他开头送子柜坊的飞钱去,结果还被镇国军拒收,只得又回头筹了铜钱送去,那送钱的车队连绵数十里,到这会功夫都还没有送完呢。”
  于琮是于氏四兄弟中最年少者,此时不过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略高,面色微白,浓眉大眼,留着五绺长须,风度翩翩。做为尚书省的副主官,他又岂会不明白眼下的形势。
  经过这次李璟遇刺重伤一事,现在外有镇国军将士群情激昂,内有西门思恭、杨复恭、张泰这些人咄咄逼人,就连政事堂中,现在风向也是一变。以往卢携有田令孜撑腰,可谓是在政事堂中有些一手摭天的感觉,但现在,郑畋联合了王铎,对卢携也是步步紧逼。整个宫中和政事堂,都因为李璟遇刺一事发现了极大的变化。
  稍稍一想他也就明白了,现在政事堂中,除了老迈的李蔚诸事不管外,就剩下了于琮还算是中立,没有参与到卢携与郑畋这两表兄弟的争斗之中去。
  自己不但是保持中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兄弟于琄还是李璟的老师,怎么说,对镇国军的将领们还能说的上些话的。
  “夫君,你真打算帮田令孜?要不干脆就说你身体不适,不见算了。”广德公主对于田令孜也是没有半点好感。
  于琮手中捏着一个棋子却是许久也没有放下,叹了口气道:“眼下国事为重,要是镇国军真的弄出点事来……”
  田令孜的马车刚在于府门前停下,守门家丁还没有来的及将帖子送进去,于琮已经亲自迎到了门外。
  “风寒夜冷,田公却亲自上门,令陋室蓬荜生辉啊!”
  田令孜下车拱手,难得脸上还带着几分客气。“还担心于相国还在政事堂处理公务,看来老天眷顾于咱啊。”
  “田公言重了,来,田公随我进府。”
  田令孜上前亲热的挽着于琮的手臂一起进入于府,于琮心中一声冷笑,这待遇,估计除了天子,田令孜也就对他一人如此吧。不过他心里清楚,田令孜如此热情,不过是有求于他罢了。
  于琮没有请田令孜入书房,而是只把他领到了待客的花厅之中,这不免就显得有几分生份客气。田令孜面上毫无不满,只是一张脸堆着笑容。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给他们上了茶,随即退了下去,于琮端起茶杯,明知故问的笑道:“不知今天田公来访,是为了哪般?”
  田令孜呵呵一笑:“听说于相刚收了一房美娇娘,咱家先前竟不得知忘了随礼实在是失礼,今日路过特来补上一份。”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长安几大柜坊的飞钱送到他的面前。
  于琮只瞄了一眼,也不由的眼皮跳动了一下。他面前有十张飞钱,都是长安各大柜坊的标号,每张居然都是高达十万贯的额数。这么大的飞钱,估计也就如田令孜这等人才能存有。一百万贯,这田令孜好大手笔。
  “田公这是何意,不过纳一侧室而已,何敢收如此大礼。”这钱不好收,于琮推了回去。
  田令孜连忙伸手按住于琮的手:“于公且听咱家一言。”
  说着长叹一口气,皱着眉头幽幽道:“实不相瞒,以往咱和李镇国确实是有些过节,先前高陵县之事乃是我那二兄擅作主张,这事陛下已经斥责过咱了。咱原本也准备等李镇国入城之后,好好的向李镇国设宴陪个不是,一笑抿恩仇。可是谁知道,李镇国居然在灞上突然遇刺,现在所有人都说这事情是我指使的,我真是冤枉啊。可偏偏要命的是,那个刺客以前确实是我的人,但咱对天天发誓,真没有指使他刺杀李璟。现在咱是浑身是嘴,跳进黄河也说不清啊。”
  田令孜好像憔悴了许多,这番话一直堵在他的心中,确实是真心之言。
  “现在陛下和大家都一口认定是我所为,我也无力辨解。但咱家是真心想要平息此事,陛下让咱给镇国军送去钱财安抚,咱没推辞,可镇国军对咱却有太多成见啊。咱现在也是一心只为平息此事,于相在朝中素有威望,又有李璟老师于帅之兄弟,此事就全拜托于相从中斡旋,咱家感激不尽。区区一点钱财,万望收下,就算是一点辛苦之费。”
  于琮心知肚明,看来田令孜感到危机了,现在想要尽快的处理好此事,以免继续下去,越弄越糟。
  “既然如此,某尽力而为。”于琮点了点头。
第461章
皇帝的安抚
  乾符二年三月,芳菲竞放,草长莺飞之际,本来正是踏春的大好时节。
  可是现在整个帝都长安,却因为一个年青节帅的遇刺,而全城戒严多日,整个长安上下笼罩着一层紧张的氛围。三月三日,镇国军三千轻骑从灞上策马到达东城北门通化门外,引起守门神策军的一阵惊惶紧张。这些彪悍的镇国军骑士举着镇国军的战旗,奔驰如飞,纵横而过,骑枪如林,马刀如雪。
  最后连政事堂的诸相公都连忙赶到通化门城楼上面,于琮向城下骑士喊话。
  下面的骑士说出了他们的要求,他们要田令孜把高陵城刺杀李璟的那些逃走的杀手刺客全都交出来。听到这个要求,城上的几个相国一番商量,都不敢直接拒绝镇国军的要求,李璟到现在还没醒来,要是把这些彪悍的镇国军惹毛了,谁知道这些丘八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消息回报到宫中时,田令孜正小心谨慎的服侍着皇帝打马球,皇帝从马上跳下,听完赶回来的郑畋回报之后,冷着脸转头对田令孜道:“这事就交给田中尉吧,务必处理好。”
  说完又翻身上马,直接扬长而去。这些天长安戒严,连整个大明宫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这让李儇十分的不舒服。可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镇国军士兵,毕竟李璟现在还昏迷着,生死未知呢。而朝廷如今又连一个能打仗的将军和士兵也找不出来了,城外的郑从谠于琄他们倒是有一万多精锐兵马,可这些人现在还被镇国军围着呢。
  加上,这些天张泰和西门思恭、杨复恭等几个大太监,不断的趁机在皇帝面前说田令孜的坏话。因此,最后皇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田令孜的头上。田令孜现在这些天过的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差点就跟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了。
  “田公,那些兄弟真要交出去吗?”一出宫门,田令孜的几名心腹禁军将领立即问道。“那样的话,只怕下面的兄弟们寒心,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啊。”
  “这次咱家是阴沟里翻船了啊,这个教训太惨痛了。”田令孜皱着眉头道:“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低调,另外多在神佛面前烧点香,多敬些香油,祈祷李璟能够早点醒来吧。”这些天的经历,让田令孜终于明白,李璟说来说去,其实不过是一个外镇节帅而已。他再不给自己面子,那也是远在数千里之外。他真正的敌人,真正想要置他死地的,还是宫内的西门思恭、杨复恭、张泰等人啊。
  自己和李璟硬拼,结果李璟是倒下了,可自己也完全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陷入极危险的境地。皇帝和他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他必须早点解决掉镇国军的这件事情。现在对他们不能用强,那就只能低头花钱买安宁了。
  “那些人也都是一群废物,留着也不过是浪费粮食。田群,你马上带人把这些人都抓起来,送到城外交给镇国军处置,另外,把秘密关押的那个叫梅的杀手一起送给镇国军。”
  当天,田令孜便将这数百名禁军士兵和亡命之徒,并那个叫梅的杀手全都交到了镇国军的手上。镇国军骑兵们得到了这批人,最后才满意而归,让城头上的朝廷众臣和守城禁军都既松了一口气,又感觉大失颜面。堂堂朝廷,竟然对这些外镇之兵,毫无办法。
  现在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在为李璟祈祷,希望他能醒过来了。毕竟,李璟一天不醒,这长安的警戒就有可能一天不会解除,这长安城整天封城,已经严重影响了百姓们的生活了。不但各种物价开始上涨,而且许多商人等甚至出不了城。
  长安各处,骂李璟和镇国军的少,众人几乎众口一词,全都在背北里骂田令孜。特别是田令孜经常派人到长安市场上强买货物,甚至是抢劫的行径,早就惹的无数人怨恨,这个时候,自然是纷纷咒骂。
  三月初五,镇国军又来了,这次来的更多,足足五千骑兵,耀武城下。引得城中将士和官员百姓又是一阵慌乱,这一次镇国军领兵将领提出要求,要城中给予粮草。
  听到只是要粮草,天子倒是松了一口气,最后几番调集,调了一万石粮草,并猪羊各一千只,鸡鸭鹅各三千只,派了于琮这位宰相亲自送出城处,并且一直跟随到了灞上,代表天子和朝廷前往慰问镇国军,并前往看望李璟。
  当天黄昏之时,王琮回到长安城,同时带回一个消息,李璟终于在下午之时醒过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风一般的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全城的百姓都跟着欢呼起来。
  李大帅终于醒了啊,他要再不醒,估计整个长安城一百多万人口都要疯掉了。
  李璟醒来之后,第二天一早,天子就派了于琮再次前往灞上,这次带来了皇帝的慰问。
  于琮再次赶到灞上的时候,整个军营的气氛已经为之一变了。那股子紧张愤怒,已经变成了欢呼热烈。镇国军将士们也都换下了铁甲征袍,脱掉了旋袄,只穿着夹层的缺胯袍。连头上的铁盔,也都换成了笠帽或者布巾。
  一进入中军大帐,里面同样是一片欢声笑语,昨日终于‘醒来’的李璟正坐在主上位的一张软榻之上,半倚半靠,脸上犹带着一丝苍白,不过整个人精气神还不错。
  而在李璟的下面,却是郑从谠和于琄等诸镇节帅与将领们。虽然郑从谠和于琄都比李璟官职高,崔安潜等也比李璟资深望重。不过众人对于李璟终于清醒过来都十分的高兴,纷纷要求李璟坐在主位,毕竟这里也算是李璟的大营。
  帐外杀猪宰羊,军士们分获酒肉赏赐,帐中流水宴席摆上,将帅云集,一起高声欢笑,都在庆贺李璟脱险。李璟以茶代酒,也是频频向众人敬酒。这一次,李璟将重伤一直躲在帐中,诸镇将帅们都几次前来看望,虽被拦在外面,可李璟也是知道的。特别是当镇国军围住各镇兵马时,他们也没有和镇国军起过冲突。
  李璟知道,这是诸帅对他的支持。要不然,郑从谠他们七镇三部也是一万四千兵马,如果他们肯点个头,出兵对付镇国军,加上城里城外的神策军,事情只怕又是一个结果了。
  郑从谠与于琄他们见李璟醒来之后,立即约束了镇国军将士,也是十分的满意。李璟虽然被两度谋害,非但没有对朝廷怨恨,反而能立即约束部下,这充分的表明了他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将,其品德让人佩服。
  于琮的到来,让帐中的气氛更加的热烈。于琮当场宣示了皇帝对李璟的抚慰上谕,并且还宣读了皇帝和政事堂对李璟新的升赏。李璟原先金吾卫大将军之职,现在升任南衙卫军从二品左骁卫上将军,并晋升李璟武散阶正二品辅国大将军,特授上柱国勋位。并加封李璟一千户实食封,实食封食邑增加至两千户。又赐予李璟鼓乐一部,女伎三十六人,卫尉寺皇室武库收藏的宝铠十三套,御赐宝剑七柄,马槊三支,红漆宝弓三把。原来的检校刑部尚书加官,也改为检校正二品门下省侍中之职。
  另外,又还给镇国军以及其它七镇三部将士,又拿出了一百万贯赏赐将士。
  听到如此厚赏,诸镇帅都有些惊讶。朝廷现在几乎只靠东南的税赋,哪里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钱。王琮笑着解释了一下,这些钱其实都是田令孜拿出来的。说完,又取出先前田令孜给他的一百万贯钱,交与郑从谠诸人。郑从谠本不愿意收,李璟在一旁笑着道:“既然是田公公好意,大家怎么能不收呢。要不然,诸位大帅们不收,下面的将士又怎么好收。”
  如此一来,最后明面上一百万贯分赏给诸军士兵,另外这一百万则分给了诸镇帅和将领军官们。八镇三部落,每镇分十万,另外三部落共分二十万。将官们分一百万,下面的弟兄们又分一百万。
  如此分法,兵马最多的李璟未免有些吃亏,不过李璟并不太在意,先前镇国军已经敲了田令孜两百万了,这两百万,就大家有钱一起分吧,也算是感谢大家先前的默默支持。见李璟如此豪爽,诸镇都是十分高兴。一镇分了二十万,这可不是小数。底下士兵都能分上个十万,而将官们又分十万,在河东所有的损失,这下差不多全回来了。大家也知道,要不是镇国军,他们也拿不到这些钱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