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28

  小石头之后,李璟将一份份委任状宣示,并亲手授到新任的军官们手中。王李村跟着李璟一起出来的八个人,小石头和秋生他们四个都授了伙长之职,另外王东四个也都授了副伙长之职。这主要是因为小石头他们有过杀匪之功,昨天的考核之中,他们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的,李璟本来是将他们八人安排了副伙长和队上执旗、傔旗这样的位置,不过报到王重那里后,王重却亲笔把小石头四个全改成了伙长,又把王东四个改成了副伙长。
  王重这样做明显是因为与李璟的私交,这个情李璟笑着接下了。
  今天对八个同乡的任命和授与委任状,这个机会王重也让给了李璟。本来王重还打算把授委任状的机会全交给李璟,不过李璟也是见好就收,再给八个同村授了委任状后,后面的其它军官的委任状则全请王重亲自颁发授与。
  十个伙长,十个副伙长,二十个伍长,二十个副伍长,另外还有两个执旗,两个副执旗,两个左傔旗,两个右傔旗。两队一百人马,一次提拔授予的‘军官’却多达六十九个。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原本有些散沙一样的新兵都,在委任了这大把的鸡毛官之后,却是立即秩序井然,上下分明了许多。
  第二队的新队副,王重最后上报营十将宋希后,宋希并没有在原左一都中提拔一个,而是从别的都调了一个人过来任队副。李璟和王重打听了一下那人背景,却发现这新队副居然也和封亮有关,似乎是封亮的一个远亲。这个结果让王重脸色有些阴沉,原来的队副虽然不是他杀的,可却也和他有很大关系。而且当时上面还下令杖责了封亮,导致封亮现在还躺在营中休养,王重与封亮算是结了梁子。可现在上面却又派了一个封亮的人来做队副,这不是要恶心王重?
  不过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李璟却不愿意多管,反正那是第二队的人。他虽然是都上的教头,可却只管训练之事,并不负责下面的统兵之事,他管好自己的第一队就好了,其它的暂时也没心神去管。对李璟来说,宋温现在把第一都交给李璟折腾,那李璟就得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训练。
  对宋温来说,左一都要是训练不成,也没什么损失。但李璟却对此事抱有很大希望,他虽然成了刺史的门生,可也不过是刚入团结兵,现在升上一个队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队正这个职务却是个卡在正式官员门槛上的位置,既可以是有品队官员,也可以是无品阶的团结兵临时军官。
  李璟必须得抓住这次机会,把左一都练出一个样子来,才能顺利的正式晋升。时不我待,眼看着今年马上就要过去,而明年王仙芝就将造反,李璟没有太多时间等待。
  军官考核任免完毕之后,李璟立即就按自己的递交给宋温的那份练兵计划开始练兵。
  对于两队一百人马,李璟按照考核时的表现,将他们暂时分成了长枪兵、刀盾兵、和弓弩兵三大类。不过在眼下训练时,却还是一起训练,并没有细分。
  每天早晨,全都开始第一个训练项目,负重跑步。所有士兵必须带上全副装备跑步,他们得穿上整套的铠甲,并且带上长矛、横刀、长弓以及两壶箭,以及一壶水一袋干粮,甚至还得背上一件军毯、两双靴子,一顶头盔,一面彭排。
  这样的全副武装加起来,达到了五十斤重量。
  第一天,李璟要求的负重跑步为绕九里庄团结大营十圈。团结大营方一里,一圈就是四里,跑十圈就是四十里。结果,当营中吹响早餐号时,能够跑完四十里并回到营中吃早餐的只有不到十人。
  李璟一直等到早餐时间结束,然后下令未跑完者今日早餐减半,完成任务者一人赏一块排骨。
  等到中午,全都开始第二项训练。一项看似十分简单,但做起来却让所有人心中咒骂的训练。队列训练,而且还是队列训练中最简单却又最枯燥的站军姿训练。
  整整一个上午,那些早上跑步累了个半死的新兵们全都如木桩一样的站在校场上。而且李璟为了效果,还让每人头上顶着一块砖头,嘴中咬着一根木棍。
  如果头上砖头掉下来了,或者嘴中木棍掉了,立即罚午餐减半。如果再犯,那罚绕校场跑十圈。
  一开始,大多数人都觉得就那样站在那里,似乎是一件很简单很轻松的事情。王重也带着这样的疑惑询问李璟,李璟笑而不语,只是眼神示意他继续观看。
  对这站军姿,李璟当初可是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残酷的。可以说,李璟情愿去负重跑步,也不愿意站军姿。
  事实就如李璟所预料的一样,当坚持了一柱香左右的时间后,校场上就开始出现各种情况了。许多人想要动一动僵硬的身体,可只要一动,不是头上砖头掉了,就是被眼尖的教头李璟发现,然后立即被喝令出列,绕校场跑。
  到午餐号响时,左一都最后连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没有,所有人午餐减半,而且还绕校场跑了无数圈,全都累的和死狗一样。
  王重和张宏等军官对李璟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有些怀疑,因为李璟除了跑就是站,根本不让新兵们进行刀枪格斗训练,或者军阵训练。他们看不出这样的训练有什么作用,不过在下午进行的队列操练中,都虞侯宋温与四个营的十将等军官都齐至左一都训练校场观看李璟操练新兵,在观看了大约半个下午后,宋温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对左一都将头王重与教头李璟点了点头,便又离开了。
  王重摸不清都虞侯的意思,最后只好同意由李璟继续按现在的方法训练。
第47章
变动
  一连半个月,李璟每天让左一都新兵早上全副武装负重跑,并逐渐增加负重。上午,则专门进行站军姿。到了下午,便统一进行队列操练。
  反反复复,来来去去,每天就进行这么三项训练。而且操练极其严格,甚至越到后面就越严厉。早上跑不完任务,早餐减半,站不好军姿,午餐减半,绕校场跑圈,蹲跳,俯卧撑。下午队列操练,不但普通士兵要操练,那些伍长和伙长还得充当排头兵,操练不好,照样晚餐减半,并且额外得爱到惩罚操练。
  半个月,每天能吃到完整配餐的少之又少,大多新兵每顿都只能吃到半餐。不过李璟也并不是为了虐待这些新兵,为了保证新兵们的身体适应这种强度训练,他特意申请左一都每天由两餐改为三餐。而且每餐还特别配备了猪肉、羊肉等一些时令蔬菜。士兵们虽然大多只能吃到半餐,但其实摄入的营养却比以前还要多。
  而且李璟还特别规定,从将头到队头再到伙长、伍长、士兵,实行五等餐。不同的级别就享有吃不同套餐的权利,除了这种职务套餐外,还有每七天一次的考核,考核成绩分为十等,根本考绩的成绩,将其划为五等套餐,士兵们按成绩享受不同的套餐。另外,每天的训练中,还要根据当天的表现,对士兵们的套餐进行升降级。如训练表现突出,那他当餐标准就会提升,而表现不佳,就会在他原来的标准上下降。
  总之,左一都的用餐标准很高,最好的套餐标准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大米饭蒸饼管够,且餐餐不重复,这顿鸡鸭,下顿猪羊,下下顿鱼肉。但如果表现不好,完不成训练任务,那就只能是酱菜条子配高粱菜粥。虽然高粱菜粥管饱,任你吃多少都没关系,可吃再多的菜粥,也顶不了多少饥饿。更何况,别人吃着鸡鸭鱼肉,你却只能吃酱菜喝菜粥,这种反差可是没有几人愿意接受的。
  在最开始的几天里,最难的训练是站军姿,每天上午的站军姿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很多士兵情愿去跑圈、蹲跳、俯卧撑也不愿意站军姿。不过随着都上推出的奖罚制度,以及那种人人争先的比拼下,新兵们的军姿也开始越站越好。反之,训练最难的成了队列操练。
  左转右转向后转、立正稍息,向右看齐,齐步跑!
  这一套新的队列操练,左一都的两队新兵开始是很新奇,很好玩。但是真正训练下来,却是让李璟都觉得要了老命。这群年青的新兵上山打猎,种地干活都可能是一个好把式,可让他们分清左右,有时却比让他们背起一头牛都还难。
  李璟在前面大喊一句向右转,结果原本排列的还算整齐的队伍便立即乱了套。有的向右,有的向左,有的两两相撞在一起,队伍里如赶集一样。
  后来李璟与王重他们想了个办法,让这群新兵们两只脚穿上不一样的鞋子,一只白一只黑,白左黑右,让这些人都背熟了。背到条件反射,只要一喊左就立即伸出穿白鞋子的左脚为止。
  差不多用了整整十天时间,队列操练才算步入正轨。不过往后数天,李璟依然还是早上跑步,上午军姿,下午队列操练。只是李璟连晚上的时间也不放过,规定每天晚餐过后,所有的士兵要进行认字学习,规定每个人每天晚上得学会两个字。这个要求一出来,连王重都觉得有些想不太明白。他们只是团结兵,学什么军姿队列还可以说是为了打磨新兵蛋子身上的那股子野劲,培养李璟所说的什么队伍精神,顽强作风。可一群团结兵,去学认字就没什么必要了吧。
  对此李璟的解释是,许多士兵白天训练了一天之后,晚上闲下来就容易无聊惹事。常常染上喝酒耍钱等毛病,甚至还容易斗殴滋事等。还不如集合起来学认字,一边让士兵们认点字,又可以免的他们闲的无事惹事。二来可以借识字之机,加强一下纪律教导,还可以每天总结训练经验,学习一些打仗等知识。
  王重对于其它的解释倒没怎么上心,但对于李璟所说这样能够把那些新兵蛋子的时间挤占,免的他们有空生事非倒是十分赞同,也就不再管此事。
  如此训练半个月过后,李璟举行了一次队列会操,特意请来了营十将以及都虞侯宋温等人。原本李璟觉得崔芸卿和封彦卿虽然挂着团练使和团练副使的名头,但毕竟他们是兼职,主要职责还是管着州事。所以李璟只是让人给两位上官送了封信而已,却没想,当天崔芸卿和封彦卿两人居然齐齐到来,而且连一向低调甚少露面的别驾、昭王李汭、司马于琄也都不请自来。除了他们,州上和蓬莱县上许多地方官员也不请自来。
  而且这个小小的会操,居然不知为何连东牟守捉,登州镇兵、龙山营、蓬莱水师、大谢砦等几部并不相互统属的军队也各有将军带队前来观看。
  一下子间,九里店团结营是四方云集,风云涌动。
  李璟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知道一个小小的队列会操怎么惊动了这么多的大人物。
  大营门口,今日一身全副武装的李璟恭敬的一一迎接这群不请自来的文官武将,不停的点头哈腰,笑脸相迎,让他腰都快酸了,脸都笑麻了。
  正想抽个空逃离这里,却见到几辆牛车珊珊而来,从上面下来几个人。李璟一眼望去,却见其中两人正是熟人,分别是别驾李汭和司马于琄,另外后面还跟着几个幞头袍衫的年青人。
  李璟刚才迎接老师崔芸卿时就已经听他说过李汭等人要来,却没想到他们真的来了。
  “学生恭迎恩师,见过昭王。”
  于琄看着李璟的一身戎装,英气不凡,笑道:“穿上幞头袍衫你是书生,今日一身戎装,却更有大将风采。不错,不错,我在城中也听说你弄了个新的训练方式,短短半月时间,居然已经把左一都训练的脱胎换骨,为师我听的心动,早就想来一睹为快了。不请自来,你不会怪罪吧?”
  “哪里,哪里。学生只是怕打扰到了恩师,所以才未去请。要是知道恩师对此有兴趣,学生早当亲自去接恩师来。”
  于琄笑了笑,“来时正好碰上昭王便凑做了一起同来,另外给你引见一下,这两位与你同辈,他们还得叫你一声师兄,来。”
  李璟顺着于琄的手望去,却突然发现于琄要介绍的两位年青人,居然就是上次在胡麻饼店遇到的那两女扮男装。今天她们依然是如那天的装束,只是腰间佩玉,穿戴的更显贵气。
  “原来是两位女公子,那日匆匆一别,多有得罪,还请海涵。”李璟已经差不多猜到了两人的身份,见两人一脸笑意的望着自己,连忙先出声道。
  “原来你们已经见过,为师倒还真是不知呢。”于琄笑道。
  “纯是偶遇,先前并不知两位身份,倒是有些冒犯。”
  于琄闻言轻笑:“相逢偶遇那是缘份,为师给你介绍下,这位便是昭王的爱女,西河郡主。另外这一位,是为师的幼女,也是你的师妹。”
  李璟对两个扮作男人的少女拱手施礼道:“西河郡主好,于师妹也。”
  进营的路上,于琄仔细的打量着左一都的营房,并不是的转头搜寻着左一都今日那些全都穿着崭新铠甲战袍,十分威武的新兵们。
  “不错,确实不错,虽然为师还未看到会操结果,但光凭他们身上这股气势,就知道今日会操差不了了。如此,为师也放心许多,可以安心的离开了。”
  李璟闻言一愣,“恩师要离开登州了吗?”
  于琄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道:“是啊,就在三天前,朝廷已经将舍弟琮诏回朝廷并拜为同平章事,家兄瑰也升任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四弟球升任为福建观察使,吾也刚被朝廷下诏任命为丰州都防御使,即日就将启程赴任。”
  “恭喜恩师终于平反昭雪,东山再起。”李璟笑着上前敬贺。于琮是驸马,也是于琄的弟弟。先前于家一家人被贬就是因为于琮得罪了前宰相韦保衡。如今韦保衡已被赐死,于家人再起众人早有料到,但却没有料到的是,于琮此次不但重新起用,而且直接加了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加了这个官衔那就意味着拜相,直入中枢。
  而于家另外三兄弟,一个节度使,一个观察使,一个都防御使,这都是边疆大吏。
  此时李璟也渐明白过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会操会引来这么多文官武将,原来他们都知道了李璟的老师于琄已经东山再起,而且于琮还拜了相。他们蜂拥赶来这里,并不真要看什么会操,估计是得到消息知道于琄今日会来,是打着看会操的名号,来见于琄,想与他搭上点关系的。
  想到这里,李璟心里十分复杂。自己的老师升官他自然高兴,可于琄一升官就升到了关陇去了,多少让他有点觉得遗憾。于琄一走这么远,以后还能不能维系这师生关系还是两说呢。就算于琄还认他这个门生,只怕也是关山路远,关照不及啊。
  朝中有宰相是自己老兄的弟弟,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可老师却又得远赴万里之外上任,想来终究让人觉得有些意兴索然啊。
第48章
升赏
  李璟的第一次队列会操很成功,虽然这一次的会操实际上展示的东西不多。但是当李璟站在校场上,声音洪亮的喊着一个个的命令,然后左一都两队一百名士兵娴熟的将各种动作行云流水般的展露在众人面前时,还是让那些前来观看的人小小惊讶了一把。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每一次转动都是整齐划一,让人赏心悦目。
  除了标准的队列动作之外,李璟还在会操之中加入了持矛战术动作演练,弓箭射击演练,团排手横刀、彭排列阵。
  前前后后,左一都的会操时间加起来也就只有一个时辰。展示的内容也并不多,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团结营许多新兵和那些并没多少军事经验的军官们觉得左一都弄的很花哨,很热闹,并没有看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们只看到左一都会操时,弓箭射击演练时,命中率低的惊人,不过两成左右的命中率。看到左一都的长矛阵演练时,也没什么惊奇之处。
  可前来观看会操的都虞侯宋温、文登营十将宋希,龙山营的镇遏使,东牟守捉的守捉使,蓬莱水师的游奕使,登州兵牢城使等一众统兵官却在观看左一都的会操时都是眼露惊奇的目光。
  这些军官都是统兵之将,手下最少的也有一千人马。对于登州团结兵,他们自然明白召集这样一支人马最大的作用不过是用来做补充营,辅兵营。因为登州营全是新征召的农夫,连一个有经验的老兵都没。就连一众队正以上军官,都没几个是真刀真枪打过仗的。就这样的一支人马,他们最多也就是帮忙守守城,运运粮食什么的,真正拉上战场,那就是送死。
  可在观看了左一都的会操之后,他们却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他们依然可心一眼看出,这支兵还是那支新兵,可却又与一路上观看到的其它团结兵不一样。
  他们站在那里,就仿佛一排排的标枪,是那么的整齐与肃然。虽然脸上还带着些稚嫩,可却有了几分军人的气质。而且在他们操练之时,一板一眼,做的十分认真。虽然众人对于这转来转去,并没多少苟同。
  可他们却深知,如团结兵这样的兵马,如果对敌,要想存活下来。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不是这些团结兵的勇猛,不管这些人枪耍的多好,刀舞的多漂亮,也不管他们的箭射的是如何的百发百中。这些在两支军队正面碰撞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两军相遇,真正最重要的还是气势,是决心。唯有敢战,才有胜利的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