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628

  李克用向来信任盖寓,闻言不由一惊:“你怀疑李璟一直在隐藏实力?”
  “不是怀疑,而是一定。李璟现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在布一个极大的圈套,准备把我们全部都套进去。”盖寓连自己也被自己推测出来的结果吓了一跳。
  根据他的推测,整个朝廷的七镇兵马可能都已经联合起来,正大布下一张巨大的网要把他们包进去。李璟一直在蔚州小打小闹,却实际上手握一支极强大的兵马,而于琄又抄了振武军的老巢。
  特别是从俘虏口中审问得知振武军和拓跋部都是被李璟的使者所说动出兵后,他更加的忧虑起来。听说李璟给了拓跋部三千两黄金,拓跋思恭才出兵。而振武军,也都得了一笔重金才被收买。一个拓跋部和一个振武军都被李璟收买,那么就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被收买。现在他们出兵在外,大本营代北空虚,而李璟和于琄还有郑从谠的三路大军已经各就各位。
  如果三路一起出兵,就能直接将云朔围困踏平。沙陀兵再强,如果根基一失,不说其它,光是后勤粮草补给问题,就能直接让沙陀兵覆灭。
  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南下,那到时就连逃出的一线生机都没了。
  “如果单打独斗,沙陀勇士一个能对付三个唐军官兵。唐朝的三路兵马,单独对上任何一路,我们都不惧怕。可现在的情况,是三路包抄而来,我们根本顶不住。”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李克用期待的望着盖寓。
  “暂避锋芒,先回云朔,带上部族人口出塞,避过这阵风头咱们再回来。”盖寓咬牙道。
  李国昌扶着额头,“那时我们还回的来吗?”
  盖寓认为可以,朝廷兵马由七镇组成,他们不可能一直耗在这里。只要等他们一退兵,那个时候单打独斗,沙陀人谁也不会畏惧。而且盖寓对于眼下大唐局势也是很有研究。
  南诏国又已经开始对西川进犯,朝廷为此将最能打的高骈调去了西川。而在河南,天平军内有黄巢王仙芝的草军做乱,淄青镇又有王敬武还在反叛之中。
  “草军和王敬武已经靠到了一起,虽然还没有听说他们联盟,可是光靠到了一起,声势就已经大振了。淄青镇、天平军都开始糜烂,而义成军就紧挨着天平军,动乱随时会烧回义成军。李璟的镇东军也是淄青镇之下,如果王敬武的叛乱久久难平,宋威肯定得调李璟回去。他们一回去,朝廷想再调他们前来,可就难了。”
  “的确如此。”李国昌点点头,经过经略军城一战,他现在考虑的更远一些了,整个人也没有以往那样的骄横了。哪怕是沙陀军这样的强兵,可也难以抵挡诸镇围攻。
  在盖寓的劝说下,李国昌父子决定先回云朔。
  “我们也不能就这样落荒而逃,不然就算逃入草原,朝廷的兵马也会一路追过来的。”李克用虽然同意先退,但不同意就这样直接的退。“我们得想个办法先打一仗,最好是将这三路兵马中一路打残打灭了,如此才能威慑他们不敢一路猛追。”
  “那就打天德军,天德军是三路兵马中最弱的,只有一万二千人。”李国昌直接提议打天德军,不仅仅因为天德军最弱,还因为天德军抄了他的老巢,他的妻妾都在单于都护府中。
  “不,要打就打最强的,如此才能起到作用。要不然,就算击败天德军,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李克用紧捏着拳头,语气中带着怒意道。
  仔细的商议了许久,最后李国昌父子决定。先回河东,想办法打郑从谠的中路军一次,然后撤退。
  出发之前,李国昌召来胜州刺史高文顺,让他先带胜州的兵马护送着伤兵返回云州,让他去加强云州的守卫,务必保持出塞通道的顺畅。
  朔州的守将高文集乃是高文顺的弟弟,李国昌让他先经过朔州,然后和高文集一起从朔州先转移一部份兵马去云州。他和李克和先去岚州一带寻找战机,随后与他们汇合。
  太原府,北都晋阳城中。
  李璟和于琄的信使先后赶到,向招讨使郑从谠送来了东西两路行营的捷报。
  东路行营镇东军的李璟已经收复整个蔚州,并且攻占了蔚代边境的重要关城泰戏关,并且已经于前几日又收复了代州,现在镇东军除一部份驻守蔚代二州外,大军兵临云州北面牛皮关下。李璟连复二州,斩杀沙陀叛军五千。并且生擒李国昌三个儿子、李克修李克柔李克章。
  西路行营的天德军节度使于琄也已经将黄河北面的单于都护府、中受降城、东受降城业已收复。歼灭沙陀兵三千,并且招降五千沙陀兵。整个振武军只有黄河南面的胜、银二州未收复。
  当郑从谠在五镇将领们面前宣布这一个捷讯时,五镇的将领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沙陀人的勇猛他们是见识过的,曹翔那样厉害的将领,都直接兵败身死,由此可知了。
  郑从谠一开始也是有些怀疑的,因此他收到这捷报之后,并没有马上公布,而是先派了人出去查证了一番,最后才终于确认了这个胜利属实。虽然他认为两军杀敌的数目可能不会有上报的这么多,但收复振武和蔚代二州这事情却是不会有假的。
  诸将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惊讶震惊,慢慢变成了羡慕和妒忌。
  “报!东面行营都统李璟将军信使到!”一名侍卫在议事堂外高声禀报。
  “传!”郑从谠听说是李璟的信使,连忙叫人带上来。
  进来的是刚刚从宥州赶来的李扬,一入大堂李扬立即向郑从谠贺喜。
  “何喜之有?”郑从谠惊讶相问。
  “庆贺郑相国指挥有方,我招讨大军又立新功,捷报再传。在招讨使的筹划下,由我家都统负责联络布局,终于成功说服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率党项兵参与平叛,另外策动振武军临阵反正。就在数日前,在李都统的策划下,三千党项拓跋部与六千振武军士兵大破逆贼李国昌,一战击杀六千沙陀精锐兵马,并生擒沙陀兵马使李尽忠,以及沙陀大将程怀信,李国昌大败,全军覆没,仅带着百余骑逃离。”
  堂上诸将听到这个消息,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郑从谠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腾的一下整个人站了起来:“你说的是真的?李国昌全军覆没,沙陀兵被歼六千?”
  “千真万确。”李扬点头,“这里是职下所写的详细前后经过,另外李尽忠也已经押来晋阳,六千沙陀贼兵首级已经送去长安城报捷!”
  看完信,郑从谠算是明白了前后经过。在信上,李扬不但把经略城前后经过写明,还特意按李璟的意思在上面加了几句,表明这场战斗的幕后策划者乃是李璟和郑从谠一起策划的,把这功劳让了一大半给郑从谠。
  最后也顺便写明了振武军贪功冒进,结果在胜州骆驼堰被赶到的李克用引诱入伏击圈,最后五千余兵马全军兵败的情况。
  郑从谠对于这振武军反复无常,也并不喜欢。这个时候看到他们全军覆没,也根本没什么表情,心中反倒觉得少了一件麻烦事,没了更好。倒是对于党项骑兵比较有兴趣,听说拓跋思恭率三千骑兵前来,连忙让人召拓跋五兄弟前来。
  拓跋思恭本来是兵马取银州,结果听说李克用到了胜州,且一战就五千振武军全歼,不由心中大惧。正好收到李扬邀请他们前去太原,当下便南下绥州然后从孟门津进入河东石州,最后赶到太原。
  郑从谠亲自在堂上见了拓跋五兄弟,又询问了一些战斗情况,对拓跋很是满意,当场下令给予不少的奖赏,并且将三千党项骑兵置于自己的中军之中。
  听闻李国昌父子已经又返回了河东,此时正在岚州,五镇将领都纷纷请战。
  其中又尤其以前任招讨使,义成军节度使李钧最是积极。在他看来,现在各路捷报不断,李克用父子手中兵马不过万人,这个时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连几千党项人都能大败李国昌,他们岂会不如几个胡人。
  要是再慢一点,说不定那边的李璟和于琄东西夹击,直接把云朔诸州给收复了,那时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郑从谠虽然觉得眼下最好还是坚守太原,仍由李璟的镇东军和于琄的天德军从东西两面压制攻打,最后把三路兵马把沙陀叛军包围起来,使用围困战术为上。只要沙陀人没有了根据之地,他们就算再强大也成不了气候,那时他们没有补给,马上就要入冬了,光是塞上的风雪就能扼杀这支叛军。
  可是这个谨慎的计划几乎遭受到了所有将领的反对,不但义成军、昭义军、忠武军、河阳军一起反对,连河东军的将领也反对过于保守的计划,一致要求趁胜进击,不再给沙陀人半点喘息的机会。
  “都统,某愿率义成军本部八千兵马为大军前锋,先行收复忻州!”义成军节度使李钧起坐请战。
  遮虏军使苏弘轸也立即请战,摭虏军本在岚州,之前被李克用击破,苏弘轸率败兵退入晋阳。眼下见复仇机会就在眼前,岂肯错过。当即就要求出兵杀回岚州。
  都虞侯张彦球在河东军将中素有威名,这个时候也提议当趁机出兵,用他的话说,他们五镇数万兵马坐镇晋阳城中不出,却看着李璟和于琄两路偏师一路斩将夺关,高奏凯歌,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河东监军使周从寓这时也是积极支持出兵,郑从谠见状,众意不可违,最后只得依众将之意,决定出兵。最后兵分两路,李钧率本部义成军八千人出赤塘关、石岭关,兵入忻州,前往收复忻州。
  而以昭义、河阳、忠武三镇兵马出兵岚州,河东军大部留守太原晋阳,不过另调庶虏军使苏弘轸为左先锋使,以拓跋思恭为右先锋使,各率本部三千兵马先行。以河东军都虞侯张彦球为三镇兵马都知兵马使,率军两万,另监军使周从寓随军出征。
  郑从谠自己率八千兵马坐镇晋阳,居中指挥。
  同时,郑从谠又飞骑传令天德军于琄与镇东军李璟处,让两位东西行营都统配合出兵,准备一举剿杀沙陀叛军。
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
  庶虏军使苏弘轸和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各率三千兵马,为左右先锋使,向岚州进军。进入岚州之后,一路上,接连收复天池监、楼烦监、率池监,兵进静乐县。
  一路之上,他们连个沙陀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处城之中还有许多沙陀人来不及带走的粮食和财物。经询问城中百姓得知,几次沙陀人都只是比他们早逃走了几个时辰而已。苏弘轸急于打回自己的地盘去,一路紧追,可每次就是差那么一点没追到。
  “苏军使,我们今日连续急行军,人困马疲,而且已经和张虞侯的中军拉开很大距离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先暂时在此休整一下,等候张虞候一下。”拓跋思恭自振武军被全歼之后,现在对于李克用父子心中有些畏惧,手上的三千人马已经是他的全部本钱了,虽然宥州还在招兵买马,可他是不敢轻易葬送手上的这些兵的。
  李国昌父子有精锐沙陀骑兵一万,他们二人手上的兵马六千,同样是骑兵,不但数量上不如,就是勇猛也大有不如。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飞速来报。
  “禀苏先锋使、拓跋先锋使,城北发现一支骑兵正飞速扑来。兵马约三千,全是骑兵,黑衣黑甲黑旗,是沙陀骑兵!”
  苏弘轸闻言,立即道:“传令下去,准备战斗!”
  “铛铛铛!”
  急促的警钟之声长呜,静乐县城之中的六千人马立即整装待战。
  苏弘轸与拓跋思恭登上城头,远方三千沙陀骑兵如同一朵飞速移动的乌云,直扑而来,转眼间已经到了城下停下。
  苏弘轸认真打量着这支骑兵,没有发现李国昌和李克用的旗号,只发现了一面打着康字的将旗。对于沙陀兵他有些了解,猜测领兵之人可能就是李克用手下大将康君立。
  见到不是李克用父子亲来,苏弘轸立即胆气壮了不少。转身对拓跋思恭道:“沙陀人也太嚣张了,只率三千人马竟然敢前来挑衅。我们有六千兵马,倍数于敌,不能露怯。拓跋将军可敢随我一起杀出城去,消灭了这支沙陀骑兵?”
  拓跋思恭有些担心沙陀人有阴谋,但此时被苏弘轸一激,想起只要谨慎一些,应当不会有事,当下便点头同意出战。
  城门缓缓打开,六千骑兵从城中涌出,在城下集结成阵。六千骑兵分成两部,苏弘轸和拓跋思恭各率本部。城下旷野里战马嘶鸣,长矛如林,旌旗胜海。
  苏弘轸战马疾奔,在骑兵队伍前飞驰,他的声音回荡在旷野的风中,“沙陀狼崽子只有我们的半数,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失败!此战必胜!”
  他勒住战马,马槊一指前方的黑团。“弟兄们,随我出战!”
  蹄声如雷,杀气腾腾,六千骑兵浩浩荡荡向叛军迎战而去。
  在静乐县北,两军隔一里地停下,各自列阵。沙陀军主动来攻,却列出了偃月阵形。党项人和摭虏军,却列出了一个双头蛇阵形,准备齐头并进。
  沙陀军旗下打马冲出来一员鱼鳞甲大将,身高近七尺,虎背熊腰,手执一把长槊,胯下一匹四尺高乌龙驹。他催马上前,手中长槊直指官军,大喝道:“唐军中可有人敢与某一战?”
  苏弘轸告诉拓跋思恭:“此人名叫康君立,沙陀飞虎子李鸦儿手下云州七将之一,不但勇猛无比,而且还是李鸦儿的心腹大将。”
  两军阵前单挑,拓跋思恭倒没多少惊讶,虽然有些异于常法,不过很多胡族蕃兵都喜欢仗个人勇武,打仗也不要什么章法,就是作凭勇猛。不但士兵如此,就是将领也常常如此。两军阵前,如果单挑胜利,不但军心士气大涨,有时甚至能直接驱兵掩杀败敌。
  拓跋思恭冷笑一声,“那就让某前去会一会他!”
  话刚落,拓跋思忠大叫道:“还是让我出马。”说完,也不等拓跋思恭答应,立即拍马出阵,迎战上前。
  康君立乃是李克用手下大将,见到敌阵中飞出来一骑将领,看那模样,不似唐将,却是胡人装束,片刻后已经猜出对方是党项人。心下大怒,拍马端槊来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