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628

  “你的功夫谁教你的?”李璟把自己一直放在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摔跤是和鞑靼人学的。”
  “马槊呢?”
  “一个老和尚教的,那次我在外放羊,有一只饿虎想吃我的羊,结果被我给赶跑了。那个老和尚正好路过看到了,便说我适合学槊,后来老和尚在城外的庙里住了三个月,我每天放羊之外就跟着他学。”安敬思很老实的回道。
  一旁的周德威忍不住插嘴道:“那和尚是不是长着一个大鼻子,眼窝特别深,而且有七尺多高,长长的白胡子,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
  安敬思惊讶的望了周德威一眼:“你怎么知道,你认识他吗?那次他教会了我马槊之后,就走了,然后再也没看到了。”
  周德威对李璟道:“看来,教他马槊的那个老和尚就是虚空大师了。”说完对着安敬思笑了笑:“我也得那位大师教过拳法,说来,我们其实也算是同门师兄弟了。”
  当下,由李璟作主,安敬思便拜周德威为师兄。
  安敬思扛着李璟的那把浑铁槊,爱不释手。李璟笑着道:“你喜欢,这把浑铁槊就送给你了。”安敬思惊喜不已,李璟干脆又让人取来一套猊铠甲赐与他。
  “你可会骑马?”李璟问。
  “会的,在鞑靼的时候,我经常骑马,还会射箭呢。”安敬思有些得意的道。
  李璟便又让人将他的战马中的一匹黑色西域汗血宝马牵来赐给安敬思,另外又赏赐了他一把良弓。
  其它的将领见了,只是羡慕,倒没几个不服妒忌的。之前的那场比斗,到后面有数百人亲眼看到了,连狼牙营十将秦宗守都被直接一个回合打趴下了,连刘寻、王铁枪、白马银枪三个一起上,都才勉强打赢这个放羊娃。这事情已经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镇东军的将士都知道了,许多人都特别跑来要一睹这个神奇的放羊娃。这样厉害的一个家伙,郡公对他再好,大家也没什么可不服的。
  收得如此猛将,李璟相当高兴,直接把这员猛将留在身边,让他担任侍卫营都将,并且担任身边的亲卫。
  李璟心中对于五代的李存孝总有点特别喜欢,就如同三国的赵云,马超一样。
  “敬思,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叫李存孝如何?”李璟忍不住道。
  安敬思还没有回答,周德威却已经替他回道:“好,郡公赐姓,还不赶快磕头谢过。”
  赐姓,除了李唐皇室喜欢这么干,其实那些大家士族以及那些将领们也是喜欢这样干的。
  同时,赐姓也往往意味着收义子,拜干爹这样的事情。不过也偶有例外,做义子认干爹也有不改姓的。如李璟就认了宋威做义父,不过由于李璟的实力摆在那,所以宋威自然不可能要求李璟改姓。
  现要李璟突然给安敬思赐思,周德威马上认为李璟是要收安敬思做义子。当即帮他答应了下来,李璟现在还从没有收过义子,如果能做了李璟的义子,那这个师弟以后的日子定然会更好过。虽然眼下李璟如此厚待安敬思,但在镇东军中,却只是个毫无根基的新人。
  见到安敬思真的下跪磕头跪拜,李璟笑了笑,扶他起来。仔细的想了想后,还是不打算收他做义子,虽然自己还没有儿子出世,可义子虽然能用这种假血缘关系拉近关系,主要还是培养私人势力。李璟并不觉得自己的镇东军中,自己需要这样做。镇东军从一开始,就同其它的军队不同。因此,李璟也不需要用这种家族式的办法来统领军队。
  有利有痹,其实大量收养子,用家族式的办法统领控制军队,初期还好。但到了期,特别是当这个主帅到了晚年,新老交接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出现养子和亲生儿子争位的情况,最终导致内乱的产生。如朱温后来,就是因为养子和亲生儿子争位,结果,最后朱温反被儿子杀了。又比如,南唐的徐温,最后也是亲生儿子被义子干掉了。甚至是收了几百个义子的李克用,后唐最后也是如此内讧。
  左思右想之后,李璟对新改名成李存孝的安敬思道,“你以后跟随着我,学些兵法战策,领兵之术,不如,就做我的门生吧。”
  门生和义子差别还是很大的,但也是一个笼络部下,以及增加自己掌控能力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既然要收门生,李璟这次干脆就很不要脸的把刘寻等人也找来。
  最后,刘寻因为最近投靠李璟,因此按惯例,他就成了大弟子,然后王彦章为二弟子,高思继老三,李存孝算是最晚入门,是小师弟。
  在李振等诸将的见证下,李璟端坐在那里,刘寻、王彦章、高思继、李存孝四个门生依次上前向李璟敬茶磕头。李璟很是满意的接受了,然后一一扶起,又各自赏赐了一把他收藏的宝剑。
  镇东军中的诸将,对这四人都是十分的羡慕。能做为郡公的门生,那以后自然是会得到重用了。
  原本李璟想把高思详和高冕也一起收为门生的,但考虑到高家也只是刚归附没多久,上次对高顺励等人的安排,已经有些老部下觉得太过优厚了。如果再一下子收三个高家子弟做门生,这就不免让人太惊讶了。
  本来如周德威这样的猛将,要是能收为门生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起码能让将帅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一些。不过考虑到周德威都三十多岁娃都两个了,他实在不好意思却当人家的老师。
  攻下横野军,将城中的钱粮扫荡一空,李璟又收了四个门生之后,镇东军一把火烧掉了横野军城。那些城中百姓也被押着后面跟随。
  随后,镇东军沿着蔚州的飞狐道,直接南下,兵临直谷关。
  李璟兵马到达直谷关下,关上有约千人守关,守将也是一员沙陀将。听闻镇东军兵至,吓的不敢出城。李璟带着诸将骑马来到关前观看,直谷关夹于两山之间,十分的险要。这不比横野军城,如果要强攻直谷关,估计得付出不小代价。
  李璟皱着眉头:“有没有什么小径山路之类的?”
  “我知道有一条小路,可以直达直谷关后面。”李璟的第四门徒李存孝站在后面连忙道,见李璟回头,他有些得意的道,“以前康胜来这里打过猎,那时我跟着来过。在直谷关往东二十里,那里有一个山谷,从那里进去,便有一条野兽踩出的兽径,虽然十分难走,可却能直达直谷关后。”
  “好。”李璟高兴道:“伯虎、铁枪、承武、虎臣,为师便将银枪营交给你们四个,今夜你们就从这条小路绕到直谷关后。等你们到了关后,便放火为号,为师率兵攻关接应!”
  “弟子领命!”刘寻四人得到出兵任务,都十分高兴的接下了。
第389章
驱虎吞狼
  咸通十五年十月,西河套北岸的西受降城。
  唐代在河北北岸建立三受降城,又称为河外三城。三城分别隶属于天德军与振武军,其中西城归天德军,中城与东城归振武军。三受降城虽冠以“受降”之名,但却不是为了接受突厥贵族投降而建的,而是外驻防城群体,与周边军镇、州形成中晚唐时期河套内外的防御体系。
  三城在中宗时修建,前后仅用时两个月时间。
  唐中宗时,被灭掉的突厥复国,时常寇边,朝廷乃在河套北岸筑三受降城防御。中受降城即在拂云祠所在地,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各距中受降城四百里。又在中受降城东北的牛头朝那山(在今内蒙古固阳东)以北设置烽堠一千八百所,时刻警惕地监视突厥的动向,及时传递消息。
  西受降城,简称西城,796年后分隶属于天德军。西城坐落在今内蒙古石兰计狼山山口南,黄河北岸渡口,控扼南北交通要冲,在三受降城中军事地位至为重要。建城伊始,安北都护府就自河西走廊的西安城迁入此城。
  西城几十年前曾因黄河改道而受侵蚀,不过在于琄上任之后,又请拔钱粮将西城修复。于琄到任之后,修复西受降城,并且奏请重开西城边市,与草原胡人绢马互市。由于新开了互市,西城重又繁华起来。
  到眼下,西城有人口超过五万人,其中天德军兵额七千,另有战马两千。
  西受降城为两重层关,外城之内还有一座内城,当地人称之为大城、小城。
  此时小城中的都防御使衙,已经刚刚换上了天德军节度使衙的牌子,天子从长安赐下的双旌双节也已经与圣旨一起送到,此时节度使衙前树立六纛,连旧衙门都重新扩建过,以符合节帅府的地位。
  天德军主将于琄防御使升格成节度使,而且天德军的兵额也增加了三千,眼下天德军拥有一万兵额。这些天,天德军正树立招兵大旗,正不断招募新兵。
  帅府节堂内,于琄正刚刚收到了门生李璟送来的书信。
  自从登州前来天德军赴任之后,于琄与李璟并没有疏远多少。李璟这个门生还是让于琄很满意的,平时不但书信不断,而且礼物更不少。不但逢年过节不可少,而且就是不逢年不过节,隔个半月二十天的,就总会有一批礼物送到。
  就在今天,随这封信一起来的,就还有黄金三千两,以及不少的丝绸绢帛等物。于琄到任天德军后,能从北城重新移回西受降城,还多靠李璟数次送来的那些钱,帮了他一个大忙。要不然,光靠朝廷拔款,西受降城是不可能这么快修复好的。而且互市以后,李璟又让商队送来许多货物,吸引了许多草原上的胡人贵族们前来交易。使得西受降城日渐热闹,天德军也收到了大量的税收,原本天德军士兵欠下的粮饷赏赐也都补发下来。
  “大帅,登州那边又送礼物来了,大帅这门生可真是孝顺啊。”吐谷浑酋长,阴山都督赫连铎一阵爽朗的笑声中踏入节堂。
  于琄笑着起身相迎:“郝连都督来的正好,本帅正有事与你商量呢。”
  赫连铎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一张被塞上朔风吹的黑的有些发紫的方脸膛,不论何时,他总是带着笑,笑声十分的爽朗。跟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吐谷浑的另一位酋长白义诚。白义诚同样是吐谷浑的酋长,不过却是要削瘦一些。两人都穿着唐人的打扮,长袍靴子,从装束上看不出半点胡人的感觉。
  “大帅有这样的好门生,真是让我们羡慕啊,不知道这一次,又送了什么好礼来啊?”白义诚一边笑道,一边很自然随意的找了个位置坐下。
  “季玉刚送来三千两黄金,另外还有一批金创止血等药物。”于琄和他们也都是十分熟悉,且关系很好,当下也没有隐瞒。
  三千两黄金,闻言赫连铎二人都有些惊讶。于琄收的这个门生真是让他们羡慕啊,三千两黄金至少能换两万多贯铜钱。两万多贯钱,就算他们是酋长,这也不是一笔小数。更何况,这礼也不是头一回了,于琄都不知道收到多少回了,哪次的礼物不是既精心又珍贵的。算下来,每次的礼物就没有低于一万贯以下的。
  “季玉确实是个不错的门生,当初老夫没有走眼。”于琄笑了笑,将一张礼单推到二人面前。
  赫连铎拿起来一看,见礼物上写着黄金三千两,而礼单下还有一张单子。却正是一张标示着四海钱庄的支票,数额三千两黄金。当下心头不由一愣,这四海钱庄他是清楚的。当初于琄要在西降城设市,他的门生李璟便组织了一大批的货物送到西城,全是一些稀罕紧俏的商品。并且随后还在西城中开设了大大小小几十家店铺,经营着各种从登州送来的货物。除了那些店铺外,他们就还开了一家四海钱庄。不但经营柜坊的飞钱业务,还提供这种比飞钱更方便的支票业务。
  只一看这张支票,他就明白,这是货真价实的。凭着这张纸,他能马上从那钱庄中取三千两黄金出来。只是他不太明白,这黄金是于琄的弟子李璟刚送来给他的,怎么于琄现在却要送给他。
  吐谷浑部族虽然生活在阴山南面,其中大部份都在天德军辖下。但其实,他们并不直接归于天德军统领的,吐谷浑有自己的阴山都督,他们也有自己的兵马。在唐朝战争的时候,唐朝经常召他们出兵,性质更类似于雇佣兵的性质。帮唐朝打仗,唐朝给赏赐。平时,唐朝不管他们,自然也不会有钱粮军饷这些。
  于琄将赫连铎推回来的支票又推了过去,徐徐道,“这次请二位来,其实也是有要事相求。沙陀族的李国昌父子作乱之事,二位也当是知道的。实不相瞒,眼下朝廷调郑从谠相国担任招讨使兼太原府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职。原招讨使李钧已经降为南面行营都统。而本帅,朝廷已经召我为西面行营都统。另外,我那门生季玉,也已经率兵从幽州进入大同,现正任东面行营都统之职。”
  赫连铎二人点头,这些情况他们自然是清楚的。先前李国昌刚一叛乱,于琄便已经召他们一起集结了六千兵马在与振武军的边界上布防,使得李国昌原本打算谋夺天德军的想法落空。
  “现在的情况是李国昌已经突然率兵前往宥州,前去攻打自今年起据兵自称宥州刺史的党项人首领拓跋思恭。而李国昌之子李克用,先前攻打卢龙妫州宁武军不成,眼下尽夺代北之地,已经陈兵太原北面天门关,与郑相国所率五路兵马对峙。”
  赫连铎和白义诚对视了一眼,这两人虽然同为酋长,其实是以赫连铎为尊,而白义诚更多的是担任着谋士的角色。听了这么多,白义诚差不多都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当下直接问道:“于公但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他已经猜到,于琄可能是打算要请他们出兵对付沙陀人。打仗,吐谷浑人并不害怕。哪怕就算是晚唐赫赫有名的沙陀人,他们吐谷浑人也是完全不惧的。更何况,他们和于琄虽然相交的时间不长,可却认定于琄这个人是很值得相信合作的。更何况,于琄刚刚已经送上了三千两黄金。
  三千两黄金,如果调集三千吐谷浑战士出征,每人头上都能分到一两,这可是八贯钱,在阴山脚下的西套北岸,这是不小的一笔钱。更何况,打仗最大的收获是劫掠和缴获的战利品。没有唐朝兵马的调动,吐谷浑人平时是不敢随便却抢劫的。
  于琄很满意的笑了,将一副地图在桌上徐徐展开。
  将李国昌父子的兵办布置都在地图上指出,又将双方各部如今的位置和态势一一说明。于琄问赫连铎:“都督以为这个局势,是不是对我们很有利?”
  赫连铎听完于琄的讲解之后,眼睛直冒光。如果于琄说的是真的,那朝廷七镇兵马,全成三路向李国昌父子包围。可李国昌父子两人的兵马地盘本来中间就隔了一道黄河,一个在西岸一个在东岸。偏偏李国昌还要南下去打宥州。
  如此一来,李国昌南下,他的老巢单于都护府就空虚了。同样的,李克用的大同老巢也一样空虚。
  天德军和镇东军一西一东,眼下所处在的位置可以说是绝了。只要一出手,便能置这沙陀父子俩死路。
  “于公,单于都护府交给我们吐谷浑骑兵,我只须率本部三千骑,就能端了李国昌的老巢!”赫连铎眼中闪过激动的目光道。沙陀族当亡,而他吐谷浑族当兴!
第390章
闻风而降
  吐谷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最初,吐谷浑三字是一个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慕容涉归死,其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与慕容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到五胡十六国时代,强大起来的吐谷浑部建立起吐谷浑国,其主要统治区域,在今天青海省北部,是一个说强不算强,说弱但也还过得去的国家。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吐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