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628

  眼下这波难民潮刚进,附近几州的饥民起码有小半涌入了登州。李璟知道,等过些天,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
  不过随着这二十万难民涌入,登州和辽东的三十多个矿也已经正式动工开采,另外新建的一百个铸钱炉也已经铸好,新招募的一万多名工匠正式开工铸钱。一百座铸钱炉开始铸钱,每天消耗的铜铅锡还有煤等都是海量,但同样也日夜不停的哗哗的流出铜钱。
  每天,都能产出将近三千贯钱,多达几百万钱!有了这些钱的源源铸出,李璟便下令将钱庄也开始扩张,在登州各县和辽东的控制区内,新建了十所钱庄,并且那边印刷厂,也开始印刷新一批的钞票,在镇东军的辖区内发行。这一次,因为一年内有一百万的铸币量,所以李璟直接发行了两百万贯的钞票。
  登州铸币厂一百个铸钱炉日夜不停的铸着开元通宝,而沙门岛的印钞厂则日夜不停的印着钞票。随着钱庄的扩张,和钞票的扩大发行,现在镇东军辖下的登州和辽东青泥城与卑山城,所有的官吏以及将士的薪俸,通通是四成粮食三成钞票二成绢和一成铜钱,李璟特别规定,凡十贯以上的交易,必须使用钞票交易,禁止铜钱,而且禁止私人买卖大件铜器,一经发现,立即抄没家产。更加禁止私铸铜钱,发现私铸铜钱不但要没收家产,还得处以发配辽东劳改。
  而且特别规定,除使用镇东军新铸造发行的加有一个镇字的开元通宝外,其它的铜钱都在一个月内拿到四海钱庄部换成新钱。普通百姓家中不得存十万以上铜钱,即是不得存一百贯以上的铜钱,商户不得存一千贯以上的铜钱,超过必须存入四海钱庄中,换成钞票。违者,一经查处,既要没收所有超过数额的铜钱两倍的罚款。
  这些规定一出,登州百姓手中存下的铜钱还有大件的铜器,纷纷只得上交四海钱庄,兑换成一张张钞票。就是那些商户,铺中的存钱达到一定数额,也得去钱庄找成钞票。
  四海钱庄将那些收上来的旧钱私钱,还有大件的铜器,通通镕掉,然后铸成新币。由于新钱的背面有一个镇字,因此被百姓们称之为镇军钱。
  由于有李璟的种种严厉手段,镇东军境内以钞为主,以镇军钱和绢为辅。而且登州的粮价也维持在斗米二百钱的价格,比起年初,甚至还有所回落。
第339章
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就在李璟率镇东军和登州上下全力救灾生产之时,中原却极不平静。
  义成军节度使,又称郑滑节度使。758年八月,设立滑濮六州节度使。九月,设郑蔡节度使。759年四月,设郑陈颍亳节度使,一度有申州、光州、寿州,后归淮西节度使。
  滑州做为中原东都洛阳的东面门户,却是几度更改归属。先是属于滑濮六州节度使,后来又属于郑蔡节度使,接着归属于陈颍毫节度使,然后又归属到淮西节度使,之后又归卞州节度使,到761年时,又归为滑卫六州节度使,到763年改为滑毫节度使,到772年,又改成永平军节度使,784年,滑州又归宣武节度使,785年,永平军改为义成军,下辖之地只剩下了汴州、滑州和陈州、郑州四州,治滑州。到786年,陈、州二州另许陈许节度使,义成军便只剩下了郑州和滑州。
  小小的滑州,此时却成了天下的焦点。
  原因无它,滑州的长垣县一伙盐贩聚众三千造反,攻下了长垣县城。本来,这只是小事一件,如今的灾荒之年,跳出来几个胆大包天的草寇,也算不得稀罕的事情。
  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杜慆初闻王仙芝攻克长垣也没有什么惊讶。只是点兵马两千,奔长垣而来。
  王仙芝攻下长恒县之后,声势大振,河南一带的盐贩以及徐勋之乱的余部,纷纷响应投奔,人马一时间多达五千之众。而且这个时候,王仙芝贩盐时的世交朋友,曹州的黄巢也带了十几个兄弟前来商议。
  不比王仙芝只是一个草莽,黄巢却是读过书参加过科举的。虽然屡试不第,可却也是有些诗才。王仙芝亲自迎接黄巢入城。长垣县城,如今已经成了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那些起义兵马,这些兵马王仙芝将其以五百人为一营,分成十营,交由手下的十票帅率领。
  不过说是起义军,其实不过就是一群乱匪,小小的长垣县被攻下之后,早已经被洗劫一空。不但那些大族被洗劫就是普通的百姓也没有被放过。所有值钱的财物被搜刮一空,甚至有许多兵趁机奸淫妇女。
  就算此时大白天的,可那些街巷和屋子中,依然不时的传出几声尖利凄惨的女人叫声。
  黄巢皱了皱眉头,黄巢此时已经五十岁了,虽然早年习文参加科举,可自科举不中,写出了那首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菊花诗之后,他就接过了父亲们的担子,成为曹州最大的盐贩世家的掌门人。这些年,淮河两岸,甚至是运河、黄河,乃至河东河北甚至关中,到处都有他贩盐的影子。这些年过去,黄巢早已经从一个书生脱变成了一个江湖私盐贩集团首领。
  狡诈、凶狠、冷酷,这就是现在的黄巢。
  王仙芝起兵之前,就派人往曹州给他送信,邀他一起举事。不过虽然与王仙芝关系很好,但黄巢却没有匆促起事。他一边暗地里准备起事,一面却在听闻王仙芝攻下长垣县之后带着几个心腹亲自赶来滑州。
  不过一靠近长垣县,黄巢就有些失望。到处能看到那些四处劫掠的义军,这些人就如同一群土匪,甚至比起土匪都不如。原本以为到了长垣县这样的情况会好些,没有想到,这里的情况更让他失望。
  王仙芝的年纪其实比起黄巢还有小些,黄巢年过半百,但王仙芝却还小黄巢几岁。不过两家都是盐贩世家,论起辈份来,王仙芝却是黄巢父亲那一辈的。
  王仙芝发现了黄巢那眼神中的失望,连忙笑道:“一群兔崽子们玩闹的有些过份了,尚让,带些人通传下军令,立即封刀,各自回营!”
  封刀,就是禁止再劫掠奸淫的意思。
  “王当家要是有长远打算,就得有军纪。下面的兄弟就不再是盐贩,而是将士。军队就得有纪律,有约束。如此才能得民心!”黄巢劝道。
  “黄当家说的有道理,不愧是读过书的人,不似我等大老粗什么也不懂。现在咱们队伍里就缺黄当家这样的人。这样,你过来一起入伍干,我是大当家,你是二当家如何?”王仙芝笑道。
  黄巢摇了摇头:“既然起兵,那就得有名号,我看应当趁早起个名号,打起旗帜来,这样才行。另外,以后也不能再按江湖上人的习惯称呼了,得有上下尊卑不同,如此才能号令兵马。”
  “这个黄当家你在行,就你帮着取个名号。”
  黄巢想了想,道:“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他们的名号是王侯交相宁有种乎,陈胜王,大楚兴。而东汉黄巾起义,口号则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我们也得想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样才能号召起更多的百姓跟随。”
  “那我们取个什么样的口号,你有什么想法了没?”王仙芝对于这些,是确实不太懂。他的想法是扯旗造反,招兵买马,然后攻城掠城,抢钱抢粮,搂漂亮的女人,大口的吃酒喝肉,逍遥快活。
  “当年庞勋起义,自封为天册将军。我们不如就打出旗号天补平均?然后王当家的可称为海内诸豪都统、天补平均大将军。”
  “这有什么说头不?”王仙芝问。
  黄巢抚须道:“如今灾荒连年,偏偏朝廷却不肯振灾,那地方上的豪强世族更是见死不救。百姓水深火势,民不聊生,咱们打出天补平均的旗号,意思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公平,让所有的百姓一起平分土地,平分财富,一起安享太平盛世。”
  “好!”王仙芝对于这些什么天补平均的倒并不是真正认同,只是他也不笨。黄巢一解释,他就明白了这样的口号打出去的话,对那些普通的百姓,特别是眼下的那些饥民有多么大的吸引力。更何况,黄巢还帮他想了一个响亮的头衔。
  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这名字响亮,光一个大将军就能衬出不凡的身份,更何况,这都统可就是元帅的意思,这海内诸豪都统,那就是天下英雄豪杰的元帅了。天下好汉尽归他麾下,这名头太好了。
  “那黄当家的就是海内诸豪副都统,咱们一起横行天下!”王仙芝大笑道。“那咱们的队伍叫什么名字好?”
  黄巢沉吟,“就叫草军吧,草莽好汉们率领的草根之民的军队!”
  “草军!”王仙芝吟诵了几遍,最后一拍大腿:“好,就叫草军。”
  有了口号还有名号,当然还得写篇檄文,要不然就真成子一群草寇了。檄文由黄巢亲自动手起草,里面有言有据,把唐朝的种种腐败等都列了出来,说明唐朝已经从上到下,腐败的不行了。现在,正是时候,大家一起站起来,跟随草军一起,把这腐朽的李唐推翻,然后大家一起平均分了。
  黄巢看不起那些乱糟糟的江湖匪气,建议把草军上下,也都按照正规军官编组。按朝廷的编制,草军五人一伍,十人一伙,五十人为队,百人为都,五百人一营,然后是两营一厢,五厢一军。完全就是按照二五编制编划而成。
  二伍一伙,五伙一队,二队为都,五都为营,二营为厢,五厢为军。一军刚好是现在的五千人马。
  那些原来的大小票帅堂主舵主香主,此时也都被分授为厢主、营将,都将、队头、伙长、伍长等职。又设为副职还有虞侯、司马等官,倒是一下子有模有样起来。
  十个票帅都担任了营将,其中几个还兼任了厢主,如尚君长还兼任了行军司马,毕师铎还兼任都虞侯。而黄巢也接受了草军副帅,兼海内诸豪副都统,天补平均副将军的封号。
  就是黄巢带来的几个心腹部下,也都得到了将军的封号。当下黄巢立即命令城中的布店,让他们立即赶制军旗仪仗,并全军将士的衣袍。草军的军服采用的都是土黄色,旗帜也都是黄色,与唐朝的火红,做明显的区别。
  一边又四处搜刮粮草,马骡等物。
  有黄巢在,草军的军纪立时要好了许多。再换上了统一的军服,还起旗帜,倒是有几分像模像样。
  这些具体的事情,王仙芝通通都交给了黄巢去做,自己只每天与部下的将领们夜夜升歌,每日里醉生梦死。这天,王仙芝等又在聚众摆宴,酒至半酣,黄巢匆匆赶到。
  “义成军节度使杜慆率军前来了,距离我们只有一天的距离!”
  王仙芝喝的半醉,打了个酒嗝,不以为意道:“副都统不要担心,朝廷的官军都是驴粪蛋子外面光鲜,就跟这长垣县城一样,外表上那些守军一个个穿的漂亮,可真一动手,全都丧了胆。那杜慆来就来,怕他做什么!”
  黄巢皱了皱眉头:“大将军莫要轻敌,这杜慆禁军将领世家出身,早年曾为河东节度使,曾与胡人打过仗,很有些威名。他虽只率两千人马来,但不可轻视。”
  王仙芝一听杜慆曾经连胡人都打败过,不由的酒也清醒了一些。胡人的骠悍他还是清楚的,杜慆连胡人都能打败,那就不是长垣县守将那样的无用之徒了。
  “副都统说我们怎么迎敌?”
  “杜慆来势汹汹,依我之见,我们不如暂避其锋芒!”黄巢提议道。
  “难道我们要躲?”黄巢十票帅之一的柴孝大声道。
  “不是畏惧躲避,而是主动转移,避其锋芒。长垣县我们并没有多少根基,依我之见,不如马上率军进入天平军境内的曹州。如此一来,杜慆想要过境追击,就不是那么的容易。而且,我有一计,可取曹州。”黄巢出谋道。
  长桓只是一个县城,草军就收获诸多。这曹州可是州城,要是能攻下曹州,势力造成更大声势,到时来投奔的人定然更多。而且曹州大城,里面肯定也有更多的钱粮财物和女人。
  黄巢一说有计策能取曹州,而且还能避过杜滔的追击,当下众人都心动起来。
  “要怎么办?”
  “就由大都统率草军弟兄往曹州移动,而我先行一步返回曹州老家冤句,也率弟兄们起事,到时我率招揽到的弟兄们前来与大将军汇合,那时我军两路夹击曹州,定然能一战而下。”
  曹州属于天平军辖下,而天平军的节度使薛崇却不如义成军节度使杜慆一般有威名。这打仗,自然得挑软柿子捏。
  尚君长上次被李璟抓到最后送到了薛崇的手中,虽然薛崇最后把他送往了濮州,但在薛崇的手里也是吃了很多苦的。这个时候,自然是报仇心切。
  “我赞成打曹州!”尚君长一直是王仙芝的左膀右臂,更是智嚢军师。他取过一张地图展开,指着曹州的位置道:“诸位请看,曹州的北面就是濮州,曹州是黄副都统的地盘,那里有根基民望。我们只要拿下曹州,在夺得粮草招募一部份兵马之后,就能顺势北上濮州。而濮州,正是我们大将军和十票帅的地盘。再往东,那是济州,再过去,就是齐州。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淄青镇的牙将王敬武叛乱,正占据着齐州,兵马数万人,势头正盛。我们可以从曹州、濮州然后济州一路打过去,最后与王敬武靠拢。”
  黄巢点了点头:“如果我们到了济州,那么东面是王敬武,北面是黄河,再往北是魏博军。魏博军也是不听朝廷调动的,如此一来,就少了两面的威胁,可以全力对付薛崇。”
  与王敬武联盟,那么王敬武就没有来自西面天平军的威胁,而草军也没有了来自东面平卢军的威胁,这是双赢。
  “我同意这个计划,我先行一步回乡,都统率军随后入曹州!”黄巢道。
  “好!”王仙芝也被黄巢和尚君长描绘的美好前景所打动了,要真能那样,说不定到时朝廷甚至会加封自己做天平军节度使也有可能呢。
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登州刺史府中,李璟正在观看着李维刚送到的一份情报。情报是从长垣送来的,这是李璟在听闻王仙芝法场劫走了尚君长之后,便让李维安排一批斥候化妆成商人往长垣县潜伏打听来的结果。
  一开始时,李维对于李璟让他安排人往长垣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长垣可是义成军的滑州境内,与登州,那可是隔着天平军的几个州还有淄青镇的几个州,那样的一个小县城,突然有些特殊的?
  现在下面的斥候终于发回了一份报告,内容他已经先看过了,是那个曾经被主上抓获的那个盐贩一伙长垣县造反,已经攻下了长垣县。想起上次,李璟突然就把那个前来买盐的盐贩子尚君长给抓子送往登州的事情,李维不禁感觉这件事情有点让人摸不透的古怪。
  李璟没有注意到李维的那些想法,他正在看着随报告送到的草军檄文。
  檄文是探子在长垣县张贴的告示上抄录的,“自高祖晋阳起兵,后传位于太宗皇帝,任用魏征等贤达,社会经济飞快发展,于是有了贞观之治,然而到了玄宗后期,任用宦官,把持朝政,排斥陷害忠良,社会动荡,百姓水深火热,此一罪;自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税繁重,各州县又不上奏灾情,致使百姓无处控诉,此二罪也;朝廷赏罚不公,有功不得赏,有罪不得罚,此其三罪;官吏残暴到了极点,卖官鬻爵随处可见,朝廷不闻不问,导致吏治腐败,此四罪;当今天子年少昏庸,不体恤百姓,此五罪。在此,我等只列举朝廷的部分罪孽,然而朝廷之罪,是为罄竹难书,我等虽非贤人能者,但知道吃天下饭管天下事。今天我等起兵伐唐,是朝廷罪有应得,望各英雄豪杰响应之。”
  都说黄巢有些文采,不过看这告示,倒也写的比较普通,与三国陈琳讨伐曹操的檄文,以及盛唐时讨伐武则天的檄文相比,是差的远了,不过倒也写的通俗能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