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628

  “这个我们自然也是知道,可就算如此,那李璟只要守在外面,难道以后我们就得躲在城中一辈子?”郑介之叹气道,“继续对抗下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城一围,城中这十几二十万人口哪能守的长久。况且,长久对抗下去,这损失只比眼下更大。那李璟如此凶猛,万一城破了,那时可就后悔不及了。”
  “给他吧,一百零八家,每家三万贯,给李璟凑个三百万。只要能够彻底休兵,值了。”这些人确实已经被打怕了。各家族经营都里镇,既不为称霸也不为争雄,不过是赚钱之所在。如果说以前想吞并青泥城,那是因为青泥城有最大的港口。可现在和沙门镇李璟纠缠起来后,连打几仗,称是覆没了联合舰队,如今又连吃败仗,一个骑兵被人家先后击败两次。
  而且因为这几场战争,都里镇的商路都已经开始断隔,这样带来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如果李璟继续围城,那损失更是不可计数。跟李璟死磕什么,打赢了他,也不可能去把大谢群岛给占了。
  “如果城主是因为封氏之原因,那么我们大不了跟李璟做笔买卖,让封氏拿钱赎就是了。要是封氏肯给李璟一百万,我敢相信,一向有爱财之名的李璟,肯定不会再执意要求交出封氏。”郑介之提议道。
  封常贵坐在末席,一脸的阴沉。拿出三万贯来,封氏没有问题。可要拿出一百万来,那至少是封氏小半的全部财产。要是封彰封彦卿还在的时候还好些,可现在他们一去,封氏主支都不行了,更何况他只是封氏的都里镇分支。一百万,他得变卖所有家产,估计才能凑的出来。
  王普沉声道:“好,那还请郑公亲自去一趟李璟大营。如果李璟愿意就此休兵,不再计较往日恩怨,我愿意代封氏出一百万,不过唯有一个条件,李璟必须敲锣打鼓,八抬大轿的将我女儿惋君公开纳为他的三夫人。”
  郑介之点头同意,当日乃带一队民夫抬着数百坛美酒和几百头牛来到李璟大营。
  坐在帐中,看到前来的居然是上次签下停战协约的郑价之,李璟不由轻笑。
  “上次协约笔墨未干,你们就公然撕毁协约,怎么,如今又来,又是为何?”
  郑介之苦笑道:“将军误会,上次之事实乃是一场误会。是青泥城先攻打我们,我们不过是被迫迎战而已。一场误会,致无数人死伤,我都里镇也是感觉十分后悔。如今,愿意主动化干戈为玉帛,使两家休战罢兵。”
  “要我罢兵休战也可,你们可是愿意答应我先前城下提出的条件?五百万贯钱财物资,以及交出封氏!”
  “我都里镇此次是真心欲两家之间太平,因此王城主提议,都里镇和沙门镇联姻,王城主之嫡女下嫁给李将军为三夫人,为此,王小娘子的父族王氏、母族封氏各愿意拿出五十万贯为嫁妆,我都里镇其余一百零六家族,每家愿意出三万贯为庆贺之礼,如此一共四百一十八万贯的钱粮物资,做为两家好合之礼,从此你我两家永为友好,互不相犯。”
  郑介之这番话说的有些含蓄,给自己和都里镇留了些面子,什么嫁妆随礼,其实不过是赔款。四百万,这是一笔巨款,李璟这一次真是真正的打痛他们了。
  “你且先回,容我考虑一二再做回复。”
  打发了使者之后,李良马上道:“我看这个条件可以,我们也不能一直把兵马驻留此处,咱们的根本还是在登州。况且,如果不答应,我们也能以攻下都里镇如此坚城。长久围困,其实消耗的不单单是都里镇,也是我们自己。我以为,不如答应都里镇的条件,此时罢战休兵,正是最佳时机。更何况,四百万贯,这笔钱不少了。封氏如今已经不足为虑,放过也无不可。”
  李璟沉吟,轻声道:“只是这王普提出要我纳其女为妾,此事不好办。如果纳了,那么青泥城李家难免介怀。”
  “主公过虑了。”李良捻须轻笑:“一个女子而已,哪能是什么事情。主公纳便纳了,有何关系。青泥李家那边其实不呢介怀,如今李灵甫已死,李居仁又重伤,估计是撑不过去了。唯剩下一个李居义,勇武有足,但与其兄长比起来却欠缺一些稳重谋略,与李灵甫比起来更是差远了。他们现在完全得停靠我们才能保住青泥城不失,对于这些许小事,哪会在意。更何况,这王普之女本来就早已经送到了主公身边,你公不公开纳她,李家人也都这样看了。”
  “眼下与都里镇继续对抗下去,此乃两败俱伤之举,和则两利。只要我们留一支兵马在青泥城,就即可心掌控青泥城,又可以威慑都里镇,我们自己便可以回返沙门镇,不必再被牵制于此也。”
  听完之后,李璟依然还有些犹豫。停战也是他的打算,他所犹豫的还是不愿意以联姻的名义来达成停战协议。就在此时,帐外突然报说李居义求见。
  “叔父,我大哥快要不行了,他请叔父前去相见,说有事情相托。”李守义一脸愁容,哽咽道。
  李居仁昨日接应李居礼,结果受了重伤而回。回到寨中时昏死过去,许久才救醒,可是整个人已经不行了。他自知撑不过去,乃将李守义以及控鹤军曹猛、高铎、于豹、李彪四名骑将到近前交付后事。高铎既是控鹤军大将,同时也是高夫人之弟,李守仁兄弟的舅父,高句丽贵族。
  见李居仁如此状况,不由叹息道:“眼下虽然李璟出兵相援,先后击败了张德威与都里镇,然两战都只是击败而未彻底灭掉他们。李璟之根本乃在登州,必不肯将大军一直迁留辽东。此战过后,他定会与都里镇再次议和,然后撤军。他若一走,只怕我们复又陷入卑沙城和都里镇的觊觎之中。眼下我青泥城只剩下二三千残兵,如何能惧。依我之见,唯有依附李璟,或许能得以保命青泥城与李家。”
  曹猛也是李灵甫的老兄弟,此时不由道:“青泥城李家百年基业,怎么能说送就送。你我都是李氏家世,又怎么能看着青泥城易主。青泥城还有八百控鹤军,只要给以时日,定然能重新恢复。”
  李彪也是青泥城李氏旁系,叹道:“只是谁又能给我们这样的时间,就算都里镇和卑沙城不来夺,见我们如此势弱,也会有大把的其它人想要谋夺青泥城。居于辽东,就如同置身于狼群之中,一旦受伤,便反有可能被周围同伴分食的可能。”
  曹猛怒视李彪:“李彪你也好歹是李氏子孙,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这也是为了李家好,依附李璟,起码还能得以保全家族。可如果被其它人吞并,李家只怕难逃灭族之祸。”
  李居仁躺在床上,听着下面的几位家臣们争议,心下主意已定,道:“青泥城如今状况,势难保全。我心之意,也是要将其交于李璟将军,奈何上次他就不肯,这次如何又肯?如果李璟将军不肯保护青泥城,青泥城危矣,李家危矣。”
  一直没有说话的于豹五十多岁,乃是李灵甫当初的护卫头,从小起就是跟随着李灵甫,长大后做了他的护卫,后来又跟着李灵甫一起离开青泥城,闯荡辽东。对李灵甫和李家可谓忠心耿耿。
  他道:“我观李璟不是不想收取青泥城,而实是还顾忌着一些别人的态度。如今少主伤重,临终之时亲自将青泥城与李氏托付与李璟,如此一来,他定不好托辞。”
  李居仁听后点头,忙让李居义去请李璟前来。
  李璟跟着李居义来到李居仁帐内,看见李居仁面色惨白,嘴唇干裂,眼神有些涣散,便知他命不久矣了。李璟上前握着他的手,轻声安慰几句。
  李居仁眼中滚出两行泪水,紧紧的握着李璟的手,望着李璟道:“请叔父大人前来,不为别事。只是因为我不孝,父亲大人将青泥城百年基业交与我手中,可我却无法守住他。如今我伤重不治,自之只怕撑不过这两三日了。临死前,有一事放心不下,还盼叔父大人答应于我,不然,我死不瞑目。”
  “大公子但说,只要我李璟做的到的,一定完成。”
  “父亲大人战死,如今我又将死,青泥城如今兵不过千,危如垒卵。侄儿请叔父念在与父亲的一起结义,可怜我青泥城百姓与李家,接掌青泥城,保全十余万百姓和我李氏一族,我死亦瞑目矣。”
  李璟道:“三公子战死,大公子如今伤重,但还可以将青泥城交付于二公子。二公子勇武无双,年青有为,可以承担此重任。”
  李居仁道:“二弟勇武有余,但还过于年幼,且一直呆在军中,从无处理过具体事务的经验。眼下青泥城之局势,他无法担此重任。我死后,居义可以跟随叔父大人身边,或可为一将校,然切不能令他接掌城泥城,不然,这是害他。”
  李璟沉吟许久:“青泥城乃贤侄家百年基业,我安忍接手。况且,如今我为大谢砦副兵马使,部下也有十余万百姓,只怕无能也无力接此大任。”
  李居仁双手紧紧的握住李璟的手,道:“叔父如果是担心青泥城有人不服,切可不必。此事母亲与孟叔也都是早有同意的。如今居义也是此意,另外我控鹤军四大骑将在此,他们也愿意从此以后听从叔父大人的差遣。”
  李璟不语。
  李居仁对李居义道:“你发誓!”
  “我李居义在此明誓,真心请叔父大人接掌青泥城,心中绝无二意。如若他日心生反悔,便当遭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高铎四骑将也都向李璟单膝下跪,明誓效忠。
  李璟此时才上前扶起几人,做勉强状道:“如此,我便担此重任。今日,我也在此明誓,有我李璟在,就保李氏一族平安。不过事先说好,青泥城我只是暂领,待居义年长,青泥城无危后,我便会将青泥城交与居义,重新归还李家。”
  得到李璟同意,李居仁大感欣慰。
  第二天,李璟与李居义和李居仁一起商议了都里镇使者的休战协议,他们对于都里镇的协议没有半点异议。虽然那王惋君曾经答应过李居仁的提亲,但既然她早已经入了李璟身边,李居仁兄弟也早就已经把她当成了李璟的女人。如今的这个附加的公开纳妾的条件,并没有什么不妥。
  虽然与都里镇乃是不共戴天之仇,但眼下既然已经依附了李璟,对于李璟休战的决定他们也是同意的。父亲打了一次都里镇,全军覆没。联军又打了一次都里镇,再次兵败。如果不是李璟最后出了奇计扳回一局,眼下这城下之盟想结都不可能。
  当天下午,在都里镇城下十里处,两军中间,早摆下案台。
  李璟与王普,做为两家代表,一起在休兵罢战协议书上签下名字。当晚,李璟按约定,敲锣打鼓,八抬大轿风光的将王惋君给纳为三夫人。而都里镇也纳上了第一批一百万的赔款,名义上自然是王惋君父族和母族所给的丰厚陪嫁。剩下的三百万,则将在约定日期内分期以各种粮食以及牛羊马匹和奴隶及各种材料矿石等抵价交付。
  上半夜热闹的纳妾宴席刚过,下半夜李居仁伤发而亡。第二日一早,李璟便下令拔营,运送着李居仁的遗体返回青泥城。一场大战,终于休兵罢战议和,得胜凯旋。
第291章
重组控鹤骑军
再败卑沙兵马
  都里镇,王普听闻李灵甫之子李居仁已死,死前居然将青泥浦不是传给自己的弟弟李居义,而是交给了李璟,不由的大感愤慨“我都里镇努力百年,终未能谋夺青泥城。李璟不费一兵一卒,如今反坐收青泥城,真乃造化弄人。从此都里镇再不能夺取青泥城也!”王普郁郁难平,至此郁结心中,一病不起。
  李璟率军回到青泥城,李居义向高夫人和李孟等宣布李居仁临终遗命,青泥城文武以及诸豪族大家皆前来拜见李璟。李璟乃接任城主,以李孟为辅,又命沙门镇录事李纯一并为辅,再令林武为青泥城镇将,率青狼营驻守城中。另派镇海营驻守青泥港,李绪为水军统领。
  另外李璟将沙门镇直属骑兵都和控鹤骑兵整编为新的控鹤骑兵营,为十都两千人马的大营,除八百旧控鹤军以及二百直属骑兵都外,新从蕃兵中招募一千胡骑,与原一千兵马混编。李璟任命李居义为新的控鹤营十将,高荣为副十将。刺车、扶安、曹猛、李彪、于豹、高铎皆为都将,另沙门镇各骑兵都中调来四骑将毛友良、杨行安、马如海、陈先进四将同为都将。
  四千余蕃兵除一千胡骑被招募入控鹤军外,其余剩下三千也被李璟招募,新成三营为飞枪、飞矛、飞斧三营,驻守青泥城外。
  一面整军,李璟一面张贴布告,安抚军民。另外也安排李灵甫与李居仁、居义父子的丧事。李璟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辽海岸边铁山岭中。
  青泥城旧军也被整编为三个守备步兵营,加上蕃军步兵三营,以及林武的铁枪、李绪的镇海,青泥城的兵马又有了八营人马,共八千军马。
  控鹤军则被李璟留在身边,这也是李良的主意。控鹤军是青泥城最后的精锐,把他们调在身边,既有利于林武掌控青泥城局势,也有利于李璟慢慢收服控鹤军这支精锐。
  高荣等蕃兵们战后都得到了李璟赏赐下的大笔钱财,本来李璟还答应战后助他们夺取卑沙城的。不过经历前后两战,特别是在都里镇城中吃了个大亏,蕃兵损失千人后,他们倒马上清醒了过来。凭他们这些乌合做下雇佣军还行,想要抢夺卑沙城是不太可能的。
  面对李璟向他们开出的招安条件,没有多少犹豫,各部族的大小首领们都不由心动,没多久就都答应了。
  与都里镇结停战罢兵,又理好了青泥城的这一摊子事情之后,李璟并不打算立即撤回大谢砦。
  “卑沙城上次趁火打劫,劫掠青泥城,如今我既为青泥城新城主,那么此仇定当要报。”
  李良对于李璟的决定也是表示赞同,“昔日汉高祖据关中,而光武帝据河内,这都是深根固本然后争天下。如此,进可以胜敌,退可以坚守。如今主已经拥有整个大谢砦,然大谢砦只是海上群岛,根基先天不稳。如今取得青泥城在手,此乃天赐基业。拥有大谢砦可以联通辽东与淄青镇,向北可向辽东扩大地盘,开垦土地,安置百姓。以大谢砦岛上诸工坊生产商品积蓄财货,而以青泥城囤地生产粮食。积蓄实力,待到中原有变,那时既可发兵西进中原,以争天下也。”
  “争天下?”李璟轻笑,“我乃大唐之边将,军师以后莫说此话,惹人注意。况且大唐李室三百年江山,人心背向,岂是朝夕可改。”
  李良道:“主上若无青云志,又岂会有如此作为?观主上种种所为,此乃有霸王明主之像。只要主上有些志,吾愿意誓死追随左右,鞍前马后,马首是赡,尽心辅佐。”
  李璟笑笑,这李良所说倒是不假,谋主总想遇到有雄心的主上,这样才能有发挥他们才能的机会。标准的文人,他们绝不会想着自己出头做一番事业,而是想着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辅佐一位明主功成,自己也能名留青史。不过眼下还不是说那些话的时候,大唐虽然马上就要漏水沉船了,可那么大的船就算沉也得沉上几十年。
  太早的跳出来,只会最先被打下去。
  “我欲以手中三尺青锋,荡尽天下动乱,中兴大唐,再造盛世!”李璟抚剑豪气道。
  李良眼前一亮,已经听出李璟话中之意。如今天下,如果打着中兴大唐的旗号,无疑比那些动不动就造反称王称帝的节帅们更加聪明。他明白了李璟心意之后,微微一笑,终不再提起这些事情。
  转而道:“我赞成对卑沙城出兵,不过最后不要真打。卑沙城虽不比都里镇,可却是修建在大黑山之上的山城。当然太宗皇帝征辽,派两万大军围攻三千高句丽守军的卑沙城,损伤惨重,许久不能下,最后付出极大代价才拿下此城。今我们若是攻打卑沙城,兵少则无法攻下,兵多则一来青泥城和大谢砦不免空虚,二来硬攻损失极大,十分不划算。最后还是邀请石城与石人柱及其它卑沙城附近之势力,一起出兵,最好是兵不血刃的迫他们签下城下之盟,逼他们拿出一笔钱粮赔款,既获得一笔收获,又削弱了卑沙城。而且还能通过一起联兵,加强与其它势力的友好关系。”
  李璟听后点头,“今年大旱,眼看着要到夏收季节了,可北方各地却将颗粒无收。这个时候,用兵卑沙城,倒是能取得不少钱粮。卑沙城本是一群马贼,多有钱粮金帛。这次他要是识相点出点血,我们可暂免对其用兵。如果他要是不识趣,正好可以把各部联军拉来一起好好会下盟。”
  当即,李璟让林武和李绪率军留守青泥城,并有三营守备兵与三营蕃兵六千人马协守。李璟自率青狼、铁壁、镇海、飞鹰与新建控鹤营六千人马兵发卑沙城,并一面派人前往联络石城与石人柱港城两家,约他们一起出兵。
  一路上,李璟也不急于赶往卑沙城,而是命令五营人马分开,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面行军,一面清剿沿途各山贼海贼马贼等势力,既是练兵,也是抄巢贼寇财物钱粮,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肃清青泥城附近的盗贼,保青泥城安宁。
  辽东之地,名为大唐治下,但实际早为无主之地。诸多势力,各族人马龙蛇混杂。势力大都如都里镇,拥兵数万,小的几十数百都有。大势力据地百里,建城修堡,小势力干脆就是山林中修一山寨,甚至直接藏身洞穴之中的都有。山贼、马贼、海贼各方贼寇多如牛毛。就是李灵甫掌握青泥浦之时,以他的强势,也无法剿灭这些势力范围之内的盗贼。
  三日之内,五个营连破大小数十余山寨,斩灭贼寇千人,获得战俘五千余人,另外缴获粮食钱帛等众多,并获得众多被掳掠的男女。李璟派人将这些贼寇匪首通通斩首,余都皆贬为奴隶,令人将缴获与那些被盗匪掳掠的男女通通都先送回青泥城。
  到了卑沙城下,李璟没有急着攻城,而是自己率控鹤营驻于城下,而让其余四营人马四散在卑沙城附近继续剿灭那些贼寇。张德威在大黑山上听闻李璟率兵来攻,惶惶不安。又听闻李璟一路上连续剿灭了大小数十山寨,斩首过千,俘虏数千。如今更还联络了石城与石人柱港两家兵马一起来攻,心下更是不安。
  正惶惶不安之际,斥候突然报说李璟兵马到达山下之后,十分狂妄,居然把大部兵马全都四散派出剿匪,自己则只留了二千兵马等候石城与石人柱兵马前来。听到这个消息,张德威不禁感觉一丝出手的心动。
  当天半夜,张德威部下大将王都请战,亲率五千兵马下山来袭。李璟早就料到对方有可能来袭营,早就准备好了。王都兵马杀入营中,却只获一座空营,当下知是中计。李璟却已经率控鹤骑兵从侧面掩杀而至,两军交战,李璟两千对五千。但控鹤营虽然是新改编,但其中却有八百李灵甫旧部精骑,又有李璟的二百直属骑兵,新招募的一千骑兵也都是胡骑,精于骑射。
  这番夜战,卑沙城兵马虽众,但因为卑沙城上次大败,老兵半数尽没。张德威又在城中清洗胡人,结果又去了小半胡兵,如今五千兵马中,老兵只不到千余,余者尽皆新招募之兵。这些人武艺不精,器械不良,哪是二千控鹤军的对手。混战之中,王都一身大红的明亮铠甲异常显现,被李居义盯上,纵马赶上,双方交战不到数合,直接被李居义一记长槊刺落马下。连王都的将旗,都被李居义一槊刺死旗手,夺走将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