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628


第237章
文修武备
  在登州又呆了两天,送走了老师崔芸卿之后,李璟回到了沙门镇。
  离开的时候,李璟心中还有些忐忑,十分谨慎的带着一百精锐护卫前往,又让梅根率水师在登州码头随时准备接应,还让王重和镇东海他们也在沙门岛上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不过事情的发展超乎的顺利,顺利的让李璟回程之时都一直满是笑脸。
  咸通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清晨,沙门镇凤凰山码头众将齐至,连底下的士兵们也都列阵相迎,许多岛上的百姓和士兵家眷也全都赶到码头。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调停的结果,李璟第一时间派人回来把这好消息传回了沙门镇。
  听说调停成功,自家不但没有被定上叛乱之罪,将军李璟反而一路高升,而且沙门镇也一下子兼并了十三岛,扩大了近二十倍的地盘。悬在众人头上的那柄利剑终于撤去,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心尽去,大家都不由欢天喜地。镇城中的龙王庙和三清观,观音庙等道观、佛寺一时是众人云集,都来敬香添油还愿感谢。
  返回沙门镇的李璟受到了全岛的热烈欢迎,那些随他前往登州的护卫们也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沙门镇无忧了,大家也终于可以保住沙门镇这块他们眼中的桃园乐土了。
  李璟见到此欢乐气氛也是十分高兴,镇上百姓民心所向啊。虽然这次他去登州可谓是升官晋爵,地盘扩张之余,也付出了不算小的代价。给宋威十万贯军费,还给了一万石的米和价值不菲的诸多军械。另外又单独给了宋威和老师各五万贯钱,登州的宋温、李汭以及其它几个营头的主将也是每人送了一万贯,合起来总共给了三十万贯钱,以及诸多粮食军械。他从封彰那里弄了二十万贯的赔款算是全搭进去了,自己还添了十万贯和诸多粮食军械。
  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沙门镇这次算是出了大风头。可越如此,树大招风,更容易引人妒忌眼红。李璟现在散下财,也是拉拢了同个联盟内众人的关系。吃独食的人,总是得不到人心的。
  在登州一下子挥霍了几十万贯钱粮,回到沙门镇后李璟当然也更不会对自己的人小气。一上码头,李璟当即在欢迎的众人面前宣布,所有镇中将士赏钱两千,米五斗,酒肉各两斤,并放假三天。而岛上的其它百姓也将获得每人钱两百,米一斗的赏赐。就连那些前来筑城,并非岛上常住居民的筑城工人,李璟也下令每人赏钱一百。
  一时间整个岛上更加的欢乐,特别是对那些将士们来说,最近打了几仗,可是这收获极其丰富,不但作战有奖赏,战后又有奖赏,如今才隔了几天,又赏了一次。拿到的奖赏比他们的薪俸都还要高了。
  一直到了正午,李璟等人才从码头上热情的军民中回到了镇将府。
  青狼厅中,文武济济一堂。人人都是喜笑颜开,各各都换上了崭新的官服。
  沙门镇从中镇跃升上镇,而且还新辖了二堡九戍,实际上已经相当于超过了上镇,几乎等于一个县镇的规模了。李璟一跃升为正六品下上镇将,还得到了五品的游击将军和上都骑尉。底下的人自然也是顺利升迁,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
  林威这个副镇将顺位升为上镇副镇将,职位也升上了从六品上,同样获得了游击将军衔,官服正式换成了绯袍,踏入了五品高官之列。上镇拥有两个副镇将,李璟这次便将王重也提拔为副镇将,如此一来,王重也一下子跃升为从六品上,同样获得游击将军衔,换上了绯色官袍。林武则获得了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衔,虽然没能得到绯袍,可也是六品职了,下次再进一步,就是五品绯袍。其实诸将,实职的军中职务并没有变化,都只是散阶提升了一二级,有的表现突出的还加了勋爵。
  李璟现在依然是沙门镇将,不过还加了一个大谢砦副兵马使,这是为了他好统辖一镇二堡九戍。对于这新多出来的二堡九戍军官的任命,众将都是十分的期待。
  沉吟片刻,李璟道:“我的想法是将战兵营分割为二,原来的左厢五都单独成一营,为黑熊营,调驻大黑山岛。副镇将林威将军任营十将,并担任大黑山堡镇将,另外吴迁校尉为黑山堡副镇将,并兼黑山营都虞侯,黑山营第一都将头张承宗则晋升一级,继续担任左一都将头同时,升任黑熊营副十将。”
  “王重的右厢五都同样单独成一营,为青狼营,移镇小黑山堡。王重任小黑山堡镇将兼任青狼营十将,张烈任小黑山堡副镇将,兼任青狼营都虞侯,第一都将头刘守谦升任青狼营副十将仍兼第一都将头。”
  李璟将全军战力最高的战兵营拆分,也是有他的考虑。战兵营现在就是全军的刀刃,经过上次的检验之后,他们已经是一支合格的军队了。把他们拆分,也是为了能够以这支营头为种子,带出更多的人马来。另一方面,李璟虽然很相信林威和王重,可这个营头本来就是大营,全军一半以上的战力集中在一起,这可不是好事。兵马还是得分得散些,多一些将领分别掌握,这才是王道。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小黑山岛都是比沙门岛大上许多的大岛,又是新夺之地。李璟自己不会轻离沙门镇,但却需要威望方面足够的人前去驻守。林威和王重两个军中威望足够,如今一个是李璟的妹夫,一个娶了他的寡嫂,也算是亲上加亲,让他们去,他放心。
  林威和王重都站了起来,上前领命。两人接到这个任命,心中都是很激动的。能够单独领一个营头,并且独掌一堡,这都是十分让人激动的事情。“职下领命,谢过将军。我等定当尽心尽力,为将军守好二岛。”
  李璟微笑:“本将相信二位的能力,因此才将二堡交到二位手上。大黑山堡和小黑山堡都十分重要,现在全靠二位了。”
  说着李璟又将吴迁和张烈两个叫上前来,这次他将二人调入二堡之中担任副镇将,又在各营中担任都虞侯,一来是觉得这二人归顺之后表现都还不错,李璟也看他们是有才之人。不过他也不可能一时就完全相信二人,这次调他们去二堡也是一个考验。用他们做副镇将,既是要用他们的能力和威望,却也是一个考验的机会,但凡他们在任上有什么不轨想法,林威和王重都能立即制裁他们。让他们做副镇将,却又不让他们任副十将,只做都虞侯就是个意思。暂时不给他们兵权,以防万一。
  不过吴迁二人却是没有想那么深,见李璟竟然对他们两个降将如此和气,如今还委任了二堡副镇将和都虞侯之职,不由万分感激。张烈被俘虏前也不过是个副镇将,吴迁虽然是镇将,可如今是俘虏身份,李璟能如此信任他们,已经让他们感激不已。特别是现在他们除了依附李璟外,也再无其它地方可去了。两人都是向李璟磕头感谢,发誓从此终身效忠李璟,如有违誓,万箭穿心而死。
  刘守谦和张承宗一并上前谢恩,两个当初逃荒的饥民,自李璟收留后,先是家丁队头,然后一路高升,队头、都将,现在又以都将头晋升一营副十将之位,这完全就是李璟对他们的提拔,二人感激不尽。
  “将军,将战兵营分割成两营还全部移镇大小黑山堡,那沙门岛呢?”张宏有些疑惑,在他看来,沙门镇才是核心,那么最精锐的兵马就应当放在沙门岛上。
  “沙门镇有强大的防御网,有辅兵营和侦察营足矣。下面的九个戍堡,我的想法是沙门岛的三个外岛羊砣子岛和牛砣子岛以及烧饼岛依然交给侦察营驻守,并做训练基地。其它六个戍堡,我拟新招募千余人马,按原先战兵营的编制组建,新成立一个营,暂时就叫铁枪营,辖六都一千二百人马,就由辅兵营十将林武调任铁枪营十将。铁枪营营部驻守小黑山岛、沙门岛和南北岛中间的螳螂岛上。铁枪营伙长以上军官全部从黑熊营、青狼营中抽调,伙长从两伙中抽调副伙长晋升调任,队头、副队头,则抽调伙长副长伙长晋升调任。都将头副将头,由队头副队头抽调升任。”
  “铁枪营的六个都镇头,同时担任六个戍堡的上戍主。”
  林威调任铁枪营后,李璟将亲自兼任刚更名为铁壁营的营十将。
  二堡九戍的镇将戍主任命完后,镇级的军官也做了点微调。李璟依然是镇将,林威是副镇将,王重晋级副镇将,林武则晋升为镇都虞侯。张宏依然担任兵曹参军事,而原来的兵曹佐韩仲武与李璟的五妹定下婚事后,这次也被李璟提了一级,升级为上镇才有的仓曹参军事。而取了李璟二嫂的崔致远,也得以升为兵曹佐。原本担任佐史的是李璟的从叔,这一次被提升为镇录事。另外还特别提拔了不少的幕僚,分别担任其实诸职,现在镇上有文职仓曹参军事一人,兵曹参军事一人,录事一人,史一人,仓曹佐一人、史二人,兵曹佐、史各二人,仓督一人、史二人;
  有正式品级以上的文职幕僚一共十三人,加上下面二堡每堡七人,每戍六人,整个沙门镇现在的文职幕僚一共有了八十一个九品以上有品级者。从上到下,沙门镇开始初步有了一个完整的幕僚体系。整个文职系统,以兵曹参军事张宏和仓曹参军事韩仲武及录事李纯三人为主,下面的兵曹佐、仓曹左,史等为辅。虽然眼下这些幕僚们的地位还完全不能与武将们相比,但李璟却是在悄无声息的在不断提高着文职幕僚们的影响力。
第238章
监军
  李璟得到两千兵额之外,开始将原来的四营改为了现在的六营,分别是原来战兵营一分为二的黑熊营与青狼营,辅兵营更名的铁壁营,新建的铁枪营,另外还有侦察营与水兵营。
  新的六营,除铁枪营为六都一千二百人外,其余每营五都千人。侦察营原本整个有三都,现在也特增加到五都,改为飞鹰营。在两个侦察都一个特战都外,李璟给侦察营新增了一个斥候都与骑兵都。一心要将侦察营打造成一个主力营头,从原先的战兵营抽调了不少的军官前来充斥力量。水兵营原五百人,李璟这次也给其增添到了一千人马,下设五都,每都就是一个分舰队,五个分舰队组成了沙门镇舰队。梅根是营十将,茱丽为副十将。
  这一连串的变动,沙门镇军一下子扩充了两千人左右。新扩的这些兵马,李璟在原来吴迁张烈事着归顺的人中选了一千,然后在辽东带来的俘虏中选了一千。不过李璟并没有把这两千新兵都放一起,而是将其打散,分编进入六营。六营的队、伙级军官也来了一次大调换,整队整伙的军士调到其它的营中。每个营只保留了四成的原兵马,其余有三成为其它营调入,另三成则是新扩充的辽东俘虏和归降兵马。
  六个营依次是黑熊营、青狼营、铁枪营、铁壁营、飞鹰营、镇海营,共六千余人。另外还有新建的后勤营,将原先的医疗都、后勤都、辎重都、工兵都为嚢括在内,还扩充一个驮马都。整个沙门镇兵马七千余人,远超了定下的二千人兵额。不过李璟现在并不太在意这个超额之事,沙门镇已经初具规模,不必事事小心了。多余的兵马,一句家丁和子弟就足以应付过去了,一般人也不敢来轻易撩拨他的。
  二月底,整个沙门镇新的七营兵马已经完成了调动,扩编。黑熊营、青狼营和铁枪营都先后进驻各岛堡戍之中。所有军队的装备也都全都装备整齐,虽然给了宋威一大批军械,但李璟几次作战后,也是积攒了一大批的军械。上次卖给青泥浦的,这次给宋威的,其实都不过是换装下来,仓库中存的一批略为老旧军械罢了。既清空了仓库,也算是做了大用。
  就在李璟准备甩开袖子大干一场,好彻底消化到手的胜利果实时。一个突然到来的人物,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李璟亲自赶到登州码头迎接,一路陪着回到沙门镇。一路上,李璟不时的悄悄打量着眼前的此人,心中充满着感叹。眼前的这人身高六尺左右,一身深绿色圆领官袍,头上戴着顶罗纱硬脚幞头。身长挺直,三十左右年纪,面白而无须,长的端端正正一表人才。
  但提起此人的身份,却不由让人心中忌惮。他便是淄青镇监军使段万荣手下的监军小使张承业,原本姓康,咸通年间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改名姓张。此时他的声名还不算显,只是朝廷出使淄青镇地方监军院中的一个监军小使。
  这一次他的突然到来,李璟事先也是没有半点知情,直到昨天他才收到了崔芸卿送到的一封信。信中告诉他说,淄青镇监军院突然要派一名监军到沙门镇,让他好好对待相处。还说他尽力争取,特意从监军院中请了一位人品较好的宦官前来。
  直到他今天在登州码头拜见了这位年青的宦官之后,他才知道对方的名字。张承业,听到这名字的时候李璟就不由的脑中一震。张承业现在还只是个无名的小太监,但对于李璟这个熟知晚唐史的人来说,张承业却是一个十分有名的人物了。
  唐朝的宦官是历史上最厉害的一群太监,甚至比起明朝和东汉的那些太监来,都还要强上三分。中唐以后,唐朝的皇帝废立尽在他们手中,他们甚至完全掌握了十几万的禁军,连皇帝都敢杀,还不止杀了一个。一说起唐朝的宦官,那都是一群乱政之人,但也不尽然。宦官之中也有不错的,如盛唐时的高力士,安史之乱时只以十骑就敢冲入叛军包围中的南阳城中,代表皇帝宣慰军士的太监曹日升,以及此时还不显名,但将在黄巢之乱中足智多谋,且一心为平乱尽心尽力的杨光复。还有一个,那就是眼前的这个张承业,后来的晋王李克用身边的监军,一心忠诚于大唐。
  史上,唐朝被藩镇将领朱温灭亡后,张承业居然力图复兴唐朝。他与李克用关系极好,把复兴唐朝的希望寄托于李克用及其儿子李存勖的身上,一生都为李克用父子奔走操劳、呕心沥血。在辅佐李克用父子的过程中,张承业也显示出非凡的谋略和才干。不过,李存勖灭掉了朱氏后梁,建立后唐,却自己做了皇帝。一心复兴唐朝的张承业绝望了,他对李存勖说:“诸侯血战是为李唐王朝,现在我王自取之,误老奴矣!”然后绝食而死。
  张承业不但对李唐忠心耿耿,对待晋王李克用也是十分忠诚用心。
  史载,张承业和一般的宦官不同,识大体,还懂谋略。
  李璟不知道为何,原来要到黄巢之乱后,李克用从漠北重回中原率军平乱,然后那时张承业才会出任河东监军,从此一直尽心辅佐着李克用。现在,阴差阳错的,张承业居然来到了沙门镇做了监军。
  自玄宗时起就不断用宦官做监军,那时还只是临时性质的,但到了晚唐,监军就常了常设。天下各藩镇中,都设有监军院,做为天子的耳目,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与地方藩帅互为统属,互为制约,并且还有自己的护卫亲兵,少者三五百,多者数千。监军使和节帅既是对头,也是盟友。
  如淄青镇的监军使张万荣在淄青镇代表的皇家的利益,与节帅宋威是相互制约的。不过由于宋威现在因有牙将王敬武的阻挡而无法完全掌控淄青镇,所以张万荣便天然成了宋威的盟友。张万荣手中掌握着三千监军院亲卫,代表着皇帝的威严,一直是宋威最大的助力,也是王敬武一直以来忌惮不敢妄动的最大原因。
  节度使由朝廷任免,就目前宋威掌握淄青镇之前,他与监军使的目的便是一致的,拿下淄青镇的掌控权。
  李璟这一战打的很出风头,不但让宋威惊喜,王敬武意外,也让监军使张万荣给听到了传闻。对于这样一个突然崛起来的年青将领,他也十分感兴趣,生起了想要拉拢李璟,掌控这支横空出世强兵的想法,这才有了张承业出任沙门镇监军的结果。若非如此,一个小小的戍镇,是还没有单独配备一名监军资格的。
  李璟也不知道自己是要感到荣幸还是无奈,任白派下来一名监军,那就等于多了一把刀架在脖子上。以后什么事情都得小心谨慎,不过来的监军是张承业,这还是让李璟有些微微的意外。张承业可是晚唐最有名的忠诚于大唐的宦官,为人又识大体还懂谋略,也许自己该用些心,把这个有名的好太监拉拢到自己的身边来。
  监军就是上头给加的一道紧箍咒,李璟不敢大意。哪怕现在面对的是大唐有名的好太监,可也不敢大意。一应礼仪都是做到完美,一回沙门镇,立即召来各将前来拜见,并立即附送上了一栋青砖绿瓦小楼,还调拔了十名老军做护院家丁,以及二十名奴婢使女,又送上了一万贯的重礼。
  本来还和大家有说有笑的张承业看到这些东西,脸色却立即的阴沉了下来。许久才道:“这房子我就暂且住下来,有个舒适的地方住的安心些。不过家丁使女就不必了,咱此次来是公务。身边带了几个人来,就不用麻烦浪费铺张了。至于诸位送给咱的这份大礼咱可不敢收,诸位要是真的有心,我看不如就由咱代为进献给皇帝陛下。诸位是不知,连续两年大灾,宫中用度也是不足为继啊。”
  进献,这是晚唐开始独有的一种十分独特的名目。到了晚唐此时,朝廷各道,基本都分成了一个个的藩镇,这些藩镇中大举四类,割据型的藩镇最就拥兵自重,那些地方每年的财赋自然也到不了朝廷手中。而做为镇遏这些割据藩镇而立的中原诸藩镇,所有的地方财赋基本上都用来做为各藩镇的养军之用。剩下的还有边地藩镇,边地苦寒,所出不够供军,每年朝廷还反而要输送大量钱粮养军。唯有剩下的东南财源型的八九个藩镇成了朝廷最后的供给地,可朝廷到了此时,仍然在西南地区不断用兵,这使得朝廷财政日益不足。
  面对这个情况,朝廷便将盐茶征为专卖,一再加税,斗盐百钱,许多百姓都吃不起盐。反而加剧了私盐的泛滥和武装盐贩的产生。各地动乱四起,朝廷收到的钱并没多少。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找到了一样新的揽财名目,那就是由地方官员进献。地方官员以“进献”为名在固定的节庆之日向皇帝内藏库进贡。这样的贡献在设立两税法以前不久曾被废除,但马上恢复,并成为更多的非法赋税义务的一个来源。这些“进献”成了政府收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方官员以此来博得皇帝的恩宠,例如有一个最献殷勤的官员每日向宫廷“进献”,发明了日进。
  这样的进献当然也不是无偿的,那些地方的节帅刺史等向朝廷进献财物,皇帝便拿官职爵位酬谢,成了变相的卖官鬻爵。
  听说张敬业有路子帮李璟进献,李璟倒是愣了一下。进献其实是一项很划算的买卖,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人拼命的进献,除了那些固定的名目之外,还能找到日进这样的名头来送钱了。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而且这进献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只有那些刺史和节帅等高级地方官才行,一般的人就算有钱也找不门进献的门路。
  花点钱在皇帝面前露个脸,挂个号,留点印象,似乎很不错的。
  张承业以为李璟舍不得,便道:“如果你愿意相信咱,一万贯钱,咱可以给你找一个男爵爵位回来。这可是相当划算了,你为陛下进献是尽臣子本份,却还有如此回报,不错了。”
  李璟轻笑,这张承业还真是忠心,给他的礼物他不要,非得拿去给皇帝,还不是白拿,居然还要帮李璟弄个爵位回报。不错,李璟,倒是有些开始觉得这个监军不错了。至少,他也还是为他考虑的。
  “十万贯。”李璟开口,“我愿意向皇帝陛下进献十万贯的财物,尽我臣子之本份,还请张监军替我全权负责此事。如何?”
  张承业听说李璟愿意拿出十万贯钱的贡品来进贡给皇帝,当即激动不已。连忙大声点头,“这事就包在咱身上,回头立马就办。将军如此忠心耿耿,咱家也不会吝惜美言好语的,定会如实禀报将军的忠心赤胆。”末了还小声的道,“十万贯,咱定给将军换一个子爵回来。”
  “应该的,应该的。”李璟轻笑。
  张承业得了李璟的承诺,高兴不已的立马就跟着张宏去筹备这十万贯的礼物去了。林威等诸将围着李璟,有些皱眉的道,“这突然派来个宦官做监军,是何意思,莫不是宋节帅信不过我们?”
  李璟摇了摇头,“这非宋节帅的意思,而是张监军使看上我们了,这是好事,有人赏识说明咱们有价值。大家以后对这位张监军客气一些,以后他可就是淄青镇直插我们这里的耳目了,甚至关健时候可以直通天子面前。这样的人可得罪不起,好好敬着捧着,也许关健时候还有大用呢。”
  “可是一下子拿出十万贯钱进贡皇帝,还是有些太过大方了些。”王重有些不舍的道。
  李璟轻笑,“这就看你们怎么想了,我只说十万贯的贡品,可没说直接给十万贯钱。咱们的五粮液、冰糖、香水、甚至布料丝绸,都是好东西。特别是白酒和冰糖香水几样,可是独此一家。咱们定个高价不也正常,一坛五粮液,咱定价十贯二十贯甚至一百贯都行,只要把包装弄的好一些,标明是极品贡酒就行。一百贯一坛的美酒,送上一百坛可就是一万贯钱了。而且这酒送给皇帝后,咱们还能打着特贡御酒的名头出售,以后单独弄一个贡品极的包装出售,这钱不是马上就能赚回来了。其它的冰糖和香水也都可以这样打上贡品,标上高价就行。另外再找一些海贼窝里抄来的一些稀奇的玩意包上,再弄几匹好马,听说咱们年轻的天子最爱打马球。”
  林威愣了一下,“这也行吗?这岂不是欺君之罪?”
  “这怎么能叫欺君呢,给皇帝的东西当然不能用普通之物,咱们用的是最好的,所以价钱也当然就高一些了,要不然,哪里能配得上天子之尊呢?”李璟轻微一笑。
  其它将领也都是明白过来,确实是如此。这些白酒等东西本来就是沙门镇独此一家的奢侈玩意,就算价格弄高十倍,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再说了,这又不是卖给皇帝,是送给皇帝,高点低点有什么关系。
  直接拿十万贯的真金白银大家舍不得,不过如果只是拿些自家产出的东西送给皇帝,倒是没什么舍不得了。那些玩意加一起,还不如李璟最后拿出的那十匹上好战马让他们有些心痛。
  得到了李璟的授意,张宏马上带着张承业去了镇城中的仓库中。先将五粮液和冰糖还有香水这几样特产一一展示给他看。这几样东西现在沙门镇日以继夜的大量生产,不过由于李璟的销售策略,实行的是按区经销商的策略,所以虽然生产的多,但同一个市场中投放的量并不多。
  就连整个登州,发出的货最多,可是市场上也完全还没有达到饱和,几样商品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按李璟的话来说,反正我们卖的是奢侈品又不是必须品,既然是奢侈品,那么客人们肯花大价钱买,那就不会在意再多掏点钱。事实证明李璟这种后世的商业策略还是很成功的,现在登州这几样商品越炒越高,那些商人比李璟还要精明,他们大量进货,可却是限量出售,把价钱炒的极高。
  眼下这几样商品连青州都只是少量出现,张承业也是听说过的,现在亲眼看到这些商品,不由大为惊讶。听说李璟要拿这些做贡品进献给皇帝,他不由十分满意。至于这些贡品的价格什么的,他还真没有怎么在意。反正李璟开的价虽高,但实际上比现在市面上的零售价格并没有高出多少,而且张宏还特意的解释过,这些属于是特贡品,远超市面上的商品质量的。
  张承业忙碌了半天,最后大为感叹,这李璟将军不错,不但打仗有一手,而且居然对朝廷和皇帝如此忠心。看来是一个值得交厚之人,他得好好给宫中的养父写封信,让他有机会也在朝廷诸公与天子面前,为李璟好好说几句美言,为李璟争取一些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