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歌(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51

  李攸猛的想起什么,停下脚步,思忖着道:“姑且当那左护法说的都是真的。东蛟帮之所以肯重出江湖,千里迢迢来找罪眷的麻烦,多半手里也有块残缺的宝贝。最奇怪的是,邓安宜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说动了东蛟帮跟他合作,你说,他一个勋贵子弟,好端端跟这些江湖门派搅到一起,图的什么?”
  平煜想起那晚东蛟帮夜袭客栈之事,复又将纸笺打开,一边浏览纸上供词,一边道:“要么他想趁乱从中捞笔好处,要么就是他自己手中也有一块那东西。你上回不是说过,东蛟帮虽然近年来甚少露面,但当年也曾凶名赫赫、无恶不作。似他们这等强悍作派,绝不可能任人搓圆捏瘪,然而那晚夜袭客栈时,东蛟帮匪徒被擒住后全都当场毒发,一个都未活下来,邓安宜手中的永安侯府的护卫却毫无折损,由此可见,东蛟帮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早已沦为邓安宜手中的棋子。以此推论,那东西已落到了邓安宜手中也未可知。”
  “你是说,邓安宜手里也有一块?”李攸讶道,他一向跟平煜默契合拍,一转眼功夫,便想清楚了当中的弯弯绕绕。
  平煜扯了扯嘴角,将纸笺扔回桌上,身子向后靠坐在椅背上,道:“不知他手里究竟有几块,如果他在笼络东蛟帮之前便已有一块,加上东蛟帮的那块,那么便是两块,若是才从东蛟帮手里夺得一块,那么他为了弄到剩下的几块,往后多半会一路跟随,断不肯消停。”
  李攸啧了一声道:“看不出来啊,这邓安宜一副温良恭俭让的翩翩公子模样,花花肠子却当真不少。”
  想起什么,半真不假地感慨道:“平煜你说,这些年,但凡是京城里勋贵之家的当家夫人,哪个不把邓安宜当作训子的榜样?说他什么温和宽厚,谦谦如玉,堪称京城子弟的楷模,尤其我们家老祖宗,动不动就拿我和那家伙比,说同是将门出身,她的孙子处处不服管束,像只野猴子,人家邓安宜好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平煜瞥他一眼,见他虽然语气微酸,脸上却并无半分不悦,想起云阳伯老夫人虽然性如爆炭,却最疼李攸这个次孙,心知他之所以这么说,不过为了调侃他家老太太几句罢了。
  李攸继续道:“可说来奇怪,自打认识邓安宜,我就对这厮没半分好感,小时候也就不提了,我就记得他有一年生了重病,在床上足足躺了三月,好了之后,整个人都古怪了不少。别的且不论,你们咱们这些京城子弟在一处蹴鞠跑马,哪回不是恣意玩乐,一拥而上?只有他年纪轻轻就老成持重,时时刻刻不忘谨言慎行,唯恐别人抓他错处似的,我看着都替他觉得累。”
  平煜不语,他小时虽总跟邓家的几兄弟在一处玩,但邓安宜更喜读书辞赋,不比他们,酷爱舞枪弄棒,一刻也闲不住,故而他跟老大和老三更能玩到一处。
  至于李攸所说邓安宜生重病之事,他倒有些印象,可记得邓安宜痊愈后没多久,他家便犯了事,等到三年后再从宣府回来,两家已然断绝了往来,无从得知邓安宜如今的性情。
  李攸自顾自说了一通,见平煜不接茬,只当他想起当年被发配的事,怕他心里不痛快,忙咳了一声,不动声色转移话题道:“这左护法的供词倒跟你之前所推测的暗合在一起了。王令的确是在找人,他仗着东厂势大,一边用傅兰芽作饵,一边引诱东蛟帮等帮派出洞,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些人手中找到剩余的那几块‘宝贝’,只是我未能想明白,傅冰的女儿二十年前尚未出生,王令他们为何能笃定她能做所谓的“药引”呢?”
  平煜神色复杂地看着桌面,道:“此事我也甚觉奇怪。”
  二人陷入沉思,久久未说话。
  屋外蝉鸣阵阵,屋子里却寂静得针落可闻。
  良久,李攸打破沉默道:“如果左护法所言不差,当年那件重要物事一分为五,落在不同帮派手里,那么除了目前已经露面的几大帮派外,剩下几个持有残缺‘宝贝’的帮派也会陆续找上门来。而且我有个预感,此事既能引得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必然有天大的好处,倘若被江湖上还有其他人知晓,就算这些人手中一块残余的也无,难保不会过来掺合一脚。”
  说完,笑道:“平大人,前路凶险啊。不过谁叫咱们是兄弟呢,我就受点委屈,跟你们一道回京算了。你那什么眼神?你当我愿意趟这浑水呢,别忘了,我三弟可还在你手里。”
  平煜气笑道:“话都让你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李攸一本正经摇摇头,道:“我知道你一向行事果断,多半已做了准备,可江湖上的这些弯弯绕绕,跟朝堂上那些尔虞我诈还是有大不同的,我浸淫数年,自问在这方面比你还是稍熟络一二的。而且照左护法所说,万一那东西凑齐之后,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效用,落到王令那匹夫手里,岂不会有倾国之虞?你该知道,自从新帝上位,王令领了司礼掌印太监之职,短短一年时间,这老东西的手便已经伸到内阁去了,整日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弄得朝廷内外乌烟瘴气的,皇上呢,却日益沉迷于炼丹求道,万事不管。我看过不了多久,这整个天下都得改姓王了。”
  平煜似笑非笑看着他道:“你可真敢说。”
  “怎么?”李攸瞪他,“平大人还敢把我投到诏狱里去不成?你心里不也明镜似的,要不然,这么心急火燎要找王令的把柄做甚?”
  平煜沉吟片刻,计议已定,将那纸笺收入怀中,故作鄙夷地看着李攸道:“昨夜的镇摩教你已经领教过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你掺合便掺合,到时候万一被打得屁滚尿流,别哭着要回京找你们老祖宗。”
  “嘿!”李攸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了,上来便是一拳,“看来你小子是太久没被我教训过了,竟敢出此狂言!”
  平煜闪身一躲,一脚踢向他小腿,骂道:“看清楚了,谁教训谁?”
  二人说动手便动手,在书房里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直到秦勇及诸长老过来找平煜回事,两个人才意犹未尽地收了手。
  平煜打得出了一身汗,因秦勇在一旁,顾不上换衣裳,接过下人递过来的帕子胡乱擦了擦,又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这才坐下,对端坐在下首的秦勇笑道:“秦当家可是来商议驱蛇之事?”
  秦勇见他脸上经过汗意清洗,眉目越发显得俊朗夺目,且明明跟他隔着张书桌,他身上的阳刚之气却仿佛能迎面扑到她身上似的,耳根莫名一烫,忙定了定心神,正色道:“正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要跟平大人商量。”
  ——————————————————————————————
  晚上傅兰芽刚沐浴完换好衣裳,平煜便过来了。
  傅兰芽正坐在桌前支着下巴想心事,见平煜进来,忙起身,含笑道:“平大人。”看一眼窗外天色,倒比平日来得早。
  平煜扫她一眼,见她因着沐浴的缘故,乌发松松挽着,神情娴静,红唇润泽,双眸在灯下如明珠美玉。
  他收回目光,走到桌前坐下。
  因跟她相对而坐,不可避免注目她,这才发现她身上穿着件鹅黄色的夏裳,因领口处绣着一排珍珠大小的玉色海棠,分外别致秀雅,令人印象深刻,这一路上,已见她穿过好几回。
  他默了片刻,想起她因着抄家,身上衣物本就不剩多少,在穆家时,又因一场大火全都付之一炬,如今所有的,不过是当时穆承彬的世子妃所赠的几套衣裳,她没旁的换洗,可不就这几件旧衣裳颠来倒去地穿。
  傅兰芽见平煜望着自己久不开口,因神情沉静,眸子如黑玉一般,鼻梁挺直,薄唇线条极为养眼,且身上也少了平日里发脾气时的那份凌厉飞扬,看着倒顺眼许多,便弯弯唇角,提醒他道:“平大人?”
  平煜从怀中掏出那本小书,扔到桌上,看着她道:“这本书的确是你母亲遗物?”
  傅兰芽目光随着他的动作落在那书上,点点头,认真道:“是我随父亲调任云南时,无意中收拾母亲遗物时发现的,当时锦匣里一共三样东西,匣子里那包毒粉和解毒丸都附上了详细用途,可关于这本书的来历,却未有只字片语。”
  说完,试探着对平煜道:“平大人,这书上的文字古怪,来云南路上,我曾拿着书问过父亲,可他当时因着朝中之事千头万绪,无心辨认,只粗粗扫了两眼,便告诉我并非前朝文字,又说既是母亲的遗物,便好生看管,万莫遗失,到云南后,我在父亲书房里,几乎将前朝古籍翻遍,都未能找到跟书上相似的文字。如今经过镇摩教之事,我这两日总在想,这上面的文字有没有可能是夷人文字?”
  平煜鄙夷道:“谁告诉你这上面是夷人文字?”
  傅兰芽听这话的意思,分明平煜已知道此书的古怪,暗赞他行动敏捷,忙问:“不是夷人文字,那是何处的文字?”
  平煜牵牵嘴角道:“是鞑靼文。”
  “鞑靼文?”傅兰芽讶然:“平大人识得鞑靼文?”
  平煜心中火直冒,要不是拜你父亲所赐,当年我能被发配到宣府大营,整日跟蒙古骑兵以命相博?
  一时间,肚子里有一堆冷言冷语等着刺那老匹夫,可想起那回在客栈中当着傅兰芽的面讽刺她父亲后,她睡梦里都在哭哭啼啼,只好硬生生将话咽回肚里。
  少顷,淡淡道:“若没认错,这书上应该是古老的鞑靼文,我在宣府时,有一回随军攻打坦布部下的游骑,在旋翰河边的一座古庙里见过这种文字,跟现今瓦剌等部落通行的文字有些形似,但年代应该甚为久远,不怪饱学之士不认识。但在我印象中,你母亲户籍上记载是扬州人氏,为何会藏有记载着鞑靼文的古书?”
  傅兰芽犹豫了片刻,决定坦诚以待,道:“不瞒平大人,我也曾对我母亲的来历起过疑心,因父亲曾说母亲出身扬州小吏之家,家中只她一个独女,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可我总觉得,就算没有兄弟姐妹,不可能连个远方亲戚都无,然而这些年来,母亲娘家连个打秋风的亲戚都未露过面。”
  平煜见她果然依照早上的承诺对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心中泛起一丝喜色,脸却仍绷着,道:“你母亲的来历,我会着人去详查。你可曾听你母亲提起过‘布日古德’这个名字?”
  那日左护法刺杀王世钊时,曾用这个名字直呼王令。
  “布日古德?”傅兰芽思索了一番,确定未在记忆中听过这个名字,摇摇头道,“未曾听母亲提过。”
  平煜望进她眼里,见她一脸困惑,显见得并不知情,良久之后,收回目光,重新捡了书在手中翻看。
  傅兰芽觉得平煜虽然跟平日一样冷言少语,但难得肯愿意透露一点东西给她,见他重新翻阅古书,便满含希翼看着平煜,只盼他下一刻能吐露更多消息。
  林嬷嬷对早上的事心有余悸,先是轻手轻脚走到床尾的春凳上,不敢发出半点动静。
  坐下后,见平煜虽然仍没什么表情,可脸色却显见得比平日和缓,悄悄松了口气,又走到净房,清洗傅兰芽换下的衣裳。
  可洗着洗着,便起了丝疑惑,早上平大人才冲着小姐发了一通脾气,怎么这会竟肯平心静气地跟小姐说话了。
  想到此处,探身往外一看,见原本在平大人手中的那本书,不知何时到了小姐手里。小姐脸上满是困惑,拿着书,翻来覆去的看。
  平大人却坐在对面静静看着小姐。
  她看着平煜分外专注的目光,心中仿佛划过电光火石,陡然回过一丝味来,好半天,才心神不定地收回视线。
第44章
  傅兰芽将书重又翻了一遍,等翻到画有图腾的那一页时,手指滑过书页,若有所思道:“怪不得这画上小人的衣着这般古怪,原来是鞑靼人。”
  又看向平煜道:“北元自从被太祖黄帝驱逐出境,早已分崩离析,听说如今整个蒙古境内一分为三: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落各据一方,其中,又以瓦剌势大。瓦剌现今的王名叫坦布,性情贪虐,时常率骑兵骚扰宣府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知当年跟平大人所在军队交手的,可就是这位瓦剌的首领坦布?”
  平煜看着傅兰芽,他原以为,傅兰芽纵算饱读诗书,所热衷的也不过是些女儿家热衷的琴棋书画、音律辞赋,没想到她对边防庶务也略知皮毛。也不知傅冰在这个女儿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竟将她教养得胸襟见识都不输男子。
  傅兰芽见平煜不答,歪着头思索道:“蒙古虽在马上打天下,但不少蒙古子民也有信仰,其中又以萨满教最为流传广泛,论起渊源,直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如果平大人当年在旋翰河边见到的那座古庙是萨满教的祭庙,那庙中所刻文字也许是用来红祭所用……”
  平煜依然没什么表情,道:“当时行军时,我军夜遇狂沙,为防迷路,不得不在庙中夜宿,壁上文字不过是匆匆一瞥,无从得知是白祭或是红祭。”
  还有一事,他至今想来,都甚觉诡异,就是时隔数月之后,当他们再次行军路过旋翰河时,却未能再见到那座古庙。
  记得当时不少士兵见诺大一座古庙凭空消失,均深以为异,曾私底下议论了许久。
  不过,鞑靼草原辽阔,行军时,路线略有偏差也未可知,做不得准。
  傅兰芽点点头,盯着画上图腾,继续道:“既这书页上是鞑靼文,照这画上所画,山下子民对山顶上图腾做叩拜状,应是对图腾极为敬畏,不知这图腾能带来什么好处,能让这么多人顶礼膜拜,你说,会不会跟萨满教有关?”
  平煜想起左护法所说的话,心中一动,从傅兰芽手中接过那本书,细看那书上图腾。
  傅兰芽难得见他这般耐心认真,怀疑他已从左护法口中问出不少东西,暗暗端详一番他的神色,莞尔道:“平大人,那晚左护法被擒前,曾说她跟我母亲是旧识,不知平大人可顺着这条线往下查过?”
  平煜眼睛仍看着书,心中却道,来了,她惯常是往外抛一分,必定往回拉一分,从来不忘从自己口中套话。
  摸摸下巴,将书放下,审视地看向她,难得她今日在自己面前还算老实,告诉她一点实情也无妨,便道:“这些年,可曾有人找过你母亲麻烦?”
  傅兰芽怔了下,想起林嬷嬷曾说过那位左护法十年前在京城出现过,且跟父亲一同出入首饰楼,想跟他细说此事,又生出几分犹豫,以他的性情,若知道此事,不知会怎样刻薄父亲的品行。
  她一点也不想让他借机贬损父亲,挣扎了半晌,到底觉得此事是个重要线索,一味瞒着不提并无半分好处,便斟酌了一番词句,刚要开口,谁知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这声音一传来,不止净房里的林嬷嬷,连傅兰芽都吓了一跳。
  时辰虽不算晚,但已入夜,谁会这时候来找他们主仆?
  就听门外传来李珉爽朗的声音,“傅小姐,我是李珉,不知你可歇下了?”
  平煜眉头一皱,他为了晚上来傅兰芽处时不引人注目,特遣散了在傅兰芽院落外把守的陈尔升等人,李珉这个时候跑来做什么。
  傅兰芽错愕地看着房门,怔了片刻,担忧地看向平煜,见他脸色果然黑了起来,不由有些哭笑不得,若一会李珉要进来传话,平煜难道还藏起来不成?
  林嬷嬷也颇为措手不及,这大晚上的,若让李大人撞见平大人在小姐房里,平大人会作何反应且不说,小姐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