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闵江川。”
南山岳微微眯起来眼睛,这个名字,好象在哪里听说过?
……
将军府。
“早上刚刚得到的消息,鹰扬军团重建一事已全面展开,由云岚总督其事,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初步重建,一年之内,可将其训练至具有初步规模之战斗力。另外,西南各州也已经开始了战前动员的准备。”
说话的,是刚刚升任鍪海群行政总督的楚鑫林。他于三日前就已经被浅水清秘密从石村调来。
人事任命永远是政治斗争的一幕重头戏,在调离了南山岳的门下官员去止水后,浅水清兀自不放心,亲自为楚鑫林争取到了这个行政总督的位置。有他在,南山岳在鍪海群就再翻不出风浪来。从来都是攻占容易统治难,重建政权,清点财产,收编军队,安抚民心,恢复各城各地的秩序,绝对是一件艰巨、繁琐而又耗费脑力与时间的工作。楚鑫林是老牌政客,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对止水的了解又远比一般人要来得清楚熟悉,担当此任可算游刃有余,同时也算天风帝国对有功之臣的褒奖,正可用来夸示天下。
这一次,依然是浅水清棋高一着。
此刻浅水清手里拿着笔,在惊虹的地形图上划来划去,随口道:“这么说来,陛下打算进攻惊虹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半年之内,必然成行。”
浅水清点了点头:“那就是在年底了,离止水大战过去一年有余。看来陛下依然是打算以暴风军团为主力。”
楚鑫林笑道:“好钢总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浅水清淡淡道:“此去止水,你算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鍪海群一地行政总督,当有你大展拳脚的空间,说起来,你现在的官职可是比我大。”
楚鑫林连忙道:“浅将军永远是我楚某人的将军,一日也不敢或忘。”
“你能记着就好,这次回去,把楚英也一起带过去吧。”
楚鑫林不由一呆:“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浅水清抬起了头:“你我相识到现在,彼此也是老朋友了。老是扣着朋友的儿子不放,不是相处之道。楚鑫林,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谢将军信任!”
想了想,楚鑫林问浅水清:“我这次过去,将军可有什么吩咐?”
浅水清想了想才缓缓说道:“说起来,吩咐到是没有,不过需要你小心在意的事到是有那么几桩。”
“将军请说。”
“第一,就是防止土地兼并之风再起。土地一事,事关国家的气数命运,我曾在我那本兵书中也略有提及。古往今来,凡衰亡之帝国,在其破败之前,皆有土地兼并之风盛行之事。从政治的角度看,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国家,其政权的稳定性远高于以佃农为主体的国家。从军事的角度看,国家的兵员素质也能得到保证。因此,这次止水被灭后,曾多番有官员上书求旨,希望分发土地,奖励有功之臣,却被我联合公孙石,烈帅等人上书求止。为的就是国家长远规划。止水被下后,国内有许多投机商人趁机前往,以低价购买土地,运用种种手段巧取豪夺。一个国家但凡被灭,类似这样的事情,便总会有所发生。以长治久安计,当坚决杜绝,不予人可乘之机。”
“第二件事,就是止水临海,海军势力比我国要强很多。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要想开疆辟土,扬威域外,势必就会有许多困难。历史上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国家,都是极富进攻性的国家,完备的海军力量,是一个国家称霸世界的基础。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属于战略层面的重要改变。所以,我希望你能抓住时机大力进行海军建设。”
“第三件事,就是鼓励商业发展了……”
随着浅水清的说话,一个庞大的计划从他的口中缓缓流出,听得楚鑫林心惊肉跳。
第四十一章
运筹
“止水之所以衰弱,其实在根源上就在于当时的止水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农为国之本,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经济,同时也是封建时代一个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土地分配制度的不公正,会导致土地被大量兼并到少数地主手上,农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沦为佃农。”
“土地兼并的最终结果,就是地租畸高,土地产出中的很大比例以地租形式落入地主口袋里,佃农所得仅能糊口,则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年景不好,佃农马上就陷入连糊口之食也挣不到的困境之中,若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官逼民反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然而土地兼并,却是一个人人都明白其可怕后果,却又无法控制和避免的走势。”
“为何土地兼并如此的难以控制?说出来其实很简单,经济原因,是土地兼并无法控制的根本症结所在……”
将军府里,浅水清依旧在侃侃而谈,他难得有兴趣如此高谈阔论,且谈得不是自己最擅长的军事,而是政治。此时,浅水清所说的正是一个封建国家最为重要的土地政策——反土地兼并政策。
土地兼并,是封建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趋势。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土地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少数更善于经营的人手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模效益,才能获得更高的产出率。这是一种无法抵挡的趋势,是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土地兼并之初,会带来产出效率的提高、税收的增长,对国库岁入有利。因此很多君主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对这种情况总是睁只眼闭只眼,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旦出现灾年,民不聊生,国家顿陷危局之中。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参与兼并者,往往是开国立业的有功之人,手中既握有权力,君主也难以对其下手。一旦强行遏止,就会触犯一大批权臣重将的利益。
土地兼并受经济力量的驱使,反土地兼并则为政治稳定和军事强盛所需要,两相较劲的结果,永远是政治与军事占有短期优势,经济却占有长期优势。反土地兼并的工作,因此而任重而道远,从来都不易为之。
曾经的止水,如今的惊虹,都有这种大量土地兼并之风的现象存在,同时也是导致国家贫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风人在土地分配制度上历来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这与天风当初建国的方式有很大原因。当年的草原王苍黎,为人高瞻远瞩,早早就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危害,因此曾经严格律法,禁止土地兼并。
由于没有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就得了天下,使得当时的天风帝国能够保持住前梁的经济稳定,可以用大量的银钱来派发功臣,而不必采用土地分封方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再加一以贯之的执行,这才是天风帝国能保持百年强大的根本原因。
然而这一套制度,却是在天风人已有的国土上。
面对如今已经打下的这片辽阔区域,是继续严格地遵循自耕农制度,还是将大量土地奖励给国内重臣,天风国内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坚持以天风本土民众为受益主体,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这种做法有利于得到本土民众的最大程度支持,拥有一支核心的武装支持力量。
另一种声音,则是坚持平等对待,对原止水地区,现鍪海群地区继续推行现有天风土地制度,保证国家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南山岳是帝国旧阶级势力的代表性人物,以他为首的一班朝廷大员,个个都是大地主阶层,而以浅水清为代表的帝国新一代精英人物,则更注重于实业和功绩。因此浅水清无论在公还是在私,都是反土地兼并的一员干将。
此刻,在详细阐述了土地兼并禁而不止的直接原因及其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性后,浅水清继续道:
“所以,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自耕农家有其田的基本土地政策,坚决杜绝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如今我帝国大战胜利后,由于获得了大量的新土地,就有很多人眼红。从战败国民众的手中抢土地,毫无疑问要比从本国民众上抢夺来得容易得多。帝国官员对本国子民也会多加照顾,很多事必定睁只眼闭只眼。却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在为土地兼并之风大开先河。天风帝国兴盛百年的根基,很有可能因为这一次的土地兼并,而最终而走向坍塌。所以,绝对不可以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楚鑫林听得大感佩服,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浅水清用如此专业的态度去阐述国家经济政策,由衷道:“将军说得很对,土地兼并,是一个国家衰亡的根源所在。我这次过去,一定会严明律法,不许任何人强取豪夺。”
没想到浅水清却摇了摇头:“仅靠律法禁止,终究不是办法。正所谓人性如水,堵不如疏。靠严格的律法来强行制止,并不是好策略。经济动机导致的土地兼并,最终还是需要动用经济手段去解决。”
“经济手段?”楚鑫林听得迷茫,浅水清却肯定地点头:“没错,就是要用经济手段。一亩良田所能够产生的价值,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同面积的一块商铺。出于经济动机而萌发的土地兼并,最终不如将其导向于商业市场,如此一来,民间大量的闲资注入,反而可以促进经济,焕发商业活力,为国库增加岁入,从而也大大减缓因经济目的而带来的土地压力。天风帝国之所以能百年兴盛,土地控制得当,其很大程度上就再于并没有如其他国家般重农抑商。然而这种务实态度,仍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惟有大力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才能使一个国家更进一步的强盛起来。”
“可是民以食为天,商人们不事生产,坐地起价,盘剥渔利,一旦国家鼓励,则民风趋利,道德教化再无作用。如果我们大力促进工商发展,一来会有碍于民风淳朴,二来,只怕也会导致百姓无心向农。”
浅水清哈哈笑了起来:“你说得这些,都是历史上一些文人书生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但不会影响农业,甚至还会进一步促进和刺激农业生产。至于说道德人心,那才真正叫可笑之事。道德只能使人们心存向善,但是不会阻止罪恶的发生。国有律法,是以惩戒与教化恶行而存在,以法代德,才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否则若人人都是良民,天下还要法律何用?你去了鍪海之后,不妨照我说的,大力推动那里的商业经济发展。止水是沿海之地,资源丰富,不仅有林地,平原,丘陵,山谷,同样还有汪洋大海。海上的贸易当大力发展,不仅要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更要组建一支颇具规模的商队。想想商业联盟的那些商人们,为什么在弹丸之地可以发展出如此充裕的经济?还不就是利用海洋的优势充分发展海上贸易的结果。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止水人太过忽视了海洋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些话,你可曾可和陛下说过?”
浅水清摇头:“政治上的改革,永远的压力巨大。有些事情,我们只能慢慢来,一步一步地走,等做出了成绩再说。你先照我说的去做,三年之内,我保证止水会变成帝国最富裕繁华的地方。到那时,才是全国推广之机。如今止水百废待兴,你这个行政总督在那里正可将一切推倒重来,若不抓住这次机会,只怕以后就很难有这样的变革时机。”
政治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永远不提倡任何非必要的改革。尽管在历史上,改革一词听起来是如此的激动人心,似乎每经历一次改革,就会带起一个国家的兴旺。但事实却是,历史上因为成功的变革而使一个国家兴旺昌盛的例子固然很多,因为错误的变革而使一个国家走向衰亡而败落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政治对稳定性的要求大于一切,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一场巨大的风险。
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而伟大的变革最终都是来自于危机。在没有真正达到非变不可的地步时,任何改革都势必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强大阻力。
浅水清没有兴趣做搬山的愚公,如今的天风帝国,并不需要他用21世纪的理念进行改造,但是却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进行一些和风细雨式的润泽,使其在已经强大的基础上出现进一步的腾飞。而这块实验田,浅水清就落实了在新成立的鍪海群上。
这一刻,完全明白了浅水清意思的楚鑫林终于叹服道:“想不到将军对政治竟也如此精通。”
浅水清意味深长地回答:“军事与政治本就不可分家,军人虽然以暴力手段来完成特定政治任务,但越是高层指挥官,越需要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懂政治的军事家,终其一生,其成就都是有限的。我若不懂政治,我又拿什么来和他南山岳对垒到现在呢?”
反土地兼并一旦成功,南山岳的势力必定再次受到极大影响,对浅水清来说,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又怎能不多做呢?
“此去之后,我在这就帮不上将军了。在此先祝将军对南相之争,功德圆满,旗开得胜。”
“你放心,我为南山岳准备的,可是一套连环大礼包,他逃不出,也赢不了。”浅水清从牙齿缝里迸出这句冰冷的话语。
……
丞相府。
这是闵江川第一次有幸能和堂堂天风丞相如此近距离地相对,然而他的脸上,却浮现着胜利的笑容,仿佛他此刻面对的,不是堂堂帝国相爷,而只是一个普通老人。
面对成名已久的大人物,能保持这份镇定的人并不多,闵江川越镇定,老丞相就越摸不透他的底。不过长于官场厮混的老人,做事说话自然是滴水不漏的,心中焦急于对方的来意,脸上却还是笑呵呵地向这位也算国内小有名气的文人问好,嘘寒问暖,极尽礼贤下士之道。
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平易近人,老丞相最近对人待物的态度,可比以往要好得多了。
打着哈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问候话,南山岳这才有意无意地把话题扯回到正题上:“闵先生这趟特别跑来见老夫,想必是对朝政之事有何见解吧?”
闵江川自然知道南山岳话里的含义,拱手回礼道:“老相爷在上,晚辈也不敢虚套客气,有什么话,晚辈就直说了。”
“直说好,直说好啊。”
“听说南相最近与帝国正大出风头的浅将军,关系有所不睦,不知这件事,是真是假?”
“只是政见不同,说不上什么有什么大的矛盾。”
“如果是这样,那我也就放心了。”
南山岳不说实话,闵江川也就给他来个装糊涂,老丞相有些坐不住,看看闵江川,这才说:“当然,闵先生要是听说了些什么街坊流言,不妨也拿出来给老夫讲讲。虽未必准确,却也可以当个故事听听,正宜作闲来消遣。”
“说到故事嘛,晚辈到的确是有,不过却未必适合做消遣之用呢。”
“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
闵江川啪的一声,打开扇子,给自己摇了几下,这才慢条斯理道:“故事有两个,每一个,都和南相的身家性命有关。”
南山岳的心,剧烈地跳了一跳,然后不动声色道:“说来听听。”
“这第一个故事,就是浅将军和草原东部马匪据说有所勾结。听说当年草原马匪在帝国东部大肆杀戮相爷门生,破坏相爷的生意不说,还连带着得到了一些不该得到的东西。如若拿到朝廷上去,怕是会对相爷有所不利。”
南山岳倒吸了一口凉气:“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