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38

  要知道,赵主父赵雍之所以要联合宋燕两国对抗齐国,就是因为他对齐国的恨意——毕竟齐国曾在魏相公孙衍组织讨伐秦国的战争后背弃盟约,对赵国落井下石,展开了一番趁火打劫的战争。
  然而这份“仇恨”,似乎并没有传承到新君赵何身上,这让李史有些担忧赵宋同盟的稳固。
  于是他笑着说道:“赵君,齐国是一个假善而实恶的国家,您还记得当年诸国伐秦么?齐国背弃与贵国的盟约,兴不义之兵攻伐贵国……”
  “李大夫。”赵相肥义打断了李史的话,微笑着说道:“今日乃款待尊驾的宴席,何必提及当年那桩不幸之事呢?”
  很显然,这位赵相看出了李史的挑唆之意,并不希望继续这个话题。
  此后,赵何大多都是静静地听着肥义与李史的对话,时而露出思忖之色。
  『看来这位新君尚在学习国政的阶段……』
  看到这一幕的蒙仲暗暗想道。
  筵席结束后,李史带着蒙仲、蒙鹜离开赵王宫时,他忍不住说道:“果然,赵王雍仍在把持赵国的国政……”
  蒙仲闻言摇头说道:“我看不像……据小子所见,肥义是在尽心教导新君。李大夫难道没有注意,方才虽然一直是由赵相肥义与您交谈,但在您首次询问赵何时,肥义并未出言阻止,可见他对新君亦留有颜面,直到您试图出言挑唆……”
  听到“挑唆”二字,李史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连你都瞧出来了嘛。”
  蒙仲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而更主要的,还是在于赵何对肥义的态度。从始至终,新君赵何皆静静旁听着肥义与您的交谈,时而露出深思之色,然而却从始至终并无恼怒、厌烦之色,由此可见,他与肥义关系极好,甚至于对肥义格外尊敬,愿意听从后者的教诲。”
  听罢蒙仲的分析,李史一脸赞许地点了点头:“还是你瞧得仔细……不过,倘若真如你所言,那对我宋国却不是一件好事……”
  蒙仲微微一愣,旋即在经过思忖后,便明白了李史的意思。
  要知道,肥义乃是赵王雍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倘若他果真是在尽心尽力地辅佐、教导新君赵何,那么就意味着赵国的王权正从赵主父逐渐向新君赵何过度,而偏偏新君赵何似乎并没有什么对齐国的憎恨,这不禁让人担忧赵宋同盟的将来。
  “还是先往沙丘行宫吧。”
  李史微叹了一口气。
  当日回到驿馆后,李史便吩咐众人收拾行装,准备前往沙丘行宫。
  赵驿长将李史的意思禀报了赵相肥义,后者并没有阻止,反而派了一队赵卒护送。
  这些赵卒,可不是刚平城派出的那些赵卒可比,据说是邯郸城内王宫守领「信期」手下的兵卒,一个个看起来颇为精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队赵卒中,还有约二十骑的骑兵。
  骑兵,是赵国在施行「胡服骑射」后才诞生的新兵种,此前整个中原根本没有这种单人单马作战的兵种,仍普遍采取以「战车」为核心的步卒编制,以至于今日首次瞧见赵国的骑兵时,似蒙虎、蒙遂、武婴等人皆睁大着眼睛观瞧,一脸不可思议之色。
  哪怕是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瞧着那些骑兵暗暗称奇。
  这也难怪,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马鞍与马镫,以至于骑兵在骑行时,整个人需伏在马背上,完全借助双腿的力量夹住马腹,这就导致骑马成为一桩非常辛苦且痛苦的事。
  就比如护送李史的这二十名赵国骑兵,他们在骑乘了约一个时辰后,于歇息时一个个脚步蹒跚,显然是因为胯骨被马背磨得生疼,甚至是因此麻木。
  “为何赵国要用骑兵取代战车呢?”蒙虎不解地问道,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什么骑兵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哪有战车强大呢?
  似乎是听到了蒙虎的话,那二十名赵国骑兵都笑了起来,这让蒙虎认为自己被嘲笑了,很是气愤。
  随后,便有一名看似是队长的人物过来解释道:“小兄弟,我们不是在笑话你,而是因为你所说的话……曾经,我赵人也认为战车无可匹敌,但是在与北方的胡戎作战的时候,我们赵国的战车就是被胡人的骑兵所击败,屡战屡败,但是自从主父施行胡服改制后,我赵国以骑兵对抗胡人的骑兵,则接二连三取得了胜利,在北方打下了偌大的国土……”
  “我不信。”蒙虎一脸惊疑之色。
  甚至于,蒙鹜、蒙遂、武婴、向缭等人亦是难以置信。
  这也难怪,毕竟在当前的中原,世人仍然觉得战车是无可战胜之物,以至于诸国在自夸时,都往往称呼自己是几千乘之国,以此来表示自身的强大——就好比宋王偃称宋国乃「五千乘之劲宋」。
  骑兵作为刚刚诞生的新兵种,其强大的潜力目前还未被世人所认可。
  唯独蒙仲,暗暗关注着赵国骑兵的动作,他将目光放在那些骑兵骑乘时的臀部以及其空悬的右脚上,若有所思。
  沙丘行宫,位于赵国「巨鹿」城一带,「漳水」的西岸,距离邯郸大概有一百五十里左右,赵国的主父赵雍,目前就居住在这里,指挥着赵国各路人马对中山国的战争。
  六月初五,宋国使者李史带着蒙仲等人抵达了沙丘。
  纵使是蒙仲,心中亦不禁有些激动,毕竟赵主父赵雍,乃当世难得的雄主。
  在当今世人的评价中,秦齐两国是具有霸主潜质的国家,如果最终并非这两个国家称霸中原,那么就一定是赵国。
第076章
赵王雍
  六月初五,宋国使者李史带着蒙仲、蒙鹜一行人,来到了巨鹿一带的沙丘。
  所谓沙丘,即当地土壤沙化所致,以至于出现许多堆积成丘的沙土,故而称沙丘。
  其实早在商纣王时期,商国便大兴土木,在沙丘一带建造了「离宫」——即除国都之外为君王所建的永久宫殿,且君主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到这里居住。
  据传说,商纣王在沙丘离宫增设苑台,放置各种鸟兽,并且设酒池肉林,使男男女女裸体追逐嬉戏,狂歌滥饮、通宵达旦,其荒淫奢侈程度,着实骇人听闻。
  后来三家分晋,沙丘归属赵国,赵国便沙丘“商离宫”的旧址上重新建立了宫殿,即如今的沙丘行宫。
  既然称作离宫,那么就意味着历代赵王并不在此常住,赵王雍亦是如此。
  在退位之前,赵王雍居住在邯郸的赵王宫,然而自从三四年前,赵王雍将国君位置传给了次子赵何后,这位自称主父的雄主,便从都城邯郸搬到了陪都「信都(即邢台)」,专心经营攻略中山国与齐国的霸业。
  信都,即在邯郸北面约百余里处。
  来到沙丘行宫后,首先入眼的,即是连绵的赵军联营,以及那密密麻麻的“赵”字旗帜。
  不同于宋国以杏底白字、白底金字的两种旗帜,赵国的旗帜大致只有一种,即赤色辅以少量的绿色——即以翠绿色打底,以赤色花纹为边框,中间再以赤红的颜色书写一个偌大的“赵”字,总得来说,即七分赤红、三分翠绿。【PS:关于“五德循环”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战国中后期由齐国的「邹衍」提出并完善。但作者因为实在不知道先秦诸国究竟用什么颜色的旗帜,所以姑且就当“五德说”已经问世了吧,只不过还未完善。】
  隐约间,还能看到远处的军营有诸多来来往往的兵卒,这让蒙仲等人的心一下子就绷紧了。
  难道再往北,就是赵国与中山国交战的战场前线吗?
  片刻后,手持宋国符节的李史,带着蒙仲等一行人通过了岗哨的盘查,顺利进入了军营内,旋即在另外一队赵卒的带领下,朝着沙丘行宫而去。
  此时蒙仲等人才看到,在连绵的赵军营寨中央,有一座较地表略高的宫殿,规模并不算大,大概也就是横向近百丈、纵向几十丈的一座宫殿而已,不过宫殿外有石块堆砌的墙壁,仿佛一座小城。
  而这,即是沙丘行宫。
  “宋国有使者李史,请见主父。”
  来到这座“小城”的城门前,带路的赵卒朝着城墙上高声喊道,旋即,便有城墙上的士卒回应:“容我禀报主父。”
  趁着等待的工夫,蒙仲四下打量,据他观察,驻扎在这里的赵军,最起码有一军的数量,即过万的士卒——甚至于还不止一军。
  而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虽然赵国已施行胡服骑射,并诞生了骑兵这一兵种,但在此刻这支赵军内,依稀仍能看到战车的影子,由此看来,赵国也并没有完全淘汰掉战车这支兵种。
  这也难怪,毕竟北方草原上的战争,与中原这边诸国的战争是不同的,草原上的战争讲究机动性,以偷袭、骚扰等战术为主,而中原这边的战争,则仍然以正面交锋、攻城拔寨为主,因此,战车仍然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约半刻时之后,城门缓缓敞开,此时李史与蒙仲等人吃惊地看到,城门内竟站着一位身穿赤色王袍的中年男子,且此人正大笑着朝着他们走来。
  『此人莫非就是赵王雍?』
  蒙仲惊讶地猜测道。
  其实这很好猜测,因为不远处那名中年男子身穿的袍子,虽然较中原的服饰有很大区别,接近胡服,但那胡服的花纹、色彩,却与邯郸的新君赵何非常接近——除了赵主父赵雍,谁敢这么穿?
  而此时,李史也已经猜到,拱手拜道:“外臣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主父。”
  “哈哈哈。”
  此时那名中年男子已走近到面前,闻言笑着说道:“我即赵雍也。”
  『果然是赵王雍!』
  蒙仲下意识屏着呼吸,静静观察眼前这位赵国的雄主。
  据他目测,赵雍的岁数似乎要比宋王偃小个十几岁左右,大概在四十余岁左右,头发、胡须还很乌黑,身子看上去也很健朗,尤其是那一对锐利的双目,着实气势逼人。
  但整体来说,蒙仲感觉眼前这位赵主父与宋王偃有些相似,即感觉都是崇尚武力的君主。
  在赵雍与李史一番见礼后,赵雍便带着李史等人进入行宫。
  期间,蒙虎忍不住小声询问蒙仲道:“这位赵主父的身体看上去仍颇为硬朗,为何早早就将王位传给他儿子呢?”
  蒙仲摇摇头,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见走在前面的赵雍回头看了一眼,似乎是听到蒙虎的小声询问,吓得蒙虎赶紧低下头。
  而此时,李史则连忙告罪道:“下卒无礼,请赵主父见谅。”
  赵雍深深看了一眼蒙仲、蒙虎、蒙遂、武婴等“少年兵”,又看了一眼李史,一笑置之。
  蒙仲隐隐感觉,赵雍的这份笑容有些勉强,仿佛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片刻之后,赵雍将李史请到了正殿。
  在彼此坐定后,李史示意蒙仲呈递国书,即宋王偃给赵雍的书信。
  赵雍仔细看罢书信,微微点了点头,旋即恭贺道:“恭贺贵国覆亡滕国,使国家又增强一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