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6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3/638

  看着面色严肃的翟章,蒙仲心下颇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翟章居然胃口大到想要吞并整个齐国。
  不过仔细想想,在秦国已经吞并蜀郡的情况下,倘若魏国能吞并齐国,占据富饶的山东之地,日后倘若与秦国爆发全面战争,倒还真是增添了不少胜算。
  问题是,在秦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魏国想要吞并齐国,这实在太难太难,别看魏冉说得好听,说什么帮助魏国去打齐国,蒙仲敢打赌,这场仗打到一半——比如打到齐国失去抵抗能力,到时候秦国肯定是会找各种理由撤兵的。
  到时候魏国怎么办?
  打下来的齐国土地要不要派兵驻守?
  从西线调兵到东线?这岂不就是变相降低了对秦国的警惕了么?介时若秦国撕毁协议,对魏国开战,你魏国到底是守西线还是守东线?
  想到这里,蒙仲对翟章说道:“大司马,依在下之见,即便这次讨伐齐国形势顺利,我魏国最好也不要想着将齐国一口吞下,否则单单驻军就是问题,为了侵占齐国而抽调西线这边的军队,让秦国有机可乘,这岂非就是拆西墙补东墙么?我建议我们只取齐国的东郡,剩下的,交给赵国、燕国,当然,还有宋国,只要宋国还有能力……单独吞并齐国,在下认为我魏国纵使咬地下,也未必咽地下,不如拉拢各国一起瓜分齐国。”
  “唔。”翟章想了想,皱眉问道:“可赵、燕两国……”
  蒙仲压低声音说道:“据在下所知,燕王至今仍深恨齐国当年覆亡其国,只要魏秦两国号召讨伐齐国,燕国必然会倒戈,唯独赵国那边,奉阳君李兑未必同意,但只要能说服赵王,至少赵国不会站在齐国那边……”
  说着这话时,蒙仲心中有个感觉:奉阳君李兑怕是要失势了。
  “唔。”
  翟章点了点头,旋即对蒙仲说道:“既然如此,老夫即可返回大梁,将这件事告知大王。”
  说到这里,他着重叮嘱蒙仲道:“蒙仲,老夫知道你心急驰援宋国,但眼下你还不能离开此地,毕竟除了以外,旁人无人能镇得住秦国,你必须要确保秦国信守承诺,割让那几座城池,再组建联军一起讨伐齐国……你也不必担心,老夫回大梁后,会替你关注着宋国,顺便派人给你的义兄惠盎,告诉他联合伐齐这件事,叫他莫要着急。另外老夫再给你许个承诺,只要宋国被齐国攻陷了城池,我魏国一定会帮宋国将其收复!”
  说着,他见蒙仲面露迟疑之色,便又劝道:“你可要想仔细了,单单我魏国出兵,充其量只能重创齐国,帮宋国将失陷的城池夺回来,可若是你能促成诸国伐齐,咱们就能一劳永逸地除掉齐国,这事对魏国有利,对宋国亦有利。”
  蒙仲思忖了片刻,点头说道:“大司马所言极是,在下谨记。”
  翟章拍拍蒙仲的肩膀,当日便离开了阴晋,返回大梁。
  当晚,暴鸢与公孙竖前后来到了渭水南的魏营,蒙仲与公仲侈将与魏冉谈判的结果告诉二人。
  就跟翟章一样,暴鸢与公孙竖二人亦是目瞪口呆,显然他们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还有这种转机——打着打着打和了姑且不提,魏秦两国居然要联手去打齐国了,你敢想象?
  等会,这情况怎么感觉好像出现过……
  是的,当年的宛方之战,就是这情况,魏韩联军与秦军打着打着,就是因为齐国讨伐宋国而言和了,双方联手去支援宋国。
  而这次情况也是这样,因为齐国讨伐宋国,魏韩联军与秦军打着打着又言和了,双方准备联手去……不过这次可不仅仅是支援宋国了,而是讨伐齐国,彻底覆亡齐国的那种。
  似这种转机,也难怪暴鸢与公孙竖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想想也是,这么离奇的事,发生过一次也就算了,居然发生两次?
  这齐国也算是倒霉到家了。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向暴鸢转达了魏冉希望归还华崤之地与函谷关的意思,他对暴鸢说道:“魏冉希望贵国归还函谷关,他表示函谷关乃是秦国的颜面,若韩国不愿归还,纵使他认可与韩国的停战协议,也必然会有人从中作梗,试图挑唆秦韩两国的关系……我当然知道他这话固然是以威胁居多,是故我就咬着没松口,叫他秦国日后自行派人与韩王交涉。暴帅请放心,我魏韩两国乃是抵抗秦国的坚实盟友,倘若韩王不愿归还函谷关,那咱们就不还,在下会亲自觐见魏王,请魏王在这件事上与韩国共同进退。”
  蒙仲都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暴鸢还能说什么呢?
  他感慨地说道:“我当然信得过老弟,也明白老弟已经是仁至义尽……倘若阴晋必须归还秦国,华崤之地确实守不住,拿这个跟秦国换些好处倒也不错,至于函谷关……其实函谷关不是不能归还秦国,只是……老弟你也知道,纵使我国占据了函谷关,也没能力对秦国造成什么威胁对吧?我就担心归还秦国之后,秦国再次……这样吧,就按照老弟所说的,先看看秦国给出的条件,倘若秦国给出的价钱合适,函谷关不是不能归还秦国,就算不看在秦国的面子上,也得看在老弟的面子上,对吧?”
  话音刚落,就听公仲侈笑着说道:“郾城君的面子?郾城君的面子可是值两百余里西河之地呢!”
  听到这话,暴鸢顿时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也是,碍于当前魏国的尴尬处境,其实就算秦国不割让土地,只是单纯与魏国停战,并且弄个联合讨伐齐国的行动什么的,其实魏韩两国也是能接受的,但秦国还是割让了大荔、临晋、元里、合阳、少梁、籍姑等几座城池,就是为了让蒙仲这头猛虎自卸河东守,老老实实回方城郡去,别在他秦国家门口转悠。
  也因此公仲侈笑称,这次魏国能得到大荔、临晋、元里、合阳、少梁、籍姑等近两百里的割地,完全就是凭着蒙仲的‘威慑力’。
  关于这一点,蒙仲立刻解释道:“这岂是我个人的功劳?……秦国畏惧的并非是区区一个蒙仲,而是团结一致的魏韩两国。”
  蒙仲的解释还是很客观,当然也很有道理——倘若不是魏韩两国这次铁了心要与秦国打个上下,鼎力支持蒙仲,单凭蒙仲自身,秦国又岂会畏惧他到这种地步?
  就好像当年的公孙衍,此人组织五国合纵伐秦一度让秦国很畏惧,可后来公孙衍被田需排挤到被迫离开魏国,前往韩国担任国相,此时的公孙衍依然还是过去的那个公孙衍,但秦国对他的畏惧,却已大打折扣。
  同样的道理,秦国真正畏惧的,是得到了魏韩两国鼎力支持的蒙仲,蒙仲的决策力,再加上魏韩两国的实力,这才是真正让秦国感到畏惧的。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当年中原各国对张仪的畏惧,难道真的只是畏惧张仪本人么?不!中原各国畏惧的是张仪背后的秦将魏章,乃至整个秦国!
  七月末,穰侯魏冉带着好消息从咸阳回到阴晋,表示秦王稷已接受了此前魏冉与蒙仲拟定的谈判结果。
  八月上旬,魏国大梁、韩国郑城,陆续送来了魏王与韩王的态度,皆表示同意魏冉与蒙仲拟定的谈判结果。
  至此,秦国与魏韩联军的战事,就此停止。
  接下来,双方将按照交换城池,待城池交割完毕后,魏韩两军则必须立刻从秦国的土地上撤军。
  而在此期间,魏冉会在阴晋召开初步的‘联合伐齐’会议,邀请对象除了魏韩两军的将领以外,还有赵国的李兑与燕国的乐毅……
  不得不说,魏冉与蒙仲的‘二人和议’,或将改变中原现今的格局,对整个中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427章
伐齐之倡议
  ……
  八月上旬,鉴于秦王、魏王、韩王三位君主皆认可穰侯魏冉与郾城君蒙仲所拟定的秦魏韩停战约定,因此秦国与魏韩两军就交割城池的问题立刻开始了行动。
  首先,由魏冉陪同公孙竖前往河东郡,协助河东郡的魏军接管大荔、临晋、元里、合阳、少梁、籍姑等几座城池,确定秦魏两国的边界从此以泾渭为界。
  待等公孙竖那边确定接管了秦国割让的土地,他与魏冉再返回阴晋,此时,驻军郑县的韩将暴鸢,连同魏将窦兴、魏青、乐进等人,亦立刻从郑县境内撤离,将郑县归还给秦国,由驻军骊邑的秦国老将司马错接手。
  西河郡那边的城池交割,赵燕两军或许还不知情,这郑县这边的城池交接,却是瞒不过赵燕两军。
  这不,当发现暴鸢、窦兴、魏青、乐进等人率领的魏韩联军从郑县一带徐徐撤回阴晋一带时,立刻就有赵国的骑兵将这件事禀告了奉阳君李兑。
  秦国与魏韩两军,停战了?
  魏冉与那蒙仲,谈妥了?
  怎么我这个联军统帅,却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呢?
  半日之后,魏韩联军从郑县大规模撤回阴晋,路过赵军驻扎的营寨,引得赵国的士卒纷纷出营观瞧。
  这些赵国士卒着实觉得很纳闷,毕竟前一阵子,在七月中旬的时候,魏韩两军可是疯狂地进攻渭水与河水,其攻势之猛别说让秦国人吓一跳,就连赵军都被唬住了。
  也正因为如此,那段时间李兑愣是没敢找蒙仲再协商撤兵归赵的问题,因为他当时也已收到了齐国进攻宋国的消息,在瞠目结舌、暗骂齐王不择时机之余,亦生怕这个时候的蒙仲将怒气撒在他身上。
  可转眼到了七月下旬,魏韩两军的攻势突然又没声了,记得当时李兑还将李跻、董叔、廉颇等人聚在一起,讨论魏韩两军突然偃旗息鼓,这是否是蒙仲又准备使什么新的诡计。
  没想到半个月后,事情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国与魏韩两军居然停战言和了……你敢信?要知道双方在一个月前还仿佛是看到了杀父仇人似的,没想到一个月后居然和解了?
  什么?
  为何李兑能断定秦国与魏韩两军和解?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蒙仲都下令魏韩两军从郑县撤兵、将郑县归还秦国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李兑虽然谈不上了解蒙仲,但也知道蒙仲这个人在打仗方面从来都是一丝不苟,除非这场仗确定已经结束了,否则蒙仲是绝对不会将郑县还给秦国的,毕竟郑县距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很近,从这座城池可以有效地威胁到咸阳。
  不得不说,这有点打乱李兑的策略。
  说到奉阳君李兑的策略,在讨伐秦国的这段时间,其实他反复变动更改过多次。
  最初嘛,当然是希望能够狠狠教训一下秦国,可当他打着打着发现魏国的蒙仲太过于强势后,他心中反而偏袒向了秦国,生怕秦国被蒙仲打得一蹶不振,以至于魏国可以腾出手来恢复旧日对中原的称霸,对他赵国造成威胁。
  因此在那段时间,李兑试图挑唆田触、乐毅二人,决定与秦国言和,阻止魏韩两国继续削弱秦国,但很可惜,这招计策却被蒙仲破解了——蒙仲以限制粮草供应的办法,让赵、齐、燕三国军队无法独自撤兵回国。
  当时李兑心下气愤地想到:罢了罢了,你魏韩两国一定要跟秦国打,那你们就打,反正我赵国不插手就是了。
  是的,在无法撤兵回国、削弱魏韩两军气势的情况下,李兑决定他麾下赵军与齐军、燕军一起保持中立,坐看秦国与魏韩两国的决战。
  此时的他,想法又有所改变,不再担忧秦国被蒙仲过于削弱,而是巴不得秦魏两国在这次倾国决战中两败俱伤,如此一来,他赵国就能在中原脱颖而出,成为除齐国以外最强大的国家,倒时候无论联合齐国从秦国、从魏国身上捞点好处,还是尝试与齐国争夺一下霸主的地位,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
  可谁曾想到,就当他眼巴巴地等着秦国与魏韩两国来一场相互倾尽国力的决战时,这双方他娘的又和好了。
  这让李兑满心的期待落了空。
  当然,虽然对于秦国与魏韩两国最终没打地两败俱伤而感觉有些遗憾,但这双方停战和解,对于赵国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在李兑看来,秦国仍然保留有对魏韩两国造成威胁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魏国自然不敢再对恢复其旧日霸主地位抱持什么奢望,理所当然,短期内也不至于会对他赵国产生什么威胁。
  中原各国,依旧是维持曾经的那个平衡局面。
  这倒也不坏。
  次日,此前驻扎于郑县的魏韩两军,已经全部撤退至阴晋,接下来,蒙仲应该信守承诺,将阴晋归还给秦国。
  不过在此之前,蒙仲与魏冉商量了一番,准备在阴晋先召开一个联合伐齐的倡议会议,先将这件事告知赵、燕两军的主将。
  于是乎,魏冉立刻请蒙仲派人邀请奉阳君李兑与燕军主将乐毅一同到阴晋商议大事。
  其实这类会议,此前已经召开过十几回,只不过当时是为了商讨秦国与诸国联军的停战与赔付问题,除此之外唯一的区别,就在被邀请的对象中少了齐国的大将田触,仅此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