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638

  在三人当中,蒙虎的反应最大,这小子近两年跟着蒙仲走南闯北,见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哪里肯那么早就成婚,而是还是迎娶一个他连见都没见过的女子。
  于是乎,在正月初二这一日,当蒙仲来到蒙虎家准备问候一下族内的长老蒙羑、也就是蒙虎的祖父时,就看到这位曾经担任过族内家司马的老头,正提着拐杖追着蒙虎满院子跑。
  甚至于,就连蒙虎的叔父、现任族内家司马蒙挚,亦不得不听从父亲蒙羑的命令,加入到了围堵蒙虎这个侄子的行列中,吓得蒙虎在院内来回乱窜,生怕被祖父与小叔逮到。
  而待等蒙仲拉到蒙虎家的院子时,就正好看到蒙擎把蒙虎按在雪地上,在旁,长老蒙羑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叱骂孙子。
  “怎么了这是?”
  看到这一幕,蒙仲困惑地询问起来,毕竟据他所知,别看长老蒙羑动不动就用拐杖敲蒙虎的脑袋,可谁都知道,蒙虎可是这位长老的宝贝长孙,哪里舍得当真责罚呢?
  抬头瞧见蒙仲,蒙虎连忙呼救道:“阿仲,救我,救我啊。”
  见侄子如此丢脸的求救,蒙挚又好气又好笑,遂将蒙虎松开,结果蒙虎爬起身来,噔噔噔就跑远了,气得他祖父蒙羑在不远处顿着拐杖大怒:“还敢跑?给老夫回来!”
  见此,蒙仲赶忙迎上前,拱手对蒙羑说道:“长老,这是怎么了?您怎么生这么大气?先息息怒,是阿虎犯了什么错么?”
  蒙仲亦是长老蒙羑看着长大的,且蒙羑对蒙仲的印象也极好,见蒙仲相劝,蒙羑平息了一下怒气,抬手指了指躲在远处的蒙虎,责怪说道:“阿仲啊,你也知道,阿虎是老夫的长孙,他父亲战死在滕国,日后家里当由这小子来继承,如今他也十八岁了,以往这个年纪的族人,基本上都已经结婚生子,是故老夫今日跟这小子说了此事,你猜怎么着?这小子居然说他还不想成婚……”
  在远处,蒙虎怯生生地解释道:“祖父,我没说不想成婚,我只是说,我想自己挑个顺眼的……”
  听闻此言,蒙羑的眉毛顿时凝了起来:“婚姻大事,理当由长辈做主,岂容你胡来?……混小子你现在是翅膀硬了是吧?”
  叱骂了几句,蒙羑转头看向蒙仲问道:“阿仲,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个……”
  蒙仲有些感到头疼了。
  从内心出发,他当然是倾向于支持蒙虎,毕竟他并不认为蒙虎那番话有什么错。
  更何况,他与蒙虎、还有蒙遂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若此刻他不帮蒙虎说话,可能过段时间他自己也得栽进去。
  想到这里,他宽慰蒙羑道:“长老,阿虎并非池中之物,晚点成婚其实也不要紧,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合适的……”
  “更合适的?赵国女子么?”蒙羑略带冷笑地说道。
  “赵国女子?”蒙仲有些不解。
  见此,蒙羑便指着远处的蒙虎冷笑道:“你问那小子,他说要娶什么赵国女子。”
  蒙仲回头看了一眼蒙虎,心中顿时明白过来。
  不得不说,赵国确实盛产美人,至少蒙仲、蒙虎等人当初跟随在赵主父身边时,邯郸宫内几乎到处都是美貌的赵国宫女,甚至于在邯郸邑、肥邑那种地方,他们还曾见到过带有几分异族特色的混血赵女,比如说混有白狄血脉的赵女,鼻梁高挺、肤色白皙,相比较颇为常见的中原女子,确实有几分异族特色。
  但显然,这种事是无法被蒙羑所接受的。
  毕竟蒙氏一族虽然目前没落了,但怎么说也是「子姓」之后,自商国遗留下来的贵族,自然会注重家族的血统,因此哪怕家族通婚,对象基本上也是「子姓」之后的其他家族,比如说葛氏、萧氏、乐氏、向氏等等。
  倘若蒙虎真敢带一个混有白狄血脉的赵国女子回家,他祖父蒙羑保不定会气成什么样子。
  这不,蒙羑首次严厉警告他的宝贝长孙:“混小子,你若敢胡来,看老夫打断你的腿!”
  见祖父作势要继续追赶自己,蒙虎吓得赶紧跑没影了。
  见此,蒙羑也有些没辙,转头对蒙仲说道:“阿仲,你跟阿虎关系最好,你替老夫看着他,莫要叫他胡来。”
  蒙仲点点头刚想回话,就见蒙羑忽然好似想到了什么,眉开眼笑地看着蒙仲说道:“阿仲,话说你跟阿虎同岁对吧?老夫有一个向氏一族出身的旧交,他……”
  听到这里,蒙仲浑身一个激灵,连忙说道:“长老,我去劝劝阿虎……您别着急,别着急啊。”
  说着,他转身就走,全然不顾蒙羑在身后喊他。
  “这两个小子……”
  看着蒙仲逃也似离去的背影,蒙羑忍不住笑骂起来。
  在旁,家司马蒙挚笑着说道:“父亲,我劝您啊就省省心吧,你没听蒙鹜阿兄说么?阿仲在赵国时,那可是赵王的近卫司马,手底下执掌一帮不亚于魏武卒的赵兵,阿虎亦曾多次卒长,再加上蒙遂,他们族兄弟三人在赵国时可是风光地很,见过了大城邑的女子,哪里会还看得上小地方的女子?”
  “小地方的女子怎么了?怎么说也是子姓贵胄之后!”蒙羑瞪了一眼次子。
  “好好好。”蒙挚笑着摊了摊手,旋即看了一眼蒙仲、蒙虎二人逃离的方向,略带惊讶地说道:“话说回来,阿虎这小子力气大有长进啊,我方才按着他时,明显可以感觉到他有所收力……”
  “……”
  蒙羑捋着胡须默然不语,从他略有些失神的眼眸不难看出,他恐怕是想起了他战死在滕国的长子,也就是蒙虎的父亲蒙擎。
  不得不说,滕国一战,蒙擎力擒勇猛的滕国君主滕虎,一度成为蒙氏一族的骄傲,只可惜蒙擎亦因此而死,每每想到长子的过世,蒙羑便痛心疾首,这使得他将莫大的期待放在他的大孙子蒙虎身上。
  “回头你好好磨砺一下阿虎。”
  蒙羑捋着胡须说道:“阿虎不像阿仲、阿遂那两个孩子般机智,他性格鲁莽,老夫恐他日后……总之,趁他现在还在族内,你好好磨砺一下他的武艺。”
  “儿子知道了。”蒙挚点点头说道。
  而此时,蒙仲与蒙虎已经逃到了蒙遂的家中。
  没想到的是,跟蒙虎在家中的处境一样,蒙遂亦被祖父蒙荐逮住商量着有关于婚娶的事,以至于当蒙仲、蒙虎二人前来拜访时,蒙遂简直如获大赦。
  蒙遂的祖父,即是族内的宗祝蒙荐,是以往最照顾蒙仲一家,且将蒙仲视为自己亲孙子一般的长老。
  当初正是蒙荐,带着蒙仲前往庄子居,让蒙仲有机会成为了庄子的弟子,不可否认是族内对蒙仲帮助最大的一位长老。
  相比较蒙仲到时鸡飞狗跳一般的蒙虎家,蒙遂的家中则颇显平静,祖孙二人心平气和地商量着有关于婚娶的事,这可能是因为长老蒙荐性格不似蒙羑那般暴躁,也可能是因为蒙遂并未当面顶撞其祖父。
  当然,并未出言顶撞,这并不意味着蒙遂就会接受长辈强加在他身上的婚事,毕竟蒙仲、蒙虎、蒙遂三人,都是个人主观非常强的人,区别仅在于蒙虎会当面说出来,而蒙遂只是将其放在心底,另外找寻机会,设法将他不满意的婚事破坏,直白地说,属于那种较为“阴”的性格。
  “阿仲啊,今年有何打算?”
  见蒙仲、蒙虎前来,长老蒙荐便打消了继续与孙子蒙遂商量婚事的念头,转而询问蒙仲对于今年的打算,毕竟他对蒙仲同样看重。
  听闻此言,蒙仲恭敬地回答道:“今年……暂时还未想好。应该会留在夫子那边继续学业吧。”
  “不再游历一番么?”
  蒙荐好奇地问道。
  因为据他所见,蒙仲、蒙虎、蒙遂三人去了一趟赵国后,简直与之前判若两人,举手投足间都有了些大将之风,不愧是在赵国经历过大场面,指挥过诸多军队,相比较留在族内的蒙横、蒙珉等族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是故,蒙荐其实更支持蒙仲、蒙虎、蒙遂几人再到其他国家闯荡一番,能否在那里立足并不重要,哪怕像此前那次从赵国狼狈逃回宋国亦不要紧,关键在于这几个后辈的眼界因此开阔了许多,这远不是窝在蒙邑这个小地方能带来的。
  “暂时应该没什么机会……”
  蒙仲如实地向长老蒙荐解释。
  在他心底,他其实有意到魏国去转一转,一来能增涨见识,二来也是尝试看看能否让魏国与宋国结盟。
  不得不说,魏国素来是风云际会之地,许许多多足以影响整个中原格局的大事,都有魏国的参与,或者说,有魏国被牵扯其中。
  但同时,魏国也是中原各国中,国内勾心斗角之事最激烈的国家。
  倘若蒙仲早生十年,他就有机会前往魏国,见识一番张仪、田需、公孙衍三人为争夺魏相而展开的勾心斗角。
  张仪,无需赘述,曾时当代“仅一人就足以让诸国恐惧”的大丈夫,不过自从他被看不起说客的秦武王嬴荡逐出秦国后,张仪便从此褪去了身上的光环,黯然回到了故国,即魏国。
  而此时在魏国,还有他的仇敌“犀首”公孙衍。
  张仪与公孙衍的恩恩怨怨,不得不说是当代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奇事。
  最初公孙衍是秦相,主张「连横亲秦」,而那时他的对手,是赵国赵肃侯时期的苏秦,魏国魏惠王时期的惠施,后二者,皆主张「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苏秦最初营造的「六国抗秦」之势,就是被公孙衍所破坏——公孙衍说服了齐国,趁机攻打赵国,使得赵肃侯因此责问苏秦,迫使苏秦逃到燕国。
  随后,苏秦的师弟张仪横空出世,抓住公孙衍的把柄,取代后者成为秦相,随后不久又来到魏国,逼走魏相惠施,欲迫使魏国臣服于秦国。
  而此时,公孙衍为了报复张仪、报复秦国,则先张仪一步来到了魏国,接替惠施扛起了「合纵抗秦」的旗帜,坚决抵抗以张仪为首的亲秦势力。
  最终,张仪被公孙衍逐出魏国,公孙衍扳回一局。
  至于田需,则是魏国的权臣。
  他与惠施私交很亲密,因此当张仪在魏国的那段时间,田需亦帮助公孙衍对抗张仪。
  但在张仪被驱出魏国后,田需与公孙衍便成为了政敌,前者抓住公孙衍组织「五国伐秦」败北一事,在魏襄王魏嗣面前中伤公孙衍,导致公孙衍失去君主的信任,只能投奔韩国,随后不久出任韩相。
  但话说回来,公孙衍也不是那种甘心吃亏的人,在前往韩国前,他在魏襄王魏嗣面前推荐了齐国的公子田文担任魏相。【PS:当时田文的父亲、齐相田婴还没死,所以田文不能称作薛公。】
  于是不久之后,魏国国内又展开了齐公子田文与魏国臣子田需之间的争斗。
  随后数年,还要加上因为韩国战败于秦国后再次回到魏国试图争夺相位的公孙衍,以及被秦武王嬴荡驱逐出国、无奈之下只能回到魏国争夺相位试图重新实现抱负的张仪,总而言之,魏国的政坛可谓是中原诸国中最混乱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田需、公孙衍二人,皆与惠施有着很不错的交情,倘若蒙仲早生十年投奔魏国,只要他不参合到这两人对于魏相的争夺当中,想来田需、公孙衍二人看在惠施的面子上,都不会针对他。
  顺便,蒙仲还能有机会拜见一下张仪这位当世的大丈夫。
  但很可惜,眼下却非前往魏国的最佳时机。
  一来是田需早已经病故,而公孙衍,亦在更早的时候因为被田需设计,随后被魏王误杀,就连大丈夫张仪,亦在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在魏国实现抱负的情况下,在魏国郁郁而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