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638

  “阿弟!太子面前你胡说什么?”向触有些窘迫地呵斥了弟弟向恺,同时惊讶地看向了蒙仲。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他弟弟向恺对那名年仅十七岁的主将是抱持怀疑的,然而方才他弟弟的口吻中,却明显带着几分敬意,这让他感到很意外。
  见向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蒙仲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先在这边好好歇养,若明后两日齐军攻城急切,那时候我自会启用伤兵,介时你就能回去了……”
  “不能立刻让我回去么?”向恺有些不满地说道。
  蒙仲微笑着摇了摇头。
  “那也只能这样了……”
  在向恺无奈的叹气下,太子戴武带着蒙仲离开了。
  在离开的途中,太子戴武笑着对蒙仲说道:“看来纵使不用我出面,蒙卿在军中亦逐渐开始有了威望……也对,以蒙卿的才能来说,这是必然的。”
  “太子过誉了……”
  正如太子戴武所言,经过了今日的攻城战,曾经对蒙仲抱持怀疑的向恺,此刻对这名年轻的主将充满了敬意,以至于当太子戴武与蒙仲离开时,向恺一直目视着他们离去。
  这使得他兄长向触都感觉有些奇怪:“阿弟,我怎么感觉你对那小子变了态度?”
  “是蒙司马!”
  向恺纠正了兄长的话,旋即目视着蒙仲离去的背影,由衷说道:“阿兄今日不在北城墙,因此不知,否则,你必然会像我一样,改变对那名少年的看法……那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主将,怪不得太子对其那般器重。”
  听了这话,向触很是不解,毕竟他是东城门的守将,也是今日唯一没有遭受齐军进攻的方向,他当然不清楚发生了北城门这边的事。
  在告别向触、向恺兄弟后,当晚太子戴武带着蒙仲访问了每一名受伤的伤兵,以至于安慰过每一名伤兵后,时间早已到了次日的丑时,这使得错过了晚饭的他们无不饥肠辘辘,但换来的,却是逼阳城内每一名安慰过的伤兵无不对太子戴武的到来与安慰感到惊喜,感到激动,且士气爆棚,恨不得提着兵器再与齐军拼杀一回。
  不为别的,只为太子戴武的礼遇。
  “想不到,竟然会是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士卒们的爱戴……”
  在前往最后一处伤兵营的途中,太子戴武颇有些感慨地对蒙仲说道。
  蒙仲闻言笑了笑,反问道:“不然呢?”
  只见太子戴武轻轻握了握拳头,笑着说道:“我亦曾读过兵法,曾经亦渴望带领兵将击败进犯的敌军,凭此赢得士卒的爱戴,就像宋王,而不是……”
  说到最后,他稍稍有些惆怅。
  “太子殿下所言,恕我不敢苟同。”蒙仲摇了摇头,劝解太子戴武道:“一支军队,首重乃是看军心能否能凝聚,至于士卒的实力、主将的能力,关系是有,但比不上军心……纵使是一支平民组成的军队,只要他们能坚守一心,不畏生死,哪怕是面对魏武卒,亦有一战之力;否则,倘若军心涣散,纵使是强如魏武卒,亦会遇到他们无法击溃的对手……今日太子安抚伤兵,避免了那些伤兵因伤势而士气低落,甚至于影响到其余士卒的士气,这才是对逼阳帮助最大的事。至于带领兵卒击退进犯的敌军……”他微微笑了笑,半开玩笑地说道:“若是太子戴武能面面俱到,还需要军司马做什么?”
  听闻此言,跟在他们身后的一队近卫笑出声来,连带着太子戴武亦笑了起来。
  “先去弄点东西吃吧?昨晚就没吃什么。”
  “好。”
  待等太子戴武与蒙仲随便弄了点吃食填饱肚子,此时已是寅时二刻,距离天亮只剩下寥寥一个多时辰。
  “今日齐军会来攻城么?”太子戴武问蒙仲道。
  “十有八九。”蒙仲点点头,解释道:“昨日虽然齐军付出了很大伤亡代价亦没能攻上城墙,但我观齐军士气未泄,因此今日,那田敬多半会继续攻城,不给我等喘气机会。甚至于,明日、后日,说不定田敬会连续攻城……”
  听闻此言,太子戴武长长叹了口气。
  “太子殿下先去歇息一阵吧。”
  “睡不着。”
  太子戴武摇了摇头说道:“见过那些伤兵的伤势,我哪里还睡得着呢?戴武虽不通兵事,但至少,请让我与蒙卿一同,亲眼见证这场战事,见证我宋国儿郎的英姿。”
  见太子戴武态度坚决,蒙仲也不再劝说,于是与前者一同回到北城门的城楼上。
  此时,代蒙仲守在城楼上的蒙虎,正靠躺在一根柱子下呼呼大睡,鼾声如雷,看得蒙仲暗暗摇头。
  不过他并未叫醒蒙虎,毕竟在昨日蒙仲亲自增援向恺的同时,蒙虎亦率领另外一支宋军增援了另外一侧城墙上的宋兵,不夸张地说,当时蒙虎比蒙仲还要英勇,以至于战后已有一部分宋兵对蒙虎心悦诚服,恭恭敬敬地唤蒙虎为卒长。
  越过鼾声如雷的蒙虎,太子戴武与蒙仲走到城楼内,喝了些酒水提提神。
  待等到时辰前后,齐将田敬、田触、田达三人果然卷土重来,仍然像昨日那般布局,在城外排兵布阵,准备进攻城池。
  诚然,城外的齐军人数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但逼阳却胜在城墙坚固,且守城士卒万众一心,这让蒙仲坚信,纵使田敬当真连续攻打逼阳数日,他逼阳亦能抵挡得住。
  果然,当日的攻城战,逼阳宋军依旧无惊无险守住了城池。
  在这种情况下,齐将田敬只能不计伤亡,连续进攻逼阳,以至于在七月十六日、十七日已连续攻城两日的情况下,齐军又于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持续攻城,一连攻打了逼阳整整五日。
  别说逼阳城内的宋军因此筋疲力尽、伤亡巨大,而齐军亦是如此,甚至于齐军的消耗与伤亡比逼阳城还要大。
  而在此期间,正挥军攻打彭城的田章得知此事,连忙将战事交给邹习,日夜兼程返回逼阳一带。
  逼阳能守住,田章对此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田敬连续攻打逼阳五日,竟然一次也没有成功攻上城墙,这才让田章感到吃惊,以至于他立刻来到了逼阳一带,准备亲自督战。
  若是他齐军始终无法真正威胁到逼阳,那就意味着,他们离攻破这座城池还差得很远。
  『到底是谁在指挥宋军?』
  苦思冥想足足一两个月,田章还是不得其解。
  他只是有种不好的预感。
  即他“名将匡章”的赫赫之名,搞不好要毁在宋国,毁在一个远远不如秦国强大的国家。
  谁让他这个击败了强秦的名将,却连一个小小的弱宋都无法击败呢。
第205章
孤注一掷(一)
  七月二十日,也就是齐军连续进攻逼阳城的第五日。
  在黄昏前,从独山日夜兼程赶到逼阳一带的田章,带着一小队人远远观望着部将田敬对逼阳城的进攻。
  虽然并非全程观战,但就田章所见,他的副将田敬在指挥攻打逼阳城时并无差错,按部就班、颇有章法,但只可惜就是无法攻上逼阳城的城墙。
  黄昏临近,田敬无奈下令撤兵,此时田章这才吩咐驾驭战车的士卒驾车上前,与田敬相见。
  “章子。”
  “唔,田敬,辛苦了。”
  “不辛苦,只是……唉。”
  在彼此寒暄时,田敬回头看了一眼逼阳城的城墙,带着几分懊恼说道:“这逼阳,简直不亚于函谷关。”
  听到这话,田章不禁有些惊诧,毕竟据他了解,田敬并非那种故意抬高敌人来逃避责任的人。
  “怎么说?”他问道。
  只见田敬目视着远处的逼阳城,沉声说道:“迄今为止整整五日,我率麾下军队进攻逼阳,每日参战士卒人数皆在一万人上下,战后死伤一半左右,纵使逼阳城内的宋军伤亡稍小,但大致估算伤亡至少也在一万五千以上……可即便如此,逼阳城的防守却丝毫未见减弱,宋军的士气依旧高昂,反而是我军的士卒快支撑不住了……”
  “宋军的士气依旧高昂么?”田章闻言亦看了一眼逼阳城。
  如果说此前他们对逼阳城的防守兵力并无大概了解,但随着田敬连续进攻逼阳城整整五日,城内的大致兵力,差不多也被田敬摸地一清二楚了。
  田敬不知什么原因,逼阳城内原本可能只有不到两万的军队,直到他第四日攻城时,戴盈之率领约六千士卒从北面赶来支援城池,换而言之,逼阳城的守军差不多在两万五千人左右——事实上,逼阳宋军的兵力其实还要更多,只不过戴不胜、戴璟、乐毅等人率领约一万八千人千里迢迢前往偷袭齐国腹地,这才使得逼阳一带的宋军人数远远少于齐军。
  “是因为宋太子戴武的关系么?”田章皱眉问道。
  在他看来,在这种情况下仍能激励逼阳城内宋军奋力抵抗,恐怕也就只有太子戴武了,毕竟此人乃是宋国的太子储君,其坐镇逼阳,自然能大大鼓舞逼阳城内的宋国军民。
  一个太子戴武,再加上一个“嬴疾”,想要攻克这座逼阳城,着实难度很大。
  “应该是了。”
  田敬点点头,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说道:“不过,北城墙这边好似并非宋太子戴武指挥,而是另外一个人,这个家伙每次都能精准把握我军的势头,待我军攻势稍缓时,他立刻抓紧机会轮换士卒,让力竭、负伤的士卒撤回城内,同时立刻补充体力充沛的士卒;而待我军攻势急时,他则每每及时派兵增援,甚至于亲自率人增援城墙,以至于我军每一波攻势,皆被此人硬生生挡下……”
  听闻此言,田章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沉声问道:“此人是谁?”
  “不清楚。”田敬摇了摇头说道:“只知道城上的宋卒都称其为‘佐司马’。”
  『佐司马……换而言之即太子戴武的副将,唔,看来此人就是那个“嬴疾”了!若是有机会的话,还真想见他一见。』
  最后瞥了一眼逼阳城,田章与田敬一同返回了营寨,商议明日复攻逼阳之事。
  他们都很清楚,倘若来日还是无法攻陷逼阳的话,那么为了他军中士卒的战力考虑,他们必须进行一次整顿歇养,以便士卒们恢复体力,而就这意味着,攻陷逼阳的这个目标将不得不再次延后。
  而此时,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齐军徐徐撤离,守城的宋军士卒们不由地欢呼起来,哪怕他们也知道,明日齐军仍会卷土重来。
  “佐司马,齐军已退,您先喝口水吧。”有一名机灵的宋兵端着一只碗走到蒙仲身边,恭敬地说道。
  “有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