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638

  正因为这些打击,虽然赵王何这些日子并未短缺食物与饮水,但乍一看还是显得精神萎靡。
  “臣乃奉阳君麾下行司马廉颇,拜见君上。”
  当日傍晚前后,待赵王何众人逃离鸡泽,与廉颇汇合之后,廉颇亲自前来拜见赵王何。
  “此番多亏卿了……”赵王何点点头,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廉颇。
  可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也可能是为了拉拢廉颇,李跻在旁提及了廉颇昨晚的赫赫战功:“君上,您恐怕不知,昨日廉司马夜袭胡潜、彭质那两个叛将的营寨,以寡破众,亲手斩杀了胡潜,且重伤了彭质……”
  听到这一番话,赵王何心中很是惊讶,惊讶说道:“奉阳君麾下,竟也有这等年轻的猛士。”
  说罢,他上下打量着廉颇。
  说实话,廉颇今年二十九岁,虽然正处于人的巅峰时期,姑且也算得上是年轻少壮的将领,但这也要分跟谁比。
  如果跟阳文君赵豹那些人比,廉颇自然是年轻,但若是跟另外一位——跟赵王何因为“年轻”这个词而联想到的蒙仲相比,廉颇就谈不上什么年轻了。
  『蒙仲……』
  一想到蒙仲,赵王何的心便不由得沉了下来,甚至于有些隐隐作痛。
  蒙仲与他年纪相同,且二人聊得颇为投机,再加上赵相肥义此前的举荐,这使得赵王何一度将蒙仲视为自己将来的肱骨近派——用肥义的话说,待他老死后,蒙仲将会接替他,抗衡来自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派的压力。
  然而沙丘事变的当日,在那日的深夜,蒙仲回覆信期时那冷漠的言辞与态度,却让赵王何感到深深的失望,甚至于,隐隐有种遭到背叛的感觉。
  想到此事,赵王何对于自己逃出生天的欢喜,亦不禁减淡了几分。
  最终,赵王何勉强挤出几分笑容对廉颇说道:“廉卿,寡人会记得你的功劳。”
  “君上言重了。”廉颇抱拳谦逊地说道,心中对此也感觉有点奇怪。
  明明前一刻赵王何还很欢喜的,仿佛要细问昨夜他夜袭叛军的经过,可不知什么原因,赵王何突然就失去了兴致。
  虽然赵王何突然间兴致大减,但廉颇也不好多问,于是便询问赵王何道:“君上,您接下来有何打算?”
  听闻此言,赵王何转头看向信期与阳文君赵豹——除肥义以外,至今为止拼死保护着他的信期、赵豹二人,得到了赵王何完全的信赖。
  见此,信期立刻说道:“君上,胡潜、彭质二人被廉司马偷袭,兵败而退,势必投奔公子章,公子章得悉此事后,相信定会立刻率军来攻,臣以为,君上应当立刻返回邯郸……”
  “不,信期,寡人想留在这里,等待安平君与奉阳君的援军!”
  赵王何忽然摇摇头打断了信期的话。
  “君上?”信期满脸惊愕。
  只见赵王何长吐一口气,正色说道:“肥相辅佐寡人多年,对寡人忠心耿耿,此番落入……落入公子章手中,生死不明,寡人岂能弃他而去?更何况,主父还在公子章的手中。”
  “这……”
  信期摇了摇头,皱眉说道:“这太凶险了……”
  就在这时,阳文君赵豹在旁打断了信期的话。
  只见阳文君赵豹深深看了一眼赵王何,旋即对信期说道:“信期,只要待赵成、李兑二人率援军抵达,君上回不回邯郸,皆不要紧……其实老夫倒是倾向于君上留在你我身边,万一公子章派一支军队袭击邯郸呢,谁能保证邯郸城内没有公子章的内应呢?”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向赵王何,劝道:“不过老夫以为,君上您还是得先回一趟邯郸,下达诏令,将公子章举兵谋反一事公布于众,毕竟公子章麾下原本就有三四万代郡军,此番又挟持了主父,保不定会假借主父的名义行叛乱之事,介时,忠于主父的军队不知究竟,难保不会被公子章利用。”
  “阳文君言之有理。”在旁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赵王何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阳文君赵豹的建议。
  见此,赵豹又对众人说道:“公子章在得知胡潜、彭质二人的败绩后,相信定会立刻率大军前来追击,此地不宜久留,需尽快撤离。”
  于是乎,廉颇下令麾下的士卒烧掉了他昨晚占据的营寨,保护着赵王何徐徐向邯郸方向撤离。
  而与此同时,公子章麾下将领彭质已负伤逃回鸡泽东北侧的主营,将自己战败一事禀报公子章。
  不得不说,彭质昨晚侥幸在廉颇手中逃过一劫,但却身负重伤,浑身上下都绑着包扎伤口的布,看起来颇为凄惨,但公子章却丝毫没有体谅彭质,怒声斥骂。
  “什么?你说什么?你与胡潜二人,足足万余兵力,竟被人一次夜袭就丢掉了营寨,甚至于,居然连胡潜亦死在敌将手中?妙!当真是妙!……彭质,你说我该如何夸奖才好?!啊?蠢材!两个无能的蠢材,坏我大计!”
  说罢,公子章愤然抽出了腰间的佩剑,仿佛要一剑将彭质杀死。
  好在此时卫援与田不禋亦在帐内,见此情形,卫援连忙劝阻了公子章,代为求情道:“公子息怒,公子息怒。此时杀了彭质,亦无济于事,反而会动摇军心,不如让他将功赎罪……”
  期间,田不禋亦在旁劝说:“公子,事已至此,纵使您杀了彭质亦无法返回,还是想想如何补救吧。那支军队,定然是赵成、李兑等人派来援救赵何的军队,当务之急,是击退那支军队,继续将赵何围困于鸡泽境内。”
  听闻此言,公子章这才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怒气,愤然下令道:“卫援,你立刻率军前往鸡泽西侧,若袭击了胡潜、彭质二人的军队尚在那里,你立刻将其歼灭,务必不能让赵何逃出鸡泽!……我会派人传令田璜、翟丹二人率军支援你。”
  “喏!”卫援抱拳领命。
  此时,公子章又转头看向彭质,怒声斥道:“至于你……给我滚出去,若因为你二人以至于赵何逃离了鸡泽,看我日后如何……”
  “公子息怒,公子息怒。”
  卫援连连劝说着公子章,同时给彭质使了几个眼色,使彭质总算能活着离开帅帐。
  八月十三日,卫援、田璜、翟丹三将率领各自麾下的军队,陆续来到鸡泽的西侧。
  而公子章,则立刻再派人进入鸡泽境内,搜索赵王何等人的踪迹。
  到了那里后他们才发现,这附近只有一座被烧毁的营寨,并没有任何士卒的行踪。
  “不会是已经逃离了鸡泽吧?”
  当时田璜皱着眉头对翟丹说道。
  翟丹闻言长长吐了口气,默然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无法断定。
  他们很清楚,倘若果真被赵王何逃离了鸡泽,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当日,公子章在鸡泽的东北侧派兵,而卫援、田璜、翟丹等人驻军在鸡泽的西北侧,双方皆派士卒进入鸡泽境内搜查赵王何的行踪。
  但遗憾的是,此前赵王何所躲藏的那座丘陵,只剩下一地的士卒的尸体,却不见赵王何、信期、赵豹等人。
  得知此事后,公子章大为震怒。
  他岂会不知,赵王何、信期、赵豹等人已经逃离了鸡泽?
  恼怒之余,他问计于田不禋:“不禋,恐怕赵何多半已逃离了鸡泽,与赵成、李兑等人汇合一处,这该如何是好?”
  田不禋捋着小胡子思索了片刻,皱着眉头说道:“公子切莫着急,赵何等人逃离了鸡泽,这固然可惜,但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据说估测,对面最多就是赵成、李兑、赵豹三支军队的兵力,且其中赵豹麾下军队的兵力,其中七千人已在事发当日被击溃,充其量只剩下佐司马赵贲留守邯郸的四五千人,满打满算不超过三万人,哦,对了,另外还有赵希麾下的万余兵力,不过赵希暂时还被韩具堵在漳水,倒也不必过于担心……而公子麾下,单单代郡军就仍有近三万,这还未算上忠于赵主父的军队……”
  “主父?”公子章惊讶地问道:“你指的是檀卫与信卫?”
  “当然不是。”
  田不禋摇摇头,笑着说道:“檀卫与信卫虽然不可小觑,但还不足以决定这场内战的胜败。在下指的,乃是牛翦麾下的骑兵……在赵袑、赵希、许钧、牛翦四人当中,唯牛翦最得赵主父的信赖,是故赵主父才会将骑兵交予牛翦掌管。”
  “牛翦……”
  公子章微微点了点头。
  自他赵国施行「胡服骑射」改革后,战车逐渐被淘汰,而这些省下来的战马,赵主父花了巨大精力组建了一支骑兵,人数在两万人左右,这是赵国乃至整个中原目前唯一的一支骑兵。
  凭借这支骑兵,赵国击败了林胡、匈奴、楼烦等异族的强敌,维护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安稳。
  而这样一支新锐军队,自然会让国内诸多人眼红不已,无论是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亦或是公子章,然而,赵主父却将这支骑兵交给了牛翦掌管——若非对牛翦无比信赖,赵主父岂会将这支骑兵交给牛翦?
  想到这里,公子章狐疑地问道:“你是说,主父或会令牛翦助我一臂之力?”
  听闻此言,田不禋笑着说道:“事到如今,难道公子还在怀疑赵主父默许您夺回王位这件事么?……公子莫要忘了,若当时没有赵主父的默许,庞煖又岂会率领檀卫助您一臂之力呢?公子,赵主父是真心要助你夺回王位的……”
  『既是为了你,也是为了他自己。』
  田不禋在心中补了一句。
  公子章闻言点了点头,旋即问田不禋道:“那依你之计,眼下我该怎么办?”
  田不禋捋着胡须想了想说道:“无论如何,先将围困赵何等人失败这件事禀报于赵主父吧,让他也有个准备。”
  “唔!”
  当日傍晚,公子章与田不禋带着一队卫士,骑马返回沙丘行宫。
  因为鸡泽就在沙丘行宫的西南方向,因此公子章与田不禋返回行宫时,自然要经过信卫军驻扎的南郊,这就难以避免他们的行踪被信卫军士卒发现,且信卫军的士卒们将这件事禀报了蒙仲。
  “司马,方才公子章、田不禋等人带着一队卫士骑马返回行宫,似乎很匆忙的样子。”
  “唔?”
  在听到士卒的禀报后,蒙仲皱起了眉头。
  此时,蒙仲还未得知廉颇夜袭胡潜、彭质二将,且救出了赵王何这些事,但他却得知了田璜、翟丹等将领率领军队离开原本驻地这件事,这让他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若非是有什么变故,原本负责围攻鸡泽的田璜、翟丹二人,有什么理由率军从原本的驻地离开呢?
  想到这里,他对乐毅交代了几句,亦骑马返回行宫,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待蒙仲抵达行宫内的东殿时,公子章已经将赵王何脱困这件事禀报了赵主父,让赵主父大为不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