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矿工(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977

  这下酒厂的草台班子算是凑齐了,杨凌松了口气,窦云涛也是眉开眼笑,忽悠到两个信得过的帮手,心情大好,让柱子又去搬来一箱啤酒。
  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后,酒足饭饱,就在杨凌准备和几个兄弟一起离开的时候,被风骚迷人的烤肉店老板娘单独留了下来,理由是今天只收现金不接受刷卡。
  看着一帮兄弟怀着无比的鄙视和眷恋离开,杨凌欲哭无泪的倚门张望,活像一个受尽怨气的小媳妇。
  甄甜笑吟吟的走到他身边,看着他的样子不由咬牙切齿的拧着他的耳朵说:“你个小没良心的,害的姐姐昨天等到半夜,哼哼,走吧,姐姐今天给你讲讲烤肉店金牌店小二应该知道的八十一条店规……”
  ……
  痛并快乐的一夜过去。
  第二天上午快十点了,杨凌才拖着虚浮的脚步回到西山居别墅。
  别墅里静悄悄的,他伸个懒腰躺倒院子后面花棚架下的摇椅上休息一下。
  回想昨夜吃过清水丹后精神亢奋的甄甜疯狂的样子,他忍不住夹了一下腿,这个女人就是他床上的克星,他几乎整夜都没移动过,就是仰面朝天的躺着,然后做了整整一夜的蘑菇。
  爽的好伤心!他有一种内牛满面的冲动!
  眼前一道光幕弹出,两个中年道士的头像出现在光幕上,杨凌随手点下吴雁长的头像,不一会儿,头像闪烁了几下,吴雁长的影像出现在光幕上。
  “师傅~!什么事儿?”
  “你和薛道长最近在干什么?怎么没去挖矿?”杨凌懒洋洋的问。
  吴雁长有些尴尬的说:“师傅,不是弟子偷懒,最近有点儿忙,所以没去挖矿!”
  杨凌撇撇嘴,心说你们道人天天打坐悟道,要不然就是云游四海感悟自然,忙个屁呀,不过嘴里却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对于我们道士来说算是一件大事!”吴雁长想了一下说,“阴历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后天,是清虚元妙真君的诞辰,这算是我们道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所以我们都要去武当山朝拜祭奠,参加诞辰纪念……”
  杨凌打断他的话,“这个清虚元妙真君是哪个神仙?”
  吴雁长抹抹额头的虚汗说:“清虚元妙真君是张真人的封号!”
  武当山,张真人!
  杨凌浑身一振,他所知道的最著名的姓张的道士就是张三丰了,想起电影中中原武林教派围攻武当山,逼问张翠山关于金毛狮王谢逊下落的时候,正值一百零三岁寿辰的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大发神威的场景,一百多岁啊,老道士竟然宣称每天早上起来还能一柱擎天,当时杨凌特羡慕,于是激动地问:“张真人是不是就是张三丰!”
  “是的!”吴雁长恭恭敬敬的回答,不过心里对自己这个捡来的师傅也是有些无语,这个年轻的师傅神神秘秘不说,同是修真练道的人,竟然不知道张真人的封号,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因为这个封号明朝就有了,已经传了几百年,早就已经响誉天下。
  杨凌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那就是说这个节日还比较热闹啰!”
  吴雁长再次抹抹额头的虚汗急忙点头,“是的,张真人是我们道教一个开山立派的祖师,地位尊崇,如今全国各处还有香火的道观几乎都会安排德高望重的道士去参加这个诞辰纪念,我们云台观和万寿八仙宫同属于全真派,上个月就接到武当山管理处的通知和武当同道的邀请,一直都在筹备这件事,我们今天就准备出发的,这次除了祭奠张真人,还有不少海外的同道前来听道讲经,加上国内的道徒,人数据说有上千人,这还不算到时候凑热闹的游客和慕名而去的俗家修士和正一同道,估计有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吧,热闹是肯定的。”
  杨凌想着酒厂如今有窦云涛和高文峰他们负责,烤肉店有柱子和甄甜负责,自己眼下没啥事儿,干脆前去凑凑热闹。
  而且……他还有一个打算,道士这个群体,比起其他的世俗的人来说,比较好忽悠,自己要继续发展,要把丹药换成钱,这个群体是最容易接受也最不容易出问题的,说不定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忽悠几个免费的矿工。
第393章
火车上的道士
  一想到几千个道士,他就仿佛见到了几千个直立行走的取款机,一个个钞票吐的满天飞,追着要跟他买丹药。
  “嘶~!”杨凌抹了一把口水说:“既然是全国的道教盛事,我也去看看吧,等到了武当山我再联系你,对了,你给薛道长也说一声,到时候就说我是一个野道……呃~!俗家道人。”
  接下来杨凌又给老四楚原打了个电话,让他尽快安排人把林老送回来。
  不过楚原也在电话里告诉了他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自从上次杨凌离开后,沙漠土壤化的速度突然加快了许多,范围扩大不少,原来专家估算的数据全部被推翻,特别是中央那个绿色的泥坑两三天竟然扩大了近一百米,而且还在持续的扩大之中,不过速度要减缓不少。
  杨凌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是自己给命元兽吃了元能晶石的原因,他也没去多想,只是让楚原他们密切监控,小心谨慎,千万不要靠近中央区域。
  打完电话,他用手机在网上订了一张第二天上午去武当山的火车票。
  其实从长安到十堰距离不到三百公里,开车也可以,甚至如今开改进后的二代飞车也没问题,不过想到到时候人山人海的场景,他有点儿不确定到时候有没有地方停。
  ……
  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杨凌心里很是感慨,长这么大,还真的没怎么坐过几次火车,而硬座他还是第一次坐,以前单位出差坐过几次火车都是硬卧,还别说……座位真的有点儿硬,除开开始有点儿新奇之外,个把小时后他就不停的把腿在小餐桌下塞来塞去,窄逼的空间让他感到很难受。
  旁边坐的是一个中年胖子,体恤加大裤衩,上车就拿着一个手机在看电影,基本上很安静。
  对面坐着一个老头儿,看起来大约六七十岁,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居士服,头发花白,还留着几缕白胡子,看起来颇有些飘逸的样子。
  老头儿旁边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靠在椅背上带着耳机听歌,因为是夏天,穿的很清凉,两条白生生的大腿露出来,用手机看电影的胖子一双眼睛一会儿偷偷看一眼……一会儿偷偷看一眼,忍不住喉结还耸动几下。
  杨凌如同一个肉虫不断地在座位上动来动去,对面的老头儿有些忍不住了。
  “小朋友,忘我独神,心宜气静,清心如水,波澜不惊,这坐火车,空间狭小,要静心,你这样动来动去没有丝毫的效果!”
  杨凌老脸泛红,尴尬的说:“不好意思,第一次坐硬座,还不习惯!”
  老头儿微笑一下说:“我看小朋友眉宇舒展,气韵悠长,不像是坐不住的人啊,反正闲着没事儿,我传给你一篇道家的清心诀,你照着试试?”
  杨凌还没来得及开口,身边的胖子却一下坐直了,放下手机惊讶地说:“大爷,这清心诀是武功吗?”
  呃~!老头儿有些尴尬的摇摇头,揪着胡子说:“清心诀就是几句四字词语,烦躁的时候闭着眼睛念几遍,或许就能让心情平静下来,不是什么武功!”
  胖子立刻没兴趣了,杨凌却是很惊讶地看着老头儿,他刚才就一直觉得这个老头儿有点儿奇怪,气质和吴雁长有些相似,于是问:“您是个道士?”
  老头儿愣了一下笑着说,“小朋友眼神儿不错,老头子正是一个道士。”
  “那您怎么没穿道士服?”杨凌奇怪的问。
  老头儿脸皮微微的抽抽了几下,“小朋友可能还不知道,道士有好几种,穿道服的那是全真教派的,除了全真教派,还有另一个教派平时是不穿道服的,比如正一派,我就是正一派的道士,所以一般不穿道服。”
  糗大了!不经意之间就丢了个脸。
  杨凌尴尬的脸都红了,恨不得在火车地板上挖个缝钻出去。
  “呵呵,小朋友别在意,正一和全真是道家的两个不同的派别,装束和习惯都不同,你们年轻人弄不清楚也不奇怪!”
  老头儿可能是坐火车也无聊,又或许是看杨凌根骨精奇有忽悠的潜质,所以就慢慢给他解释了一下道士的区别。
  “全真教的祖师是王重阳王真人,创始地就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王真人一生博学,精研佛道儒三家之长,他认为清静无为才是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璞归真,识心见性,所以主张弟子必须出家,戒杀戒色,苦修本心,王真人羽化登仙之后,他的七个弟子把这种理念进一步传播扩大,就形成了现在的全真教派,他们平时要穿道服,梳发髻,不吃肉,不喝酒,不娶妻生子,跟寺庙的和尚差不多,他们炼丹修身,清修苦练证道。”
  老头儿说到这里似乎很有点儿不屑,微微的撇了撇嘴。
  “那您这个正一教呢?”杨凌好奇的问。
  “正一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张天师,主张以正驱邪,创始地是在四川的青城山,后来往北迁移至龙虎山,正一教的教义更加贴合道法自然的理念,尊三清道祖,不戒荤腥,不戒酒肉,可以娶妻生子,不用天天穿道服,心念通达,体悟自然规律,道中弟子行走世间,习黄老之术,画符念咒,驱鬼辟邪,为民间除害……”
  老头儿说的口沫乱飞,杨凌也大概知道了道家这两个教派的区别,平常人眼中一本正经手持宝剑,斩妖除魔的道士,就是全真派的,吴雁长和薛道士都是,几乎天天穿着道袍,另一种摇着铃铛,拿着桃木剑做法事、跳大神,烧符念咒,赶尸驱鬼的就是正一派,似乎想想,这种道士见的更多,拿着小旗摆个地摊儿,更像江湖骗子,看一眼掐指一算就说你两眼发黑将有血光之灾,得花钱,花很多的钱做场法事。
  老头儿说着说着慢慢停下来,他被杨凌看的有些发毛,干笑几声说:“小朋友,我看你精血旺盛,眉宇清明,当是一个多运多福的人,你这种心正气足的人非常适合我们正一道的修行,要不要考虑跟我学习一下画符驱鬼之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造福大众……”
第394章
出手救人
  杨凌赶紧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
  尼玛!江湖流传的段子果然不是假的,要是这老头儿再从怀里掏出一本九阴真经就更加像骗子了。
  老头儿有些遗憾,伸手往怀里摸去。
  杨凌哆嗦了一下,冷汗都下来了,他盯着老头儿的手,如果他真的掏出来一本武功秘籍,自己马上去跟别人换个位置。
  老头儿的手拿出来,杨凌送了一口气。
  还好,他抹抹额头。
  老头儿拿出来的是一个小瓶子,打开后从里面倒出来十几粒药丸一把塞进嘴里,然后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杨凌眼睛一亮,难道这老头儿自己也会炼丹,于是等老头儿喝完药问:“这是您自己炼制的丹药?”
  老头儿愣了一下摇摇头,眯着眼睛说:“只有全真派的才炼丹,我们正一派怯病强身都用符咒。”
  说完他手在身上一抹,一张三寸长两指宽的黄色符纸出现在他手里,老头儿把符纸递给杨凌,杨凌接过来看了几眼,有些羞赫,上面用红笔画着弯弯曲曲的图案,完全看不懂。
  好高深!虽不明,但觉厉!
  杨凌恭恭敬敬的把符纸还给老头儿,然后指着药瓶疑惑地说:“既然您平时都用符纸怯病,为什么还要吃药?”
  老头儿脸皮抖抖了几下说:“我说的画符怯病指的是邪气入体,久病不愈的那种,前几天在咸阳帮一家人做法事,几乎三天三夜没合眼,老头子我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如何顶的住,腰酸背痛,买点儿中成药调理一下身体。”
  说完,老头儿把瓶子转过来,上面写着“六味地黄丸”几个字。
  杨凌顿时哭笑不得。
  接下来,老头儿似乎也知道杨凌不是个愉快的聊天对象,于是闭着眼睛开始打盹。
  杨凌跟老头儿这么一番打岔,也没有了开始的难受,于是也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看着看着,脑袋一歪靠着窗户睡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9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