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摸金校尉的那些年(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313

  桥边上的那些残破古董,显然就是这些鬼大爷的赏赐!
  难怪这富商一没工作,二没开厂,却天天花天酒地的睡小姑娘,敢情钱全都贩卖古董赚来的。这次他肯定不知道从哪儿探听到消息,知道这座山里有大墓,所以才请人半夜三更的来唱阴戏,跟鬼换古董。
  既然看穿了富商的阴谋,胖子外公又怎么会让对方奸计得逞?于是一边唱戏,一边想着怎么才能全身而退,又不触怒河边那群听戏的鬼魂。
  本来遇到这种情况,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一直唱,唱的太阳升起来,那些听戏的鬼就一哄而散了。可胖子外公已经连续唱了一下午,嗓子都哑了,哪还能继续唱下去?更何况屁股后面还带着两个小徒弟,一旦让他们露出马脚,那在场的一个也别想活。
  于是胖子外公牙关紧咬,果断选择了另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混入这些孤魂野鬼的队伍当中!
  “混进去,怎么个混法。”我听的津津有味:“一个大活人混进鬼群当中,怎么可能不被发现?”
  “呵呵,这个我外公自有办法。”胖子笑道:“唱阴戏时戴的鬼面具,上面的嘴唇和眼睛并不是用颜料画的,而是用死人血画的。死人血本身就带着阴气,有了阴气的遮掩,一时半会还真不容易被鬼发现。我外公当时就想,他娘的左右是个死,还不如拼一把!于是带着两个徒弟就跳进了黑压压的鬼群,那些孤魂野鬼一看没戏听了,顿时便炸了锅。”
  “那后来呢?”我着急的问道。
  “后来……”胖子微微的叹了口气。
  其实后续的故事并不长,因为自从那一晚过后,胖子的外公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他的两个徒弟更惨,大徒弟淹死在了桥下,二徒弟变成了傻子,每天除了傻笑,就是神神叨叨的跟人描述着那天晚上的阴戏。
  胖子之所以知道这件事,也是母亲告诉他的。
  我没想到胖子家竟然还发生过如此诡异离奇的事情,今天这么一听,再看一眼村口那些红嘴唇好像僵尸一样回家的村民,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我说胖子,这事儿是真是假?”对于牵扯到鬼的事,我还是有些不相信。
  “废话!胖爷我虽然喜欢吹牛逼,但还不至于拿自己外公开玩笑。”
  “那就真心邪门了。”我摇摇头说道。
  “只是可惜了我外公,他奶奶的几十年过去了,连尸体都找不到,害的外婆日日夜夜哭瞎了双眼。胖爷要是早生几十年,肯定得把这件事给查清楚!”胖子唉声叹气的说道。
  这时,我忽然心念一转问道:“胖子,你知道你外公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吗?有没有具体的山名,哪怕是个大概的位置也成。”
  “这我还真不知道。”胖子摇摇头说道:“不过我记得母亲说过,那个富商虽然当时赚了一大笔,但最后也遭到了报应。家里的古董全都被国家给没收了,还被拉到大街上枪毙,听说没收的那些古董全都是三国时期的宝贝。”
  “等等,你说什么,三国?”我猛的抓住了关键词。
  胖子一怔,随即惊呼道:“卧槽,不会这么巧吧?”
  我说道:“这天底下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毕竟建国以后,文物部门发掘的三国遗址是很少的,全国加起来也就那么几处。按照你说的那个故事里古董数量来看,当时你外公唱阴戏的地方肯定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三国古墓!”
  还没等我分析完,胖子就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叫道:“他娘的!我想起来了,我母亲说过,她小时候就是在商丘长大的,后来我外公失踪以后,全家就辗转搬迁到了北京。妈的,商丘,这里不就是商丘吗?”
  我也被胖子这一重大发现给惊呆了,商丘,阴戏,古董,左耳村,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词,现在却被一根线紧紧的穿在了一起。
  就仿佛命运女神冥冥中做了一个决定,决定我们这一趟必有收获!
  还没等我们来得及缓和激动的心情,王援朝突然就将我和胖子拉进了里屋,然后紧紧的关上了房门。
  胖子被王援朝这一下给拽的摔了个狗吃屎,他生气的骂道:“姓王的,你发什么神经呢?”
  “小声点,外面有动静。”王援朝冲我们嘘了一声,然后指了指窗外,示意我们过去听一听。
  王援朝突如其来的警惕,让胖子立马闭上了嘴,我们三个偷偷摸摸的来到了窗边,听着屋子外的动静。
  窗外果然传来了‘哗’‘哗’的磨刀声,还有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嘿嘿,三个人,三只耳朵,可以跟灶王爷换好几顿美餐了,美,真是美!”
  这声音越听越熟悉,正是我们先前遇到的那个懒汉发出的。
第二百四二章
真相大白
  我不由得心中一紧,对胖子和王援朝说道:“这家伙想割掉我们的耳朵?”
  胖子顿时就气的脸红脖子粗:“奶奶的,出去吃大餐不带胖爷也就算了,现在还想割掉胖爷的耳朵,看我不撕了这个王八蛋!”
  说完胖子就冲了出去,我也想知道懒汉口中的用耳朵换大餐到底是什么意思?便没有去拦胖子。
  胖子体重二百多斤,像座小山一样,大半夜的突然出现在那懒汉面前,把懒汉直接给吓懵了,丢掉杀猪刀就跑。
  但他哪能跑得过胖子?
  胖子一伸手就将懒汉给提起来,上去就是两大耳光,扇的赖汉脸都肿了。
  “你他娘的不是想拿胖爷的耳朵换大餐吗?跑什么跑。”
  “大……大爷饶命啊!”那懒汉几乎说不出话来,裤裆里湿漉漉的,显然是吓尿了,结果又被胖子扇了两巴掌。
  “怎么,现在不想割胖爷的耳朵了?”胖子气得有些发笑。
  我见那赖汉身体瘦弱,根本不是胖子的对手,再被胖子用重重的耳光抡下去,恐怕要出人命。便连忙拦住胖子,微笑着对懒汉说道:“想要饶命可以,但必须要说真话!”
  “我说,我说。”
  “好,第一个问题,你深更半夜的为什么要磨刀?”
  听到我的话,赖汉顿时一脸的尴尬,他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
  “你他娘的是不是想杀我们?”胖子喝道。
  “不是,不是啊!”懒汉连连摆手:“你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杀人啊。”
  “刀子都磨的这么锋利了,还说不敢杀人。”胖子捡起地上的杀猪刀,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说道。
  “我……我就是想换大餐。”
  我看懒汉虽然因为恐惧,在极力的躲避着胖子那凶神恶煞的目光,但眼神中却没有露出任何狡黠,便知道懒汉说的是真话了。
  当下让胖子走到一边,然后笑眯眯的拍了拍懒汉的肩膀:“怎么个换大餐法?难道是用人的耳朵去换?”
  “对对对。”赖汉连连点头:“你们是外面来的人,自然不明白咱们村的规矩,知道咱们村为什么要叫左耳村吗?就是因为灶王爷做的大餐太好吃了,闻一口都走不动路,吃一口赛过活神仙,简直是人间第一美食。但这么好的大餐是不能白吃的,必须要割下自己右耳跟灶王爷换,灶王爷才会做给我们吃,这些年来,为了尝一口灶王爷做的大餐,全村人把耳朵都快割光了,慢慢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左耳村。”
  我回头跟胖子王援朝对视一眼,疑惑的问道:“大餐真的那么好吃?”
  “那当然,不光是我们左耳村的村民,就连大城市来的人也都爱上了灶王爷的大餐!这几十年来,左耳村也来过好几批人了,有武警战士,有老教授,还有科学家,知道为什么他们来了就不回去了吗?不是我们强留的,而是他们自己赖死赖活的不愿意走,就为了吃上一顿灶王爷的大餐……”懒汉得意洋洋的说道。
  “哟,这倒是稀罕事儿。”胖子来了兴趣。
  我和王援朝也有点懵逼,按道理说,村民们喜欢什么大餐,倒是可以理解,毕竟村民一辈子也就吃点馒头咸菜,没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你弄点肉汤他们都饥不择食。
  但那些老教授科学家,在城市里大鱼大肉什么没吃过?怎么可能会因为什么大餐,赖在一座村子几十年不肯走?这也太奇怪了吧。
  “更稀罕的事情还多着呢,灶王爷的大餐无法形容,只有你亲自品尝过,才知道是多么的美味。吃了大餐以后,你就如同神仙坐在云朵儿上一样,全身都舒坦了,再回头看看自己家做的米饭馒头,那是人吃的东西吗?呸,猪都不吃。”赖汉不屑的吐了口唾沫。
  “好,现在回答我的第二个问题,你们村每次是在什么地方跟灶王爷换大餐吃?”我想了想问道。
  我的这个问题似乎涉及到了什么秘密,一开始懒汉根本不愿意回答,被胖子连打带吓的,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就在后山上的那座破庙。”
  “庙,什么庙?”
  “灶王爷庙啊!”懒汉神神秘秘的说道,生怕被村里其他人给听见了。
  我微微点了点头,在中国古代灶王爷是常见的神仙之一,专门掌管吃喝,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会供奉着一尊灶王爷,保佑全家都能吃饱吃好。
  哪怕是现代的一些五星级大酒店,也会把灶王爷当做食神,每天三炷香供着,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让自己的酒店生意兴隆,做出来的菜更加美味。
  但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灶王爷都是一个善良的老神仙,只求让百姓吃饱穿暖,从不求回报。又怎么会让村民割掉自己的耳朵去换什么大餐?
  如此血腥残忍的手段,又怎么会是一个神仙能干的,分明就是妖怪作祟!
  一提到灶王爷,懒汉的馋嘴病又犯了:“如果没有灶王爷,咱们这些乡下人哪里能吃到连皇帝都吃不着的美食啊?啧啧。”
  一边说,懒汉嘴角的口水就一边往下流。
  “我赖汉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这都要感谢灶王爷的大恩大德!可惜懒汉我只长了两只耳朵,否则天天都要吃大餐,一辈子都吃不厌。”
  我再也藏不住心里的疑问了,回头就问王援朝和胖子:“你们两个见多识广,听说过灶王爷喜欢人耳朵吗?”
  两人全都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过。
  胖子更是说道:“灶王爷要那么多的人耳朵干嘛?凉拌着吃,嘎嘣脆?”
  “那他说的是怎么回事。”我指着懒汉说道。
  “叮当,想要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去一趟后山的灶王爷庙不就行了。”王援朝说道。
  那懒汉一听我们三个要去灶王爷庙,当即头摇得好像拨浪鼓一样。
  胖子怒气冲冲的揪住他的衣领,骂道:“靠!你他娘的刚才不是要拿我们的耳朵去跟灶王爷换大餐吗?怎么现在又不敢去了。”
  “不是,不是。”赖汉连连求饶道:“这个时候不能去啊。”
  “那什么时候能去?”我问道。
  “必须得太阳落山以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