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阴婆(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5

  当她看到火堆里的,竟是吴二妮子的黑白照片时,当场惊呼一声“天啊”,之后便晕了过去。
  我母亲匆忙上前扶住了我姥姥,抽泣起来:“妈,你怎么了?”
  她早就忘了自己红卫兵副队长的身份,伟大的孝心还是战胜了心中的那一丝躁动。
  我父亲有点傻乎乎的站着,实际上,农村的批斗并没有那么狠,毕竟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再者说了,这些队员都是穿一条裤衩长大的,谁也不会告密。更何况这罗寡妇的的确确是他们的长辈,平日里见着都要尊称一声罗奶奶,这会儿看见罗奶奶晕了,倒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造孽啊,造孽。”我姥姥表情悲痛的哭了一嗓子,这突然的一嗓子,可把众人给吓了一跳,心里不由得一阵哆嗦。
  “你这是封建迷信,必须得革命,要是人人都跟你这样,还怎么共同跨入共产主义?”我父亲义正言辞的批评道。
  “你去大槐树后边看看,你自己去大槐树后边看看!”我姥姥的语气颤抖:“看见什么,告诉我。”
  “神神叨叨的,我倒想看看到底有什么。”说着,我父亲便走到大槐树旁朝里看,这么一看,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树干上原本用来画吴二妮儿身体,早就已经干燥成了一块块的血浆,这会儿竟重新融化成了液体的形状,通红通红的顺着树干就往下流,不知道的肯定会误认为是大槐树在流血!
  没多大会儿的功夫,那些血竟自动组成了一张歪歪扭扭的血脸,十分抽象,不过那形状的的确确就是一张血脸,两只扭曲的丹凤眼,鼻子和嘴巴都只是几个血点,似乎是在直勾勾的盯着我父亲笑。
  更恐怖的是,在“血脸”的脑袋上,竟长出了几根黑色的头发。是的,就是几根黑色的头发,很长,好像吴二妮儿的头发那么的长,一阵风吹来,那几根头发还随风舞动。
  那股凉风吹到我父亲身上,我父亲竟感觉脖子处凉飕飕的,就好像有冰凉的头发在自己的脖子上拂过似的。
  就算我父亲再不信邪,可看见了这木头疙瘩长头发,也被吓着了啊,知道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儿。
  他并未声张,只是默不作声的离开了,而其余那些红卫兵也都是自行散开了。
  虽然众人都很好奇,大槐树后边到底有什么,不过却是并未过问,因为知道的多了对他们没好处。
  我父亲回去之后,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明白那大槐树上长头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他甚至怀疑那是不是我姥姥在故弄玄虚,变得什么小戏法之类的。
  这样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我父亲竟看见一个披头散发,一脸血泪的白衣女人从窗户上飘了进来,把我父亲给吓了一跳。
  这么一看,那女人不是吴二妮儿是谁?那双充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我父亲,沾满血污的嘴角冲我父亲诡异的笑着。
  我父亲被吓傻了,努力的挣扎,不过却感觉身体被什么东西给压制住似的,根本没法动弹。
  “二妹儿,你咋……你咋又回来了……你……你快走……我……我……”我父亲语无伦次的说道。
  “哥,我是来谢你的。”吴二妮儿嘴角根本不动弹,那声音好像从肚子里边发出来的:“这把头发,我就送给你吧。”
  说着,那吴二妮儿便抓着一把头发飘上来。
  我父亲被吓坏了:“别过来,别过来,救命啊,救命……”
  我父亲刚喊救命,吴二妮儿便猛的飘上去,嘴角的冷笑变得狰狞,而后手中头发用力的勒住我父亲的脖子……
  “啊!”
  我父亲大喊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
  原来是一场梦,我父亲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重新躺在床上。刚才梦境中的一切竟是那么的真实,让他现在还心有余悸。
  “咦?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脖子有点痒痒的,凉飕飕的?”于是我父亲用手摸了一下脖子,顿时就被吓傻了,嗷的一声惨叫,就直接晕过去了。
  他的脖子上竟有一把凉飕飕的头发!!
第四章
阴盛阳衰童子命
  第二天我父亲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不过我父亲依旧是被吓的不轻,抓着头发就去找我姥姥,他知道我姥姥肯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要怎么解救。
  当我父亲来到姥姥家的时候,我姥姥似乎早就知道我父亲会来似的,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裳,也把我妈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我父亲来了之后,还没把自己遭遇的事情跟我姥姥说,我姥姥便直接发话了:“想活命,回去找媒婆上门提亲吧。”
  “为啥?”
  “你的罪,只能让你儿子来偿还了,否则你活不了。”我姥姥语气严肃的道。
  于是我父亲喜滋滋的就把母亲迎娶过门了,批斗了一个丈母娘,得到了一个小媳妇儿,可把我父亲给乐坏了,整天乐不可支的。
  后来母亲更是很争气的给家里添了一个男孩,我父亲更是觉得自己牛逼哄哄了……
  别看我父亲整天乐不可支的,可一看见我姥姥,那指定被吓的说话都结巴,当初批斗我姥姥时候的范儿早就消失的没了踪影。
  我还是我姥姥亲自接生的,在那个年代,产妇在自家生产简直普遍的不能再普遍了。
  据我姥姥说,我是中午十二点整来到的,那一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着实是个好日子。
  按农村的讲究,越是在这样晴朗的大白天出生的孩子,阳气越旺盛,就越是不害怕脏东西的纠缠,气运旺盛,将来做大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时我父亲抱着我,是乐不可支啊,笑着说道:“这孩子,顶着这么大的日头来到,将来肯定好养活,呵呵。”
  我姥姥训斥了一句:“不懂得就不要胡说八道,快把孩子放下。”
  我父亲虽说对姥姥没来由的一顿训斥不满意,不过丈母娘在女婿心中的恶魔地位,是亘古不变的,所以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我给放下了。
  我姥姥一边用一根红绳拴住我的左边胳膊,一边说道:“你们不要忘了,这孩子的出生就是来替你们赎罪的。”
  我父亲觉得这话不吉利,当场就想发飙。不过我母亲立刻示意我父亲不要说话,而她则是语气软和的问道:“妈,不是说在阳光旺盛的日子出生的孩子,阳气旺盛,不容易招东西嘛。”
  我姥姥说道:“的确,越是在阳光旺盛的情况下出生的孩子的确越茁壮,但一天之中的某个时辰,却是个例外。”
  我母亲忙问道:“是啥时辰?”
  “就大娃出生的这个时刻,中午十二点钟。”我姥姥看了一眼钟表,叹了口气道:“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可以,可大娃偏偏就是踩着这个点儿出生,看来她还真是一点都不准备放过你们啊。”
  我姥姥越说越玄了,弄得我父亲和我母亲都是担心不已。
  我母亲问道:“妈,为啥说中午十二点是例外呢?”
  “从午夜凌点到正午十二点,是阳气逐渐增强的过程。而从正午十二点到晚上凌点,则是阳气逐渐减弱的过程。正午十二点是从阳气增强到减弱之间的一个转折点,阳气始一天之中最弱的,踩着这个点儿出生的孩子,是最容易招东西的。这孩子,没有父母缘啊。”
  我父母一听就慌神了:“妈,这没父母缘是啥意思啊。”
  “就是孩子跟父母呆一块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过你们放心好了,有我在,我一定会让孩子好好长大的。”
  我母亲一听,就开始哭起来了,她一向对我姥姥的话深信不疑,一想到要跟自己的孩子分开,那心里边当然难受了。
  不过我姥姥安慰他说,这个不用担心,十岁之前,是没必要离开他们的,他们这才稍稍安心了点儿。
  姥姥在我的胸口上做了一系列的动作,重复了好几遍,我却是都没能跟别家孩子一样,打出一个饱嗝。我姥姥叹了口气:“哎,这孩子缺第一口饱嗝之气,要想活命,只能靠吸别的婴儿的第一口饱嗝之气了。”
  我父母都愣住了,不明白姥姥到底什么意思,什么饱嗝不饱嗝的,不吃饱饭怎么打嗝?我姥姥也只是摇头苦笑,说了一句:“阳气弱阴气旺,懂了吧。”
  “为啥会这样?”
  “还不是你俩无脑的玩意儿招惹了吴二妮儿?”我姥姥忽然陷入了一阵悲哀沉思中。
  说完后,就自顾自的悲哀了。看我姥姥伤心的很,我父母也没有多问什么。
  据我父母讲,我小时候身体生长缓慢,虽然吃了不少大补的东西,不过似乎并没有补到我的个头上,反倒好像补在了我头发上似的。
  我的头发比同龄小孩长得快一倍,几乎每个月都要理发一次,否则就跟一个小闺女似的。
  后来我父母嫌在村里剪头师傅那里剪头发花钱,干脆是自学成才了理发,有我丰富的头发给她当试验对象,倒也是练就了她一手好的理发手艺。
  我父母几乎每个月要剪两次,从来都不落下。
  我记得有一次我妈要给我剪头发,我是拼命的不配合,结果我爹把我按倒在凳子上,脱了鞋底就是好一顿的痛揍,揍得我是皮开肉绽,最后还是配合妈妈剪头了。
  其实我心中相当纳闷儿,为何一向脾气良好的父亲,就因为我不配合妈妈剪头,而把我给臭揍了一顿呢?直等到那天晚上,我才终于解开谜团。
  原来,父亲害怕我的头发!
  那天中午午睡时间,我表妹来我家里玩,把我的木板床给占了,我没地方睡觉,就跑去父亲的床上睡觉。
  我记得当时我的头发已经很长了,按理说今天上午我妈就应该给我剪头的,但我妈去我姥姥家了,所以还没来得及剪头。
  我枕着父亲的胳膊,睡得那叫一个香甜啊。不过睡的正香的时候,我父亲忽然嗷嗷叫了起来,同时拽着我的头发就把我给扔到了床底下。
  我痛的一下就哭了起来,嗷嗷的,我父亲也嗷嗷着叫唤了一会儿,我似乎还听到她喊二妹儿你别来找我了,我也不是故意的之类的鬼话。
  我父亲这么一叫唤,反倒是吓的我都不敢哭了,只是看着父亲唱大戏似的手舞足蹈。
  好长时间之后我父亲才终于不再哭喊,只是看着我莫名其妙的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儿。”
  于是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给我父亲说了,然后我父亲抽出鞋底子就是一顿狂揍,他亲自用剪刀把我的头发给剪了。当然了,剪的相当难看,用农村的说法来说,就是跟狗啃的似的。
  以至于接下来的七天我都不敢出门,因为担心我这破头被二蛋和燕儿看见,会被他们嘲笑。
  这眨眼间的功夫,我都七岁了,上了小学,我放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姥姥家跑。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我只能吃住在姥姥家。而我每次回家,准能看见我姥姥给大槐树烧纸磕头,我回家了之后也是必需得给大槐树烧纸磕头的。
  不烧纸磕头的话,就什么事都不能做,当然,也不能出去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