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565

  小组是要短暂的休整一下了,起码都讨论出个策略来。
  不然的话一旦被那头怪物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他掏出插在上衣兜的钢笔,在手掌上写写画画。
  “赵勇德,你站在电力机车的左边。冲锋枪压好子弹,把能用的备用弹夹全部插在皮带上。”杨开命令道。
  “好!”赵勇德傻笑着点点头,按照吩咐去做了。
  “独眼龙,你把狙击步枪里的子弹卸掉,全部换上达姆弹,从现在起,一刻不停的给我盯着前面的拐角,发现状况,可以直接开枪!”
  “是!”独眼龙回了个军礼,咔嚓一声拉回枪膛,摘下了弹夹,然后便朝着行李箱走去。
  “九筒,散弹枪给我端好了,随时听我指挥。”杨开说道。
  “行,行。”九筒一手按着酒精棉说道,看来他门牙上流的血还真不少,到现在都没停。
  “石头,你去行李箱,安装一下反坦克火箭筒吧!”杨开犹豫了一阵,才开口。
  “唔……指战员,要动大家伙了?”石头还没说话呢,九筒就激动地不成样子了。
  “防患于未然。”杨开深吸了一口气。
  说完,他撩开上衣,将腰上的弹夹一个个的拔了出来,清点起了里面的子弹。除了在对付休息室里的日本士兵时,消耗了一些子弹以外,他的存货还是挺充裕的。
  普通子弹和铅头达姆弹,各有三个弹夹。这六个弹夹节省着用,也够他打好一阵子的了。
  之所以将小组如此安排,杨开也有自己的打算。
  独眼龙担当的是哨兵的职务。也就是说,第一时间发现目标后,立刻通知给大家,然后果断开枪,让对方的动作缓上一缓,给其他人争取反应时间。
  赵勇德担当的是支援兵的职务。他的作用在于继独眼龙之后,组成第二道火力网。
  九筒的散弹枪近距离火力惊人,所以放在后面,万一独眼龙和赵勇德扛不住怪物的攻击,让它贴近了,这时候,散弹枪发威的机会就来了。
  石头的火箭筒,是杨开安排的最后一张底牌。毕竟,战争存在着诸多的变数,只要是该打的时候,杨开绝不会吝啬弹药,即使火箭筒的弹药量只有三发,他也会毫不姑息的打完为止。
  再三权衡,感觉到自己的布置没有什么漏洞之后,杨开这才松了口气,压在肩膀上的担子顿觉轻了一些。
  “杨开,我能提个建议吗?”就在杨开压满最后一个弹夹之后,闭目养神的华伯涛开了口。
  听了他的话,杨开惊讶的转过头来:“华教授,你说。”
  “刚才我想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一个细节,可能对我们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战斗,有所帮助。”华伯涛淡淡的说道。
  “哦?”杨开眼睛一亮。
  华伯涛的建议对此刻的他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虽然不能破坏这种微生物体内的分子式,但却可以用最简单的道具,让它吃一顿苦头。”华伯涛笑了笑,说道。
  “我敢肯定,既然这种微生物具有释放甲烷的特性,那么即使再进化,这个原始特性也是改变不了的。偏偏在化学上,甲烷是一种燃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还是构成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华教授,你的意思是?”在华伯涛的循循善诱下,杨开似乎听出了一点门道。
  “两个字:火攻!”华伯涛的眼角之中,闪现出了一丝犀利的光芒。
  “这个办法好……”杨开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杨开,我要事先说明一点,火攻并不能彻底杀死这个怪物,但却可以阻碍它一段时间,因为释然甲烷的天性,让它非常的畏惧火焰。所以我们就借着这一点做文章。”华伯涛说道:“我相信,即便和那只怪物不期而遇,只要我们处理得当,用火攻掩护,完全可以逃出这条隧道,把如何对付这只怪物的烦心事儿,丢给大坝里的日本人。”
  “华教授,你是说咱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去办事,不在这里跟那头怪物耗着,而是把它引出隧道,最好是引到大坝里日本人最多的地方。”说到这,杨开已经露出了笑容。
  看不出来,华伯涛这个闷葫芦,一直都是老谋深算的主儿。
  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伯涛点了点头。
  “对,对,是我太钻牛角尖了。”杨开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么华教授,你是怎么想到的呢?”杨开问道。
  “杨开啊,有时候看问题太透彻了,反而不好。”华伯涛顿了顿,说道:“其实有时候,一件事的答案,就好像是我们眼前看到的风景。而困难,就好像是隔在我们和风景之间的一张纸,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要去绕开这张纸,但其实只要用铅笔轻轻这么一戳,这张纸就破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差不多能明白。”杨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那么需要我告诉你,怎么进行火攻吗?”华伯涛笑着问道。
  “我想,不需要了。”杨开同样报之一笑,随即站起身来,走到行李箱旁边拿起了三罐军用燃油,他自己拿了两罐,将另一罐抛给了陈天顶。
  “陈老板,帮个忙。”
  “好的。”陈天顶接过罐子:“说吧,杨开,你需要我怎么做?”
第三一零章
能源A计划(16)
  “我刚检查了一下,行李箱里目前还剩下五罐燃油,其中有一罐用了一半。现在你我要做的,就是把手头上的这三罐燃油全部倒掉,另外两罐先不慌倒,留着待会有大用。”杨开五指用力,旋开了燃油的封口说道。
  封口开启的瞬间,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了一股类似于杀虫剂的味道。
  杨开到现在还不知道,祥瑞镇镇长帮自己找的这些燃油,在苏联人的军营里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这种燃油的味道实在是太冲人,而且燃烧的时候黑烟很重,就像是汽车的尾气一般,一阵阵的,让烤火的人难以招架,要不是黑龙江腹地实在太冷,他宁愿和几个老兵抱成一团,也不愿去动这些破玩意。不过,这燃油虽然差劲,但优点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火苗很大,燃烧的也旺,秉承了苏联军工产业所强调的低价,高效,实用等三项原则,是西伯利亚,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极寒地带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若非如此,也不会被那些俄国军官当做商品,到处贩卖了。
  “倒掉。”陈天顶抓着燃油罐,像看神经病一样的看着杨开:“杨开,我没听错吧?”
  “你没听错,就是倒掉。”杨开肯定的说道。
  “为什么?”陈天顶有些啼笑皆非,他甚至有一种用手去摸摸眼前人的额头,看看对方有没有发烧的冲动。
  “这是战略。”杨开解释道:“因为我的疏忽,将日本人冷藏在钻井里的一种生物放了出来,这种生物会无休止的进化,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目前来看,我们并非它的对手。这也是华教授和我,马不停蹄的带着大家逃出隧道的原因。”
  “为什么不告诉我?”陈天顶铁青着脸说道,双手将燃油罐捏的紧紧。
  被杨开和华伯涛蒙在鼓里,莫名其妙的跑了这么久,此刻的他多少有点生气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来不及,抱歉了。”杨开叹了口气说道。
  “算了,或许你有你的苦衷。”陈天顶摇了摇头:“你先告诉我,为什么要把好好地燃油给倒掉,杨开,你是不当家,不知道财迷油盐的贵。从进入黑龙江腹地开始,无论是固体燃料还是燃油,使用的时候我都是精打细算,生怕浪费的太多,还没走到731基地,能源就会告罄,就连老张受伤点了三堆篝火维持体温,我都小小的头痛了一下。”说到这,他话锋一转:“可现在,你却告诉我,要将大家好不容易才节俭下来的资源,全部倒掉。那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你把咱们一个个的背过去吗?”
  陈天顶不愧为生意人,一言一行,都和利益得失挂钩。
  不过让他来负责小组的后勤,也算是物尽其用。
  “陈老板,我知道你的心情。”
  杨开苦笑道:“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现在我们不这样做,连接下来的这一关都过不掉,又哪里还有以后?”
  “什么意思?”陈天顶斜了杨开一眼。
  “我需要把小组的燃油集中起来,在隧道前面组成两道火焰隔离网。一旦怪物出现,而我们又斗不过它,就迅速点燃事先浇好的燃油,暂时困住怪物,给我们争取逃生的时间。”杨开淡淡的说道。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华教授说,这种怪物天生是怕火的。”
  和杨开正面对视了良久,陈天顶终于服了软:“好吧,一切都按你说的做,但是这两条火焰隔离网,可并不是那么好布置的。”
  “在计算燃油数量的时候,我就目测过一次。”杨开自信的说道:“我们现在处于电力机车的位置,正好借着这个铁家伙作为掩护。电力机车往前,是一个拐弯,这个拐弯的弧度不大,但足够独眼龙去打狙击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拐弯处和电力机车之间,这条真空地带,布置下两条隔离网,第一条距离拐弯处大概十米远,只用一罐燃油就可以了,因为这是我用来测试火焰对怪物实际杀伤力用的。第二条设置在第一条之后的十五米远处,这个距离和我们防御的地点离得很近,也是真正和怪物交锋的地方。”
  “杨开,你的位置选的很好。”陈天顶说道:“但是却算漏了一点。”
  “什么?”杨开惊讶的问道。
  这个想法他酝酿了很久,中间修改过好几次,说实话,杨开已经对它非常满意了。
  “你忽略了地形。”陈天顶一针见血。
  说到这,他拿起手电筒,朝着杨开挥了挥手:“走,我们到你说的位置看看。”
  墙壁两边的橘黄色小灯,依旧接触不良般的一闪一闪,有的甚至连灯丝都不亮了,为了方便小组的观察,华伯涛摸出一把从钻井里找到的螺丝刀,一个个的修理了起来。
  看不出来,这位老教授对于电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虽说最终收效甚微,数十个小灯只有五六个恢复了照明,但也给这条黑暗的隧道,带来了一丝光明。
  走到隧道的拐弯处,杨开终于明白了陈天顶口中的漏洞所在。
  因为这条隧道并不是完全干燥的,中间埋铁轨的位置,已经汇聚了数量可观的积水,连绵不绝的积水一路走到尾,就像是山涧里的一条小溪。如果杨开选择在隧道里拉开火焰隔离网的话,积水两边的水泥地上或许没什么大碍,但若是想让火焰连成一条直线,是不可能的。因为燃油一浇到积水上,势必会被流动的积水所冲走,到最后功亏一篑。
  “这下不好办了。”杨开托了托下巴,没精打采的说道。
  “既然做不了固定的防线,倒不如做一个流动的防线。”
  陈天顶想了想,给出了建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