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565

  杨开很赞同那位围棋老师的教诲,所以这句棋语他带在身上带了足足十一年,到了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铁喇叭的数目很多,一个个的去切断线路显然不切实际。杨开也不是笨人,片刻就跟独眼龙顺着线头摸到了所有喇叭的主线,咔嚓一声,把那两条指头粗细的电线一刀两断。
  处理完警报发声器,杨开便放了心。将四棱刺插回到裤兜里,手一招,带着几名老兵,弯着腰,迈着战术小步,战战兢兢的朝着前方推进。
  华伯涛则和其他人尾随其后,两批队伍之间保持了一定距离的间隔,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杨开,你看那小房子上怎么有个锅?”突然,赵勇德指着大坝上的一个拐角说道。
  “嘘……”听见赵勇德说话,杨开赶忙转过头,把手指竖在双唇之间,示意他噤声。
  没办法,赵勇德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让他一路嚷嚷下去,怕是不消一刻钟,这附近的巡逻兵就会和大家来一个面对面接触。
  杨开这一竖指,赵勇德立马会意,缩着脑袋瞧了瞧四周,然后贴到杨开身边,压低声音说道:“那小房子上有个锅,还是特大号的,比我们军营里炒菜的那口,还要大一倍,看来小鬼子人挺多,从炒菜的锅就能看出来。”
  看他神神秘秘的样子,还真像有那么回事。
  顺着赵勇德所指的方向,杨开发现在前面的一个类似于阁楼的建筑物上,果真躺着一个直径超过三四米的圆盘状物体。圆盘上线路交错,中间立着一根长长的圆锥形尖刺,直指苍穹。
  不过想起赵勇德的描述,杨开却是忍俊不禁。
  要问为什么,那东西的确有点像锅,但却不是锅,而是用于军事侦察的雷达。
  因为杨开当年在德国训练的时候,在军营里看过类似的设备,当时还问过自己的教官威廉。威廉从雷达的起源,原理,收发信号过程都详细的跟杨开解释了一遍,所以对于这个,杨开特记忆犹新。
  “那是雷达!”杨开笑着说道。
  “雷达?”听了这个新鲜词汇,赵勇德一愣:“雷达是做什么的,能炒菜不?”
  他是个大头兵,连正规的军事教育都没接受过,自然不知道雷达的含义。
  “这个……”杨开顿了顿说道:“雷达是一种军事侦察设备,看这座雷达,应该是专门用于防空的。它可以在开启时,通过电波的反射形状,发现高空中的飞机。”
  “哦。”赵勇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但是杨开,既然你说这雷达是用于军事,那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大坝上?”
  赵勇德的提问无不道理,这个问题也令杨开捉摸不透。是啊,好端端的大坝上,为什么会假设一个防空雷达?
  杨开一时无法解释,不过他几乎能够断定,这座拦河大坝的作用绝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雷达下的小屋子,似乎是一个侦察室,又像是一个瞭望塔。侧面开了两面窗户,窗户是玻璃的,透过玻璃,杨开能隐约看见里面坐着一个人,此刻,屋子里的人正背对着众人,像是在午睡。
第二六五章
血腥大坝(13)
  雷达下的小屋子,似乎是一个侦察室,又像是一个瞭望塔。侧面开了两面窗户,窗户是玻璃的,透过玻璃,杨开能隐约看见里面坐着一个人,此刻,屋子里的人正背对着众人,像是在午睡。
  “注意,屋子里有人。”杨开悄悄的说道。
  杨开的声音刚落,整个小组的脚步声就整齐一致的刹然而止。连呼吸都屏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等待着杨开的命令。
  杨开的身子斜了斜,再次端详了一下屋子里的环境。
  从他现在的角度,可以看见屋子里那个日本人似乎睡得很熟,也很香。因为水坝上噪音很大的缘故,刘雨薇先前的那阵惊呼,乃至小组后继的脚步声,都没有将对方惊醒。
  屋子并不大,杨开断定,里面应该只有一个人,就算还有其余人,也不会超过三个,所以他决定亲自去解决这桩麻烦事儿。
  “独眼龙,带着其他兄弟原地戒备,我去把这根钉子拔掉……”杨开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那意思不言而喻。
  在教导队的暗语中,钉子就是目标的意思,拔掉钉子就是将目标剪除。
  “明白。”独眼龙点了点头,端起了狙击步枪,咔嚓一声拉动了枪栓。
  “华教授,问你个事儿。”吩咐完几名士兵,杨开慢慢的走到了华伯涛的身边。雷达室里有一道门,而且是由内向外上锁的,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里面的鬼子,就必须先撬开这道门,而撬开这道门的钥匙,就出在华伯涛的身上了。
  “说。”华伯涛皱了皱眉。
  “在日本话里面,‘是我’这个词怎么讲?”杨开问道。
  “是我?”华伯涛闻言一愣,随即说道:“わたし。”
  “瓦塔西?”杨开努力回忆的华波涛这句日语的中文谐音,喃喃道。
  “嗯,就是这么念的。”华伯涛笑了笑,说道。
  “对了,你问我这个做什么……难道你是要……”忽然,华伯涛灵机一动,昏花的老眼中闪现出一缕异样的色彩。
  “观棋不语真君子!”杨开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四指并拢,将四棱刺反握在了手上,悄悄的走向了雷达室。
  雷达室里,那个日本人还在熟睡,时不时传来一阵均匀的鼾声。
  杨开一个前滚翻,身子便如狸猫般矫捷的贴到了门边,他看了下门,全金属结构的,想在短时间内撬开或者踹开跟本不可能。
  不过杨开却并不为此担忧,因为他有办法让屋子的主人乖乖的替自己把门打开,再乖乖的把脑袋送上来。
  深吸了一口气,杨开咚咚咚的敲响了房门。
  “八嘎!”一声,两声,三声,等到第四声的时候,睡梦中的日本人终于被敲门声吵醒,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然后便喋喋不休的用鸟语开始埋怨起来。
  日本人的话,杨开听不懂,但他知道八嘎的意思,那是骂自己混蛋呢。
  大约过了一分钟,便响起了开门的声音。
  听到开门声,杨开赶忙将身子闪到门缝的那一边,这样,他就可以在屋主人开门的刹那猝然动手,快速解决战斗。
  四棱刺握在手里,杨开的手心处已密密麻麻的出了一层汗,他甚至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这是奔袭拦河大坝的第一场战斗,必须做的漂亮干净。杨开这样对自己说道。
  可就在这个时候,让他期待已久的开门声却突然停了下来,这让杨开悬着的心不由的一紧。
  “あなたは谁ですか!”片刻,雷达室里响起了一声质问。
  从声音的语气可以看出,屋子里的人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看来这个家伙还不算傻,杨开冷笑一声,喊出了先前就准备好的台词。
  “瓦塔西!”为了演好戏,杨开尽量让自己的嗓音更具有日本人的特征,并且听起来很是不耐烦。
  要问日语有那么多,杨开为什么偏偏喊出这句瓦塔西,这就是杨开的高明之处了。先开始他就猜测到,敲门时,对方很有可能会询问自己的身份。身份是个大问题,这个大坝上有多少人,每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根本无从得知。只能利用这个思维惯性,用一句‘是我’混淆对方。这样对方多半不会再问,而是一边开门,一边思索着自己到底是他朋友中的哪一位。
  不出杨开所料,雷达室里重又传来了开锁声。
  ‘咯吱’的一声,沉重的铁门终于开出了一条缝隙,而屋子里的日本人也伸出了半个脑袋,满脸的疑惑。
  看来他还是没猜出外面敲门的是谁。
  要是猜出是谁,那才怪了。
  这个日本人约摸三十余岁,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穿着一身白大褂。此刻他正寻找着敲门的混蛋到底是谁,敲了门又躲起来,难道是寻自己开心吗?
  “八嘎!”他骂骂咧咧的喊了一句,一个转头,正好看见了手握四棱刺的杨开。看到杨开冷笑的嘴角,还有那把闪烁着寒光的武器,日本人顿觉不妙,想要大声去喊,可喉咙里的声音还没发出来,就被一只大手捂住了嘴巴。
  “见你的天皇去吧!”杨开捂住日本人嘴巴的手向后一摁,就将对方的整条脖子全部显露了出来。此刻,因为日本人的脑袋被深深按住,所以他的脖子就像是一条小拱桥一般,暴露在杨开的面前。杨开右手的四棱刺一带,便轻松地切断了日本人的喉咙。不知道是出于保险,还是潜藏在内心特有的愤怒,杨开这一刀划的特别深,再往下一点,就将日本人的脑袋整个儿搬家了。
  失去了生命的日本人在杨开的怀里抽搐了两下后,便一声不吭的垂下了脑袋,一滴滴浓稠的黑色血液顺着他破碎的喉咙落下,转瞬间就在雷达室的门口汇聚出了一滩血泊。
  杨开的这一招,是威廉教官所传授的杀人术之一,叫做‘锁喉杀人术’。和其他杀人术一样,这套动作保留了快捷,简易,效率这三个关键点。能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杀死。虽说先前那电光火石的一幕,杨开只用了两秒,但为了熟悉这个动作,杨开却在德国军事学院苦练了一个月,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皱了皱眉,杨开一脚踢开门,然后将日本人的尸体丢了进去。雷达室的空间很狭小,墙壁上镶嵌着一些精密仪器,仪器的控制面板上,有数十个长方形的小灯,有的亮着红光,有的亮着绿光,而中间的电视屏幕上,则播放着一个大圈套小圈的坐标,一条白色的数据线以最中间的那个圆的圆心为转轴,绕着坐标不断顺时针转动,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杨开知道,这个电视屏幕是和屋顶的雷达相连的,屏幕上所播放的,正是防空雷达所侦测到的信号。
  旁边的椅子,是先前日本人做的那一把。椅子上搁了一本厚厚的本子,杨开看了下封面,应该是小说之类的消遣书。
  确定屋子里没有其他人之后,杨开伸出手,隔着玻璃窗,对着蛰伏在外面的独眼龙等人做了个安全的手势。
  “有发现没?”华伯涛走进屋子,说道。
  “没有太大发现。”杨开摇了摇头:“只能看出这是个雷达室。”说着,他指了指那个电视屏幕。
  “在大坝上放雷达,也不知道日本人想干什么!”
  “他们是为了防范美国的侦察机。”华伯涛淡淡的说道。
  “华教授,你确定?”杨开问道。
  “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在雷达室旁发现了几样特别的东西。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日本人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华伯涛说道。
  “特别的东西,是什么?”
  “高射炮。”华伯涛一字一句的说道。
  “高射炮?”听到这个词,杨开本能的怔了一下:“走,带我去看看!”
  华伯涛说的没错,在雷达室左侧的矮墙里,的确固定着三门高射炮,因为有一堵水泥墙的阻隔,所以先前杨开并未发现这些铁家伙。高射炮的外表罩着油布,裹的严严实实,其中一门的油布已经被华伯涛揭掉,露出了两条黑黝黝的铁管。说是高射炮,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防空机枪,和普通机枪不同的是,这种机枪有两个粗大的枪管,一旦瞄准飞机,可以同时开火,威力很强。
  三门密集火力的高射炮,再搭配上侦察雷达。杨开可以想象,这样的组合对于任何一种现有的飞机,都是噩梦般的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