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精校)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18

  见此情景,周围的村民和前头的几个二十出头的民兵都骚动起来,指指点点的议论着,叫嚷着。有些胆小的甚至尖叫了起来!
  这时,掉到火窟中的东西,继续在大火中挣扎着。有胆大的盯着看了许久。天啊!原来是一个嚎叫着的人形物体,这人身上已经完全烧了起来。痛苦的在火堆里扭动着身躯企图从火中突出来。但火堆太大了,有浇了许多汽油,火势很猛。这人形物体在火中折腾了半天,把火堆搅的乱了,带火苗的柴禾四处乱飞,吓的周围的人纷纷后退来躲闪着火苗。而他却还是没能出来。
  最后,阿兰终于被烧的狠了,用尽了平生的力气从火堆中跃了出来。掉到周围预先铺在地下的铁网上。但此时她本身已经着了火,不管是人是鬼,剧烈的疼痛还是使她在铁网上扭来扭去。但铁网上的铁钩马上就抓到了她的身上。随着身体的扭动。越抓越紧。深深的嵌到了她那原本诱人的身体里。
  随着挣扎,铁钩抓的越结实,也越多。最后阿兰已经精疲力尽。挣扎的越来越慢。直到不再动弹。火却还没熄灭。皮肉烧焦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熏的周围的人只想呕吐。但没有人动。巨大的好奇使的他们象脚钉在地上一般一动不动。
  火渐渐的小了,阿兰身上的火也终于熄灭,只不过奇怪的是,她的躯体并没有因为烈火和高温的烧灼而化为灰烬,只是在皮肤表面结出了一层层厚厚的焦炭,黑乎乎的,就像是烤焦了的山芋。
  田村长见黑烟越升越高,心说这不能再烧下去了,不然指不定出啥事故,反正看这样儿也差不多完了。于是便放下心来,手一招,叫几个汉子去棺材铺抬口棺材,拉去埋了。这时候李阳这厮跳了出来,说啥想再看看阿兰,给他合上棺材盖,算是念个旧。田村长是个明察秋毫的人,眼睛毒得很。自然知道李阳这鬼东西对阿兰干了啥事,不过此刻他还能说出这句话,也证明还不算是个冷血动物,便做主张的点了点头,同意了。
  于是李阳便走上前去,准备盖上棺材板,谁料到手刚一碰到棺材,阿兰烧焦的尸体突然坐了起来,一口咬住了他的胳膊,虽然女人牙不如虎豹豺狼,但也是疼的李阳哇哇直叫,田村长一件不好,赶紧让周广庭带几个人上去制住。毕竟人多胆子大,七八个壮汉一合计就把李阳从阿兰的嘴里跩了开来,看那胳膊,也没伤着多少,只是一个深深的牙印而已,出了点血,而阿兰咬了口之后,也不动了,又躺了回去,乡亲们都说这是诈尸,连周广庭这个东北大汉也深以为然,田村长怕夜长梦多,就嘱咐李阳去村卫生所那包扎下伤口,消消毒。让民兵们合上棺材盖,还不忘在前后左右都钉上了四枚大铁钉,以防这东西又完咬人这一出。钉上了钉子,民兵们也放了一百个心,这就抬着阿兰的尸体,颠簸着往水坝那边的乱坟岗扛去了。
  
  第五十三章
旱魃!(5)
  
  话说这埋掉了阿兰的尸首,村里的这桩子怪事也算是收了尾,开始村民们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一般夜里都不敢出门,家里的锁也是都插上,生怕这阿兰的尸体再次死而复生,不吃鸡鸭的内脏,该吃人心人肝了。不过他们的担忧貌似是多余的,在观望了好几天,判断出村里的动物再没有走失死亡时,乡亲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不过这之中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李阳回家后一病不起,脸色青白青白的,叫了几个医生都没辙,说不行了。果然,没几天就两脚一蹬,咽了气。李阳自己是支部书记,家里还有人在县政府坐交椅,这条件自然不寒酸,要是有心比一比,也算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大户了。所以,取其中的任意一条,他的葬礼都不可能草草了事。
  没多久,李家就按着规矩出殡了。李老丈为了儿子最后一次风风光光,可谓是一掷千金,光是挖土的工匠,就请来了十多个,除此之外,还采办了许多金银纸钱,包括一副上好的红木棺材。当然,超度的先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范婆婆离得远了,一时半会联系不上,这丧葬还不能耽搁,于是李老丈请来了秀山村的汪半仙亲自坐镇,要说这汪半仙,全名叫做汪唯真,不较真的看,确实有些仙风道骨的派头,能耐也是有一些的,不然在鬼事颇多的东北,也不可能混得开,据他本人所说,自己以前是全真教的道士,还俗以后才当先生的,不过这几年本事比范婆婆差了一筹,已故名气不如这个老不死的打得响,这会儿李老丈相请,汪半仙自然是乐得屁颠屁颠的,恨不得掏心窝子。带上自己两个徒弟,就连夜赶来了。
  出殡队伍在最前面有开路的人,他们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跟在他们之后是一个纸扎的小孩,因为出殡时要有一个牵缆持丧棍的孝子,李阳没有子嗣,所以用一个纸扎的小孩代替,这纸扎的小孩由李阳他叔扛着。孝子之后就是抬着‘龙杖’的人,杖上有一副杉木质的红色棺材,后面的是李家家属,个个哭的死去活来。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就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众人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李阳他叔就扛着纸扎的小孩对着李阳的棺磕了三个头。“谢孝”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李家家属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葬地。
  村西北角的山洼。送葬的那一队人走在水坝上,前排的人敲锣打鼓,两边的人扔着白圈圈纸。随着河流,送葬的队伍到了李阳上的下葬之地。现在要打穴,也就是挖葬坑。先祭祀开山,由孝子烧香点烛行开山之礼。李阳他叔扛着纸扎小孩对着山的东面点了三柱香和两只大红烛。接着是由汪半仙画‘太岁’,因为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
  画好‘太岁’后,汪半仙叫人在山的‘子’位、‘申’位、‘卯’位、和‘辰’位,分别打了木桩又叫王十扛着纸扎小孩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了三下,这属于东北丧葬文化的一种礼节。接着‘八仙’就过来挖葬坑,‘八仙’是叫八个与亡人八字不相抵触的人来扮演的,挖好藏坑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一切做好,李老丈又叫人在坑底铺上石灰和木炭,为了不让棺和人不腐化。
  现在已近酉时,下葬的时间也是这时候,必须是太阳落山棺材也落土。终于到太阳落山了,八仙马上拽着棕绳将棺材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李家亲属抓起泥土扔到棺材上,棺材下去之后,汪半仙叫‘八仙’在棺材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接着放上一只碗,这个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李老丈,现在人已经安葬。但还需你们配合一下!”汪半仙对李老丈说。
  李老丈一直是脸色苍白,只字不语。看得出他丧子的痛心。听到汪半仙对自己说话才回过神。
  “先生,什么事,你说!”
  “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我请李老丈和你的家眷,还有帮忙下葬的人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不利。”汪半仙很专业的道,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方法。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到时就很难劝了。
  李老丈看了看自己老婆,拍拍她手,叹了口气说:“好吧!”
  “还有你们回到家后必须要洗手,用来驱除晦气。晚上都到李家宅子举行法事,祭拜死者的灵位。没什么事了大家都回去吧。李老丈、李夫人,你们也请回吧!”
  “不……让我在看看我儿子,让我再看最后一眼。就一眼,儿子……!!”李夫人哭喊道。
  “李夫人你忘了我说的吗?请回吧!这样会让李公子不能安息的。”汪半仙连忙拦住李夫人说道。
  “老伴,咱俩还是回去吧!儿子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啊!走吧!老半……”李老丈也劝着她。
  最后李夫人终于被他丈夫连拉带扯的拖回了家。汪半仙做好了最后的工作,留了他的两个徒弟守墓,然后向李家走去。
  此时已到了戌时了。天已经完全看不清了。李家的大宅子变成了灵堂,堂中是李阳的黑白遗照。堂下是李家的亲属,汪半仙在主持法事。只听见他嘴中念叨着:“天时骤降而聚变,地时开分而紧合。亡人上路,生人送行。红尘别离,谨记后人心……”
  夜里的秀水村十分的宁静,只听得见蛙声和风声。
  风渐渐大了,不一会儿竟下起了雨。但雨不大,是典型的‘毛毛雨’。
  “妈的,真是活受罪!要不是为了那五块钱,我早回家睡觉了。现在下着雨还要守墓,真冷啊!什么鬼天气,奶奶个嘴!”汪半仙的徒弟骂道,接着就裹紧了衣服。
  “你就别抱怨了,你哥我不也在这。等天一亮那些钱可就进咱兄弟腰包了。来,喝了这一口,就睡觉。”
  “好,听哥的。干!”
  “干!”
  两人喝完酒,便在自搭的草棚躺下了。雨依旧下着,但谁也不知道李阳的葬处却很干,干得很奇怪,雨落在墓上就消失了,仿若凭空蒸发了一般。
  “咳……咳……”一声不禁意的咳嗽惊起了几只乌鸦。
  “荷……荷……”
  “荷……!!”
  “哥你听见没有,哥!你醒醒。哥!”
  “哎呀,吵什么,还要不要人睡了。”
  “不是,你听!”
  “听什么啊!睡觉”
  “你听听,听”
  “啥?”
  “我滴个老母哎!”
  一个不属于他们的声音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两人不禁向李阳的墓望去。可天太黑了,又没月光。但做为汪半仙的徒弟他们也见过不少异事,于是两人拿着火把走向李阳的坟边。
  
  第五十四章
旱魃!(6)
  
  一个不属于他们的声音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两人不禁向李阳的墓望去。可天太黑了,又没月光。但做为汪半仙的徒弟他们也见过不少异事,于是两人拿着火把走向李阳的坟边。
  这时他们发现,李阳的手竟然从坟头处伸了出来,两只手直立着!看到这画面兄弟两人并没有害怕。
  “诈尸了!师傅以前说过,人死后喉咙里还残留有一口生气,生气不能及时散去就会导致诈尸。老弟,你过去看看。”
  “为什么是我,你怎么不去。”
  “你……好,我们一起去!”
  两人拿好火把走向了坟头,走近才发现李阳的那两只手哪还像手,干的就像是两根‘老柴’。
  “这是怎么回事?这还是手吗?埋的时候还是好好地,这……”说着说着,小徒弟下意识的把头靠近了那两只手,想看清楚,到底是手还是别人故意插的两根‘老柴’,想跟他哥儿俩玩恶作剧。
  “走吧,去告诉师傅,这可是大事!”大徒弟说道。
  话未说完,那两根‘老柴’突然一把抓住小徒弟的头。他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头就被‘老柴’给活生生的给扯去了。血溅了一地,小徒弟的头从坟上滚落下来,刚好停在了大徒弟脚边。
  又是一阵“荷……荷……”但声音比刚才的粗厚。
  目睹这一切的大徒弟直接给吓蒙了,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只觉得脚发软,浑身抖的厉害,裤裆里一股骚臭的液体蓬勃而出,跟他妈钱塘江开闸似地。他何尝不想跑,只是脚软了跑不动,现在他只期盼李阳不要从墓里爬出来。终于李阳不再发出声音,他才慢慢的走开,离墓大概有十多米后。他撒开腿就跑,一路狂奔,边跑边喊。
  “救命啊,快来人呀,诈尸啦!”
  夜更深了,雨依旧下着。看样子在动乱中还算平静的秀水村也要不平静了。
  汪半仙的大徒弟连滚带爬的跑到了李家宅院。此时客厅里举行的法事刚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祭天渡灵。李青书扛着‘孝子’就要对阎王老子做祭拜,却被急忙闯进来的大徒弟一个收不住脚,直接撞翻在地,纸人也散了。
  “苏小龙,你……你知道你干了什么吗?你撞翻‘孝子’破坏了仪式,会给这间房里的人带来不幸的。你小子这么着急干什么!你不是在守墓吗?跑着来干什么。”汪半仙气急败坏的叫道。
  “师父,不好了。”汪半仙的大徒弟没有在意师父对他说的,他现在只想师父能把刚才的事解决掉。灵堂里的李家家属听后都紧张起来。
  “先生,不会有什么事吧!”李老丈急忙问汪半仙。
  “没事,老爷你放心。我汪半仙会让李书记走好的。”
  “苏小龙,你跟我出来。”
  苏小龙和汪半仙出去后,一五一十把刚才的事告诉了汪半仙。
  “什么?小虎死了!”汪半仙惊叫道。
  “对啊!我那命苦的弟弟,死得好惨啊!”苏小龙哭道。
  “李阳诈尸了,不可能啊!埋他地儿最靠近大坝,这可是秀水村顶好的汲水之地,要不我也不会让他们扛着棺材跑那么远的路了。李阳生性属土所以缺水,把他葬在水多的地方应该会及时轮回投胎才对。怎么会……”汪半仙摸着自己那半截山羊须,苦苦思索着,心说是不是自己在下葬时有地方出错了。
  “先生,怎么了?”李老丈不放心于是追出来问汪半仙。
  “老爷没事,因为公子是枉死的,阳寿未尽却去了阴间。所以有一点‘回光返照’,我的徒弟告诉我,公子的手从坟头伸了出来,待会我用复魂阵早日让公子上路。”汪半仙马上镇静对李老丈说道,他现在只能这样了。自己好不容易弄起来的名声,不能因为这次给毁了,不然以后怎么吃饭。
  “原来是这样,大师,那就有劳你了。”李老丈向汪半仙做了个揖。
  汪半仙等李老丈进屋后马上的苏小龙说:“龙子,你马上去坟头替你弟弟收尸,把坟头打扫干净,不要露出任何痕迹,还有回我家把我的家伙拿来。”
  “师父那……那李阳的……”苏小龙战战兢兢的说。
  “你们俩跟了我这么多年,啥都没学到,就知道数钱。现在出事了,就知道找我。”汪半仙从怀里拿了一枚铜钱放在左手,接着把右手咬破滴了一滴血放在铜钱上。又用黄纸包住,手结道指在铜钱上画了几画,交给了苏小龙。
  “你到的坟头后用红线绑住铜钱眼的两头,然后把红线的另两头绑在李阳的手上。这样一直到天亮都可以保证李阳不会尸变。记住刚才我跟你说的,师父的名声就靠你了。”汪半仙拍了拍苏小龙的肩膀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