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精校)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18

  “你去啊?”刘大少翘了翘嘴,幸灾乐祸的道。
  “不去,不去……”田村长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地。“不去也不成!”刘大少在他背上一推,就将田村长往前推了几步,田村长脚步不稳,一个踉跄,就又多走了好几步,偏生不巧的是,刚抬起头来,正撞到了那个提灯笼的影子身上。
  “哎呀,我的妈呀!鬼啊!……”刹那间,田村长那声嘶力竭的嗓子响彻整个乱坟岗,吓得几只刚刚抱着媳妇准备嘿咻嘿咻的乌鸦大哥齐齐飞上了天,呱呱呱的不敢下来。气的母乌鸦们叉着腰,用鸟语喊道:死不要脸的,下来!
  “哎呦……”那影子好像经田村长这么一撞,也吃了记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哀嚎了两声,手中的油纸灯笼也滚落到了地上,灯芯儿一沾上包在竹框架上的纸,立马燃烧起来,没几下就把灯笼烧没了。
  “谁啊?这么不长眼,是不是刘家兔崽子!”那影子揉着屁股,哀怨道。不过借着星星点点的月光,她还是能看到,眼前这个撞上自己的人显然不是个孩子,起码那体格轮廓,该是个成年人无疑:“你……你是田村长?”
  听着这声儿,黑暗里的田村长也是咦了一声:“你不是鬼?”这话倒是弄得那影子哭笑不得:“你瞧你这样子,前怕狼后怕虎的,我是范婆婆呀!”
  “啊?范婆婆!”田村长一蹦三尺高:“你怎么来了?”
  范婆婆捋了捋袖子,三寸金莲歪了歪步子,终于勉勉强强的站起身:“走路也不留神,把我的灯笼也给搞烧了。”
  田村长看了看地上已经烧没了的灯笼残骸,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对不起呀,不小心撞见你了,都怪那小子推的!”说完,狠狠地瞪了刘大少一眼。
  “范婆婆,真的是你呀?”刘大少凑上前去,睁着一双眼睛,左右看了看道。
  “呵呵,不是老身又是谁呀!”范婆婆笑嘻嘻的说。
  “真好,你来的太及时了。”刘大少见真是范婆婆,此刻心中的七分恐惧,早已去了六分,可谓有恃无恐了。
  “怎么走得那么慢?”范婆婆抬起脚踩灭了灯笼点起的一小片草穗儿,对刘大少说道。若是留下点火种,指不定过几个时辰,会把这满山遍野都点起来也说不准!
  “可不是嘛,我们都被困在这里快一个晚上了。”刘大少可怜兮兮的道。
  范婆婆一只枯槁的手在空中掐算了一番,好象明白了一些头绪,说道:“哦,我看你们一定是碰上鬼打墙了。”
  刘大少连连说道:“是呀,婆婆,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这地儿太操蛋了,您一定会有办法让我们离开吧?”说完朝着范婆婆投来了一道求救的目光。
  范婆婆一张老瘪瘪嘴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办法嘛,当然是有的,如果没有办法,我也不敢一个人到这里来。”
  刘大少闻言,赶忙上前抓住范婆婆的手激动地说:“婆婆,你一定要救救我们呀!”
  范婆婆白了刘大少一眼,冷笑说:“哼,刚才我是想救你的,但现在改变主意了。谁让他们一见面就说我是鬼。鬼有我这么长得好看吗?一个大男人还怕鬼,胆子这么小。”
  刘大少一听,便急了,讨饶道:“我的好婆婆,俺错了还不行吗?我这就给你道歉。”
  “刚才实在是我们的不对,今天晚上我们被鬼吓怕了,一时情急之下眼睛看花了,所以就把你当成鬼了,再说了,你比女鬼长得要好看多了,要好看百倍千倍都不止啊!就跟电影明星似地。”
  世上没有几个人是不爱听好话的,范婆婆听刘大少夸自己好看,就掩着嘴对他笑着说:“那好吧,看在你主动承认错误的份上,老身就饶过你一次吧。”
  “其实啊,我跟你们说,傍晚的时候老身见你们出来这么久了都没有回来,就估摸着肯定出岔子了。当下火急火燎的往灵官庙上赶,看到山路坍塌了,本以为你们摔下去了,但瞅了半天,也没瞧见个啥。我就猜想这肯定是你们下山的时候才塌的,你们见无路可走,所以才从乱坟岗这条路回去了。于是我又下山,从另一边山头爬上来,这老骨头都要瘫痪了,还没有走到这里,就看见这里起了大雾,所以就更加肯定你们在这里,等我来到这里就真的看到你们在这里,看来真是找对路了。”范婆婆娓娓道来。看她说话的那阵喘气劲儿,还有泛红的脸面,显然说的不假,这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的,也给折腾的够呛了。
  “好了,既然你俩安然无恙,老身也就放心了。对了,刘家大孩子,我嘱咐你的事儿办妥了吗?”范婆婆问道。
  “哦,办妥了,办妥了。”刘大少会意,赶忙从兜里拿出那三个精致的小纸鹤,递给了范婆婆:“只不过它们却是没有像您说的那样飞的起来。”刘大少如实说道。
  “大概是这里戾气太强盛了吧!小小的灵魂,根本就被牵制的无力动弹。”范婆婆阴沉着脸道。
  “好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但,这些白雾怎么办?您不信走走瞧瞧,进里面就转不出个东南西北了。”刘大少急道。
  “呵呵,没事,看我的。”范婆婆言罢,取下戴在手上的那串佛珠,双手合十,对着当空叽哩咕噜地念叨着什么。刘大少两个人根本就听不懂他在念些什么东西。
  田村长捅了捅刘大少的腋窝,小声地对他说:“小侄子,这婆娘在说些什么呀,你听得懂吗?”
  刘大少也小声回答道:“鬼知道呀!”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见那范婆婆停下来喊了一声:“开!”然后睁开眼对两个人说:“别发呆了,雾已经化去,咱们可以走了。”
  两个人看了看四周的雾一片诧异,几分种前还是看不透的雾层竟然开始一点一点地散开了,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照在了地上,道路依稀可见。
  刘大少和田村长看了之后唏嘘不已。刘大少连忙问范婆婆:“婆婆,你是神仙不?能不能教教我这些本事?”
  范婆婆一笑道:“非也,非也。我只是以前和老道公学过几手,这些本事只是一些皮毛而已,比起真正的先生来差得远去了。”
  田村长也按奈不住自己内心强烈的好奇心,于是问范婆婆:“范仙姑,为什么我们会被困在这里走不出去,而那些雾又是怎么样产生的?更奇怪的是,连天上的月亮也被云给遮住了。”
  “我说村长喂,你一下就问我这么多的问题,叫我怎么回答你呀?”范婆婆听到这一直跟自己作对的田村长竟然破天荒的叫自己一声仙姑,那张老脸自然是笑的跟个水蜜桃似地,就快要掐出水来了,当下沉吟片刻,说道:“你们之所以被困在这里,是因为你们遇到了倒路鬼,也就是常说的鬼打墙。”
  两个人齐声叫道:“还真的遇上了倒路鬼啊?”
  范婆婆点了点头:“是呀,那些倒路鬼对你们这两个生人施了障眼法,致使你们无法辩别道路,从而你们怎么走都走不出去,也都只是在原地打着转。”
  田村长这时却皱了皱眉头:“可那些雾呢,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可是一下子就看到起了很多雾的。”
  范婆婆说:“至于那些雾嘛,也好解释的通。你们看,这片乱坟岗是在树林当中,树林里长久没有人来往,所以就行成了一种瘴气和迷烟,再加上坟地里的阴气混合起来就形成了迷雾,而月亮为什么会突然不见了那只是一种巧合罢了,不过这都要从这段日子说起呀!”
  刘大少两个人异口同声地问:“要从这段日子说起?”
  范婆婆笑着说:“我们回去还要走一段时间的路,边走边说吧。”
  “行!”刘大少点头。
  走了数十步后,范婆婆当先扯开话头道:“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敢在这段时间的晚上赶夜路,而且走的还是乱坟岗,你们知道这段日子是什么日子吗?”
  田村长说:“是十一月十五啊!”
  范婆婆摇了摇头:“你只答对了一半。”
  刘大少猛然脱口而出:“月当头!”
  范婆婆说:“这就对了。”
  田村长也恍然大悟道:“十五月当头,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呢?这不正是老祖宗们下山的日子吗?”
  范婆婆说点了点头说:“是呀,七月十五是大鬼节,而这段日子就是小鬼节,也就是鬼门关开放的日子,你们两个的胆子可真不小,敢在这个时候岔开山路,选这条偏僻小路。这乱坟岗是离鬼门关最近的地方,也是阴气最重的地方,所以你们才会碰上鬼。”
  田村长点了点头说:“我说那些鬼影子怎么老是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跑呢,甩都甩不掉。”
  刘大少问范婆婆道:“婆婆,那些老是跟在我们后面的影子又是怎么回事,是真的鬼吗?”
  范婆婆说:“恩,那些都是孤魂野鬼,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孤魂野鬼吗?那就是还没有去投胎或者是没有墓碑的鬼魂,而在鬼门关开放的时候回不了家,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只能够在坟场里四处游荡。在月当头的这段日子里地府里是不能够收留鬼魂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鬼都要把你赶出鬼门关,送你到人间来和你的亲人团聚。你们两个算是够幸运的了,能够碰上倒路鬼。”
  “走运?”刘大少大声说道:“这算是那门子走运呀,晦气死了,没被鬼捉去就算是老天开了眼了。”
  范婆婆又说道:“倒路鬼一般是那些喜欢恶做剧的鬼,喜欢捉弄生人,让你留下来陪他一夜。倒路鬼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害人的,因为在这其间害人的鬼会被阴阳判官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所以说碰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来等天亮鸡叫。”
  “哦,怪不得没有任何鬼前来索命。”
  “是呀。”田村长也说道:“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坐下来等,就不会去学什么鸡叫了。”说完对刘大少笑了笑。
  范婆婆也笑了笑:“你们还学过鸡叫?那是老办法了,被倒路鬼寻上了就算撒尿也没有用,真正能够沉得住气的人很少,一般一个人的一生中碰到倒路鬼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没有,等明白过来却又碰不上了,所以说你们很走运呀!”
  在这十一月的后半个月里每家每户都要献饭,并且每天三叩首,早晚一柱香。
  所谓的献饭就是主人家在一日三餐的时候摆上一桌饭菜和酒,把主人家里上两辈去世的先人从山上请下来到自己家里吃饭,好保佑子孙平平安安,后代富贵。
  虽然说那个时候在农村的生活很艰难,但是在这半个月里饭桌上的饭菜还算是丰富的,和过年的时候差不多。要是弄得不好的话,老祖宗们是会不高兴的。
  其实那都跟祭祖差不多一个样,都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只不过祭祖是在祖宗的坟前,而献饭却是在家里。
  话说有一年有一户人家,在献饭的时候听到献饭的那间屋子里有什么响动,就轻轻推开门往里面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他看到饭桌前自己以去的先人们正有说有笑地吃喝着,等他来到桌前想跟先人们说说话时,那些身影却不见了,就连说话声和笑声都戛然而止,只剩下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饭菜还是丝毫未动。那家主人后悔不已,懊恼自己太冲动吓走了先人们。
  其实,献饭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哪里会有什么祖先回来吃饭?只不过是老一辈人代代相传传下来的习俗罢了,老一辈的人都这么做,这一辈的人也就跟着做了。
  在献饭的时候,主人家对着一桌子饭菜说:“列祖列宗们,你们吃好喝好吧!虽然说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但还是不能够亏待你们的。”说完便退出了那间屋子,并且吩咐家里的小孩不要靠近那张桌子,以免打扰了祖宗们吃饭。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主人家才进到那间屋子收拾饭桌。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祖宗们都已经吃饱喝足了,主人家在献完饭之后才可以吃自己的饭,这表示对先人们的尊重。
  由于天气因素,所以献饭不能够留到第二天,就在当晚献完饭之后主人家就吃掉了,第二天又重新开始做。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里独有的芬芳气味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此刻,白云沉沉,星空显得格外高远,秀水村就这样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宁静中。
  
  第四十三章
下阴司,黑白无常!(11)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里独有的芬芳气味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此刻,白云沉沉,星空显得格外高远,秀水村就这样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宁静中。
  因为没有了灯笼照明,三个人只得踩着零零碎碎的月光,摸着黑,循着大致的路径往家里赶,范婆婆人老了,眼睛也不好使,在这种环境下,等于是一个睁眼瞎,这不,刚走几步,就摔了个狗啃泥,还好这时候天气还没完全转冷,不然的话土地疙瘩子一冻僵,非把她摔个头破血流为止。刘大少见不是个办法,只得让田村长在前面开着路,自己在后头扶着范婆婆,小心翼翼的下着坡儿,速度还不敢太快,生怕范婆婆受不了,就这样走一步停三步,待完全走出乱坟岗,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了。午夜里的风冷飕飕的,仿佛刺到了骨子里,让人浑身不自在,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紧了紧衣服,双手揣进了袖子里。待到了小麻子他家里时,已经差不多快十一点了,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差不多也都蒙着被子,搞搞婆娘,见周公去了。不过小麻子他娘倒是有些精神,此刻竟然还没睡觉,正端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一边磕着自家烘焙的南瓜子,一边翘首而盼,摸样很是焦急。直到听见了范婆婆等人的叫门声,这才转忧为喜,兴冲冲的去开了门。
  “陈家媳妇儿,你老头子呢?”范婆婆见开门的是小麻子他娘,老脸挤出一团菊花,笑着问道。
  “那个死没娘心的,估计还在镇子里倒腾粮食呢,连他亲生儿子的死活都不管不顾了!”一说到自己的丈夫,小麻子他娘顿时气不打一处出,叉着腰骂骂咧咧起来:“下午的时候我找开货车的司机哥儿给他捎话了,也不知道遇见了没有。”
  “呵呵,我先前安排的那些东西,你没挪走吧?”范婆婆走进院子,只是步子却一瘸一拐的,看来是崴了脚。
  “没,没……”小麻子他娘连连摆手:“现在我家娃娃能不能活命,可就靠仙姑您了,我哪敢动您的东西。”
  “那就好。”范婆婆笑了笑:“都邻里乡亲的,客气什么,老身尽力而为。”
  “那您快进屋吧!外面凉。”小麻子他娘恭恭敬敬的将范婆婆请进了屋子,田村长和刘大少也跟着进去了,而刘老实和狗蛋他爹则早早的回去了,毕竟,这深更半夜的,屋子里就一个妇道人家陪着,传出去也不好听。
  走进客厅,才发现,原本摆在正中央的八仙桌早已被折叠了起来,藏在了门后,腾出了一大片空间。和桌子搭配的四个小方凳子,也挪到了墙角,孤零零的在那呆着。而空下的地儿上,则被满满当当的置办上了一座长方形的香案,棕红色,差不多有一米多高。表面经过了细密的打磨,在接缝处还精心雕刻了一些龙凤图案,只是左边磕了一角,案面上还有些深深地划痕,看来定是有些年岁的老古董了。香案两边,点了两根白色的蜡烛。烛火下各摆了一个小瓷碟儿,肚儿不大,边儿圆圆,正适合做文人画画的用具,调弄些浅淡墨水。当然,这玩意在乡下,却大多会被用来盛腌菜,不多不少,正够一家人吃一餐大白饭,既节约又方便。定睛那么一瞧,左边的瓷碟里装的是一些红色的液体,很是粘稠,也不明白是个啥。右边的瓷碟则平淡得多,清澈见底,一看就是些清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