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19

  “还没有开战,已经被吓破胆子了么?”汎秀起身环视众人,嗓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度。
  “殿下!”服部小平太突然出列答道,“为君死战,正是我等武士的本分!”
  死战是本分么?虽然忠心可嘉,不过战前说这些不算吉利啊。
  “我愿随大哥一起,为殿下效死!”小藤太也忍不住跑过来搭话。
  这两个家伙啊……汎秀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恼火。
  “毛利良胜……亦随殿下死战。”第三个表现忠心的人出现了,不过汎秀却觉得这句话明显有些言不由衷的味道,看来忠诚度还是比不了最开始的两个家臣啊。
  “殿下若需要突围,只需带上丸目藏人佐即可。”丸目长惠的回答,显示出极强的自信,不过显然,他也不看好织田家能够取胜。
  “兄长大人。”汎秀的堂弟,平手秀胤,以一门的礼节走上前,问到:“本家与骏河今川交战多年,向来只是互有胜负。这一次,传说今川聚集了数万大军,大概也只是流言吧!”
  “是否是流言,可以派人去探察。不过,今川家在半年内大举进犯尾张,却是在我意料之中的。”
  对面响起不自觉吸气的声音。这位年轻的殿下,虽然年龄还不到二十,但见识和谈吐,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
  任何时代和地点,人类都不缺少空谈者,那些事前完全不能作出正确预料,只在事后夸夸其谈的评论家,历来是被嘲笑的对象。但是,在事先就能作出理据的推断,并且灵验的人,往往就会被信任、崇拜,甚至迷信和神化。
  是以平手汎秀在家臣心中,早就树立起了神秘而智慧的形象。
  一时间并没有人质疑,汎秀是如何得知今川家将在半年内进攻的事情。
  “那么,准备的工作,现在就开始分配。”汎秀正要提起笔,突然心念一动,于是召唤秀胤上前承担书记的工作。
  “把城中存有的钱粮数目呈上来。”汎秀望向右手边的松井和增田。
  “是。”松井早有准备,取出了放在兜中的账册,找出需要的数据。
  城中现有:
  金五十二两,银一百一十九两,钱六十八贯四百文;
  总计约四百贯,以现在的规模看,还不存在经济问题。
  米一百三十四石,西洋作物(番薯花生玉米)四十石;
  这些够八十人的备队吃上一年,而领内兵役的预计也正是八十人,不过还需要采购部分战略物资……
  “仁右卫门(增田长盛的字),你就负责购入果蔬和海产,预算是六十……不,八十贯。”出于人道主义,汎秀最后还是提高了部下的伙食标准。
  这种不涉及根本的工作,自然交给信任度最低的人。
  具足二十五副,弓三十副,长枪二十七副;
  这些都是汎秀与玉越屋官商勾结的“赃物”,大部分都是新货,不过民兵一般都是自带装备的。这些东西反而浪费。
  “具足弓枪各留下十副,其余赏赐给村民中的壮士,按照兵役状招募,并且需要练兵……队长是小平太,新助为副手,指南役就交给藏人佐了。不需要传授什么高深的剑道,只需要战场上实用的技巧即可——对了,秋收应该快要结束了吧?”
  “最快两天后结束。”
  增田上前答话。
  “很好——小藤太继续探听三河方面的消息。”
  “一应收支,拜托友闲负责调度。”
  “是。”
  “至于辰之助,就继续担任佑笔吧。”
  “是!”
  一众家臣,并没有太显得慌张,反倒颇有几人,露出跃跃欲试的样子,这令汎秀稍许觉得安慰。
  今川家已经有六七年没有在西线动兵了。
  尾张人说,太原雪斋死后今川已经没有了可以为帅的人。
  又有人说,今川义元已经沉迷声乐,斗志消磨殆尽。
  或者说是,骏河民风孱弱,民众早已厌战畏战。
  不过现下,骏河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取得了尾张的五座城。织田家前两条防线已经崩溃,后方也被插入一颗钉子。
  甚至连汎秀,也以为桶狭间一定会发生在明年,而错过了准备的时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已经对前田利家做好了布置。
第十九章
剑拔弩张(二)
  永禄二年十月十二日,秋收刚刚结束不久,骏河的今川氏,就对所领三国一应家臣发出动员令。十六日,骏河众九千人会于骏府城,远江众七千人集于挂川、曳马二城。
  十月十四日,鹈殿长照,领兵七百,入驻大高城;十五日,冈部元信领八百五十人,入驻沓挂城,以守为攻,迫敌出战。
  十月十六日,织田信长令水野忠光三百四十人入丹下砦,佐久间信盛四百五十人入善照寺,围鸣海城;令佐久间盛重五百二十人入丸根砦,织田秀敏一百五十人入津山砦,围大高城;令梶川重实二百五十人入中岛砦,监视东南方动向。
  十月十七日,松平元康领三河众一千二百出阵,井伊直盛领远江众千人出阵,葛山氏元率骏河众千五百人出阵,作为此战先锋。
  同日,今川本队出阵,十八日入远江,本队增至一万六千,二十一日入三河,又增至一万九千。如此正面战场共计二万三千人,号称四万。
  十月二十日,松平部进入尾张,开始攻击丸根砦,井伊部则负责攻击津山砦,共同接应大高城,葛山部绕过前线,监视清州城的动向。
  十月二十二日,今川本队进入尾张。宿老朝比奈泰朝领六千主力,支援松平、井伊部的进攻。三浦元政领三千人,向左迂回,进攻那古野城,蒲原氏德领兵二千五百,向南进军,清除右翼尚未屈服的微小势力。如此,本队尚余七千余人。
  克劳塞维茨曾经在《战争论》中说过:兵力较强的一方可以把兵力分散在若干地点,这样做可以在许多方面在战略范围造成便于自己生存和行动的条件,同时还可以积蓄自己部队的力量以备万一。相反,兵力较弱的一方则必须更多地集中兵力,尽量不使自己的兵力分散,力求通过运动来弥补由此产生的不足。
  今川义元肯定不会知道克劳塞维茨这个人,但他的用兵却符合了《战争论》的原则。将大军分为数队,依次进军,效果就是形成了三面包夹的态势,同时迫使对手派出必要兵力来应付正面,否则今川军长驱直入,织田家不会有集结军队的时间。
  清州城下,人心惶惶。
  目前的织田家,最大动员力在一万人左右,已有两千余人投入战斗,同时领地在东部的家臣大多已经被分割开,又有部分人马在监视北面虎视眈眈的斋藤家,故而清州城下,总共只有三四千士卒。
  这个时候,织田信长却丝毫没有召集家臣议事的意思,他只是呆在清州城的本丸里面,不停地命令手下搜集最新的战况。丹羽、柴田和林是这个时候最忙碌的人,除了担心之外,还必须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来安慰其他人。
  如果是七年之前,织田信长刚刚接任家督的时候,这些重臣恐怕会对他的态度非常不满,联合起来做出干涉。但是这七年,信长带领家臣取得了数次合战的胜利,将领地扩大到两倍有余,现在已经没有人敢质疑主君的权威。
  所以,他们只能聚集起来,私下交换看法——哪怕连续几天都没有人提出新的结论。
  林秀贞是赞成笼城的人,他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但客观来看,这却是最差的选择。以今川家的后勤力,围困清州城半年甚至一年并不难,到时候缺乏援军的织田军恐怕会被困死在城中。而且笼城就代表不会对各地的附属豪族做出救援,这将会极大地损伤主家的威严,附庸们恐怕会立即改换门庭。
  柴田胜家认为,只要指挥得当,正面作战并非全无机会。今川家将部队分为数队,这给了织田逐个击破的机会。然而,今川最少的分队亦有千人上下,而织田的本队却不足四千。
  丹羽更看重外交的作用。所谓唇亡齿寒,近畿的六角,伊势的北田不会愿意看到今川家轻易占据尾张,甚至连敌对的斋藤,在特定条件下,也未必不能是结盟的对象。一方面表示坚持战斗的决心,另一方面向四周求援,如果能够实现,就能迫使今川放弃进攻。只是,今川家未必会给织田留下这个时间。
  ……
  按照现代的观念看,历史存在一定的惯性,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势,并不会因为个人的影响而产生太大偏差;但是,特定人物的命运,却完全可能因为蝴蝶效应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川军进攻的时间比历史早了半年,平手汎秀所具有的历史知识,就失去了作用。那场著名的合战是否还会发生,也成为了疑问。
  历史上,暴风雨掩盖了偷袭的痕迹,但现在却是干燥的秋季,降雨的可能性相当低。甚至,今川义元是否还会在桶狭间停驻,也不能确定了。原本险胜的突袭,现在看来,却有可能变成临刑前的最后一搏。
  今川军已经在侧近游易,很可能已经把尾张要道分割开来,此时想放弃领地退回清州城,都要面临极大的危险。作为一介统领几百人的小领主,平手汎秀没有任何从军事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以这个时代的想法而论,现在还剩下三个选择,一是隐藏在乡间,等待双方主力分出胜负,二是主动求战,留下英烈之名,三是尽早投降,换得一个适当的地位。
  失去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与这个时代其他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平手汎秀虽然未必是人中龙凤,却也算得上见多识广的智者,所以他策划了一次计划。这个计划原本只是可有可无的心血来潮,现在却变成救命的稻草。所以汎秀不得不找到相关人等,将计划作出了大量的修改。历史上的今川军,在义元死后就迅速丧失了斗志,这是汎秀确定计划可行性的信心所在。
  然而计划终究是需要有人去实施的。以后世的印象来看,预计中的相关人士未必是关键时刻可以信赖的人选,但是现在,似乎没有了更多的选择。
  甚至于松井、河田、丸目这些人能不能在这种条件下保持忠诚,也不是可以轻易断言的。
  如果这些事情中出现了一个意外……
  是战死还是投降呢?
  也许只有到时候才会知道了。
第二十章
剑拔弩张(三)
  空山新雨,秋蝉碧树,这些令历代诗人反复咏叹的意境,到了十月下旬,已经逐渐消失。所能见到的,只剩下寒风霜露,腐叶枯枝。
  “落木满天下,秋来自可知,众生皆熙攘,独觉此身悲。”
  从营帐飘出来的和歌,正是应景的,然而从音调之中,却看不出多少凄凉之色来。
  吟诗者是一个中年的武士,身着华服,面敷白粉,身材颇有些臃肿,但并不显得丑陋,反倒添了不少安逸和优雅。中年人两侧,侍立着十数人,也都是华贵的打扮。
  两句和歌落地,边上就有人送上了恭维。
  “主公作的诗,真是有着独特的味道,令人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哪!”出言者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虽然背上已经喂喂佝偻,神色到还算是精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