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619

  平手汎秀觉得,绝不可能是真的无懈可击。
第五十一章
莫名的期待
  人吉城的西面地域,隔着南九州最大水系球磨川,平手汎秀的讨伐军与岛津义久的主力部队保持对峙。
  前后几十里,水上完全见不到任何桥梁,不知道是一直就没建过,还是被敌人所拆毁了。同时由于水流湍急兼与地面有高低落差,摆渡行舟也极为困难,堪称天险。也难怪对方要选择在这里进行防卫作战了。
  好在河面宽度有限,倘若岛津家军队在岸边严防的话,平手的士兵就可以用先进的火器来进攻打击。
  一百步左右的距离,刚好让绝大部分的弓箭、焙烙、铁炮都难以使用,大筒却依旧可以发挥出全部的威力。
  不过岛津家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山猴子,严格来说,人家才算扶桑列国里最早接触南蛮火器的先驱呢。他们军中铁炮的比例一点都不低,只是限于财力不足,供养不起粗口径的大家伙。
  平手汎秀前前后后一共命令“春田屋”修复和仿造了三四十门的重炮,都有几千斤重,需要装上轮子,用牛马畜力拉载,还上不了山路,使用起来更是要一二十人手忙脚乱。但威力也很惊人,发射时有地动山摇的气势,无论什么猛士挨上一弹,就立即变为肉团,连全尸都保存不下来。打到石头墙面上,也能砸出肉眼可见的大坑。
  于是才有“国崩”的美誉。
  最近又在尝试,出产一种二三百斤重,三尺以内长度,口径一寸左右的小炮,这样的话造价只需六分之一,四个彪形大汉栓起绳子弄俩扁担就可以扛起来走,不再会受到地形阻碍。有效射程会大大缩短,且面临石制工事将会无力,但考虑日后可能存在打土围子的治安战,已经够用。
  其实这个规模,在扶桑人们眼里已经是“大筒”级别了。
  这次来九州,便让旗本部队带了“国崩”十二门,“大筒”四十七支。现在正好隔着河岸,让岛津家体会一下近畿人的“热情”。
  对面倒是也有能力反击。
  平手汎秀问九州当地的“带路党”,岛津军究竟有多少大型火器,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众说纷纭,牛头不对马嘴。倒是擅长此道的丹后国人稻富佑直,凭借观察和聆听,断定对方共有九门火炮可以造成跨河的有效打击。其中七个应该是普通意义上的“大筒”,另外两个则有“国崩”六七成的威力。
  纪伊国人津田一时同意“九”这个数字,但另外两个给出的是“六”和“三”。
  现在平手家中官方认可的本土火器权威人士其实是近江人田付景澄,不过被任命为负责研发和制造的“铁砲奉行”,一般不到前线打仗。
  总而言之岛津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是讨伐军的七分之一左右,隔着河对射肯定是大大吃亏的一方。
  平手汎秀满足于这样的状况,并笑着告诉将领们:“倘若每天可以造成二三十人的杀伤,那么最多两百日后,敌方就难以坚守了吧!”
  当然,肯定不乏家臣和外样当中自认为勇武善战的,站出来积极请战——球磨川上下游这么长,岛津家绝无可能彻底防守住,总能找到适当地点搭建浮桥渡过去,看看能否创造机会。
  如果不出动辎重部队,只让士兵携带口粮,似乎确实值得尝试。
  不过多次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诸将所能找到的利于渡河的地点,基本都会有岛津军的小分队巡守,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但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很强,依靠河流完全能挡得住千人的进攻。
  无论射击还是肉搏,各地大名的士兵均处于下风,唯有抱团列阵利用数量优势才可作战,分散之后完全不是对手。
  除非是一两个,或者三五个斥候的话,才有机会不引起巡守队的注意力,避免交战,偷偷摸摸地潜伏过去。
  不少人的反馈是“萨摩人比越后、甲斐的士兵更加凶悍残暴,恐怕列国之间,唯有平手内府身边的旗本足以战而胜之。”
  当然这是很明显的客套话。
  平手家的旗本只能说是在平原地形列好阵势,充分发挥车阵与火器优势的情况下很厉害,散阵下白刃搏斗的本事比之越后上杉、甲斐武田犹然不足,横向更加不可能比得过岛津了。
  冷兵器小规模乱战当中士气因素是决定性的,平手汎秀一系列努力让自己的旗本在这方面超越了八九成的“同行”,但总有那么几个地方文化过于诡异,不能以常理度之。
  所以,即便有着数量优势,而且大口径火器占据完全上风,想要跨过激流登陆到对面河岸依然非常困难。
  平手汎秀命令士兵保持着进攻姿态,准备了大量的浮桥设备,但并不真的行动。
  这次变手安排在次要战线上。
  正在人吉城附近对峙之时,由船只一千余艘,水夫二万人组成的海军,将萨摩的坊津港团团围住,里三层外三层严严实实,发起猛烈的攻击,仅花了两日时间,便摧毁了全部抵抗力量。
  岛津麾下大部分船只历来是半商半军的状态,没什么战斗力,只能承担运输任务,从未有被围攻的经验,很轻易就被打垮。
  接着一部分海军来到八代地区,协助毛利辉元的一万士兵绕过八代地区的守军,南下直接前往萨摩进攻。沿路不仅可以破坏后勤,还能顺便找一找足利义昭的住所。
  另一部分海军改道往东去日向国,装载上次战败后剩下还能作战的队伍,同样是绕开正面坚实的防御,往大隅而去。那里同样是岛津家的核心统治区域。
  同时让山中幸盛带着五千来自山阴,熟悉崎岖地形的精锐军势,在甲斐宗运提供的“带路党”引导下,绕开球磨川的流域,从人吉盆地边缘避过去,目标是直接威胁敌方主力部队的补给线。
  简单来说就是多路并进,攻其必救。这是只能在各方面绝对优势情况下才用得出的策略,也是各方面绝对优势情况下最好用的策略。
  与对付毛利家不同,平手汎秀并不指望这种形式的袭击就能让岛津家崩溃。并非所有大名的结构都是那么松散。
  跟讨伐关东的战争也完全不一样,后北条家足够有凝聚力,然而缺乏决断的魄力,一直只不过是呆在小田原城等死而已。
  更没有如武田胜赖那样早日降伏,或者同龙造寺隆信一般轻易浪战。
  至今为止表现得既强硬又不是灵活和稳健的岛津家,遇到这种的场面会怎么做呢?
  平手汎秀的心情略有些矛盾。
  一路与这么多大名打过交道,总体而言没有任何一个给予了惊喜,有时候甚至忍不住多想,倘若毛利元就、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北条氏康还活着,情况会不会完全不一样呢?
  岛津家却是真真切切还处在巅峰期内的,会不会玩出一点令人感到有趣和刺激的花样来?
  ——感性的一面在如此呼唤。
  理智上却不断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乱七八糟的了,平庸而简单地赢下每一场合战就是最好的结局。
  真是的,这种莫名其妙地期待传奇故事的情绪,不是义光那么大的小屁孩才会有的吗?
第五十二章
忽然撤退的敌军
  经过与本地人的仔细攀谈研究,平手汎秀发现了一个岛津家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
  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就是最常见最容易想到的——赏罚存在不公。
  广为人知的“岛津四兄弟”之中,老大义久身为家督不提,老二义弘多年前因显赫的战功被任为日向国饭野城主,获取了大量土地,估计有三到五万石之多;老三岁久更多在后勤运输和内部调解上活跃,名声要小一些,但去年也得到大隅虎居城,接近两万石的恩赏;唯老四家久,尚未封城仍在萨摩内城的屋敷里居住,知行也只有一两千石的程度,比之前三个差距甚远。
  明明作为主君的胞弟,也承担着重要的指挥任务,地位和待遇上,却有如此悬殊的区别,甚至排在岛津义虎、岛津忠长两个庶族之后。
  只论功绩与才能的话,在外人看来家久至少也在前三,甚至可以与义弘争夺第一。
  为何受到如此苛待呢?难道是岛津义久偏心吝啬吗?
  显然不会。
  一个偏心吝啬的人怎么可能建立起统一南九州的功业。
  深刻了解内情的甲斐宗运做出的解释是:岛津家支系众多,家臣几乎全部是亲族一门众,都一个祖宗凭什么有的高有的低呢?只能通过非常严格地讲究嫡庶尊卑秩序,才能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
  现在掌权的四兄弟都是上代家督岛津贵久的亲儿子,但义久、义弘、岁久皆为正宫大妇所出,名正言顺的嫡子。家久的母亲却只是个身份低微的侍妾,连有名位的侧室都算不上。
  以尊卑分脉的观点,天然受到内部的轻视。
  倘若贸然给予太多封赏,就可能引起其他庶族的不满。
  这便是萨摩岛津家的“自有国情在此”。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现代人,会觉得“唯才是举,论功行赏”乃天经地义的规矩。就算实际不能完全实施至少表面上要做出这个姿态。
  但十六世纪的扶桑,特别是在风气最为传统守旧的九州岛,社会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平手汎秀甚至听到一个逸话:
  说是岛津家的几十个高层人员一起去马场挑选坐骑时,老三岁久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忽然说了一句:“必须父母都是优良血统,诞下的幼崽才能继承好血统,如果公马强壮但母马羸弱的话就完全不行。”然后老大义久立刻说:“马的话确实如此,因为其才能仅限于肉身,是天生注定的。但不同的是,人的才能更多在于智识而非蛮力,无论什么样的出身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来变得强大。”
  先假设这个故事并不是虚构的。
  那么就值得深思了……大家都说岛津岁久心思细腻感觉敏锐,为什么要故意说这种明显会影响团结的话呢?
  只能认为是在唱双簧,他把在场其他某些人心里想着但不宣于口的阴暗念头公开说出来,好让岛津义久加以批驳,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变相给家久撑腰。
  这就更加反过来说明,他们内部对于侍妾所生的孩子,是有多么的轻鄙了!
  正好岛津家久身上还有一层让人意外的人际关系……
  平手汎秀视此为难得良机,也演了一出将来可能会被认为是“逸话”的好戏。
  那是一次晚饭之后的闲聊,几个近臣、外样、客卿坐在火堆旁边聊天的时候。
  论及当前战事,一贯沉着稳健的木下秀长忽然满面羞愧,嗟叹道:“承蒙主公知遇之恩,我一介足轻之子,如今有了万石知行,居伊予北部八郡代官职,却在日向屡屡战败,真是有负所托啊!”
  荒木村重安慰他说:“敌人实在过于强大,纵横九州多年,无论伊东、肝付、大友、长宗我部皆不能敌,唯有内府大人亲至才能对付,我等不必为此感到羞愧。”
  加藤光泰点头道:“鄙人以前一直觉得所谓百胜名将都是吹嘘出来的,跟甲斐越后的人打过交道也没觉得有多难对付,到了这里见到岛津中务(家久)的事迹,才知道确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被汎秀强拉来的连歌巨匠里村绍巴正好在侧,闻言笑曰:“其实十年前他尚未名动时,曾到京都学习文艺,与老朽算是有点师徒缘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