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619

  毕竟外样跟家臣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已有一定本钱的基础上举兵来投,虽然不能分享到多少中枢权力,自由性独立性却得到尊重。后者是在内部成长起来的,会被委以重任,作为“名代”出镇四方,但必须严格遵循上面发出的命令。
  尤其现在平手家的重臣们,基本上都是汎秀一手提拔起来的,根本没有任何资历讨价还价。
  但是,河田长亲还额外附了一张纸片,写了一小段真情实意的文章。
  “属下自改元以来,时常体困乏力,头疼目眩,医者语:或岁不久矣!复衣食娱戏兴致皆无,只忆与主公相会十八年来,南征北战,睥睨群豪,乃有意气激发,方知心血尚未尽凉。吾年近不惑而无子,今又奄奄欠安,此身不知何寄,惟愿见主公开府建制,鼎定天下,而后可以瞑目矣!”
  平手汎秀阅后大惊,搁置下各项事务,带着身边医师,轻车快马五日赶到越前,见河田长亲谈笑坐卧如常,只是明显四肢无力,眉宇间的疲惫之色挥之不去。
  不由分说,赶紧大夫看诊。
  然而,七位分别学自永田德本和曲直濑道三的名医,一番望闻问切,又讨论再三,花了几个时辰功夫,又互相推托之后,领头一个人硬着头皮站出来,给的结论却是:“河田淡路殿前两年遭到刺杀受的伤很重,现在元气又在不断消逝,长此以往恐怕相当不妙,但我等实在分辨不出病因所在,绞尽脑汁,也只好谨慎处置,开些补气安神的药材……或许是案牍劳形,心力交瘁的缘故,放下政务静养的话说不定可以……”
  所谓前两年的重伤,乃是河田长亲为压制四国人心,故意弄的苦肉计。医师不知道,君臣二人却了然于心。
  听罢,平手汎秀阴沉着脸,没有当即发作,让七位医师出去候着。
  然后关上门便拍桌子怒骂道:“什么名师高徒?我看是江湖骗子!这么多人花这么长时间,连个病因都说不出?简直可笑,都该关起来抽几鞭子。”
  河田长亲苦笑拦住:“属下已经看透这是天意,请主公稍安勿躁,不要为此过度操心了。”
  可哪里“安”得起来?
  平手汎秀左右踱步哀叹了半天,又道:“或许他们说的还是有道理,是案牍劳形,心力交瘁的因素。不然你就把北陆事情搁下,到京都,或者高野山,要不找个纪伊的温泉,好生休养……”
  说到这里,河田长亲忽然瞪大眼睛,一下来了精神,肃然道:“请容我拒绝!”
  平手汎秀愣住了。
  这么多年,对方还是第一次用这种生硬语气在自己面前讲话!
  河田长亲喘了口气,脸上红白不定,低声继续解释到:“在下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在闭眼之前,亲手参与到革旧鼎新的大业当中而已。您倘若要我置身事外,看着同僚们各显身手,那倒不如,今日便去死罢!”
  闻言平手汎秀语塞,看着这名家臣虚弱但却坚定的眼神,竟不知如何应答。
  忽然想起了前些天送走的山中幸盛。
  不同的处境和理由,相似的心境与追求。
  沉默良久,平手汎秀轻轻点了两下头。
第九章
多线同程
  因为种种关系,数条战线先后都取得平手汎秀的许可,展开了各自的行动。
  平手义光持续攻打丹波、丹后。
  山中幸盛他们尼子复兴军策反了伯耆羽衣石城的南条氏,背刺毛利。
  武田胜赖尝试接触里见、佐竹等关东豪族,意图孤立北条。
  长宗我部元亲以四国众人为后盾,进入九州,联大友,抗岛津。
  河田长亲在北陆筹备反攻上杉的计划。
  一共有五个方向。
  除了近畿军团随平手汎秀本人活动,德川、织田前些年受创严重现在又要消化新收复的土地而没有动作之外,可以说是到处都热闹了起来。
  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如果把所有直属军队和外样兵力集结在一起,上限说不定能有一二十万,那就对于后勤补给提出了严重考验,于组织结构上也堪称灾难。毕竟现在才是十六世纪,无论交通能力,还是通讯技术,都是很原始落后的。倒不如分散各地,留有一定自主权限,供人发挥。
  完成伊予攻略之后,平手汎秀麾下直属军,以及大和、河内、纪伊的三个军团由于常年征战,已经有一些疲态,数量也开始有了缺额,姑且进入了休整状态。
  特别对于常备的近卫与旗本而言,面世快十年了需要考虑更新换代的问题。
  有一批接近或超过了四十岁的士卒,需要从军队中移除,否则体力衰退得太厉害会影响战斗力。
  这是非常麻烦也值得谨慎对待的问题,退伍老兵如果得到妥善安置,往往对政权充满爱戴和信任,甚至会把类似感情传递给子孙,连续几代都会是铁杆支持者,对地方事务起到积极影响。
  反之若是遇上苛刻粗暴的对待,心怀怨恨的话,那就会变成影响治安的大隐患了。
  发钱是肯定要发的。但第一不可能发得了很多,第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提供安稳、舒适、有社会地位的工作岗位才是关键。
  按平手汎秀的想法,首先应该进行一个粗略的文化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的人直接提拔录用,成为二十石知行的低级家臣;其次在手工业上有一技之长的,尽量推荐到相熟的商人那里去当职工,部分带着功勋离开的直接领铺面当个体户;实在没本事的回到乡里授予一小块土地,同时以兼职方式担当“警视厅”的耳目来领取少量报酬。
  此事交由了本多正信、前田玄以、细川藤孝三人负责。
  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做完这一次就好,而是要尽量形成可供后世参考延循的范例。要求是相当高的,从零到一,可能比从一到一百更麻烦。
  即使是这三位贤才,恐怕也要在平手汎秀的压力下殚精竭虑,苦思冥想一阵了。
  不过办好了也会是非常显眼的功勋,所以入仕还没几年的前田玄以和急于摆脱旧身份的细川藤孝都挺起劲,只有本多正信是纯属智力太高,惨遭剥削压迫。
  至于其他几只畿内地方军团,虽然也执行过一定程度的“兵农分离”,带有部分常备武力的色彩,但组织结构还是老一套,是兵归将有的底子上稍微添了一点职业化的成分,倒是避免了类似麻烦,只需要休养生息就好。
  平手汎秀的旗本常备军,则是以“组—队—番—备—势—军”的清晰层级为基本框架,兼容了武士制度而来的,官兵阶级体系分明。
  这一套东西至今也没能从战斗力层面证明自己。
  拥有制式装备,得到充足补给,保持长期训练,欺负一下乌合之众不成问题,可是面对武田、上杉家的精锐时,仍会稍稍处于下风。
  尽管甲斐和越后的所谓精锐,本质依然是农兵。
  不过,常备兵可以不受农时的限制,随意出征到远离本据的地方,这个优势仍体现得十分明显。而且军官任免,粮饷发放皆操于上,便可避免被野心家所用,可靠性大大提高。
  只要整体政局不出问题,这支队伍就会是忠诚的根基。
  如果出了问题的话……想想隔壁的大萌国吧,随着管理废弛和腐败滋生,边军都逐渐被家丁取代了。这种事在冷兵器时代有一定合理性必然性。
  也不用想得太多。再伟大的政治家也不可能预料到百年之后的事,能管好眼前,再让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享受到一些君子之泽就很不错了。
  整个天正二年(1577)的上半,平手汎秀主要都是在近畿停留,而没有各处急于征伐。同时密切关注着,如果哪条战线遇到了麻烦,或者创造了机会,再行动不迟。
  不过事情的发展没有那么快,各条线要么就是持续备战,引而不发,要么就是陷入对峙,形成不了决斗。
  平手义光没有受父亲的提示,自己决定了暂缓丹波,先取丹后的路线,率领一万七千人沿若狭进攻,取得了稻富氏等国人的投靠并且围住了一色家的弓木城,正在慢慢消磨。
  山中幸盛等人拥有山林地形优势,毛利家大军到齐之前不敢轻动。
  长宗我部元亲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将部队集结到九州。
  武田胜赖、河田长亲皆尚未有音讯传回。
  最先引起平手汎秀注意力的,实际上,可以算是第六条战线。
  没错,六七月份的时候,又一个不甘寂寞的外样站出来了。是荒木村重,他声称跟播磨的人取得了联系,创造了向西进攻浅井的机会。
  目前来看,浅井长政占据了几乎播磨全境,但马大部,以及备前、美作少量区域,包括生野银山以及兵库津的港口,堪称富饶。其本人也一直保持着武勇善战的作风,缺点是无力对桀骜不驯的国人众做出整合。
  特别是上次响应信长起事兵败后,是同意了“合议制”才继续赢得土豪地侍们的支持。
  现在他已经与曾经的盟友宇喜多直家翻脸,具体恩怨情仇只有内部人才了解,总之现在是围绕备前、美作两地展开激斗。大致印象是浅井长政军事层面占优但谋略远不如对手,这是黑田孝高被荒木村重当作投名状砍死之后无可避免的情况。
  平手汎秀没有第一时间处理播磨,除了战线太多忙不过来之外,多少有点坐山观虎斗的意思。
  如今军队的整备大致完成,倘若荒木村重能独立制造一些好机会的话,倒是不妨抓住。
  播磨离京都距离,跟丹波比也远不了多少,同样是属于威胁很大,不得不清洗一遍的地域。至于浅井长政这个人,这次倒是没有特别积极的奉迎足利义昭,但以前的黑历史太多太多了,往死里揍都没有任何问题。
  顺带一提,由于织田信长已死,加之重要当事人荒木村重的弃暗投明,当年的刺杀事件便陷入重重迷雾之中,无法再追查清楚了。
  问明白了荒木村重接触的到底是哪些国人,以及倒戈的原因之后,平手汎秀认为可以一试。
  但这就意味着,要再开启第六条战线!
  真让人心里矛盾。
  有时候觉得如此铺开不太妥当违背往日成功经验,有时候又觉得是成为“天下人”之后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十章
荒木村重的邀请
  浅井长政的主力,正在美作地区,与宇喜多直家厮杀,打得十分激烈。
  他们两人曾一度抱团取暖,除掉浦上宗景、赤松政秀等人,又协力对抗毛利。现在分道扬镳,化为仇敌,据说是多年矛盾积累爆发,以及地缘环境变化,也有传言讲跟毛利家的调略分化有关,具体是否存在什么内情,只有天知道了。
  平手汎秀对此事缺乏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